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兰陵王妃之事名分已定, 按理来,身为准王妃的应珺应该回到荥阳郑氏,又或者是前往别的地方待嫁——
可是为了她的安全, 高长恭却完全不肯让步, 依旧要她留在兰陵王府之中。
只因为那是最安全的地方。
不是高长恭只想把应珺关在王府不让她出门, 而是——只要离开兰陵王府的范围, 高长恭就没有足够的自信能够保护好她。
应珺自己也知道高湛胡氏卢氏等人对她成为兰陵王妃不满,所以对于兰陵王的安排也比较配合, 就算她要出门,大多数时候也都是高长恭本人亲自接送,倒让不少人认识到了兰陵王与准王妃的感情深厚。
然而,在这乱世之中,并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河清三年冬, 北周宇文护联合突厥,率领二十万大军伐齐。宇文护带兵前往弘农, 尉迟迥前往洛阳,宇文宪、达奚武和王雄则包围了邙山。
彼时,高湛还身在晋阳。原本在开战前夕,宇文护便派人请求高湛放还他的母亲阎氏和宇文邕的姑姑, 虽然在高湛派人询问段韶的时候段韶给出的回复是假意答应, 然而高湛却没有听段韶的话,而是真的把人放了回去。阎氏回到北周之后,宇文护就率兵出征了。
为了抵御周军,高湛派出了平原王段韶、大将军斛律光以及兰陵王高长恭, 一同前往抵御周军, 营救洛阳。
北周大军包围了洛阳城,在周围挖地道、堆土山, 试图攻陷洛阳城。而洛阳城的守将也十分硬气,在这种情况下坚持了依旧足足坚持了三十日。可是三十日过去,北齐援军还没有到洛阳,洛阳城内便已经接近弹尽粮绝的地步了。
高长恭即将离开邺城前往救援,他最不放心的就是应珺了。思来想去,他便召了应珺过来,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她。
“我知道洛阳附近的嵩山脚下有一座永泰寺,是前朝永泰公主出家修佛的地方,”他深深地看着应珺,“因为南梁明练公主也曾在那里修佛,不知你是否愿意,与我一同出发,然后在永泰寺等我归来?那里曾是数位皇家公主修行的寺院,寺中都是女性僧尼,就算是祈福,一般也无人前往那里,而高湛胡氏等人应该也想象不到你会在那里——你可愿意前往?”
应珺想了想,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道:“我不可以与王爷一同前往洛阳吗?”
高长恭摇了摇头,伸手抚上她的发髻:“周国与突厥一共带了二十万大军前来进犯,我不敢拿你的性命冒险。”
“可我的军籍还在,是吗?”
见到应珺这般执着地询问这个问题,高长恭忍不住笑了,并且笑得相当愉悦:“是的,‘应珺’依然是我帐下一员将。”
应珺听到他调侃般的回答,脸色一红:“王爷也太抬举我了,我不过是个杂兵,何时成了将?”
“你在我心中可不是什么杂兵,”高长恭低声道,“我可是将玉牌都给了你了。”
然而应珺还在脸红,并没有听清他的话:“王爷,你什么?”
高长恭回神,摇头:“无事。”
“不日便要启程,你赶快前去收拾一下——我让何管事给你备了些合穿的男装,其余衣物则与普通兵丁相差无几。快到永泰寺时我会送你过去,你便留在那里,外人问到你便你在为我祈福便是。如果还有缺的,尽管叫芙蕖罗衣前来寻我。”高长恭顿了顿,似乎想到了什么才再度开口,“你独自一人前往寺院总是有些孤寂清苦,要不要让她们跟你同去?”
应珺笑道:“我又不是去享福的,带着丫鬟作甚?”
她完,似乎才意识到了什么,有些羞赧地低下头,声音也低了下去:“妾身是王爷的王妃,在寺院为王爷祈福也是我分内之事,怎能是清苦呢?”
听到她的话,高长恭似乎才终于记起了,她即将要成为他的王妃这件事。
他瞬间觉得现在的空气似乎有些尴尬了起来。
高长恭轻咳了一声,假装自己什么都没注意到,但是他微微有些发红的脸色却暴露了他自己的情绪:“无论如何,总归是辛苦你了。”
顿了顿,他才道:“在我面前,你不必自称妾身。”
☆
因为应珺前往寺院是为了安全,所以并没有暴露身份,只是换了男装戴了冠帽,又用了些法子,让她的脸看起来不至于过于柔和秀美,方才以厮仆从的身份跟在了兰陵王身后,与他一同骑马启程上路。
大抵是由于年岁到了,近几个月,应珺的容貌变化算得上是相当大了。原本可能最多能被人称之为秀气可人的脸,现在变得越发妩媚出挑,又因着每日里养在王府深院,将肌肤也养得越来越白皙柔滑;当她偶尔心血来潮穿着华贵女装出来见人时,也变得十分的靡颜腻理、柔媚宜人。饶是王府众人看惯了自家王爷那张本就极为出色的容颜,见到她时也免不了赞叹惊艳一番。
而高长恭见了她,面上却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最多也只是眼底露出些许笑意,面上带着赞赏之色罢了。
不过就算只是这样,应珺也已经非常满意了。
王爷容貌那般出色,她这样的长相,又怎敌得上王爷呢?
兰陵王高长恭率领人马前往洛阳,与段韶斛律光大军汇合途中,当他们经过嵩山之时,暂停歇息休整一晚。
而这一晚,高长恭则是陪着应珺,驱马前往永泰寺,将她好好安置下来,又与寺庙中的一位长相气质不似一般女尼的师父了些什么只好,方才独自离开。
“郑娘子,”高长恭离开之后,那气质颇有些出尘清高的、年岁看起来极大的女尼来到应珺面前,向她微微施以佛礼,“郎……王爷将您的事情都已经安排得当,您只需在此安心住下,若是有什么事,直接来寻找贫尼便可。”
“对了,贫尼法号明觉,您直呼贫尼法号便可。”
“多谢明觉师太。”应珺同样回了佛礼。
看着明觉师太远去的背影,应珺不禁有些疑惑:她怎么听着,刚刚这位师太似乎想要叫王爷作“郎君”?可是,师太乃是出家人,为什么会这么称呼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