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百家的到来
李季阳提议举办的这次相亲大会,的确给两宫太皇太后找
到了生活的方向,俩老太太如今就定下了,每一年都要举办一
次!
赵姬也喜欢,但是她更着急的是儿子的亲事,他有没有
看对眼的啊?
但是扶苏这孩子心思沉,愣是没跟人!
李季阳以为失败了,就在龙床上滚:“怎么办呐?”
羸政也无奈了 : “他想找就找,找不到以后我就让人将名
字写了,让他抓阄!”
李季阳:“……!”
感觉好儿戏,怎么办?
羸政也不能一门心思的给弟弟找弟媳妇,他还有许多事情
要处理,李季阳也是如此,他的高中学校已经搭建成功,开始
粉刷墙壁和室内清洁了,这一点他雇佣了大量的妇道人家,男
人干活还是不如妇女们收拾屋里干净。
而且他给的工钱高啊!
不得不,妇女们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高中因为要
有食堂和寝室,地方比初中更大,李季阳不能光盖房子,他还
需要一批人员。
校长,主任,教师,这都有了,但是食堂谁管?大厨谁当
?厨娘找几个?后勤怎么办?
各种各样的都需要人手,龙阳郡王跟他俩人忙不过来,把
赵估都弄来帮忙了!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找上了羸政。
这人不是别人,是李斯!
“有儒家学者,有杂家学者,有道家学者……。”李斯直
接告诉大家,这些学者都是来……投靠羸政的!
白了,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秦国有自己的学校。”李季阳一听就来气了: “他们早
干什么去了?”
李斯一噎:“君上,这是政事!”
“我不能参政?”李季阳扫了他一眼。
李斯赶紧摇头:“没有。”
谁不能参政,秦安君也不会不能!
他的封号可是先王,哦,先皇亲口御封。
“我秦国有学校,学的东西,不是任何一个流派的,他们
来做什么呢?”
“当然是来开宗立派,让我大秦能日益昌盛!”李斯的话
很有煽情的意思。
可是李季阳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我大秦没有他们的时候
,也一样评定了六国,统一了天下,将来也会昌盛万年,白
了,不就是想借助朝廷的力量,发扬他们的学么?”
这事儿大家都知道。
甘晶都了 : “这也是……他们都是有学问的人。”
“是啊! ”李斯赶紧道:“都是文学大家!”
李季阳毫不客气的道:“让他们在想让秦国帮他们做事情
之前,先想一想,能为秦国做什么!”
如今从学,到初中,到高中,李季阳都已经编好了教材
语文;数学;初中增加了自然和思想品德的课程;高中已
经有了职业划分,大学已经有了代数、微积分等。
李季阳当年能以高分的成绩考入考古系,这些东西对他来
,都是意思。
他这么多年为了不让自己忘记,几乎都在写书。
那些他知道的,超越这个时代很多的东西,他都在写,将
自己从到大的所学的写成了好多本教材。
而这些教材分门别类,是自成一派吧?可也不是,因为
里头很多都是连墨者都没有在墨家学过的东西;是众家之长
吧?偏偏又是一个人编撰的!
本来秦国平定天下,他们认为自己有机会崭露头角,起码
秦国需要人才管理这个天下,不是么?
谁知道秦国竟然自备人才!
而且这些人才比他们都要务实!
管理仓稟的对称了解透彻,还知道怎么才能让粮食不发霉
,防鼠患更是有水泥,盖起来的粮仓连老鼠都爬不上去!
管理户籍的对人口数量很敏感,而且算学很厉害,该交多
少粮食,该免税多少,门儿清
当县令的更是很好的执行秦国的任何政策,当揖盗的各个
神勇无匹..。
且因为他们的薪水很高,一点都不贪污!
大秦的人才,在大秦的治理之下,将各自的本职工作做的
很好。
这在诸侯国的时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个年代不是每
个人都能读书识字明事理的,很多人若不是参军,一辈子都走
不出县城的范围!
但是秦国呢?
秦国的大道四通八达,秦国的公交马车到处都是,秦国的
驿站更是各地都有。
以前写一封信,求爷爷告奶奶的,如今写一封信,揣三五
个布币,到驿站有专门的人员就能顺手给你写一个,买个邮票
就能邮到你要邮去的地方。
更有物流,这个地方甚至连东西都能捎带!
秦国的变化太大,太快,他们等不起了,也不敢再等了!
不是有一句话这样吗,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可是现在的娃娃们,他们不用卑躬屈膝的求着他们收作学
生,不用家里省吃俭用的送束脩。
因为有学校了!
学校更是上到二十九,下到刚会走,都有教育!
这些孩子们不禁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还能得到学校发放的
补助和东西,比起他们这样干巴巴的教学,还要收受束脩,可
要强多了。
等他们想起来收学生的时候,家长根本不同意让他们带孩
子!
就算是想找孤儿,可孤儿们都在妇幼院,长到八岁之后还
有孤儿院在等着接收,人家在孤儿院吃得好,穿的好,又有学
可以上,朝廷给他们这种孤儿都是双倍补助,人家凭什么跟你
走啊?
想要诱拐?
秦律不是吃素的!
再了,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被抓住了一世英名就全毁了!
还给师门抹黑!
难道要他们只能一代一代的传给自己的后代?
而且秦国只用熟读秦律、精通术数、体魄健康、有一定学
历的、本国身世清白的人当官!
要求祖上起码三代、三族不能有犯法之人!
要求书写秦篆;要求会加减乘除甚至是二次方!
这些他们都不会!
以后怎么办?
学问,在当时可是吃饭的东西!
这样下来,他们连流传下去都困难,更何况是吃饭了!
所以他们找上来了!
“他们听皇上要在宫门口规制百家石碑,这会儿都是来
问一问,这石碑上,都要雕刻什么?”李斯赶紧换了个理由:
“百家里,有儒家,有法家,有道家等等,总不能,我们朝廷
自自话吧?”
你雕刻人家的学立碑,不让人家的学术传人参与,这
不过去。
“那又如何? ”李季阳不高兴的道:“我们道家刻老子,
儒家刻孔子,法家就刻韩非,怎么着吧?想找他们来?除了韩
非那俩都死了吧?”
李斯一脸黑线:“君上,就算是法家,也应该刻的是我师
尊荀子吧?”
“荀子,他不是儒家的么? ”李季阳反问他:“而你师从
荀子却学的辅佐帝王之术,我所的百家,乃是儒家、道家、
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名人,例如管子、老子、
孔子、庄子、墨子、孟子,不过韩非乃是荀子之徒,没有弟子
上了法家师父却默默无闻的,既然如此,荀子也加上去好了。
”
李斯都要被李季阳气爆炸了!
羸政憋笑道:“此事,容后再议!”
大家都在金銮殿上呢,这件事情只能留在议政殿的时候再
讨论了。
李季阳眼珠子乱逛,明显在什么坏主意,金銮殿上开始
别的事情了。
这些人的到来,让李季阳紧绷了身体,毕竟秦始皇在后世
让人诟病的一个事情,就是他“焚书坑儒”。
虽然统一地盘还不够,还要统一思想,统一文字,什么
都要统一,但是可以一步一步来,不能老是搞激进啊!
但是就这么白白便宜他们李季阳又咽不下这口气,当年秦
国虽然名声不好,可是后来羸政也百般招贤纳士,不比吕不韦
差多少,有些人宁愿投靠吕不韦也不帮羸政!
这口气他可还记得呢!
而且朝臣之中,也多有百家之后,他们都是要站队的啊!
其实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
总称。
据《汉书》中《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一
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著作。
其后的《隋书》中《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
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
但是那个时候已经是经历了不知道多少分支之后的事情了
实际上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
如果做归纳而言,只有十家被发展成学派。
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
、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家、纵横家。
议政殿的时候,大家也在讨论此事,但是终究关系重大,
李季阳也不敢轻易开口,毕竟这些人里头,都有各自的流派。
一直到吃晚饭的时候,李季阳才趁机跟羸政了他的想法
,因为他不是任何流派的传人,所以羸政觉得李季阳更能公平
的看待此事。
这些家如今也分成了好多个派系,而李季阳要羸政立的百
家石碑,但是要改一改,十个大碑,九十个碑。
是人都想给自己的学术雕刻在大碑上,谁想要碑?
李季阳这主意太坏了!
羸政欣然接受!
并且很快就了,一个学术只能有一个大石碑,别的不
,儒家现在就分了不知道多少流派!
谁想上大石碑?要不,你们先商量商量?
这个结果在第二天,羸政就上朝宣布了。
要论起正宗,你们先商量一下啊?儒家是刻孔子啊?还是
孟子?还是荀子?
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这三
人,雕刻谁的著作上去呢?
名家是刻邓析啊?还是惠施?甚至是公孙龙?
结果下头百官自己先吵吵起来了!
羸政高居皇座,笑看风云……。
因为此事关乎到学术问题,民间也很关注,羊飞英立刻来
找李季阳:“此事如今传的沸沸扬扬,您看……? ”
“羊先生,你是什么家? ”李季阳是觉得这些人挺有意思
的,古代,尤其是这个时代,在李季阳开办学校之前,很多人
学习知识都是很艰难的,所以他们也十分敬重自己的师门,对
自己的学派也多有维护。
最厉害的就是墨家,简直就是一个大家庭!
李季阳觉得他们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公社里一样!
有钱一起花,有东西一起吃,有地方一起住 。
“下官乃是纵横家。”羊飞英笑道:“公子还是第一次这
么问下官呢!”
李季阳:“……那你师父是苏秦?还是张仪啊?”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