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做善事
“张叔,这叫客人吃得放心,我们做得用心。”苏晓晓把前世的广告词随口一,张管事就差没拍叫好了。
“就,就是这样的。我们酒楼的每道菜都是费劲了心思,下了不少功夫,为的就是让客人喜欢吃,合他们的意。”
“张叔,若是可以,不如把前院那些人的衣服统一,然后再把伙计穿的衣服跟掌柜穿的衣服区分,这么一来,不仅看着比从前看着整齐,而且酒楼里的伙计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更融洽,甚至会以自己是春风酒楼的一份子为荣,还会加深客户的印象,让客户很快就记住了春风酒楼。”
“你这丫头怎么就这么多好主意哩,我虽不呆前院,但你的这个法子,我也能听出里面的好处,这个法子呆会儿一块告诉少东家。”
厨娘把洗好的龙虾送了进来,张管事已经把火生好了,苏晓晓开始炒龙虾了,张管事在一旁看着,烧龙虾并不是什么难事,调料才是最重要的,很快烧好了一份龙虾。苏晓晓并没有停下来接着又做了一道香辣龙虾。
两道不同口味的龙虾做好后,张管事尝了一口后,连连夸赞,端着两份龙虾和苏晓晓去了杜康那里。泥鳅已经醒了,坐在杜英旁边,见到苏晓晓后,咧着嘴笑着。
“少东家,龙虾已经好了。”
张管事放下龙虾,递给杜康一双筷子,杜康夹了一筷子,尝了一口后,点点头,“张管事,派个办事稳妥的人,速将这两份龙虾送去前院交给掌柜。”
杜康这话是肯定的意思,张管事听了十分高兴,接着把苏晓晓方才的厨师服和酒楼统一穿着的事跟杜康提了几句,杜康听了后,也来了兴致,让苏晓晓把她的厨师服拿出来看了一下。
“康哥,这是我自个儿缝的,我绣活儿不好,难看了些。”苏晓晓将自己的厨师服递给了杜康,杜康看了看。
“晓晓,今日谢谢你,你的这个法子,我倒觉得不错。”
“康哥,你就不担心其他的吗?”苏晓晓没想到杜康一个古人居然对这些新事物接受那么快,差些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家祖上是一个厨子,如今能拥有自己的酒楼,光凭厨艺和勤劳是不够的,还要懂取舍,你的这些虽史无前例,但也不能不能用上,春风酒楼不仅要用上,还要做第一个用上的。以后春风酒楼的龙虾就由你家送,还有十三香,我也想买下,就像从前在你这里买菜谱一样。”
“康哥,十三香我不买。”
“不买?”张管事一听,比杜康还着急,“傻丫头,这么好的东西,你不卖了,揣里有什么用哩?”
“张叔,我不是这个意思,十三香的配方,你们若是想要,我写给你们就是。”
“不可,春风酒楼做生意向来光明磊落,更不会白要别人的秘方,这有违祖训。”
张管事一听急了,一个要白给,一个不愿意要,他更担心十三香真被苏晓晓带回去了,“丫头,你为什么不肯卖给春风酒楼呢?”
“十三香固然好,若是卖给你们了,就成了春风酒楼的秘方,其他人除了上春风酒楼吃饭,一辈子也用不上这个调料,我不过是想把十三香传承下去,多一个人记得,就多一份传承下去的希望。”
苏晓晓到底还是的十分隐晦,她想着世事难料,春风酒楼固然有它的过人之处,但天灾**并不是由它了算,卖给了春风酒楼,以后就是春风酒楼的独门秘方,能留给后世是最好的,若是中间出了什么变故,这个就会彻底失传了。前世的历史上不乏好东西,好秘方,可最后能一代接一代传下来的,最后所剩无几,战乱和天灾就足够这些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你的有理,是我太过浅薄了。世事难料,我虽也想着春风酒楼能代代相传,但这并不是我想就能成的,这座酒楼从前也是一家老字号,做了好几代了,从前的生意不比如今春风酒楼差,也算是风光一时,最后还是卖给了我家,那些独门秘方也有不少,有的被不孝子孙拿出去卖了换钱赌博,有的被一把火烧了。”到此处杜康颇有几分感慨,甚至觉得有些可惜。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苏晓晓道。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杜康回味着这几句话,笑了笑,“晓晓,你不过比我几岁,就如透了世事一般,这话的好。你若是不肯卖十三香的秘方,那就先卖给春风酒楼用一年,一年后,你想如何处理,都是你自己的事,但这一年中,只能春风酒楼才能用这个秘方。”
“好,我答应你。”
见苏晓晓答应了,张管事笑得合不拢嘴,连看着剩下的十三香,都格外的亲切。
“张叔,你去前院取五十两银子给这个丫头。”
不仅是泥鳅,连杜英也惊呆了,五十两银子,寻常人家一辈子也挣不了这么多银子,这会儿泥鳅的嘴巴真的可以塞下一个鸡蛋了,杜英到底是个大人了,稍稍比泥鳅好一些,但眼神却出卖了他的镇定。
泥鳅可清楚得记得,为了让苏平娶上李菊花,他家花了二十两银子,那可是他父母半辈子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的债。
苏晓晓却叫住了张管事,“张叔,您慢着,康哥,五十两太多了,十三香的秘方值不了这么多银子。更何况以咱们之间的交情,算一个友情价吧,十五两银子好了。”
这会儿轮到张管事犯愁了,一个要给五十两银子,一个以后肯收十五两银子,他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只能等着杜康开口。
“十五两银子太少了,秘方加你方才的那些法子,足够了,春风酒楼不是只做一两日的生意,你方才的那些法子,会让春风酒楼的生意更好。”
“康哥,你帮了咱家不少忙,这回算是半卖半送吧。”
“康哥,晓晓的有理,咱们的事,你出了不少力,咱们不能拿这么多银子,否则会良心不安。”
“十五两银子太少,三十两,不能再少了,否则我也过意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