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大秦的报纸

A+A-

    “当然是张仪了! ”羊飞英笑道:“毕竟苏秦……失败了

    不是?”

    当年苏秦和张仪,可是最有名的纵横家。

    苏秦配六国相印,联合六个诸侯国抗秦。

    而张仪却游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

    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

    为连横亲秦。

    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

    虽然后来秦惠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

    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

    但是人们一直认为张仪才是最后的赢家。

    尽管他的结局也并不美好,但是谁让秦惠王天不假年呢!

    “原来所有的客,都是纵横家啊! ”李季阳心想,不就

    是磨嘴皮子的吗?

    “也不一定,其实纵横家是最没有依仗的,因为他们没有

    显赫的家世,都出身寒微,故而要比别人更用心揣摩出路。”

    羊飞英想到自己了 : “就像当初,在文信侯府,下官也是很战

    战兢兢,什么事情都要想在前面,但是很多人比下官更有行动

    能力,他们往往占尽先机,尽管下官已经想到了那一点,却无

    法立刻办到。”

    那时那么卑躬屈膝,也是没办法,他没有那么厚的底子,

    没法儿跟人争啊!

    也幸好自己没那么厚的底子,不然他也不会遇到公子,更

    不可能有后来的事情。

    当年比自己不知道强了多少倍的人,如今都不见了,也就

    一个后来的李斯,他虽然官职比他高,但是处境却是远远不如

    他。

    想一想,真是恍然若梦。

    “民间的事,让百姓们去传好了,传的越多越好,那些假

    道学们当然受不了,有真才实学的才能让人信服。”李季阳道

    :“不过,却可以趁机办个报纸!”

    报纸!

    这是一个信息大杀器,李季阳一直没能出手,一个是因为

    识字的人少,这还不如后世的唐宋那个时代,战国的时候,环

    境太乱,读书人太少了。

    现在不同了,很多孩子都识字了。

    读报纸也有人群了啊!

    不然报纸都让那些认字的人读了,万一他们故意曲解错误

    怎么办?

    这个时候李季阳不得不往最阴暗的程度想。

    因为那些人虽然白面上归顺了,但是谁知道他们还想不想

    复辟?要不然李季阳至于下大力气施恩于民么?还不是为了让

    他们知道,跟着秦国才有肉吃!

    跟着别的人,管你们去死呢!

    你还别,他这么一折腾,很多人在硬件基础上,就拼不

    过秦国!

    “报纸? ”这是个新词儿。

    “对,报纸! ”李季阳到:“我找人去折腾报纸!”

    羊飞英:“……!”

    “对了,你得帮我看着点! ”李季阳又道:“我得有个自

    己人看着才行!”

    羊飞英:“……! ”

    李季阳闲不住,颠颠的跑去宫里,跟羸政好一通比划,告

    诉他什么是“报纸”。

    羸政听的一愣一愣的,不过很快,他就让李季阳先歇一歇

    ,然后让人速传甘晶、张平他们进宫。

    等人到齐了,李季阳又重新了一下。

    众人也有疑问,例如没有什么法律规定,报纸出版的规章

    制度,这就是韩非,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报纸这东西如果真的

    如同秦安君的那么好,必须要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成为朝

    廷的口舌。

    但是口舌是非多,一定要有一个非常严谨的官制才行!

    第二个提出疑问的是赵估!

    平日里赵估是不会发声的,但是他现在是蒙恬未过门的另

    一半,又身为史官,他的疑问是:报纸一定要有存底,但是谁

    来负责呢?

    第三个是甘晶,他的疑问是,审稿这事儿,谁来负责?这

    可是执掌朝廷喉舌的差事!

    没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没有一定的名望,没有一定的背景

    ,都无法让人服气!

    第四个是张平,他的问题是,报纸要怎么发行呢?印刷要

    怎么印?

    第五个……。

    一瞬间,很多问题差点把李季阳给淹没。

    最后还是羸政心疼他:“这样吧,这个报纸,先让阳来

    张罗,用到谁就去找,这朝中上下你都认识。”

    “好! ”李季阳晕头涨脑的点头。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李季阳这才躲到一边去纳凉,

    早知道,就不急哄哄的跑来了。

    真是失策啊失策!

    盛夏到来,天气炎热,工地上一片繁忙的景象。

    李季阳又在咸阳城找了个地方,建立了个三层楼高的报业

    集团。

    就叫大秦报业。

    “报纸的名字,叫什么?”李季阳问羸政,这个必须羸政

    来命名。

    “不是叫报纸吗? ”羸政反问了回去。

    李季阳一愣神:“谁的?要么叫大秦日报,要么叫大秦

    皇朝日报,要么你给起个名字?”

    “大秦皇家日报,怎么样?”羸政很会举一反三。

    “那整天报道你们家的那点琐事?今天皇帝陛下吃了什

    么,明天皇太弟又爬房顶了?”李季阳愣愣的反驳。

    羸政也没想到名字会有这么大的影响,讪讪地道:“那你

    叫什么合适?”

    “就叫大秦皇朝日报。”李季阳想了想,还是这个名字比

    较合适,首先,大秦,让大家有个归属感,皇朝,自然是指羸

    政建立的赢氏秦朝,其次,日报,每日一报。

    以前不敢,但是现在秦道全线开花,驿站比比皆是,且

    都是水泥大路,走起来飞快,再加上李季阳决定先让机器人们

    帮忙运送报纸,别人太慢,也就机器人能当天来去。

    “好! ”羸政顿时觉得这个名字太好了!

    名字起好了,就剩下办报纸了,人手李季阳到处划拉,务

    必要识字啊!

    造纸术早就有了,造出来的纸张都是特别定制的尺寸;活

    字印刷术也弄出来了;再有就是彩印。

    李季阳算在他们成亲的那天,发放报纸,每份报纸都要

    带上红色!

    现在的红色也就是朱砂的颜色,但是他不想用,改成红油

    墨的红色!

    且油墨配方是空间出来的,那个味道闻着是带着玫瑰花的

    香味儿的,如今还没有玫瑰花在中原出现。

    李季阳到处忙的蜜蜂一样,盛夏过去立秋了,他已经招

    收了不少的记者和责任编辑,以及主编。

    给他们做了大量的培训!

    幸好这些人都是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培训起来不费劲。

    报业集团的三层楼盖好之后,装修也很迅速,李季阳有大

    量的机器人在手,当然快速。

    这培训也花了不少时间,主要是李季阳不是这个专业的,

    他以前的导师们喜欢看报纸,其实他更喜欢网络。

    可惜,这个时代别网络了,连个电都没有!

    他也就只能给立个大纲,其次的就看他们自己的能力了,

    例如这板块,就划分为政令版、时事版、学版、法律版、广

    告版、文学版等等以及各种板块。

    甚至要求有简易的插图。

    他要求的多,又需要培训活字印刷的东西,忙得不可开交

    秋收的时候,他都没回去李家庄,是李信请了假,带着老

    婆孩子回去主持的秋收。

    回来还带来了好消息,李姚姜,又有了!

    已经三年了,孩子过了年就四岁了,也该再要一个了。

    李季阳当时高兴的丟下手里头的工作,跑回了家里!

    “可是有了?”李季阳一进门,就看到侄子抱着侄孙傻笑

    的样子。

    “嗯,有了,两个月了!”虽然不是第一次当爹,但是李信

    依然高兴。

    “好,好,好!”李季阳也高兴,如今家里就一个孩子,

    太孤单了。

    李姚姜很是羞涩,但是更多的是幸福,因为迄今为止,李

    信除了她这个正妻,还没有第二个女人。

    而跟她一样的闺中密友,很多人家里都不止一个妾了,

    还有不少根本算不上妾侍的歌姬舞姬,通房丫头……。

    现在,谁不羡慕她李姚姜?

    “快去告诉亲家一声! ”李季阳立刻招呼李福管家:“我

    要进宫一趟,跟两宫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报喜,当年她们赏赐的

    那些人呢?”

    “都好好的在府里供养着呢! ”李福管家立刻就道:“一

    直跟在孙少爷身边,哦,大孙少爷身边的也有几个,现在正好

    大孙少爷也用不到她们了。”

    李福毕竟是李季阳的管家,李信府里的人,管李信叫老爷

    ,管李姚姜叫夫人,管俩人的大儿子叫大少爷。

    但是李福管家就管李信叫少爷,管李姚姜叫少夫人,管俩

    人的儿子叫孙少爷。

    但是现在李姚姜又有了!

    立刻就改口,称呼俩人的长子为大孙少爷,将来还会有二

    孙少爷,三孙少爷……。

    想一想,李福就高兴的眯起了眼睛!

    “不错,不错,让她们继续照顾夫人! ”李季阳赶紧风风

    火火的进宫报喜去了。

    两宫太皇太后一听果然高兴非常,还跟李季阳,那日相

    亲的鲜花宴,果然有几个看上了眼,已经求了懿旨赐婚。

    两宫太皇太后对于保媒拉纤很是喜欢呢!

    而赵姬皇太后听后也高兴,但是她更犯愁的是:“你,

    什么时候能让扶苏那子,也给哀家这么个喜讯啊!”

    “很快的啦!”李季阳安慰她:“这次不行不是还有下次

    吗?”

    “可是那要等到明年! ”赵姬皇太后等不及了。

    “春宴不成的话,那……我跟阿政成亲之后,就轮到他了

    ,他就是再想拖,也拖不得了!”这都成人了,再拖也不行了

    “行,让那子再快活两天! ”赵姬明显很执着。

    宫中的赏赐流水一样送过来了,李家再次成为焦点,不过

    大家更注意的是秦安君的动静。

    李信在几天之后找上了李季阳:“叔父,侄儿的儿子已经

    三岁了,您看,给赐个什么名字好?”

    因为孩子还,李季阳一直没给起名字,家里都是宝宝,

    宝宝的叫着,下人都喊少爷或者是孙少爷。

    不是他姓孙,而是他是孙子辈儿的少爷。

    “对,应该有个名字了! ”李季阳想了想:“让我好好考

    虑考虑!”

    他的侄孙儿,叫个什么好呢?

    当年李信的名字是甘晶给起的,如今自己的侄孙儿,当然

    要自己个起名字了!

    李季阳脑海中刷刷刷的闪过无数个李氏名人!

    自秦以后,汉朝飞将军李广、一代英明天子唐太宗李世民

    、毁誉参半的唐玄宗李隆基、诗仙李白、南唐后主李煜、宋朝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明朝医学家李时珍、闯王李自成……。

    啊呸呸!

    李广最后死的挺惨;李世民也颇有争议;李隆基太好色了

    李白虽然后世闻名千古但是平生却颇多周折;李煜更别提了

    ,江山都特么的丟了;李清照是女的……,他还想要个二侄孙

    儿呢!

    李时珍倒是不错,不过《本草纲目》成书之后他也就留下

    了个美名……。

    李自成这货更不行了,没他,老吴也不能冲冠一怒为红颜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