101 立功了!

A+A-

    旱船的内里是木头架子搭建起来的,一般的旱船都是支撑杆,而这里的旱船却做成了两头挑担的样子。

    平时那里可能是放一点杂物的地方,但是现在,那里放着的是两个已经昏厥过去的童!

    衣服看着眼熟“丁吉!”

    二婶子一下子就认出了自己的儿子,没办法,丁吉穿着的衣服,衣料估计是全村童里穿着最好的那个,脖子上挂着丁吉掌大的银质长命锁,上戴着镌刻着寿字花纹的银镯子,脚脖子上也有同样款式的银脚镯。

    这一套银饰,可是他大堂哥给他的新年礼物。

    大红的新衣服,一套纯银的首饰,将丁吉打扮的跟观音座前的童子似的漂亮,他这样的装扮,全村独一份!

    “丁辉!”旁边一个丁家村的媳妇儿,也看到了自己的儿子。

    这位媳妇儿家也算是中等人家了,家里有马有车,有房有田,成亲三年,头一胎就是个儿子,大胖子,一出生就有八斤多,在古代,自然生产的情况下,简直就是福气啊!

    所以他们家也对这个孩子十分的好,农家的娃儿,大过年的穿了一身红色绸缎做成的衣服,跟丁吉站在一起,就像是一对福娃娃似的如今这对福娃娃,却被人挑在担子里,要出村子去了。

    这还了得?

    老里长第一个就喊了起来:“快!他们是拐子!”

    这下子,算是捅了马蜂窝了。

    这里是边塞之地啊!

    民风彪悍不是随便的,他们这里经历了三年战火的洗礼,虽然还是农家子弟,但是并不惧怕动,男人们立刻就围了过来,目露凶光,随就从附近人家的柴垛子上,抽出来挑柴垛的木叉、大棍等物做武器。

    有性子急的人,已经从附近人家讨来了菜刀等锋利的东西,妇人们也里握着剪刀,没一个害怕的这反应让领队的人有点脑袋发懵。

    “想什么呢?”他旁边那人一掀开戴在脸上的喜庆面具:“杀出去!”

    这帮人也不是没有准备的,只不过,他们到底是拐子,不是江洋大盗,光凭他们用的这个段,以“偷”为主,就知道他们的战斗力不怎么样了,别看都是彪形大汉,但是他们在丁家村的人眼里,还不算什么。

    北方蛮族可比他们厉害多了,那骑兵号称“不过万,过万不可敌”啥的,丁家村的人照样不惧!

    杀出去?

    这一听就不是秧歌队的人能出来的话。

    场面非常火爆,男人的喊声,女人的叱骂,孩子们的哭声,老人们的叫声。

    最后,这支秧歌队伍三十八个人,都被用绳子捆了起来,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全都没有放过。

    等全都抓起来了,丁田才抹了把汗:“怪不得撑船的都是一些壮汉呢!”

    原来那些旱船真的很沉。

    本来不用这么沉,毕竟是要人扛着才能活动的一个道具,结果这帮人为了能藏得下孩子,用的木材比较多,要是瘦弱一点的人,恐怕没那么大力气。

    秧歌队进入村子,起码要在好几家、甚至是好几十家的院子里扭一圈,力气可扭不动。

    “田儿,你看这?”老里长气喘吁吁,他的曾孙也在被迷晕了的孩子里。

    因为是村长的孙子,这孩子也养的白白胖胖,穿的也比别人家的孩子好一些,加上丁家村的日子过得好,富裕一些,孩子们自然养的就好,不一个个都白白胖胖,起码可爱一些。

    比起穷苦人家豆芽菜一样的孩子,当然要好很多了。

    所以这也造成了丁家村的孩子被这帮人看中了,偷走了七八个个孩子,都是男孩儿可爱,女孩儿漂亮的那种。

    这会儿正被他们的父母抱在怀里,当爹娘的都吓坏了。

    “送去县衙!”丁田一咬牙:“这帮人不能留在村里。”

    这些人现在露出了真面目,一个个凶神恶煞,眼神里都透着犀利,村子里可没关押他们的地方。

    村里扭秧歌的队伍不止这一支,丁家村自身就有一支秧歌队,人数也不少,同样的,也会去别的村子扭秧歌赚点快钱。

    其他秧歌队的人可是亲眼看到了这一出好戏,一个个也气的够呛:“对,送去衙门,叫老爷砍了他们!”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种偷人家孩子出去卖的

    “对,砍了他们!”

    群情激愤之下,这帮人也不扭秧歌了,全都跟着送犯人去县衙,浩浩荡荡的一大群人,幸好啊,这里不止是有丁家村的人,还有追着秧歌队看热闹的人,以及其他三支秧歌队。

    徐县令如今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大年初一的,在家坐着,跟老妻和三个儿子过团圆年:“你爹我一辈子没想过当官儿,就算是当了,估计也是吏,谁知道竟然有会,当了一县的父母官,老徐家祖坟冒青烟了。”

    “是啊!”徐夫人也乐得合不拢嘴:“没想到啊,我还能当上县令夫人。”

    以前不是没见过县令夫人,当时只是羡慕啊,没想到自己也能成为“县令夫人”,这些天过的跟做梦一样。

    “是啊!”徐县令摸着短胡子:“我们徐家也是官宦人家了。”

    三个儿子里,只有老大已经能给他跑腿儿办事,剩下俩是双胞胎,才三岁多,不到四岁。

    听不太懂爹娘的话,但是一对儿女,长的玉雪可爱,徐县令也非常的喜欢。

    大儿子徐子旭也非常高兴的给弟弟妹妹嘴里塞了一块饴糖:“儿子还记得,父亲曾经教导过儿子看账本,算账。”

    “现在同样需要你学这些。”徐县令拿了一块核桃酥吃:“做官,不能当马大人那样的官,什么都交给两个师爷,自己整天沉浸在后院的女人堆里,你也看到了,最后他是个什么下场。”

    “嗯,看到了,儿子也明白了父亲的意思。”徐子旭笑了,的少年郎,有着一股朝气:“儿子一定好好学习。”

    “等过了正月,你就去府学里读书,秀才、举人和进士,一层一层的考上去,我们徐家,日后也是读书人家。”

    正的开心,家里的仆妇就进来了:“老爷,衙门值班的人来传话,外头有事情,请您出去看看。”

    “大过年的能有什么事情?”徐夫人嘴上这么,却站了起来,给徐县令找外面穿的大衣服:“难道是扭秧歌的来了?”

    县衙里可不许秧歌队进来,何况这可是后宅。

    连大门口都不可能让秧歌队在那里扭,所以县衙很安静,只有偶尔的鞭炮声远远的传来。

    “没有急事,不会在大年初一来找我。”

    徐县令跟杜县令以及马县令还不一样。

    杜县令呢,是因为当官而当官。

    马县令呢,是因为钱财当的官。

    这俩人对政务的态度也不一样,一个是平常心处理,另一个则是直接推给了下属的俩师爷。

    而徐县令则是意外惊喜的当上了这个官,所以他对自己的这个职业,是非常热爱的,哪怕是大年初一,听了有事找他,他也会出来处理的。

    结果一出来,就看到任青跟程达站在门口,这俩可是他倚重的下,见到他们俩,还愣了一下:“怎么是你们俩?”

    俩人现在都是班头和捕头了,正月初一值班的是柳森这个皂头。

    “老爷。”俩人拱,第一个开口的就是任青,他是捕头么:“县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丁田立功了。”

    “立什么功?”徐县令一头雾水,大年初一的能立什么功?

    “他抓了一伙人口贩子。”

    “啊?”

    当徐县令来到县衙门口的时候,县衙门口正热闹着呢。

    三十来个人被捆着,还有好几个秧歌队,是前来作证的,其实也是来给自己证明清白的,都是扭秧歌的队伍,出了这么一支败类,他们是怕自己受牵连,赶紧的全都来了。

    牛角县一共才多大点地方啊?

    九个村子,三个里长,一万多口子人。

    不彼此都认识吧,多少看着都面熟一些,可是现在被捆着的人,却面生的很。

    加上群情激愤,徐县令笑着先拱了拱:“大家新春大吉啊!”

    “老爷新春大吉。”这帮人倒是异口同声,就是有点怪异。

    因为好多秧歌队的人都带着面具画着浓妆呢。

    而且花花绿绿的站在衙门口颇为壮观,很多人都闲着没事儿出来看热闹,还有人纳闷儿呢:“衙门口不是不让扭秧歌的来闹腾吗?”

    “老爷,的来复命了!”人很多,丁田一身工作服的站了出来,大声的道:“您年前布置的任务,经过的们多方努力,终于抓住了这群丧尽天良的拐子!”

    徐县令只是一愣,就立刻挺胸腆肚的道:“办好了就行,这就是抓着的人?”

    “是的,老爷,这群拐子不仅拐卖良家,还偷孩子!”丁田将事情了一遍,当然,是稍加润色后的故事,改成了老爷年前对他们这帮的面授宜,让他们注意年节期间的安全,然后就是捕头任青教给他的各种法,段虽然稚嫩,但是他将这个功劳,可以是平摊给了所有人。

    尤其是老爷和捕头两个,新官上任,有了这么一个功劳,又是在正月初一,好日子,开门见喜啊。

    这个功劳很大,将整个拐子的队伍都给逮到了,而且这帮人一看就是流动性很强的团伙,这大过年的,秧歌队多了去了,都想赚点快钱,外乡的也有,本土的更多。

    可惜啊,这帮人来错了地方。

    丁田完,徐县令摸着短须的一挥:“全部押进大堂,本老爷这就开印,紧急事情,紧急处理,或许能审问出点什么,能早点解救那些被拐卖的孩子。”

    众人都老爷是青天。

    大年初一开印也算是个新鲜事儿了吧。

    好多人没事儿干,就来看热闹,加上这事儿让人听着生气,拐子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让人痛恨的一种职业。

    基本上过堂就是个形式,这伙拐子偷孩子的过程,可是被人看到了,还被抓了个现行,不承认都不行。

    不过,徐县令还是将领头的打了二十大板:“你要是自己点什么,你进入牢房的那一百杀威棒,本老爷还能给你减点,不然你就等着被打断腿吧!”

    丁田适时地对领头的那个壮汉怒目而视,谁让被偷的孩子里头,有他的堂弟呢,谁让他们是在丁家村被抓的呢。

    那领头的也是个滚刀肉,竟然哼唧了一声,就不话了。

    丁田见状,一呲牙。

    作者闲话:  没事的,我有存稿,定时了,希望定时系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