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正年少
“可是,它怎么就这么新呢?反光呢还。”韩拙不得不虚心地看了一眼云熙。
“这光很温柔的你不觉得?这就是时光的韵味。老器如新!对于古瓷,人家正年少呢!”
“正年少?正年少好哇哈哈。”韩万强看着云熙,觉得这正年少的女生越发精彩!
蒋云熙拿过盘子转到底款处,,“看这华光,看这底盘玉化的润泽,釉色由于时光而被深浅不一地蚀入胎底,虽然只有柠檬黄一种颜色,却是变化着的、灵动着的。”
“东西,从哪学来的知识?”
“旧书啊,还有国外的专业英文啊,都有写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呢。我整个朋友圈都是行家老头儿,有空就听他们吹。我做笔记,慢慢总结。”
老者不由竖起了大拇指。
韩万强这下大喜过望了,无意中捡到了宝!
他心目中的宝,并不是这一堆他还毫无感情和水平看的旧碗旧碟子,而是蒋云熙这古灵精怪的妮子。
这才一百万,市面上拍一件正品的价格,蒋云熙却是拍了一堆回来。而且,这妮子,是这一块的好料子啊,在收藏领域分明是前途无限!
“假的还有这一件,民国仿的,这些都是清朝仿明朝的。不过这两件,是正宗鸡油黄大明弘治年间制。”蒋云熙生动有趣地介绍。像介绍自家熟悉的玩具。
老者微笑着点头,问:“明明知道是仿的,为何还要拍?”
“掩人耳目嘛。其实我心里,只有这两件大明弘治,我是装作乱拍,什么都拍,吓唬他们的。当时我心里只想,要拍到大明弘治年间的大碗和盘子,这一趟就值了!可想不到,还是顺带拍到一件雍正和顺治的好东西。”
“哈哈哈”这下韩万强终于爆发了铿锵的大笑了:“有趣,太有趣了!”
“何况,除了这件新仿的可以当装饰物或敲碎以外,其他至少也是民国或清朝仿的,也是历史啊。我是回来之后,才开始研究清代的黄釉的。我之前,只能肯定大明弘年制的鸡油黄。”蒋云熙。
“好!能肯定大明弘治年制,也是不得了了,你年纪轻轻能有此眼光,也真是了不得!”老先生实在想不到啊,这女孩也太有天赋且太自信了。
他感慨新时代,迅速孵化大量奇才,这正年少的女孩儿,懂英文头脑又活络,眼界打得很开,未来能上世界各大拍卖会去搜索他们从来未曾接触过的好货!
这些是他们老一代在地摊和古董店博物馆不可能破译的渠道。而对于蒋云熙来,这些可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当然,最大的原因,还在于蒋云熙,真的天赋十足。
像一道秘密的一扇窗被打开,明媚的阳光照着蒋云熙的圆脸,她原本就幸福的笑
容越发圆满。
“你这阵子,都在研究这个呀?”韩拙看着这孩子幸福的笑脸,忍俊不禁。
“是啊,我不是告诉你了嘛,有一个一生人最大的决定,艰难的决定,就是要看怎么转去考古系的文化修复专业嘛。”云熙白了韩拙一眼。
“哦?”燕妮和韩万强同时问:“那,转了吗?”
“没呢!我凿穿脑洞了也不行!我要先过爸爸这一关,我打算生日晚会上,就要宣读我的人生感言!”
人生感言大家一听,都笑了起来。
“那,蒋云熙同学,什么时候,是你的生日呢?”燕妮问。
“阿姨,就是今天!”云熙笑容灿烂地,上抱着娇黄敦式碗。
“哎哟这么巧。”燕妮亲热地走过来抱了一抱蒋云熙。
“生日快乐呀蒋云熙同学。”韩拙也哈哈着。
“礼物!”云熙像孩子一样伸出一只蹭礼物。
“挑!随便挑!在这一堆娇黄还是浇黄里,随便挑,爱挑几个挑几个!”韩万强心里高兴,兴奋地。
“啊?”云熙瞪大了眼睛,完全不敢相信,“真的?”
“真!韩万强叔叔什么时候骗过你的?”
“这这这首先明,叔叔阿姨,我不是贪心的人,可是,我对大明弘治
有不了的缘分,我直接告诉你们,我这些晚上都睡不着,都想着这娇黄敦式碗,都想哭了好几回。”
着着,云熙的眼眶居然就真的满含热泪,可见这孩子有多么的热爱呀。
老者微笑着搂一搂蒋云熙的肩膀,她的感受,他最能明白,热爱!狂热!
“这女孩,天赋十足呀。”老先生对韩万强点点头,感慨地。
韩拙介绍道:“老先生,这位是蒋云熙同学,所有的瓷器,都是经她的在香港拍回来的。”
“后生可畏啊!要是我,也不敢这么拍的。”老先生谦虚道。
“钱不是我的,哈哈所以我大胆拍,随便拍。”云熙可爱地坦白。大家又乐成一片。
韩万强话算数,再次,“生日快乐啊!阿仔,就给云熙同学挑几件生日礼物吧。”
“ok。”韩拙应到。
“不几件太多了!一、一件就好。”蒋云熙像做错事的孩子似地低着头。若不是过分热爱与痴迷,她是绝不会这样子要人家这么矜贵的东西的。
“那,就这件吧。”韩拙看似随意,其实他一直就很清晰地看到,云熙总是抱着大明弘治制的敦式碗恋恋不舍,像他抱着蒋喻安澜似的。
于是,就亲把娇黄敦式碗送到蒋云熙面前。
“啊?这”云熙瞪大眼睛贪婪又羞愧似地,摇着头看着韩拙,再看看韩万强,然后
看看燕妮。
她不敢接,几十万的古董啊!
一家三口都鼓励地,温暖地微笑着看着她,然后都点点头。
蒋云熙退后了一步,忽然伸过来一接,然后不好意思到脸色绯红,却热泪盈眶!
大家此刻都完全理解了这个同学对这些古瓷的真挚的热爱之情!
“以后长大了,我有钱了,会把这三十六万学给你的韩拙。”
“不用。”一家三口整齐地回答。然后大家都笑了。
“哈哈。”韩万强又铿锵起来:“这是给你的奖励。你知道你举牌拍的李凤公侍女图,我找藏家鉴定过,是真迹,画艺这么高品相这么完美,要是送大型一些的拍卖会,至少能拍几十甚至上百万的。你这区区三十六万,就算是奖励!”
“这么,就一幅画,其实已经值回票价了?没有云熙,拙儿哪有这一回的出师大捷呢是不是?所以这大明弘治的敦式碗,有足够的理由作为奖励送给云熙的是不是?”燕妮甜蜜地哄着云熙,父与子齐声应和。
蒋云熙抱着敦式碗开心得像抱着个大啤啤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