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同知贡举
元丰二年的省试以翰林学士许将为知贡举,龙图阁直学士王梓同知贡举。
当诏令下达的那一刻,王梓微微一笑,总算是脱离了这繁杂的差使。
北宋锁院制度十分严格,真宗大中祥符七年,翰林学士王曾在等待前往锁院的空隙,王曾与同僚李维了几句话,结果被传旨的官员分开问话。查明王曾是向李维叮嘱家事,这才作罢。
因为此事,朝廷颁布诏令。今后所差考试、发解并知举官等,宜令阁门候敕出,召到画时令阁门祇候引伴指定去处锁宿,更不得与臣僚相见言语。如违,仰引伴使或阁门弹奏,并当重行朝典。
是以当旨意一下来,王梓当即拱道:“诸位,暂别,再见!”
苏颂等人纷纷恭喜着王梓,知贡举是一件提升威望的好事,蔡京等人脸上都是羡慕之色。
来到贡院之后,这次参加知贡举的提调、监场、搜查、受卷、弥封、誊录、对读等官陆续到达。
令人惊喜的是李之仪何执中管师仁三人也在本次考试中分任弥封誊录等官。
王梓与诸位同僚一一见礼,随后就拉着李之仪三人一同闲聊。
李之仪颇有感慨的道:“想一想当年的省试似乎就在眼前,只是坐下来一想才知道已经过去六年了呀!”
何执中亦道:“是啊,六年时间匆匆而过。我们已经从当年的考生成为了考官。呃,算是考官吧”
管师仁笑道:“咱们充其量就是考官的帮,也就是君生的帮啊!君生,听此次关学门人来了不少,他们能中进士吗?”
王梓笑道:“关学门下聚集了陕西之地的精英,如李复范育当有六成把握通过省试。”
管师仁点头道:“君生的新政的真正支持者不过我们几只猫,关学之中多是反对变法之人,好在现在被君生拉拢了大半。
若是关学门下出来一波进士,那我们的根基会牢固很多啊!”
王梓微微一笑,道:“当年我与几位年兄一见如故,几位年兄六年来一如往故的待我。
虽苟富贵无相忘有些俗,但志同道合已经让我们相互之间离不开。。
我相信我们不比任何人差,甚至比绝大部分人要优秀。
范文正公,王介甫相公做不到的事情,我们一定可以做到!”
此时许将已经走了进来,所有人连忙起身相迎,王梓等人也不例外。
王梓作为同知贡举,主动上前道:“晚辈王梓见过许学士!”
许将笑道:“名震天下的探花郎,大帅王君生,老夫是久闻尔名,今日当得见真人呐!”
王梓微微一笑,道:“状元公许学士过奖了,许学士当年三日迁三职,举朝皆以之为荣。
前番契丹二十万大军兵临代州,许学士奉诏使辽,不卑不亢,为国争光,晚辈甚是仰慕呀!”
在大宋出使辽国就如同镀金一般,自澶渊之盟后,辽国的军势向来在大宋之上。
若是辽国一旦生事,大宋只能据理力争,而不是武力相待。
许将也是被骚到了痒处,笑道:“王大人过誉了,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就要共同奋战了,望诸君共勉!”
接下来的一个月,许将连同王梓等人需要在贡院之**题,然后等着阅卷。
直到阅卷结束,王梓等人方能从贡院之**来。后世的高考也是如此,负责出卷的高级教师会统一在一个没有通讯的地方吃喝玩乐。
光看为高级教师们准备的自助餐,那就是五星级酒店的待遇。
古人对科举的态度远超高考,而且主考官都是朝廷三品大员,翰林学士,是以王梓等人在锁院的生活还是享受的。只是多余的精力会无处发泄,只能饮酒畅谈人生。
唯有许将和王梓这次要忙一些,因为要负责此次的出卷。
在古色古香摆满了各色经义的书房内,许将笑问道:“真没有想到这次陛下竟会点我为知贡举,陛下之意,出题当以三经新义为主,君生以为呢?”
王梓毫不迟疑的道:“既然陛下有命,我等自然要遵从!”
现在虽然王安石罢相,但新法仍然在继续之中。一个人想要否定自己的一生很难,特别是身居高位之人。
而作为神圣的天子,皇帝更不会轻易认错。历朝历代,下罪己诏的皇帝不是很多。
新法在继续,新法的理论支撑也不能丢了,是以考试自然要以三经新义为主。
许将微微点头道:“其实我最没有想到的是陛下会点君生为知贡举,二十余岁便知贡举,这届考生的年纪平均恐怕要三十多岁吧?”
天资横溢的年轻人只是少数,更多的是三四十岁还在用功的人,最可怕的是五十岁仍然还有执着的人。
其实王梓也确实没有料到赵顼会突然点自己为同知贡举,若是知道的话,早就给李复范育等人透题了。
不过李复范育等人跟着自己多时,李复范育了解王梓,王梓也了解李复范育等人,是以这场考试就是没有王梓通风报信,李复范育等人的赢面也很大。
在王梓和许将讨论着如何出题的时候,狄楼之内颇有喜色。
因为王梓出任同知贡举,是以狄楼瞬间水涨船高。谁都知道狄楼是王梓的产业,是以很多考生都希望来狄楼沾一沾狄楼的文气,最好还能打听到王梓擅长的经义。
其实很多人是可以猜到考官的,毕竟翰林学士就那几位。
只要研究透几位翰林学士的特点,那么对考试必然有极大的裨益。
消息灵通的中高级官员为子侄准备了很多翰林学士的文章,但谁都没有想到王梓会出任同知贡举。
这世上哪有几个专门研究王梓的,是以一时间都想来狄楼碰碰运气。
后来得知李复范育等人跟着王梓做幕僚,李复范育当即就成了香饽饽,每天都有人找李复范育做朋友,一时让李复范育烦不胜烦。
不过李复范育也结交了不少人才,如二程门下的杨时,开封的时彦等人。总之,狄楼是火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