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d首长上台后的第一把火烧的特别旺,退居二线的一号首长还没放心的松了口气,他的第二把火就又烧了起来。他亲自主持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招生工作会议,并在会议上提出,要尽快恢复高考。
当时参加会议的工作人员都表示,今年的招生会议前段时间都已经开过了,就算是要恢复高考,怎么着也得等到明年,今年肯定不行了,这都八月份了,马上学校就要开学了,什么都晚了。
d首长不同意,他为了早出人才、快出人才,有困难咱们就该迎上去克服,要我现在才八月份,时间还充裕的很,咱们完全可以把考试时间放在2月份,入学时间延迟到第二年春季,为什么就非得再浪费一年的时间呢?
他提出的这个设想,在会议上遭到了一部分人的反对。于是d首长就让他们一下自己反对的理由,然后一一给反驳回去,有理有据,最后所有的人都心服口服,并举表决一致同意今年就恢复高考。
高考已经中断了六年时间,一旦恢复高考,报考的人数肯定少不了。那么什么人可以报名参加高考,又怎么去报名。又成了众人争论的焦点。
很多人还是倾向于以前的招生办法,也就是所谓的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
d首长非常果决的给否定了,如果那样恢复高考还有什么意义?我们要的是择优录取,怎么择优录取,唯有考试是最公平的。
然后就有人提出报考的条件最起码得是政治历史清楚。那些家庭出身曾经有问题的,就不能允许他上大学。
d首长很是生气,他拍着桌子对所有参与会议的工作人员:“我知道很多人都什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打地洞。”“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对于这样的论调我有自己的理解。
这些话来源于什么,你们知道吗?这就是从封建社会传下来的血统论。从夏禹开始,一直家国天下,什么是家国天下?就是把国当成他们家,然后祖祖孙孙代代相传。就跟以前的皇帝传皇位一样,他只传给自己的子子孙孙。
我们总新社会、新思想,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新思想?如果按照血统论来推论,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我们穷苦百姓,就该祖祖辈辈穷着?就应该被奴役?就不该去闹革命?就不该翻身做主人?
首长的这番话振聋发聩、震撼了所有人的心。会场上静的可怕,所有的人都坐在那里反思、检讨,许久之后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经过激烈的讨论后,这次会议最终确定了高考的报名条件:凡是年龄在30岁以下的工人、农民、知青、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往届高中毕业生。
只要本人拥护中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具有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平,身体健康者都能报名参加这次高考。
一九七三年十月人民日报在头头条发表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宣布恢复高考,全国上下一片欢腾,那些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们,抱头痛哭之后,捡起课本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复习,他们终于看到了回城的希望。
这次高考可以是老老少少争相报名,已经结婚生子成年人和在校高中生同场竞技,甚至出现了很多师生、父子、叔侄一起考大学的情况。
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到县里的时候,林晓玉已经把高中的课本复习了一遍了。
从京城回去后,她就暗下决心提前开始复习,再怎么她也曾凭实力考上过大学,虽然时间长了,很多知识都还给了老师,但是再捡起来还是比别人多了一些基础。
最起码数学和英语这两科都没啥问题。高中时她爸教数学、她妈教英语,她这两科考不了满分,都会被男女混合双打。所以那些知识,她至今都记忆犹新。
她翻了翻语文课本,发现自己也不用担心,比起她上学时语文还是比较简单的,最起码读读记记就能考高分。
物理、化学和政治都是她的比较薄弱的科目。不过她家刘文轩物理、化学特别好,每天下了班都可以给她补课。刘国栋夫妻俩也非常支持她的学习,刘巧珍给在书店工作的表嫂打电话,让她专门寄过来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
林晓玉看了这书名才后知后觉想起来,这书她熟啊!以前在绿江追时,穿越女主人一册必备高考大杀器。哎呦,她为什么就没想起来呢?
林晓玉觉得她肯定是最傻、最笨、最没本事的穿越女了,唯一的好运都用来抱上了年若兰的大腿。可能别人拿的剧本都是女一号,而她是女n号,还是炮灰的那种。
有了这套书,刘文轩就改变了辅导策略,不再拿着课本讲解了,而是改成让她疯狂的刷题。刘文轩是一位特别认真的辅导老师,对林晓玉的要求非常严苛。凡是做过、讲过的题,不允许再出任何错误。
偏偏林晓玉属于那种比较马虎的学生,总是犯些错误。为此刘文轩没少罚她做题,这一道题做错了,他会在本子上给林晓玉出二十道同样类型的题目,把林晓玉罚的直跳脚。
有这么严格的辅导老师,林晓玉的理化成绩稳步上升。俗话得好笨鸟先飞,尽管林晓玉智商不咋高,但好歹有前世打下的基础,又有刘文轩的尽心辅导。
公布恢复高考的消息后,所有的人都在急的火急火燎通宵达旦的复习功课时,她已经从容的复习并掌握了所有高中的知识,胤礽嘴上嫌弃她瓦数太亮,但恢复高考后,却从京城大学里给她找了不少的复习资料。
林晓玉接到复习资料后,还真是激动了一把,被太子爷罩着,那可就意味着自己往后又可以横着走了。
年若兰在信中d首长可是非常器重太子爷的,他现在都已经是金融司的司长了。那可是金融司啊,以后不定还能当上财政部部长呢!
时间就在众人忙忙碌碌的复习中一天天的过去了,很快第一次预考时间就到了。林晓玉是被刘文轩亲自护送到考场的,原因是她怀孕了。林晓玉真是被自己的运气给打败了,你啥时候怀不好呢,偏偏要高考、要上大学了,肚子里揣娃了?
可不管咋吐槽,这娃该怀还得怀,该生还得生。好在肚子里的娃是个比较省心的,预考和后来的正式考试没有添一点点乱。
林晓玉一年多的复习可不是白给的,预考和正式考试的成绩都是全县乃至全市第一名,让她好好的出了一把风头,当了一回伪学霸。
考试后紧接着就是报考填志愿了,虽然林晓玉的成绩还没出来,但是她的预考成绩在那放着,只要不发挥失常,她的成绩绝对差不了。
林晓玉跟刘文轩商量,准备第一志愿填京城大学的医学院,第二志愿填协和医学院,第三志愿填首都医科大学。
她是打定主意要去投奔年若兰,上回年若兰信上都了,年家的老宅被国家还了回来,胤礽找了这方面的专家,花了大力气来修复老宅子。那宅子大得很,林晓玉要是考了京城的大学,可以直接住她们家。
年若兰在信中特别圈出了年家老宅几个字,别人不清楚,林晓玉知道,她这是告诉自己,这个年家就是大清的年家。
林晓玉可是知道年家老宅的,那可是五进的大四合院,还不算大花园和后院的花园,里面亭台楼阁,可谓是一步一景。
林晓玉想想都激动,这京城里面可是寸土寸金,她要是能住进这样的大宅院,那可真是做梦都能笑醒。
她高兴的跟刘文轩商量,结果刘文轩一个劲儿的摇头,报考京城的大学不妥,她如今怀孕了,不宜舟车劳顿去那么远的地方,还是报考本省的医学院吧,这样离家比较近,干啥都方便。
林晓玉一听都被气乐了,她要不是为了考京城的大学,至于那么拼命吗?整天做题做的她都快吐了,现在跟她要不咱不报了,早干什么去了?
她气的刷刷刷填完了志愿,交上之后,连瞅都没瞅刘文轩一眼,收拾收拾东西直接回娘家去了。心里暗暗决定,要是刘文轩敢再瞎比比,她就跟他离婚。
刘文轩耷拉着脑袋,不知道自己哪错话了,明明当初尹叔提醒他要做个体贴的男人,还晓玉肯定不想离家太远。他觉得也是,去北京对他来是回家了,可离晓玉娘家却太远了,谁知道他这么一,竟然把晓玉给气的回娘家了。
刘文轩觉得刚才他肯定是哪句话没话,惹恼了林晓玉,他妈了,女人怀孕时脾气不稳,让他多多体谅。于是刘文轩颠颠的追到了林家屯,尽了好话,林晓玉就是不理他。
最后还是他丈母娘给力,问了很长时间,他终于知道林晓玉为什么会生气了。林晓玉知道他反对自己报考京城大学的原因之后,真是哭笑不得。
她生气的是这家伙太大男子主义,自己努力了那么久,就想往北京考,他轻飘飘一句话就想让自己放弃。实际上真相是他被胤礽那家伙给坑了,还自以为是体贴自己。
林晓玉越想越生气,不但写信给年若兰告了胤礽一状,等到京城大学医学院的通知书下来之后,他们俩就立马拎着行礼,赶火车去了。坐在火车上林晓玉还跟刘文轩吐槽:“他嫌我瓦数太亮,我还非就去当这个电灯泡不可,想撇下我跟若兰姐双栖双飞,做梦去吧!”
林晓玉暗戳戳的想,等她生完孩子去上学时,干脆把宝宝放在年若兰那儿养着,他们一家还真就当定了瓦亮瓦亮的电灯泡。
刘文轩却没她这么乐观,他爸了,尹叔现在大权在握,又深受最高领导人d首长的器重,要是惹恼了他,自己不定就会被发配到什么犄角旮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