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A+A-

    应珺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竟然有一天能见到大齐的皇帝。

    早在进入赵郡王府之前,高长恭就警告过她,要她低着头不要话,还专门帮她把那并没有严谨戴好的冠帽重新戴了一遍。

    应珺本就胆子,被高长恭这么警告了一下之后,更加不敢有再多的动作了。

    跟着内侍一路前进,应珺不敢多看,只一路跟在高长恭后面,为了不惹事甚至只敢盯着他的衣服后摆。高长恭知道她紧张,也怕她个子跟不上他的步子,便有意识放慢了脚步。

    两人一路静默,跟在引路的侍者身后慢慢踏进了赵郡王府的正殿。

    当今圣上高湛乃是先皇孝昭帝高演的九弟,他们与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都是同母亲兄弟。而高长恭又是文襄帝亲子,按理来,他们应该算得上是关系相当亲近的叔侄才对。

    但是当应珺跟着高长恭进入大殿之后,高长恭却只是规规矩矩地躬身行礼,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王爷请起,”皇上还没开口,他身边的一个穿着华丽的男子率先道,“当然,还有王爷身后的这位郎君也请起罢。”

    应珺不敢动,但看到高长恭起身,她便也跟着直起了身子。

    但是兰陵王了,叫她低着头不要乱看,所以就算如此她也依旧垂着脑袋,只盯着自己面前的地面。

    “士开,你看看你,吓着人家了吧?”上面一把尚算好听却又似乎有些中气不足的声音传来,听起来倒很是平易近人,“应郎君莫怕,朕也是人,还是你们家王爷的亲叔叔。”

    “皇上息怒。”高长恭的语气冷若冰霜,听起来与他和应珺在军营第一次见面时的语气倒是有些相似,“此子出身乡野,行为粗莽,年幼不知事,臣怕他冲撞了皇上,便早早叫他多识些礼数,莫随意开口,免得冒犯了天颜。”

    与高湛一同坐在上首的和士开微微有些动怒。他怎么可能听不出来,这兰陵王在拐着弯子骂他不识礼数?

    他与一国之君同进同出,十分亲昵,这兰陵王也不过是个宗室郡王,竟和他那几个兄长一样,仗着自己是文襄帝子就敢这样对他无礼。就算皇上对他有些不同又能怎样?总有一天,他定会让这几兄弟付出代价。

    高湛当然也听出了他的话外音。但是他向来对这侄子略微宽容一些,且这次与突厥和周国的战争中高长恭又立了功,这又是赵郡王府不是皇宫,若是突然发难,恐怕一时间不好收场。

    但他也绝不会就这么委屈了和士开。

    “长恭啊,叫应郎君抬起头来罢,”高湛似乎有些气疾,话的气息不是很稳,但却还是完了这话,“毕竟,朕是你九叔,还能害了你的人不成?毕竟咱们是亲叔侄,你的人不就是我的人?嗯?我俩关系已经亲密到了如此地步,你要还跟九叔见外吗?”

    高长恭顿住了。

    他何尝不知道高湛话中的意思?高湛这是故意在向应珺宣扬自己和他的关系,把本来在他看来并没有什么的普通叔侄关系的那般暧昧,话语中还隐藏着什么别的意思。

    原来高湛的某些想法竟一直存在。

    可是高湛为什么要为了他向应珺发难?

    是高湛看上了应珺吗?还是高湛想通过应珺来对付他,想让他高长恭向他低头?

    可是应珺不过是自己从战场上捡来的孤儿,又怎么会突然入了高湛的眼?总不会是因为那日的宫宴。

    看来,自己的身边依然有着高湛的人。对方时刻监控着自己身边出现的人们,才会对他的动向知道的这般清楚,连一个他在战场上带回的孤儿都会关照得到。

    然而那人的身份,高长恭却无从得知。

    站在他的身后,应珺看不到他的表情,但她却能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的动作。

    这位一向对应珺还算和善的年轻王爷,跪倒在地,用着自己最平板的声音道:“皇上息怒。”

    应珺顾不上压抑自己心中的惊骇,也“扑通”一声跪倒下来。

    这皇上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自从刚刚兰陵王回了话自己出身乡野云云之后,应珺就感受到了一股毒蛇一般的视线缠上了她的四肢百骸。她无法辨别那眼神到底是什么意思,但绝对是不怀好意的。

    大殿上的气氛一时间降到了冰点。

    这个时候,和士开却突然发出了一声轻笑。

    “陛下,您吓到应郎君了,”那坐在帝王身侧的男子微微一笑,瞬间破了满室的冰霜,“陛下这般宛如天帝降世的风姿,旁人不敢偷觑天颜倒也正常。您就莫为难这应郎君了,免得兰陵王殿下心疼。”

    最后这话似乎有什么不对,但应珺一时半会儿好像也听不太出来。

    “士开得对,倒是朕唐突了,”高湛开口,似乎还故意放柔了语气,“应郎君勿怪。”

    堂堂一国之君,话到了份上,应珺再不开口就显得有些太过失礼了。

    她只好低低地开口了一句:“皇上言重了。”

    大抵是太久没有话,她这么压低嗓音的一句话,倒是并没有让高湛与和士开怀疑什么。

    “无碍无碍,”高湛,“既如此,长恭连日征战辛苦,还是早些回府休息去罢——”

    “赏赐就拜托应郎君带回,如何?”中间短暂地停留了一瞬之后,高湛道。

    应珺僵住了。

    不知道是民心理作祟,还是因为当今的风评委实不好,她对这位在金殿上坐着的帝王,委实是一点都不想有再多的接触。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皇上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想要找她麻烦——

    “多谢陛下关心,”还没等应珺想出对策,前方依旧跪着的高长恭就先开了口,“但应珺近日随着臣奔波多地,劳累不堪,前几日还受了风寒,未免过了病气与陛下,还望陛下稍是体谅,准他同臣一道先行告退。”

    高湛微微眯眼,看向了他身后的应珺。

    良久。

    “罢了,朕也不是什么苛待子侄的人,”他,“既然担心你的郎君被朕欺负了去,那长恭便先带他回去罢。不过下次若是九叔邀约,长恭可一定要赏脸才是。”

    “陛下邀约,莫敢不从——臣告退。”

    看到高长恭起身,应珺才急忙爬起,俯身行礼之后才匆忙跟上了他的脚步,离开了大殿。

    “陛下——”

    高湛抬了抬手,断了和士开接下来要的话。

    他关注应珺,自然不是毫无原因的。

    高长恭对他的态度,让他觉得有趣极了。

    他已经杀了文宣之子废帝高殷和高绍德,又已经设好了陷阱准备害死孝昭之子高百年——虽然高百年年幼愚钝,不足为惧,但他却依然是六哥高演的正统继承人。但只有大哥高澄的这六个儿子,一直在他的心头,如同一块无法击碎的顽石,又如同压在城上的黑云,令他难以忍受。

    而这个应珺,便是最好的入手点之一。

    高孝瑜身边已经有了卢氏,高孝琬身边他也早就安排好了钉子,高孝珩资质平平沉迷书画、高延宗性格粗莽不堪大用,高绍信过于年幼,此三人皆不足为虑。

    只这个高长恭……

    也不知道这高长恭到底是怎么长的,他的性子竟与他另外几个兄弟截然不同。不似高孝瑜对他的毫无戒心,也不似高孝珩那般淡泊世事,更不似高孝琬虽然谨慎但依旧因为过于自傲而忽视了王府的防御,他身边的人竟然被他自己都牢牢握在手中,高湛无论如何也安插不进一个人手,只能远远派人监视着。如今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个出身平民的人物,当然就是他最好的选择了。

    人物嘛,一般都是贪婪的。只需要给予一点点在他们这些皇亲贵族眼里算不得什么的好处,便可以轻而易举地为己所用。

    若是有了这个应郎君的帮助,那么这顽石和黑云,便可被轻而易举地击碎。

    他们六兄弟,他定然不会轻易放过。

    作者有话要:

    久等了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