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废物再利用

A+A-

    他只是跟尉缭显摆了一下自己后世知道的那些军事知识,让尉缭别那么骄傲而已!

    “都看着我干什么?”李季阳一骨碌爬起来,很神气的躲到了羸政的身后!

    众人:“……! ”

    “你知道这句话所代表的意思吗?”羸政无奈的从自己身后将李季阳拎出来……半个身子。

    “我怎么知道!”李季阳又往后缩了缩,只露出一个脑袋:“先生,你知道吗?”

    甘晶恨铁不成钢:“以后不许他参与政务了!”

    什么都不知道,就知道胡八道!

    尉缭也傻眼了 : “秦安君……不知道?”

    “我就是那么一……。”李季阳特别理直气壮:“反正很有道理嘛!”

    至于有什么道理,他怎么知道?

    “算了,算了!”羸政将人藏到了自己身后:“他的很有道理,既然如此,可以让边防流动一下。”

    然后,尉缭他们聊的就热火朝天了,李季阳闲着无聊,倚在羸政身后,听着听着,他就睡着了!

    羸政一边声话,一边让人拿了薄被过来,就好像昨日重现一样,姜大总管还拿来了柔软的枕头,让秦安君睡得舒服—些。

    等大家商量完了,李季阳也醒了 : “我饿了,吃饭去吧?”

    甘晶胸口一闷,他教导出来的人,自己的儿子就不了,

    皇上也是十分好的,当时秦安君看着很机灵,可怎么就不开窍呢?

    最初他以为他是避嫌,不参与政务,可现在他都要当皇后了,这些人也没把他怎么样,他怎么还是那样啊?

    “好了好了!”羸政哭笑不得:“大家休息一下,洗漱一番,一会儿一起吃个锅子!”

    锅子是火锅,李季阳直接照搬后世的火锅来的,不过宫中讲究一些,一人一个锅子。

    吃的时候,李季阳可没困,吃的可开心了。

    第二天上早朝,由蒙骜和王颌老将军联名保奏,轮番守位边关。

    三年就先这样了,等到了三年之后,秦赵那一段的移动到燕齐那一段,而燕齐那一段,直接转移到魏国那段,等魏国那段就移到楚国,楚国的移到秦国那段。

    当然,不是全都移动,而是一年移动一段,兵变动,将不变,三年之后,兵变动,将也变动!

    这样岔开,兵三年一变动,将五年一变动。

    李季阳还有点懵圈,凑到王颌老将军跟前,舔着脸问:“

    什么意思呀?”

    “你子呀!”王颌老将军捋着胡子道:“历代君主最怕的就是君权旁落,尤其是我大秦,以军功为荣,现在统帅们是跟着皇上忠心耿耿,可是后代们呢?以后的皇帝呢?他们还能如此吗?”

    李季阳无言以对,军权,别在古代了,就是在现代,也十分敏感,要不然以前的总理都很温柔,但是换了个军旅出身的西大大,连各国关系都跟着紧张了。

    而西大大也的确不负盛名,那叫一个强硬啊!

    以至于某岛国都公开表示:自战后,关系从来没这么紧张过!

    “可是你的提议,让将军们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王颌老将军难得温柔的摸了摸李季阳的狗头:“将军们也怕自己兵权太重,遭皇帝怀疑。你的办法,让他们不再担心自己兵权过重,而士兵们也不怕老跟着一个将军,日后倒霉了都要被牵连。皇帝也省了猜忌之心。阳啊,我代表全大秦的领兵人,谢谢你。”

    李季阳傻傻一笑:“我当时就是跟尉缭吹牛来着……。”

    王颌老将军:“……! ”

    不管怎么,这件事情,因秦安君而起,所有的武将们都

    欠了他一个人情。

    武将们是没有后顾之忧了,甘晶找上门来了!

    “武将们没了后顾之忧,文臣们怎么办?”甘晶道:“你给武将们想了个办法,也不能厚此薄彼,给文臣们也想一个!”

    李季阳想死的心都有了: “这只是个意外!”

    “那我不管! ”甘晶指了指天上:“你师父都是神仙了,

    你还差这一个主意?”

    李季阳:“……! ”

    “快点想,明天议政殿的时候,看你表现!”甘晶将包袱甩给了李季阳,自己就走了。

    李季阳:“……!”

    第二天朝会,李季阳无精采,羸政赶紧结束朝会,到了议政殿的时间,李季阳才掏出来个奏章:“臣启奏陛下,臣认为想要吏治清明……那个……你自己看吧!”

    李季阳很想正儿八经的,但是他压根就没那根弦儿!

    羸政无奈的将他的奏章自己拿了过来,看了看,就看进去了,很久之后,才传阅给他人。

    李季阳都哈欠了。

    其实那里头也没写什么,就是提出了以后文武分治,异地为官等等。

    但凡是他能想到的东西,他都写上去了,至于怎么执行,那是羸政的事情了。

    这种事情他只管提供一个思路,具体怎么操作,就看他们的了!

    羸政他们开始着手改制,一直到羸政的生辰,这是他三十岁的生日。

    古人有“三十而立”的意思,这一年又是羸政称帝的第一年,李季阳干脆上书,以后皇帝的生日就叫“万寿节”,两宫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生辰就叫“千秋节”。

    这个时候还没有给女人过生日的习惯,这么多年了,李季阳也没给后宫这三个女人过过生日。

    有了明文规定,以后给她们过生日就有理由了。

    果然,这消息一传到后宫,两宫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俱都笑的合不拢嘴,没口子的夸赞皇帝孝顺。

    如今虽然不是汉朝,讲究的是黄老的无为而治,以孝治天下,可一个孝顺的名头,肯定是给皇帝增光的。

    神奇的是,后宫三个女人都实际行动的去感谢李季阳!

    她们给走的三书六礼那真是气派!

    太白仙人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接收了徒弟的各种礼物。

    冬日里就这么慢慢的过去了,羸政的生日过后便是腊月里,最冷的时候,天上飘落的雪花越来越大。

    李季阳躲在盘龙殿的膳食厅里,举着筷子准备大吃一顿,羸政刚好从外头过来。

    “今天吃什么? ”羸政进来的时候,已经是换过了衣服,扫除了身上的寒霜与风雪。

    “看今天下了雪,所以让人做了陶锅炖牛肉。”李季阳指了指眼前案几上的陶锅。

    其实里头不止牛肉,还有一点牛肌腱,萝卜和菜干。

    配着黄白面的饽饽,以及一道牛肉汤,吃起来特别香。

    “是啊,今天风雪真大,内史腾还,最近这风雪太大,路都不好清理了,索性大家伙儿冬日无事,都来清理积雪,他又让人熬了牛羊肉汤和饽饽给大家伙儿充饥,不然光凭那些清

    洁工,也扫不完。”羸政看到陶锅炖牛肉,就想起了今日内史腾的奏报。

    “我估计其余的郡县也都差不多。”李季阳给羸政的餐食

    碟子里放了几块牛肉先晾着:“不如以后的冬日里,专门调拨一批牛羊肉,给负责扫雪的人吃,哪怕没有大风雪,让底下人冬日吃的饱一些,也能让他们手脚暖一些。”

    “别牛羊肉了,就羊肉好了,牛肉……让他们少吃点。”

    羸政知道李季阳有专门养殖肉牛,但是他还是觉得羊肉给平民吃,贵族吃牛肉才可以,不过怕李季阳反对,又加了一句:“可以给他们一些牛骨架,带肉的那种,炖汤啃骨架。”

    “好吧,你看着办,我是不太懂的,让大师兄多出点血,整天跟在韩非屁股后头,像什么样子?”李季阳自己无法跟羸政出去溜达,就看不得凌夷跟韩非粘粘糊糊,听他们俩也要

    办喜事了,但是羸政很有威慑力的让他们延后。

    “请期的日子定了。”羸政一边吃饭,一边跟李季阳道:

    “太白仙人给选的,十月初十。”

    “十月?秋收之后啊! ”李季阳点头:“挺好,一听就是好日子,十全十美。”

    “嗯,师伯也是这么的。”按道理,羸政现在是太白仙

    人师弟的弟子,喊太白仙人一声“师伯”应该的。

    “过几日,我想把《吕氏春秋》的原稿整理一下。”李季阳想起了个事儿,就跟羸政商量:“然后拿去给赵估。”

    “《吕氏春秋》? ”羸政一愣,当年《吕氏春秋》可没少闹出事情,要不是最后李季阳给改了好多字,还有他那大师兄,俩人一起将吕不韦给涮了一把,恐怕想除去吕不韦还不知道

    要多少年呢!

    “怎么想起它来了?”

    “还不是赵迁,前些日子我去看赵估,赵估在家正在整理书籍,想着一些孤本都已经抄写好了,以便传于后世。赵迁那孩子告诉我他叔叔这几日身体又不好了,以前写史的时候,有个事儿做,叔叔身体反而好了许多,如今却又有点虚弱了,让我想个办法,帮一把他叔叔。”李季阳笑道:“其实赵估这些年身体早就好了,他只是心里作用,觉得自己没什么事儿

    可做了,又开始无病呻吟了,可把赵迁吓坏了。”

    历史上的赵幽缪王,如今也只不过是个孩子罢了,唯有父亲相依为命,虽然隐约知道自己的身世,但是他对上一代一点感情都没有,他是叔父养大的孩子,认他为父,过继宗兆,与那赵王的位置没有关系。

    孩儿担心自己的父亲,就来求李季阳了,李季阳心软啊,对谁都是,立刻就答应了,想个活儿给赵估忙。

    “哦? ”羸政给李季阳夹了一块牛肉筋,知道李季阳爱吃这个:“跟《吕氏春秋》有什么关系?”

    “废物利用喽! ”李季阳道:“虽然当时我们为了击吕不韦,没少祸害他,但是现在这本书已经没有多少人还记得了

    ,只有‘一字千金’的典故,让人贻笑大方。”

    羸政点头,当年闹的太狠,随着吕不韦的倒台,《吕氏春秋》最后也无人问津了。

    如今原稿被李季阳收藏在珍宝宫,要外头还有没有《吕氏春秋》,还真不一定呢!

    “那你的意思?”

    “我想让赵估以吕氏春秋为版本,写一本《大秦百科全书》。”李季阳畅想未来:“到时候,他就是百科之祖。而且百科全书不能只出一版,将来不停的更新,他就有不停的事情做,顺便,还有史官的官职,他就有了生活重心,还有赵迁在跟前,也挺好。”

    “行,你喜欢就好。”羸政无所谓,只要阳喜欢就好,

    知道他从就很照顾那位估公子,事实证明,阳看人的眼光很不错。

    得了羸政的首肯,第二天李季阳就让赵喜将《吕氏春秋》翻了出来,整理一下,自己带着去了赵估家。

    这些日子本是寒假,赵迁一早就被同学们接出去玩耍了,李季阳到了之后,也没用人通报,就直接去了书房,结果在门外就听到书房里头有动静!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