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A+A-

    唐继祖在库房里清点家当,单子上有的就勾一下,没有的就加上去,若是单子上有库里没有,就画个圈圈。唐继祖做不惯这类细致活,半天下来就头晕脑涨的。

    按理这事是管家或家里当家太太做的。可是家里没多余的人了。唐家要合家回老家,家里下人都散了,有门路的自赎自身。没门路的,唐家也不是苛刻的,找了人牙子,卖到厚道人家去了。现在唐家就剩下老太太的陪嫁李嬷嬷一家,太太的陪嫁蒋嬷嬷,蒋嬷嬷一直未嫁,自梳了跟着太太。

    四姐六姐的姨娘章姨娘也走了。四姐十岁了,勉强能顾顾三岁的六姐。五姐的姨娘林姨娘留下来了,林姨娘也是因为五姐太才五岁,实在放心不下下留下。老太太年纪大了,太太又是万事不管的。其实太太不管事还好,就怕这胎生了儿子,想管了,庶女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李嬷嬷的儿子儿媳先回老家点,老屋十多年未住了,怕是破败不少。老管家李嬷嬷的老伴吴管家带了孙子和老爷去任上了。老爷一路上不能没人照应,吴管家快七十,吴子未满十岁,老的老的,唐继祖干脆让两人一起跟去的。老的稳重的跑腿,将就吧。

    蒋嬷嬷一向都是守着她太太轻易不离身,如今太太有了身孕,更是心得很。

    所以唐继祖不得不亲自清点库房了。

    唐继祖点的头晕眼花犯恶心的时候,终于清点完了。还好,画圈的地方不多。唐继祖拿着单子去老太太的院里。半道上遇到李嬷嬷提了食盒过来。

    唐继祖接过食盒:“嬷嬷,我来提吧。”

    李嬷嬷也不矫情:“有劳大爷了,年纪大了,干什么都不行了。”

    “家里事多,嬷嬷要帮着祖母收拾行李,又要管着合家的吃喝,便是吴婶子在也忙不过来。”

    李嬷嬷笑笑不话。其实家里还是有其他人的,不过都被太太叫去太太院里了。

    太太怀了身孕轻易不动弹。

    太太毕生愿望就是有个亲生的儿子。太太连生三女后,无法,给陪嫁丫头开了脸,很快便有了身孕,更是一举得男。唐家除了太太一系的人都很高兴。老太太更是大爷一落地就抱到自己身边养着。

    太太一边笑着,唐家列祖列宗保佑唐家后继有人了,又,大爷有老太太带着再合适不过。一回到自己院里,太太抱着蒋嬷嬷大哭一场。自己连生了三个女儿,别人头胎就得男,可不就是自己生不出男丁吗?

    蒋嬷嬷搂着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太太,嘴里安慰的话不断。蒋嬷嬷私下觉得,生男生女,真是看老天爷的,谁也没法子。等太太哭得差不多了,蒋嬷嬷细细地劝:“老太太把大爷抱走了,太太可有什么算?”

    太太擦着眼泪不解地:“嬷嬷,什么算啊?”

    “太太啊,大爷由老太太带大,以后怕是只跟太太不大亲近。大爷又不是太太亲生的,怕将来对太太的孝敬有限。对三位嫡姐也不会有多少姐弟情。”

    “我总归是他的嫡母,再他姨娘也不在了,我也不会苛待他,怎么会不孝敬我?”

    大爷的姨娘生下大爷后不过半天就去了。倒不是谁动了手脚,是那个陪嫁丫头自己轻狂了。仗着有孕,其他的不好,吃的喝的没少划拉,有时比太太院里份例还好。老太太不大管,让李嬷嬷了一回,陪嫁丫头口头应了,回头照旧。太太由着她作,反正到时生的时候就知道了。果然,生的时候孩子太大难产了。就算是老太太吃斋念佛,此时也毫不犹豫保的。最后大爷出生不到半天,陪嫁丫头就流血不止去了。

    太太想着蒋嬷嬷的话,心里有些不肯定。

    “嬷嬷的意思是?”

    蒋嬷嬷犹豫了下,还是咬牙:“太太何不再给老爷纳,待生了男丁,就抱到身边养着。从养到大的,总比老太太院里的亲近些。”

    太太脸色一变。

    蒋嬷嬷不忍心。嬷嬷知道太太和老爷认识情分不同寻常,若不是太太连生三女,太太也不会给老爷纳。现在要劝太太再给老爷纳,蒋嬷嬷自己都不忍心。

    “嬷嬷,一定要这样吗?唐家已经有男丁了。”

    “太太,你不为自己,总要为三位姐着想啊!”还有一句,蒋嬷嬷没出来,都有一了,再有二又如何,总归不一样了!

    太太被蒋嬷嬷通了,但总不甘心,等了两年,自己始终没孕,才又老爷纳。直接纳了两个章姨娘和林姨娘,就想赶紧生个男丁好抱到身边养着。可惜两位姨娘生了三位姐。

    唐府前后生了六位姐,只得一个男丁,全府上下都觉得,或许,这就是命里注定吧!倒显得庶出大爷金贵起来,得了“继祖”这么个名儿。

    没成想,六姐三岁的时候年近三十太太竟有了孕。

    太太院里自然高兴得什么的。太太觉得这胎和前三胎的感觉不一样,肯定是个男胎。老太太和老爷当然也想有个嫡孙,可是想着家里的六个闺女,还是不抱太大希望。

    此时全府下人看着继祖大爷的眼色都不一样了。若太太生了嫡子,大爷这庶子就不值钱了。

    继祖大爷倒不担心。他都十三岁的秀才一名了,便是府里有了嫡子,一个奶娃娃,能碍他什么呢?老太太和老爷待他的情份不是假的。至于太太那里?反正太太待他一直不亲。若老太太不在了,老爷管不了太太,唐府实在容不下他,大不了自立门户罢了,他都这么大了,还怕太太弄死他不成?

    可惜唐府的喜悦没维持多久,坏消息传来!老爷被贬职了!

    其实倒不是唐老爷犯了什么大罪,是唐老爷的礼部尚书上司犯了大罪,据还是跟着皇子造反这类的大罪,皇帝一怒之下,整个礼部都遭了殃,重则丢了性命,轻的罢官免职。像唐老爷这样贬到穷地方当官的,算不错了。

    唐老爷有这样的待遇,一是因为他就礼部一五品官,老实的做事,在上司跟前根本不话,跟造反大罪完全没关系。

    二嘛,就跟唐大姐有关了。

    唐老爷是五品京官,大姐十岁那年,按例参加选,分到太后宫中当了个宫女。大姐是唐府第一个孩子,尽管不是男丁,还是很得宠的,也是悉心教养过的。唐大姐凭着唐府所学加上些许运气,九年下来硬是当上了太后宫中的大宫女,专给太后管园子。

    太后年纪大了,早放权给皇后,平时除了逗逗孙子孙女,就是在园子里消磨时间。所以做为专管园子的大宫女,唐大姐在宫中还是有些名气。

    所以礼部上下都治罪的时候,唐老爷跟尚书造反没关系,加上唐大姐的关系,唐老爷最后给发配到穷乡僻壤当个县丞。

    唐府收到任命的时候,暗自庆幸。唐府在老家不过是普通富户。唐老爷当了十来年官,都只是五品,五品京官在京城真的没啥看头。唐老爷的同同僚丢官去职,甚至没了命的不少,还能换个地方做官,已是不幸福中的大幸福了,虽然是个没人愿意去的穷地方。立马收拾上任去了。

    唐继祖和老太太李嬷嬷吃了晚饭,例行到太太院里请安。和其他时候一样,就是在屋子外面由蒋嬷嬷传了几句话。唐继祖没有任何的失落。又去看了没有姨娘的四姐六姐,见她们都吃了就放心了。又看了看四姐收拾的行李,帮着把一些重的东西包好。

    二姐嫁人不过半年,是唐老爷上峰保媒,夫家姓邱。唐家倒了霉,二姑爷面上没什么,邱家其他人多少有些幸灾乐祸。二姐要强,平日里无事便回娘家帮衬,二姑爷得空了也会一起过来。

    三姐守着太太,蒋嬷嬷忙着收拾行李,林姨娘管了太太院里一群人的吃喝。五姐一并放到四姐屋里,由四姐带着。林姨娘自然不会饿着她们。

    这几天唐继祖和庶出的几个妹妹们亲近不少。

    唐府下人都走得差不多了,连个采买的都没有。太太不管事,二姐和三姐只管守着太太。蒋嬷嬷将厨房里的事派给了林姨娘。林姨娘倒是会做吃食,可是没食材啊!林姨娘急得没法,还是四姐找了老太太,老太太让唐继祖亲自采买,才使得全府有了吃喝。这样,唐大少爷又多了个采买的活!心性坚定的唐继祖少爷都忍不住在心底骂人!

    哦,还有一事,刚才忘了跟蒋嬷嬷了。

    刚才跟老太太吃饭的时候,老太太让唐继祖去买些好药材给太太备着。太太年纪大了,又要一路颠簸,怕太太受不住,备些药材,免得到时抓瞎。

    唐继祖想了想:“我也不懂这些,我记得蒋嬷嬷好像识得些,不如给了银子给蒋嬷嬷,让蒋嬷嬷去买吧。”

    老太太想了想,:“这也好,一会儿你去请安的时候,就把银子给蒋嬷嬷吧。”

    若是继祖送去的药材,只怕他们也不会用吧!没得白费了银子和精神。

    继祖叫了四姐来,把事给她交待清楚,又把银子给她,让她到太太跑一趟,只怕吵了太太歇息。

    四姐大人一个,笑着接过银子:“哥哥,我知道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