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不要脸的人

A+A-

    “兰兰啊,你过了年才十五,这还没及笄呢,就找着了好人家。你再看我家你大哥哥,今年都十八了,还是没上媳妇。”

    刘兰兰看着她,不知道她为何忽然这话。

    “等你嫁过去以后,见的人肯定都是些有钱人家的太太姐,你给多留意着点儿,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给你大哥哥保个媒。”沈氏又道。

    刘兰兰则懵住了,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她这话。

    她过了年才十五岁,虽然已经定下了婚事,但还没成亲呢,大娘咋会跟她提这种要求?

    沈氏见她没回话,又催促着问道:“行不行?行不行你句话啊。”

    刘兰兰还是没回话,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

    “大娘这么着急大哥哥的亲事啊。”刘若若着这话,从门口走了进来。

    沈氏一看是她,不免有些心虚。

    二姑娘是个好拿捏的,但大姑娘可不一样。她栽在刘若若上的次数,没有**回也得有五六回了。

    “都老大不,我这个当娘的,能不着急吗?”沈氏蹙眉回道。

    “大娘的是。”刘若若点点头,像是赞同她的话一样。

    “大娘是想让大哥哥娶个有钱人家的姑娘做媳妇?”刘若若又问。

    “那当然了,谁不知道有钱的好。”沈氏一口回应。

    所以她今儿才会来找兰兰话,跟她提这样的要求。

    刘若若早就看穿了她的心思,此刻又笑着道:“我瞧着,大娘是想把大哥哥入赘给人家做上门女婿吧。”

    “胡八道!”沈氏立即反驳,“我好好的儿子,哪能给人当上门女婿?”

    “那人家好好的闺女,哪能嫁到你们那穷家破院的?”刘若若与她针锋相对。

    沈氏被她怼的不出话来了,气的铁青了脸。

    刘若若却言语不停:“这人活一辈子啊,关键得对自己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识。可千万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儿,仔细想想,你能算哪根葱啊?整日肖想着那些有的没的,大娘你,这是不是不要脸?”

    沈氏气急,蹭的站了起来,怒气冲冲地指着刘若若质问:“你骂谁不要脸?”

    别当她没听出来,这贱货就是在指桑骂槐。

    “我骂那些整天做着白日梦,就想靠着旁人不劳而获的人。”刘若若大声回道,又问她,“大娘不会觉的我是在骂你吧?”

    她耸了耸肩:“大娘要是非要觉的自己就是那种不要脸的人,那我也没办法。”

    沈氏被她气的够呛,很想冲过去狠狠踹她几脚。但想了想,还是忍住了。

    今时不同往日,二房这边两个闺女先后定下了亲事,一个比一个有钱,都是她不能招惹的。二房自己这边,又是做这个买卖又是做那个买卖的,也挣下了不少钱。用得着他们的地方还在后边,所以现在,能忍一时是一时。

    刘若若看着她那明明气的要死却还无可奈何的样子,明目张胆地笑了起来。

    “行了,大娘赶紧回家去吧,回去的晚了饭就被人吃没了。也别再想那些有的没的了,有钱人家的姑娘看不上你们家,也不会嫁过来,除非是那些歪瓜裂枣,缺胳膊少腿的。”刘若若又道。

    既然沈氏不能对自己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识,那她便操劳一下,告诉她一声。

    沈氏气的重重跺了一下脚,走出了大门。

    她前脚才走,周氏就挑着两大桶磨好的豆浆回来了。

    “我刚刚瞧见你大娘从咱家走了,她来干啥了?”周氏问道。

    “来做白日梦来了。”刘若若着,便把沈氏给兰兰的话告诉了她。

    周氏气的跳脚,顿时破口大骂了起来:“这黑心烂肚肠的死婆娘,咋就不替好人死了她!这种话都得出口,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个啥德行!还想娶个有钱人家的闺女做媳妇,我呸!”

    沈氏想给自己的儿子娶个啥样的媳妇,对她来并没啥要紧,她并不会管,她气就气在沈氏竟然会向兰兰提出这种要求。

    兰兰才多大?才十四,过了年才将将及笄,这还没嫁人呢,沈氏那死婆娘竟然就想要让她来保媒。她到底是咋想的?她脑子里是塞满屎了吗?!

    “兰兰啊,你别理她,就当她是放屁!”周氏气急败坏地向刘兰兰道。

    “嗯。”刘兰兰点点头,答应了一声。

    过了许久,周氏这才渐渐消了气。她见刘若若还在一旁,便顺口问了一句:“他走了?”

    “嗯,走了。”刘若若回道。

    再想起宋远白,刘若若心里又涌起几分难受的情绪。

    周氏一边往大锅里倒豆浆,一边道:“他家在上京城,那是要在那边成亲?以后也在那边过?”

    刘若若笑着摇摇头:“不知道。”

    这些事,宋远白从来都没和她过,她也没问过。

    周氏也没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只叹了口气,继续倒豆浆。

    两桶豆浆全都倒进了大锅里,周氏盖上木头锅盖,在锅底下起了火。

    刘若若在灶房里也帮不上什么忙,便回了自己房间,将早上换下来的衣裳拿出去洗了。

    冬日天冷,但刚刚从井里打出来的水却冒着热气儿,一点都不凉。

    刘若若洗完了衣裳,周氏的豆浆也烧开了。

    她用勺子舀了些盐卤,点在了锅里。原本在锅里翻滚着的乳白色的豆浆,慢慢地结成了块。一大块一大块白白的豆腐,伴着淡黄色的汁水,在大锅里翻腾起伏着。

    稍微凉了凉,周氏又支好了木头架子,架子下面放着一只接水的桶。木架子上放着一只大竹筛子,筛子里面铺着一层白色的细棉布。她把锅里的豆腐连汁带水舀了出来,放进了筛子里。霎时,一股细细的水流透过筛子孔漏了出来,流进了下面的木桶里。

    周氏把棉布打了个结,系紧,拿了个盖帘铺在豆腐块上,又将装着半桶水的木桶放在了盖帘上压着。这样,豆腐里面的水分就能被最大限度地挤压出来。

    “娘,你做这些豆腐干啥?咱们能吃的完?”刘若若见她做了满满一大筛子豆腐,诧异着问道。

    要是放在以前,豆腐还算是个好东西,可现在他们家顿顿吃肉都能吃得起,做这些豆腐怎么吃?

    “不止咱们家吃,给你大舅家里也送去一些。他们今年没种豆子,也没豆腐吃。”周氏解释道。

    刘若若答应了一声,帮她一起把灶房收拾了收拾。

    接下来这几天,一家人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全都忙的热火朝天。

    年前忙了许久,只为新年这一天,这一天过去了,才到了他们最清闲的日子。

    但刘若若却一点都不闲,饭馆初六就要开业了,她必须赶在开业之前,把当天的流程都规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