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投桃报李

A+A-

    其实富弼也不是非要二十年不言兵,只是熙宁初,大宋没有言兵的基础。

    富弼何尝不知道大宋之危险,在仁宗朝的一片歌功颂德之时,作为枢密副使的富弼就对仁宗“我很害怕”。

    富弼为什么怕,那是因为大宋的财政不宽裕,百姓的赋税和劳役加重,各地盗贼四起,甚至有王则起义这样的故事屡屡发生。

    大宋为什么没钱了?简单的还是冗官冗兵冗费。只不过面对这样的困境,富弼等人想到的是节流。

    相比于富弼,王安石的法子便是开源。开源自是比节流高明,只是受时代所限,王安石开源的法子不甚高明,这才引起了富弼等人的围攻。

    王安石变法的根在青苗法,富弼韩琦等人反对最激烈的亦是青苗法。

    在富弼等人看来,青苗法不过是饮鸩止渴,最终会害人害己。

    而王梓上书新法改良法,在王韶等人的支持下。青苗法得到了改良,大大的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是以富弼等人对王梓更加欣赏。

    如今王梓为自己的儿子保驾护航,富弼也投桃报李的道:“君生,你可知此去汴京有多少人心里会害怕吗?”

    王梓一愣,道:“害怕?谁会害怕?”

    富弼轻轻摇头,道:“看来君生还是没有认清自己的名声呀!”

    王梓其实在别人口中也听过自己的名声,但终究不在洛阳汴京两个大宋的中心城市,是以对自己的名声感触不是很直接。

    富弼道:“君生初到河州便发起了兰州之战,不仅守住了兰州,还击败了十万夏军。

    朝中对君生的作为多有反对,但百姓却对君生大加赞扬,甚至多个瓦子之中全是君生的戏。

    其后君生权环庆帅,在洪德城之战击败夏军二十万,差点生擒西夏梁氏,更让君生的名头再次上了一层楼。

    这时我的几个孙女都嫁郎当嫁王,而孙子们恨不得投笔从戎,跟着君生南征北战。

    当君生调任泾原筑城平夏,一战而没西夏三十万大军的时候,连家中儿皆知君生是星君下凡。

    更何况君生还直接降服了青塘,这是比开边熙河还要大的功劳呀!

    现在大宋的每一个人都知道灭亡西夏指日可待,只要有君生统帅。

    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自大宋开国征南唐降西蜀定北汉以来,再也没有谁的战功可以比肩君生。

    只是君生是文官呀!文官最重要的是养望,是道德,是为政,而不是战争。

    更何况功高盖主,君生不过二十有六。五年时间高升从三品龙图阁学士,看似是参天大树,实则根基浅薄。

    如现在的王子纯,看着是枢密副使,其实上下也不过在陛下一念之间。

    王子纯一样,你也一样。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

    不过君生还是有眼光的,最起码笼络了关学,不过关学之中的支柱吕氏却不会支持你”

    吕氏虽是关中,但却一直在向着洛阳方向靠拢。原本的史上,吕氏兄弟就在张载逝世后转投洛学,让关学深受打击。

    王梓点头道:“我自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只是为大宋计,不得不为尔!”

    富弼笑道:“我亦知你是为大宋而不顾身,是以才更加对你刮目相看。只是凡事皆有度,现在朝中灭夏之声渐起,君生以为是时候了吗?”

    王梓摇了摇头道:“恐怕还差上几年火候!”

    富弼一拍桌子,道:“君生可谓明智也!如今大宋连年征战,再继续战争只会加重税赋,以致官逼民反。

    现在契丹在北方虎视眈眈,南方交趾波澜再起,西南泸夷还未平定,青塘亦是不稳。

    大宋虽连战连胜,但也是四面漏风,是以当前不应言兵!”

    王梓赞同的道:“富公放心,此事我有数!”

    富弼点了点头,沉思了一下,道:“你若此次留京,我会让大郎多与你亲近亲近的!”

    言下之意,就是富弼可能会侧面的支持王梓从政,这对王梓是个相当大的好消息。

    富弼虽然赋闲在家,但其作为元老重臣,在朝堂仍然保留着相当的影响力。

    若是有富弼相助,那么王梓对从政的把握将会更大。战争不过是政治的延续,想要实现大宋的改变,最重要的是改变大宋的政治。

    战争只能解决大宋一时的矛盾,解决不了大宋一世的矛盾。

    如今大宋得到了整个青塘,新置了湟州廓州鄯州积石军,又可以消化一批官员军队和流民,使矛盾稍稍得缓。

    但是只要大宋的政治不变,那么大宋欠费停的时候还是依然会到来。

    从富家的独乐园出来之后,王梓十分高兴。此行收获的不止是富弼的友谊,更是在旧党之中撕开了一道口子。

    后世常言大宋灭亡的原罪在王安石,若不是王安石变法乱了朝纲,那么大宋不会灭。

    但在王梓看来,大宋灭亡的原罪实在司马光。若不是司马光一意孤行的在赵顼死后进行党争,全面废除新法,全面贬谪新党。

    那么也不会有后来的新党复起之后,对元祐党人的激烈报复。

    北宋的灭亡算是个意外,偏偏灭亡的时候是蔡京领导的新党当政,是以北宋灭亡的原罪才归结到了新党的元首王安石之上。

    富弼对如今专心养望的司马光是欣赏的,所有的旧党中人都在等待时,好推出公认领袖司马光。

    但是现在因为王梓的崛起,还算开明的富弼给了王梓一个会。

    只要王梓能够带着大宋走向可以预见的未来,那么富弼就可能亲自登上王梓的马车。

    王梓非常高兴,任盈盈和尚秀芳更加高兴。时至今日,两人才体会到诰命夫人的风采。

    特别是尚秀芳,一路都高兴的咧不开嘴。谁能想到当年的一个青楼女子,如今会因为王梓的坚持而成为三品淑人。

    虽然这个三品淑人与任盈盈的长春郡夫人没法比,但也超过了世上千千万万的女子。

    以三品淑人游走在大宋的命妇之间,尚秀芳怎么能不得意。

    娘子们一高兴,王梓就有幸福生活。不过时间不等人,王梓还要赶紧回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