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鸳鸯惊起不无愁(三)
鸳鸯惊起不无愁(三)
当年韩犬离京之前,罗昀在府衙后门, 撞见了韩犬在马车上对徐三喊话, 为此跟徐三发了好一顿脾气, 几乎要跟她恩断义绝, 后来徐三好不容易,才把她给哄得没了脾气。
当时徐三是怎么哄的?她骗了罗昀, 韩犬只是个寻常公子哥儿, 两个人都喝醉了酒, 韩犬便借着酒劲儿发起了疯。她对着罗昀保证,言之凿凿,自己跟韩元琨绝无牵扯。
罗昀对着徐三发火之时, 常缨恰好就立在堂外,将罗昀的训斥、徐三的辩解,全都听了个全。她从前本对徐三很是佩服, 可经过这件事儿后, 徐三在她心里头,完全变了个模样。
常缨乃是习武之人, 而在这女尊男卑的宋朝, 学武的妇人, 大多有些“大女子主义”。徐三的作为, 常缨是看不上的, 尤其对于她让唐郎到外头做生意这件事儿,在常缨看来,简直就是败德辱行, 不识分寸。
这日里她回府衙后宅收拾杂物,在院子里跟韩犬撞了个正着。韩犬见了她,还想跟她寒暄一番,哪知常缨一瞧见韩元琨,便眯着眼儿,上下一扫,对着他阴阳怪气地道:“哎哟,我还当是谁来了?原来是徐府尹养在后院的白脸。”
韩犬闻言,眼神阴鸷,紧盯着她不语。常缨却是勾唇一笑,继续道:“怎么着?跟那姓唐的贱奴,一块儿伺候徐府尹,这滋味儿可还快活?”
韩元琨冷冷一笑,沉声道:“劳你费心了。那姓唐的,可没那爬床的本事。三娘有了我,如何还瞧得上他?”
常缨却是笑道:“韩元琨,你啊,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你瞧不上人家姓唐的,可在你那三娘心里,你还比不上姓唐的呢。徐府尹给了那姓唐的大笔银子,一把将他抬成了腰缠万贯的大商人,还让他一个贱奴,当了后宅管事,掌管数十官奴。这还不算,韩元琨,我好心提点你,你得了空,可要记得去瞧瞧唐郎送给徐府尹的账本。那里头的字儿,只他们俩识得,就连你,都是个外人。”
韩犬经过几年历练,心性已然沉稳许多,但他到底是个暴脾气,最经不起激将法,更何况徐挽澜本就是他心中的软肋,旁人一戳,他就会立时气急。
韩犬心里清楚,徐三出身寒微,一个人单独斗,可以信赖的人选本就不多,她让唐玉藻出去做生意,也算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但是常缨所的账本,韩犬不经意间也曾瞥见过,里头全都是他不认得的字儿,跟鬼画符似的,徐三却看得犹为认真,实在让他心中嫉妒。
韩元琨眼神发沉,薄唇紧抿,却仍是强自克制,一言不发。然而常缨却是不肯将他放过,只又缓缓笑道:“先前徐府尹忙于官务,夜半三更才会回府,而那姓唐的,哪怕着盹儿,也要坐在徐三的房中,等她回来。这深更半夜,孤男寡女,要做些甚么,能做些甚么,也不用我提点你罢?”
韩元琨目光发狠,他眯起眼来,冷笑道:“常缨,自我来了兔罝,总听人,你身手是最厉害的。多年以来,不曾和你切磋比试过,倒是一件憾事。”
他这意思就是,你要再胡,我就敢你。
常缨却是笑了,不慌不忙,继续道:“好,不唐玉藻了。你既然忍得了,那我也没甚么可的。我跟你别的。”
对于徐三,常缨心中一直憋着股气。自听过罗昀的训斥后,常缨都不爱在徐三身边待着,一看见她,就满心厌恶。她为此还去找过中贵人,可周文棠却,徐三的后宅迟早都要出事儿,让她务必盯得紧些。
那夜金元祯闯入徐三帐中,常缨在外听得动静,却偏不上前救她。隔日徐三去跟周文棠告了状,常缨不但吃了一顿狠罚,更还被周文棠骂了四个字——万死犹轻。
万死犹轻?她算是甚么东西,没护住她,就是万死犹轻?
自此之后,常缨对徐挽澜可算是记恨上了。眼下见了韩元琨,常缨总算找着了撒气的契机,不但对韩元琨出了当时徐三对罗昀撒的谎,更还将徐三的那些个男女私事,全都抖落到了韩元琨的面前:
“前个儿我跟漠北的探子,一块儿吃了回酒。人家跟我,你那位徐三娘,在燕乐县时,觅爱追欢,风情月意快活的很,又是跟金国的商人牵扯不清,又还招惹了金国的当今太子,让人家递了密信给官家,非要求娶徐三不可。这些事儿,你寻人问问便知,总不会是我胡的。”
“这都罢了。商人,太子,贱奴,你都能忍,我也佩服。那……中贵人呢?你忍得了吗?”常缨的声音越来越轻,其中透着一丝无法遮掩的愉悦,“我虽对中贵人十分敬服,但到底,他是个阉人,而且是个有权有势的阉人。你的徐三娘,为了能靠上这位贵人,甚至连爹都喊得出来。”
韩犬猛然抬眼,双拳紧攥,死死瞪着常缨。而常缨却是不肯将他放过,继续轻声笑道:“你当中贵人为何如此看重徐府尹?到底叫了一声爹呢,其中还有甚么勾当,你且去想罢,我是想不着了。”
那女人抱着长剑,稍稍退后一步,立在檐下,眯眼笑看着他:“韩元琨,你可别跟三娘急。三娘只想玩玩你这身子,你若急了,她该要怨你没有自知之明呢。”
她话音刚落,一把寒光凛凛的利剑就破空而来,骤然抵在了她的颈前。常缨却是全然不放在眼中,很是轻蔑地笑着,手腕一转,就将韩元琨的剑斩作两半,接着飞身跃起,人影不见。
空空庭院之中,韩元琨默然良久,半蹲着将那断剑拾起。
断剑在手,令他恍惚间,忆起那一支断钗来。
若是当年,她没有从他手中夺走那支染血的断钗,或许,他已经命丧寿春,化作黄土一抔,而她倒是不会变,她还是会这般风光,腰金衣紫,身显名扬。
韩犬只觉得恨。他恨自己生在这个朝代,生在这样一个女尊男卑的国度!
若是他投身在了金国,他和徐三的身份,必然能颠倒过来。他便能将徐三养在后宅,每日让徐三独守闺中,苦苦地等着他,盼着他从外尽早归来。徐三还会拼了命地想怀上他的孩子,为他传宗接代,开枝散叶。
男人枕着双臂,仰面卧于榻上,从家门破败,火烬灰冷,想到了受魏氏欺辱,苟延残喘,又从周文棠的数番压,想到了徐三和其余男人的暧昧纠葛。他想着想着,又怒又恨,恍惚之间,那帐顶的缠绵鸳鸯,仿佛变作妖孽猛兽,顷刻间低俯而下,朝着他漆黑的眼眸袭来。
韩犬猛地闭上双眼。
他紧抿着唇,噤然不语,许久过后,渐渐冷静了几分。
最让他恨的是甚么?是他自己没有出息。
周文棠能从一个爹娘双亡的孤儿,逐步站到一个王朝的权力巅峰。唐玉藻也不过是个几十两银子就能买下的贱奴,如今却能成为腰缠万贯的富商大贾。而他呢?他在西南险地,出生入死,半点儿好处没落着,还沾惹了一身的腥气。
虽攒了些钱,但以后未必还会有。虽已是平籍,但保书还握在周文棠的手中。他还有甚么可给徐三的?不过是一副皮相,一身力气,还有那多出来的几两硬肉。可是徐三不缺这些,她是当朝高官,她想要什么男人都有。
浓重的不安袭上了韩犬的心头。他很是烦躁地翻了个身,倚在玉枕上,徐三遗留的香气在他鼻间萦绕不去。
他想徐三赶紧回来,可是他又厌恶这样的自己——等着她回来的自己。
宫城之中,偏殿之内,徐三却是不知常缨的挑拨,亦不知韩犬的心思。她伏跪于地,额头死死抵着砖面,眉心处一片深红,只等着珠帘后的官家出言。
而官家沉默良久,蓦地一叹,略显嘶哑地道:“过来罢。”
徐三心上骤然一松。她听着官家的意思,知道她对自己的疑心已消,不再怀疑她指使宋祁,给官家设下这阴毒狠绝的局。
她赶忙起身,心翼翼,分开玉钩珠帘,接着伏跪于榻侧,微微仰头,给官家轻轻捶起了腿来。官家细细盯着她,面色不由缓和了几分,口中则沉沉道:
“今日杏林宴上,原本会有天竺的奇人献艺。那人乃是薛鸾费心找来的,此人有吹蛇之绝技,笛声一起,蛇便随声而舞。哪知开宴之时,蛇忽地没了影儿。等再一瞧见,就是在朕的案下了。”
难怪。难怪官家会疑心此事乃是宋祁设局。毕竟若是追究下去,倒霉的是薛鸾,而得利的,自然就是宋祁。若非他当年寻来独花兰,今日官家只怕就要因这蛇毒撒手西去了,这件功劳,自然要归到他头上去。
徐三心里虽也没底儿,但她稍稍一想,却仍是为宋祁话,低低道:“若真是三王设局,这局未免也浅显了些。”
官家沉默了一会儿,忽地有些无奈地笑道:“也罢。真是祁儿干的倒也无妨。朕这个位子,寻常人做不得,必须知荣知辱,知善知恶,知仁义,也知狠愎,才能成千古明君,百世流芳。”
妇人忽地抬袖,将伏跪在侧的徐三扯了起来。她紧紧抓着徐三的腕子,指间凉意,渗骨而来,“三丫头,他荣辱也知了,恶也知了,狠愎也入了心了,只是这善,还有这仁义,他依样画葫芦,还是学的不像。你得教他。你不够恶,不够狠,这就像两个泥人儿,和在一块儿,才有血有肉,能跑会走。”
徐三心上一震。
她知道,官家已然认定了,认定此事,就是宋祁设的局。但是宋祁到底是她唯一的亲儿子,她非但不怪他,甚至还感到些许欣慰。她觉得宋祁长进了,像是刚刚学会独自捕猎的兽,獠牙上虽沾染了鲜血,却也自己满足了饱腹之欲。
薛鸾算甚么东西?一不姓宋,二不是官家的血脉。
官家暂且不会治她,她要留着薛鸾,给宋祁练手。
徐三眼睑低垂,嘴角勉强含笑,轻轻应了一声。官家见她应下,心上稍安,掩袖低咳了两声,接着略显沙哑地道:
“朕已让贾文燕拟旨去了。祁儿的独花兰,救了朕性命,这是大功,必须要赏。早先就想给他封王,如今下旨,想来也不会再有异议。朕不止要给他封王,还要连带着,将你封成从二品的少傅。开封府衙的官务,你推给尤氏和罗砚一些,这段时日,你勤来宫里,教导祁儿。如今也就你还能治得了他了。”
所谓少傅,即是皇子的老师。徐三一听,知道官家这是铁了心,要将自己跟宋祁捆绑到一块儿。她要让徐三再无退路,别无他选,只能一心辅佐宋祁登基。
先前郑素鸣问起来的时候,徐三还能自己哪头儿都不帮,但是如今,她做了宋祁的少傅,她便再不能这种模棱两可的谎了。
到底是升官,徐三还是带了几分笑,佯作高兴,忙不迭地叩首谢恩。可是转身出了偏殿之后,菱花窗阁投下重重阴影,她负袖而立,官袍覆于黑暗之中,笑容早已消失不见。
思虑半晌之后,她面色微沉,眉头微蹙,由宫人引着去了宋祁的寝宫。
时值六月,照理来,该是最热的时候,可不知为何,今日竟是天垂云重,槐柳阴阴。徐三一踏进宋祁的住处,更觉得密不见光,阴寒阵阵。
她在屏风外稍候片时,便见几个内侍从里头低头走了出来,袖间带着浓重药气,熏人得很。徐三眉头一皱,心中惊疑不定,接着便听得宋祁的声音从屏风那侧低低传出,唤她入内。
徐三穿着紫绮官袍,足蹬黑靴,沉着脸绕过屏风,一抬眼就见宋祁斜倚榻上,手中闲闲捧着书卷,上身只随意搭了件外裳,结实胸膛袒露而出,论起那肌肉块儿,虽比不上韩犬,却也实在惹眼。
徐三皱着眉,移开眼来,缓声道:“怎么不穿戴齐整?”
宋祁仿佛才发觉似的,抬手系上薄带,状似漫不经心地笑道:“前几日找了人教我练剑,那人敷衍我,被我瞧了出来,我就使计逼他对我下狠手。怎知刀剑无眼,我又功力不如人,背后生生挨了一剑。方才上的药,不能穿得太多,捂得太厚,还请少傅莫要怪责。”
徐三一听少傅二字,发现宋祁倒是消息灵通,她前脚才从官家那儿出来,他后脚就得着了信儿,也不知买通了多少宫人。可他是怎么买通的?何时买通的?她向来当他是个孩子,对于他的作为,倒是从不曾上心,也难怪周文棠总是暗中提点。
她眼睑低垂,立在素屏风前,开门见山,低低道:“蛇毒之事,是不是你的主意?”
宋祁不语,半晌过后,方才淡淡笑道:“莫非在少傅心中,我就是个弑杀亲母的混账?”
他这话乃是反问,至于到底是不是他的主意,他却避而不答。徐三作为讼师,看过太多人辩解的把戏,反问,往往是心虚的表明。
徐三的心骤然沉了下去。
她望着榻上少年,只见他眉眼俊美,雍容大方,时候还有些像韩犬,如今倒是长开了,他就是他,谁也不似。
好好的一个孩子,何时突然变成了这样?难道真是她那几句言语,激起他对权力的欲望,令他猛火着釜,涌沸在内?
徐三皱眉不语,宋祁倒很是淡然,他将书卷在掌中摊开,很是自然地询问起了徐三学问上的事来。徐三稍一犹疑,到底还是算在其位谋其事,稍稍俯身,细心给他讲解起来。
怎知徐三讲完之后,宋祁忽地抬起头来,轻声在她耳侧道:“不是我做的。三娘,信我。”
徐三心头一紧。她睫羽微颤,抬眼看向身前的少年。
宋祁却只是含笑看着她,眼中既没有急于自证清白的慌乱,也没有徐三以为的阴鸷与狠毒,反倒是光风霁月,一派坦然。徐三清楚,要么他就是真的清白,要么,他就是演戏演的太像,连自己都完全服。
徐三深深看了他一眼,没有回他的话,只收回袖子,轻声交待了几句为学之事,算是给他布置了些作业,这就推有事,辞别而去。
这一个半上午,徐三身心俱疲,明明是个阴天,官袍背后却竟被汗水浸湿。衣裳粘在身上很是难受,她回了府衙,先对罗砚和秦娇娥交待了些事,这便趁着午歇的工夫,回了后宅,算换身衣裳。
韩犬远远就听出了她的步声,立时便从炕席上翻身而起。可是他急急走了两步,就又强迫自己止住身形,逼着自己不去门前迎她。可他的这番心思,徐三倒是不曾在意,她一进屋中,抿了口茶,就叫韩犬帮她将另一身官袍找出来。
韩元琨一听她的吩咐,微微眯眼,蓦地忆起了常缨之语。难道在她眼中,自己就和伺候她更衣的唐郎一般无二吗?
他默不作声,捧了官袍过来。徐三满腹心思,也顾不上想他今日为何如此寡言,只抬手扯起官袍,绕到屏风后侧,轻轻解着衣带,算开始更衣。哪知便是此时,韩犬也跟了过来,站在她身后,一把将她的细腰扣紧,浓厚的雄性气息更是猛然袭来。
徐三一惊,下意识往前躲了一下,韩元琨看在眼中,眸色微冷,一边细细抚着她的腰,一边低下头去,轻轻蹭着她的鬓角。徐三微微侧首,故意推他道:“去去去。我还没用午膳呢,身上没劲儿,你就别来闹了。”
韩元琨却是不依,跟条大狗似的,一个劲儿地往她身上凑。徐三向来嘴硬心软,便半推半就,由他压到了屏风上,哪知韩元琨大手一探,却发觉徐三竟是来了月事,连带着他的手也沾上了猩红点点。
徐三一看,又是无奈,又有几分窘迫。当然,也有几分高兴。毕竟来了月事,就明她又成功避孕了一个月。
她抿了抿唇,回身推他,口中笑道:“这可不是我不依,是老天爷不想让你遂愿。你啊,歇歇心思,跟我一同用膳罢。我瞧你这样子,该也还没吃呢。”
韩犬刚才正埋怨上天呢,眼下徐三一提老天爷三字,更惹得他火冒三丈。男人微微眯眼,又倾身向前,抵着她额前,沉声道:“我难受的很。好三娘,用这儿帮哥哥一回。”他着,略显粗糙的指尖,狠狠摩挲了两下徐三的唇。
徐三却是一下子沉了脸,但她倒是未曾发作,只皮笑肉不笑地道:“你子,少蹬鼻子上脸,赶紧跟我一块儿用膳去,别想这有的没的了。”
韩犬顿了一顿,却是不领情,骤然冷笑道:“我蹬鼻子上脸?你告诉我,你真没给别人这般侍弄过?卖花郎也没被你这样待过?那金国商人,还有求娶你的金国太子,他们有没有这等艳福?唐玉藻呢?对了,还有中贵人,他虽是个阉人,但你若是想舔……”
韩犬话音未落,便听得啪的一声,左脸猛然一痛,却是被徐三了个耳光。那耳光得极狠,当真是不留丝毫情面。
男人死死咬牙,紧抿薄唇,可眼眶处却是微微泛红。徐三原本还火冒三丈,怒意上涌,可此时瞧见他红了眼眶,这才发觉他心里多半是藏了事。
她赶忙伸手,轻轻抚着韩犬的左脸,很是有些心疼,皱眉道:“傻子,你又听哪个长舌妇胡了?他们胡言乱语,调嘴弄舌,难道你也要跟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