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那些年的事

A+A-

    李季阳以为是谁在欺负赵估,虽然现在赵估当了史官,可是依然有人对赵估防备,例如李斯。

    自从国庆过后,李斯就老实多了。

    也有赵国原来的远房亲戚,看到赵估当了官,就来投靠的

    ,可惜,赵估一概没见,若是有人有什么动作,巡防的官兵也不是吃素的!

    几次之后,他们就老实了。

    但是这里头是怎么回事?

    难道有人混进来,想要对赵估不利吗?

    李季阳一下子就冲了进去,后头跟着的赵喜就算是想把他

    拉住也没来得及啊!

    结果他冲进去,扫了一眼就退了出来!

    赵喜:“……! ”

    李季阳轻咳一声:“我进来啦!”

    “秦安君请进。”里头赵估没吭声,是个男人的声音,浑厚而低沉。

    李季阳笑眯眯的重新进了去,赵喜看了看外头,一缩脖子也跟着进去了。

    却发现屋里头有人!

    蒙恬大将军!

    李季阳看了看蒙恬,再瞅瞅赵估:“我,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啊?”

    “很长时间了,估他不好意思,一直瞒着人呢!”蒙恬倒是好意思,衣服随便拉了拉,就大马金刀的坐到一边去了。

    赵估满脸通红:“时候就……他一直在等我……。”

    李季阳这才反应过来,蒙恬还没成亲!

    羸政将他同父异母的大妹妹嫁给了王贲,妹妹嫁给了李牧的长子。

    他没有别的妹妹了,于是,他那个一直默默无名的二弟,立了个亲王爵,娶了蒙家的女儿为妃。

    可以,这些关系都是姻亲了。

    但是,蒙家老大蒙恬却没成亲!

    这都多大了?

    李季阳对此目瞪口呆!

    而蒙家老二蒙括已经成亲了,生育两子一女。

    老三蒙毅正在挑选合适的贵女,据他对魏亲王家的郡主很是殷勤。

    羸政对于魏亲王并不忌讳,更有王家的女儿与魏王世子定了亲。

    又有甘晶家的甘罗,定亲吉庆公主家的大孙女,甘罗别看年少,但是辈分奇高,他是嬴政的师弟。

    所以也就吉庆公主家的大孙女能般配上了。

    明年甘罗任期满了,便会暂时回京述职,把亲事办了。

    “那你们……? ”李季阳傻眼了。

    “我已经跟家里人了,等立后大典过了,就跟他成亲,赵家有赵迁,我家我也可以过继二弟的嫡长子为嫡长子,他二儿子成了他的嫡长子,蒙家不算无后。”蒙恬安排的可清楚了“很好……连后路都安排好了……。”李季阳都无言以对了。

    蒙恬是蒙家长子,蒙括是次子,蒙毅是幺子,还有一个女儿,现在是如今赢氏唯一亲王的王妃。

    蒙氏一族的荣宠可见非同一般。

    但是这嫡长子这么多年,一直驻守边防,对付匈奴人,跟李牧联手,逼得匈奴人无法越雷池一步。

    这次回京述职,竟然是为了跟赵估的亲事!

    “当然了,当年我就了,一定娶他过门! ”蒙恬嘻嘻一笑。

    “那恭喜了!”李季阳一拱手:“怪不得你病都好了,也不成亲,还过继了赵迁。”

    合着在这里等着呢!

    刚才自己冲进来,看到的就是蒙恬抱着赵估猛啃的画面,那架势,啧啧啧!

    赵估细声细气的道:“他就是这样的人,君上别理他。”

    “嗯,我不理他! ”李季阳赶紧不看他,就跟赵估商量起了《吕氏春秋》的事情。

    他将自己的想法一,赵估眼睛都亮了!

    “甚好!甚好! ”他正愁没事情可做呢!

    “不好! ”蒙恬黑着脸反对:“等成了亲之后,你再弄那个!”

    赵估气鼓鼓。

    李季阳不解:“为何?”

    “他要是弄那些个,又该不理我了! ”蒙恬的特别理直气壮:“等我们成了亲,你们想写什么都成,成亲之前,不许!"

    李季阳摸了摸鼻子:“这样吧,我把参考物给你留下,等明年你们成了亲之后再提笔?怎么样?”

    “可也! ”赵估一口答应。

    蒙恬脸色依然黑黢黢。

    李季阳赶紧告辞跑掉了,进了宫就去找羸政,彼时羸政刚好看完了奏折,正穿着厚厚的衣服,去接他,见他回来了,就笑了: “正想去接你呢!”

    如今羸政登基了,李季阳就把奏章改成了奏折,奏折这个比奏章还要巧,基本上每天羸政只有半桌奏折需要处理。

    而且有硬性规定,一律使用白话文,还不能有废话!

    什么前期恭敬赞誉之类的,全都免了!

    李季阳的意思是少点废话,让羸政也能省点时间。

    羸政的意思就是不需要阿谀奉承,以免他这个当皇帝的妄自尊大。

    如果是以前的他,可能真的会妄自尊大,但是现在不同了,他每日看到那一间屋子里的世界模型,他就觉得,大秦还是好!

    “不要总看那些奏折,会烦的,出去走走! ”李季阳拉着他往外走:“溜达溜达吧,不然你都要发胖啦!”

    羸政轻笑,随着他的力道往外走:“不会,我这每天的运动量很大的!”

    “那也不行!”李季阳还记得,他看到过的关于秦始皇的画像,基本上就是个胖子!

    粘上了胡子而已!

    这个时候也就看看梅园里的梅花,一边溜达,李季阳一边跟羸政八卦,完还自己总结:“今天我要不是撞破了他们的事情,他们成亲的时候,一定会吓我一跳!”

    羸政笑道:“不会,等蒙恬跟我的时候,我一定告诉你!,,

    蒙恬三十多了,比自己都大,前些年他就过成亲的事情,想把大妹妹许配给他,可是他没要!

    直接给了蒙括!

    如今蒙括都跟大妹妹生了两男一女了,他才明白蒙恬的意思,他这是想跟自己一样!

    “嗯!我想一想,应该再多准备出一份礼物! ”李季阳问

    他蒙恬喜欢什么?

    他虽然跟羸政也算是同学,可是跟蒙恬还真没什么交情。

    当年蒙恬可是羸政的侍卫长呢!

    如今镇守一方,更是一方大员!

    “他就喜欢那些兵器,尤其喜欢好弓。”羸政问李季阳:

    “你那个赵估公子,喜欢什么?”

    他想着,怎么,对方也是李季阳从关照到大的朋友,他应该给点面子,但是自己跟赵估是真的不熟悉,还是问一问阳的好。

    “他的礼物我已经帮你送去了,到时候你在他的百科全书上提个序!”李季阳早就盘算好了,自家男人以后不能光有武力,也得有文采。

    羸政没时间,他有啊!

    让后世的人提起来,不再是他“焚书坑儒”,而是他雄才

    大略,文武全才!

    “好。”羸政一口就应下了。

    很快,便是除夕宴。

    这一年的除夕宴又有不同,羸政登基称帝,王宫改成了皇宫,所有人都觉得不同了。

    除夕以往都是吃饭,看歌舞,如今加上了放烟花,放孔明灯祈福,这东西是墨者学院根据热气球原理创出来的,叫墨者灯。

    不过李季阳这个不好听,因为这灯上没有孔,所以他给起了个名字:孔明灯!

    勉强得通。

    其实李季阳是不想对不起诸葛孔明……。

    不过这个时候,又是羸政登基的第一年,百官献贺,李季阳当然要弄个好的出来。

    他把玻璃镜子给弄出来了!

    以前一直没弄是因为这东西他知道后头刷的是水银,可又怕弄不好让人水银中毒。

    一直到墨者学院学会了制造玻璃,然后他就让这群研究狂人去研究了,今年终于研究成功了,并且研究出了大块的玻璃镜子!

    如今准备了一千个手拿镜子,五百个中镜子,一百个梳妆镜,和十个穿衣镜。

    所有人都献礼完事了,李季阳才让人将一个东西搬到了羸政的身边,照例用红色的绸子蒙着。

    “今年秦安君献礼的是什么? ”有人朝甘晶听。

    “老朽也不知道,他只有惊喜!”甘晶比谁都好奇啊!

    “是什么? ”羸政也好奇,这段时间怎么追问李季阳也不。

    “你掀开就知道了! ”李季阳先声的,后来又大声的道:“请皇上看一看臣的贺礼!”

    “皇上,掀开看看皇后给您准备了什么?要不是稀世珍宝,臣等可不干啊!”蒙恬他们这些跟羸政亲近的臣子开始起哄

    “那我也有个要求啊! ”李季阳趁机提议:“这东西制作不易,所以如果想做这个买卖,你们谁刚才给我起哄了,就得跟我合伙啊!”

    李季阳早就想好了,他要拉着这些人,让他们的利益纠葛在一起,大家都这么熟了,不如一起做买卖,赚外汇!记得后世玻璃镜自从问世开始,制造技术一直被威尼斯商

    人把持,直到公元一六六六年才被法国人窃取了机密技术,虽然眼下欧洲那边还是一片荒芜,哦,也不是,还没威尼斯和法国人什么事儿呢,但是这技术肯定不能露出去!

    他还指着这个东西赚钱呢!

    外族的贵族王室可不少,他这镜子就跟白酒一样,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要多少价钱,就看对方有多肥了!

    “真的假的呀? ”蒙恬有点不想跟李季阳赌了,因为李季阳的大丰收粮店,一看就是赔本买卖嘛!

    “当然是真的了! ”李季阳道:“不过这技术可是人家墨者学院的,到时候人可是以技术入股,所得银钱用来维持墨者学院的奖学金。”

    如今墨者学院已经研究出了瓷器,羸政以第一官方身份购买了专利权,从此以后,墨者学院有了奖学金。

    起始资金就有羸政给的十万金!

    以及李季阳作为开发投资者给的一万金。

    “这……? ”众人面面相嘘。

    还是甘罗给面子,他回来述职,头一个站起来道:“师兄,我愿意投资!”

    甘家如今家底丰厚,投资点钱财出去,也不紧。

    “那老夫也投资!”王颌老将军摇头晃脑:“如果是酒厂的话,那就更好了!”

    “那不可能! ”李季阳立刻就反驳:“酒厂只有朝廷控股,谁也不能投资!”

    那种东西,在后世可能无所谓,但是现在属于战略物资!

    必须牢牢掌握在朝廷的手里,或者,是羸政的手里!

    “那算了,就投资给你子吧! ”王颌老将军因为家里没有孩子参军,如今家里的子弟不少,也不都在军中,还有在文官任职的要员。

    不过老头儿家资颇丰,如今拿出来点钱,做投资,他还是能办到的。

    其余几家更是如此,王翦回来了,王贲没有,他守在边关呢,李牧回来了,他大儿子在边关。

    这几家都投资了,蒙恬看了看他爷爷,老头儿不吭声,于是他一咬牙:“那蒙家也投资一笔!”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