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前程

A+A-

    看到高遵裕的眼神,王梓就知道自己已经被一个有远大前程的权势人物盯上了。

    得罪了高遵裕也相当于得罪了高太后,若是高太后不高兴,那么自己的前程必然受影响。

    但是王梓不算太过后悔,做人当有骨气,军中当有黑白。否则赏罚不公,以后难免又是一场庆州兵变。

    在青谊结鬼章败走之后,熙河之战再也没有悬念。王梓重回踏白城,等待着王韶的到来。

    两日之后,王韶统领大军风尘仆仆的赶来。在河州王韶会见了李宪,此刻两人无比的和谐。

    熙河之战落幕,这使开拓河湟之事有了一个阶段性的进展。无论是神宗还是王安石都会对这场战事极为满意,必然会不吝封赏。

    在两人联名上表之后,李宪笑道:“恭喜王大人了,想必此战过后,王大人可便可携功入朝了!”

    王韶笑道:“此战拓地两千余里,大军跋涉一千八百多里,共计攻取五州。杀敌上万,缴获牛、羊、马数以万计,可谓大获全胜。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活捉木征,而且还让来犯的青谊结鬼章逃走了。

    董毡所部一向与大宋亲善,此次竟然悍然出兵,杀我大将,此仇不得不报。

    我意组织将士向西山进发,不仅要将木征逼出来,更要让董毡知晓利害!”

    李宪赞同道:“董毡所在的青唐控制着西域商道,而且我们每年从董毡部所易战马上万匹。

    若是可能,还是要让董毡继续称臣。否则一向倒向西夏,对我们颇为不利!”

    王韶霸气的道:“一个字,打!既然他不服王化,就打的他服王化!”

    王韶和李宪一拍板,大军就开始调动。兵贵神速,趁木征和青谊结鬼章新败,直接以三千骑沿踏白城杀往西山。

    踏白城之中李浩种谊王梓正好夺取了两千余匹战马和数万头牛羊,王韶带领着两千五百骑很快赶到了踏白城。

    在踏白城之中,神采飞扬顾目生盼的王韶见到了李浩等人的第一句话就是称赞。

    “我王韶果然没有看错人,临危受命,千里跃进,直断蕃军后路。此战之功,尔等当居首!

    在奏折上我已为尔等再次表功,金牌急脚递之下,奏折将很快到达汴京,不久之后,必不让尔等失望!”

    李浩谦虚道:“都是龙图指挥调度之功,我等不过死战而已。而且此战王梓和种谊出力颇多,我反倒是捡了功劳!”

    王韶笑道:“是你的就是你的,谁的也跑不了。我听是王梓和种谊带兵擒获了阿里骨,却为高遵裕索去了?”

    王梓不欲再惹麻烦,是以道:“是高将军一路追击阿里骨,却被我们刚好截住了。”

    王韶点头道:“朝廷不会忘记你们,不过在这之前,我欲再度西进,你们敢战否?”

    李浩三人齐声道:“愿效死力!”

    宋军一路征战形成一千八百多里,许多战马已经不堪使用。三千多骑换乘了踏白城的战马,就直入西山,进来同堡。

    此战王韶仍命李浩带着种谊王梓八百骑为先锋,种谊王梓又抓了一些蕃兵为向导。

    八百骑士胯下是青唐地区最好的战马,而且是一人双骑。一行人很快逼近了甘扑堡,此时甘扑堡内也就一些惊弓之鸟。

    王梓上去亮出了大嗓门,直接喊道:“本将前番击败木征,千里增援河州,一战而擒阿里骨。

    奉劝你们不要做无畏的抵抗,否则我下长刀一挥,尔等皆是亡魂!”

    还记得刚开始在牛精谷王梓喊话的时候心里是毫无底气,现在不过区区一个月过去,王梓心中就满是自信。

    以前那是诈,现在这是确确实实的能将这些蕃兵变成刀下亡魂。

    一个月的战斗可以使一个人脱胎换骨,一个月的战斗也可以让一个军脱胎换骨。

    现在的宋军绝对不是那个弱宋,现在的宋军足有信心面对任何敌人。

    蕃军面对宋军一败再败,早已经丧失了抵抗的勇气。王梓的话音一落,甘扑堡就打开了门,跪了一地的蕃军。

    其实谁都知道蕃军胆气已丧,此行更多的是耀武扬威,基本上不会碰到什么危险。

    王韶之所以用李浩为先锋,未尝不是带着补偿王梓的心理,使之再捡些功劳。

    打通甘扑堡之后,王梓找到了一个首领问道:“可知木征逃归何处?”

    首领一犹豫,王梓示意身边的张九章一刀就落了下去。开始时王梓还是比较反感这种无视人命的做法,但现在知道战争就是这么简单直接。

    你死我活的战争确实容不得仁慈,任何仁慈都可能招致灾祸的发生。

    “若无人知道木征的下落,那么所有人都死吧!”

    王梓身后的周侗郭忠绍张九章等人纷纷抽出了腰间的刀,此时数百蕃兵磕头不止,终于一人不确定的道:“将军饶命,大首领或在南达堡!”

    南达堡距离甘扑堡不过几十里,处于在河州的边缘地带。再往里一点,就是董毡所辖的湟州地域。

    木征大概是不想彻底的投奔董毡,是以还在犹豫之中。得到消息之后,李浩种谊王梓等八百骑就往南达堡而去。

    当李浩等人抵达南达堡的时候,南达堡已经空空如也。问询之后,才知木征才刚走一个时辰。

    因为前方是湟州地界,人生地不熟,是以李浩有些举棋不定。

    在李浩看来,麾下两员部将,种谊善谋,王梓善断。只要两人齐心,那么事便有可为之处。

    李浩征询两人的意见,王梓毫不犹豫的道:“来都来了,还差这一哆嗦吗?”

    种谊笑道:“既然福将有言,我们不可不追!”

    李浩不再犹豫,直接策马入了湟州地界。八百骑一路紧赶慢赶,终于在黄河边上看到了将要渡河的木征等人。

    王梓遥遥的喊道:“前方可是木征大首领?木征大首领是要如惶惶丧家之犬去寄人篱下吗?既然要寄人篱下为何往青唐而不往汴京?

    我大宋向来是仁义之邦,若往投我大宋,我大宋可会薄待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