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开张大吉
初三那天,刘若若和周氏一起去了一趟城里,把年前租下的房子拾掇了拾掇。
这个院还是张氏帮着打听的,离着铺子近便,又宽敞,价格还不甚贵,很合她们娘俩的心意。
等到饭馆开张以后,她们必然没多少时间再家里城里两头跑了,所以,还是得在这里有个住处才是。
到了城里,刘若若听了一件事,什么如今的皇上换了,庙号也改了。她心中暗想,难道大过年的,上京城的皇宫里还发生了啥事?
但她也没再细问,反正不关她的事。不管换了谁来做皇帝,她都只是个最平凡不过的百姓罢了,还是得种田赚钱,为自己的生计奔波。
后日,她和周氏又进了城,到了铺子里。
伙计和厨子也都来了,这些人还是第一次见装修一新的饭馆,全都啧啧称赞,纷纷这下肯定生意更好了。
刘若若给他们讲解了往后的工作内容,给每一个人都分好了工,便让他们各自忙着去了。
周氏带着两个厨子进了后厨试菜去了,这还是她第一回做厨子,心里难免有些紧张。
这两个厨子在这里做了许多年了,如今饭馆换了主人,他们也从主厨变成了帮厨。不过他们的工钱不但没降,反而还涨了一点,便也没什么好不满的了。
刘若若告诉了周氏几个新的菜式,周氏试着做了做,做出来的味道虽然不和刘若若以前吃过的完全一样,但也差不多了。
明天开业,周氏对此紧张非常,刘若若却万分期待。
她对这个饭馆信心满满,相信生意肯定会比以前更好。而且,她期待着的,还有另一件事。
明日是初六,宋远白该回来了。
当晚,刘若若和周氏全都没有回家,而是住在了城里。次日一早,二人便早早地到了饭馆里,开了门。
辰时正,伙计们到齐了,整个饭馆忙碌了起来。
刘若若把开张的时间定在了巳时半,但开张之前,就需要把配菜准备好。
阵阵香气从后厨的窗子里飘散了出去,勾的路过行人纷纷驻足。
时间到了,刘若若准时开了门,在门口点起喜庆的鞭炮。
鞭炮噼里啪啦这一响,附近的人不管是隔得远的还是隔得近的,都纷纷过来看热闹。鞭炮炸完,刘若若伸一扯,便将门楼子上的那块红布揭了下来,露出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悦来饭馆”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这四个字还是她年前让宋远白写的,除了他,她也想不出谁还能写出好字了。
悦来饭馆,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名字,但刘若若却觉的还不错。她的饭馆本就是面向大众的,要是名字起的阳春白雪,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疏离感。
“今日饭馆开业,一应菜品酒品全都半价,凡是进店的客人,每人免费送一碗汤圆。”刘若若站在门口,大声道。她今日身穿一身藕荷色袄裙,趁的本就明丽的面容更加娇美了。
站在门口的两个伙计也忙活了起来,不停地招徕客人。
一时间,饭馆里宾客盈门,座无虚席。
刘若若站在柜台后面,记着客人点的菜,又忙着收钱找钱,忙的不亦乐乎。
今日为了吸引客人,她也是下了大本钱,酒品菜品不但全都半价,而且再免费给每个人都送出一碗汤圆。
如此,她应该一点都没的赚了。
今儿初六,马上就要元宵节了,所以她便想着给每人都送一碗汤圆。汤圆甜甜的,最是能吸引女人和孩子。平日里来馆子里吃饭的,多半都是男人,可刘若若觉的,女人的市场也很大,要是能把她们也吸引过来,那生意肯定会越发红火。
一直到下午未时,完全过了饭点了,馆子里才清净了下来。
但饭馆里的所有人都没闲着,收拾干净了前厅,又开始为晚饭时的客流高峰做着准备。
晚上来吃饭的客人不比中午,但也不少,等到送走了最后一拨客人,天色早就黑了。
周氏和两个厨子收拾干净了后厨,又帮着伙计把前厅全都打扫了一遍。刘若若在算账,数着今天一共赚了多少银子。
她数完一遍,发现以如此低价卖出的菜品和酒品,不但没赔,反而还盈余一两多银子。这要是恢复了原价,岂不是会赚的多得多。
今儿所有人都表现的不错,勤勤恳恳的干活,刘若若便把盈余的银子给他们平分了,算作奖励。也好让他们知道,往后跟着她好好干活,好处自然少不了。
伙计们拿到钱,全都兴奋不已,心里暗暗鼓着劲儿,一定要好好干活。
他们和刘若若娘俩打了招呼,便纷纷离开了饭馆。
“咱们也走吧。”刘若若向周氏道。
“行,我再去查看查看。”周氏着这话,把铺子里的每个角落都检查了一遍,尤其是确定火烛已经完全熄灭了,这才和刘若若一道锁了门,上了门板,离开了饭馆。
“咋样?做的可还顺?”走在路上,刘若若向她问道。
周氏点点头:“还行,就是真忙啊。”
她平日里在家里做饭,反正是自家人吃,早一会儿晚一会儿的都没啥关系,但现在可不一样,有那么多客人在外面等着呢,慢不得。
还好还有两个厨子帮衬着,能帮她分担不少,要不然,她一个人忙破了天也忙不过来。
“就是不知道,客人咋的?”周氏看向刘若若问道。
刘若若明白她的意思,她是想问,客人对她做的菜是如何评价的。因此,便回道:“都好,比以前的味道更好了。”
听到这话,周氏这才放了心。
“我就吧,你肯定能行的。”刘若若又道。
周氏也笑了起来。
要不是若若一再坚持,她一个妇道人家,这辈子都不可能离了家庭生活,更不可能出来做厨子挣钱。
“今儿咱卖的便宜,还有汤圆送,所以人多,等到明儿恢复了原价,应该就没这么多人了,到时候你也能轻松点儿。”刘若若道。
周氏点点头,心想只要能跟得上趟,客人多不要紧。客人多了,也就意味着生意好,意味着赚的钱多。
娘俩着话儿,不知不觉地就走到了院门口。
不料,她们家门口,竟然站着个人。看到这人,刘若若心一颤,脚下的步伐也停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