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再合作(二更)
沈大老爷到青州还得了一个好消息。去年走之前他曾让人寻找过麦饭石,没想到真的被找到了大量的天然存储。这种石头是中酸性火成岩类的岩石, 同时它也是一味中药, 具有解毒散结,去腐生肌,除寒祛湿等作用, 在后世也被称为长寿石、健康石。
麦饭石可以净化水源, 也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使家畜变得强壮并预防多种疾病, 更重要的是可以稳定和提高、平衡土壤的物理机能, 是天然的土壤改良剂,能加快农作物的生长,提高作物的质量,增加粮食产量。沈安侯在确认他们找到的就是麦饭石之后,立刻让人在庄子上的田地和养殖场里大量使用起来。
除了改良田地,沈安侯还增加了各种家禽家畜的饲养。虽然这种东西一旦发生传染病就会损失惨重,但只要平日里注意卫生,看的仔细些, 发现异常立刻处理, 还是可以尽量杜绝成片的灾害的。再加上麦饭石这个大杀器在,又有林菁友情提供的各种杀菌消□□水的配置, 沈安侯有信心在一年之后,这里的人就可以吃的营养均衡,不至于让自己挑不到得用的人手。
更关键的是农户们的生活水平好了,对这里的归属感也会更强。反正沈大老爷也不需要他们给自己赚钱,他自己还大把的分红往里头投放呢。农户们虽然想不到这么长远, 但主人有令,他们自然照做,还可以憧憬一下未来的美好生活。
沈安侯还查看了庄子上的茶园果园。茶树的长势十分不错。他亲自采摘了一批自己炒制,准备等回程时带给林菁品尝。苹果的嫁接也有了成果,庄子上的果农从来不知道还有这种发自可以让原本干瘪酸涩的果子变得个大味美,只觉得自家主人当真是天人一般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大表哥楚岷听到他来了也赶紧派人来寻,沈安侯本以为有什么大事要商议,没想到居然是分赃。看着些的密密麻麻的账簿,沈大老爷觉得眼晕:“你就不能用四柱清册和简体数字吗?我看不惯这个。”
大表哥和他的账房们不耻下问,沈安侯便得意洋洋的甩出了沈府已经做的很溜的账本模板,并详细的解释了一番。几位积年的老账房听的两眼放光,恨不得立刻抱大腿叫师傅。沈老大急忙推脱:“你们可真找错人了,管家的事儿都是我夫人做的,我不过是看过她的账册罢了。”
搬出来林菁,这才发了满脸幽怨的账房们。楚岷看他擦汗就嘲笑:“谁让你显摆来的,这下可高兴了?”
沈安侯早把他当做损友,也毫不犹豫的怼回去:“我就显摆了怎样?你楚家还号称几百年的世家大族呢,做个帐还比不上我门户的人家。”
楚家主听他话就想人。好在他涵养不错,总算忍住了:“我不和你计较。总之账本你看好了,到时候别我贪赖了你的。”
“行了,我当然是信你的。”沈老爷和他哥俩好的搂着肩膀:“去年我与你的事情考虑的怎么样?还有我传给你的做羊毛的法子,你们冬天可用了?”
羊毛真是个好东西,楚岷起来就两眼放光:“这比蚕丝实在多了,羽绒的也好,冬天及其暖和。”至于他去年的把手伸向盐铁的事儿就免了吧,楚家主就当自己没听过。
“我出来的话什么时候错过。”沈老爷骄傲,再次不甘心的勾搭:“你真不做盐铁?这可是暴利。”
楚家主摇头摇的像是个拨浪鼓:“我们家是文化人,只做雅致的东西,盐铁什么的太野蛮太血腥了,不适合我们的气质。”
你不就是土匪气质吗?哪里不适合了?沈大老爷艰难的咽下就要脱口而出的吐槽,给自己灌了一大杯水,摆摆手道:“得了得了,不想做盐,那油和糖总可以吧。”
楚大家主忍无可忍:“你这是和厨房杠上了吗?”
没错啊,沈安侯点头:“我就问你要不要吧。”
能不要吗?能把好处往外推吗?就不怕沈大老爷去话事大厅里振臂一呼把他拉下马来吗?楚岷无奈的点头:“好吧好吧,你怎么办吧,反正我们整出来了第一个就去京中开铺子,保管你家随意支取对不对?”
沈安侯点头:“就是这样,事儿你们做,好处我要拿。”
要不是看在他的点子总是可以给家里带来利益的份上,楚家主一定现在立刻马上甩手就走,今后再也不见他。
两人这样相互鄙视相互伤害的好了植物油的压榨法子和白砂糖的制作方法,至于去哪里找甘蔗甜菜油菜花向日葵和山茶树就是楚家要想办法的事情了。
楚岷总觉得自己每次和沈安侯交谈都是在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顺便无限质疑自己的智商,这般累死累活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可看看沈安侯这次带来的各家典籍的抄本,满满的几个香樟木大箱子都是蝇头楷白玉纸做想线装书,他就什么话都不出来了,只能含泪握着他的臂膀:“好兄弟,讲义气。”
沈安侯嫌弃:“光不练假把式,回头你可得给我准备些压箱底的东西,京中浮云间可是有各家的捐献排行榜的。”
道这个,楚岷的脸色也变了:“你真是太不厚道了,这不是逼着各家给你那什么博群馆送书吗?来来往往的学子一看就知道哪家是出血本了哪家根本懒得搭理他们,书送的少了别招揽士子人心,根本是吃力不讨好。”
可沈老爷也没让他们一定要出力去讨好谁啊,他的经营方式简直佛系到不行,一切随缘。可越是这样,京中的世家们越是不想放弃这一块蛋糕,每家只能出人出力,让学子们喜不自胜至于,心中更感谢的却是几乎从不露面的沈安侯。
“阳谋,这都是阳谋。”沈老爷摆了摆手:“你觉得有谁看不明白?可他们能放弃吗?孔家崔家王家一个个的在往前冲呢,皇子王爷们也想刷名声招揽人才。就是你们楚家,不也卯着劲儿吗?而且这种学术交流有什么不好呢?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嘛。”
可世家们不会这么想啊,他们心头只怕恨着你呢。楚岷这话却没出口,他知道沈安侯只怕心中也是敞亮,可他就是把这事儿给做了,做的光明坦荡,所有人都只能拍手称赞。
“行了,先这样吧,我派人找东西去。”楚岷晃了晃手上的单子,提留着沈安侯去用膳:“那群子们想着你呢,你赶紧吃饱了和他们坐而论道去。”
吃饭喝酒扯淡完全难不倒沈安侯,施施然跟着大表哥去参加楚氏的宴会。这次他可是有备而来,开场三杯酒下肚,“即兴”就是挥毫一首《落花》:昨日花开满树红,今朝花落万枝空。滋荣实藉三春秀,变化虚随一夜风。物外光阴元自得,人间生灭有谁穷。百年大荣枯事,过眼浑如一梦中。
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风格在楚家是十分受欢迎的。他们家本身就是研习的道学,虽然有些是老庄之学的清修避世,有些则是黄老之术的以无为而至有为,但无论如何,宗旨都讲究个顺应自然。沈安侯也知道自己虽然给楚家带来的利益不少,但这世间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想要折服这些心高气傲的世家子,光有实干还不行,那是“粗鄙之人”的行事。要在世家混得开,一定得精通装叉叉清谈刷人设。
这么做虽然功利了些,但效果确实极好。等到他从《三皇经》到《太上感应篇》,一时兴起还来了一段《封神演义》,整个大厅里已经是鸦雀无声,所与人都两眼放光的盯着他,看他停下来还连连催促:“后来呢?怎么样了?”
就是知道他兵痞本性的楚大表哥也忍不住感慨。沈安侯身材高大清隽倜傥,剑眉凤眸显出几分锐利威严,偏他又爱笑,松松散散的又添几分风流狂放。他高谈阔论,或引经据典,便是知道他在逗趣胡也忍不住被服,何况是这般闻所未闻又仿佛有理有据的故事,所有人都被他散发的光芒笼罩,被他深深吸引。
这是有些过了?沈安侯思索了一秒钟,决定不管他,而是道:“这故事长着呢,我一晚上怎么给你们讲完?想听的也行,你们也知道我现在就喜欢收集各种典籍,我也不一定要楚家的,只要你们给我一本,我就在这儿多留一天,直到把整个《封神演义》讲完为止。”
看大家面露犹豫,他还“仁慈”的补充了一句:“不一定要经义典籍啊,就算是琴谱曲谱、农书游记话本子都行,要么你们自己写呗?”他先是诱惑,又不怀好意:“只这些书我肯定会先给楚舅舅看了再登记入账放入博群馆,所以要写到什么程度,嘿嘿嘿,你们看着办咯。”
这副样子实在让人牙痒痒,可听故事听个开头就没了下头也是很纠结。楚家子弟们对视一眼,看话事人和族老们没有阻止的意思,咬着牙点头:“你且这个故事有多长,我们考虑考虑。”
《封神演义》又名《商周列国全传》,全书共一百回。沈安侯估摸着自己一天能讲个两三回的,于是道:“我白日里有自己的事情忙,没空给你们当评话先生,晚上可以个大半时辰,最多一个半月也就完了,你们考虑考虑,这买卖可不吃亏。”
“那好,我们答应了。”楚家子们豪爽点头,看的族老们纷纷摇头,沈大老爷一来,这些风度翩然的年轻子们怎么就变的粗野了呢?
沈安侯和他们击掌立约,两边都十分满意。唯有楚族长开始考虑,自己之前答应下来的书籍是不是可以赖账了?不带这么重复收费的。
沈老爷表示一码归一码:“你那是换我带来的典籍的,这是他们听评话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好吗?还有啊,要是你给的和他们给的书籍重复了,我可要找你再换的,你们最好商量一下省的麻烦。”
感觉家底被掏空,楚岷直接把大老爷赶出家门。沈安侯也不意外,背着手溜达着回自己庄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