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劝说

A+A-

    其实, 姬月白的心情并不像是表现得那样好。

    她永远忘不了前世二皇子登基后向北蛮求和时那低声下气的恶心模样, 也永远忘不了他当时是如何与张淑妃一起软硬兼施的劝她和亲北蛮......所以,虽然理智上她很明白这太子的位置给二皇子总比大皇子好, 但她心里总是堵着那么一口气。

    然而, 她与傅修齐了一会儿话, 心情不知怎的倒是好了许多。

    虽然,那些问题仍然还在,但她也已经恢复冷静,收拾好了自己的情绪:前世的那些事情毕竟还未发生,皇帝如今也还在位, 一个太子的位置算不得什么,她现下重要的是借此得到自己想要的。

    所以,两人完话后,姬月白直接回了永安宫。

    这一次, 姬月白倒是没有再拖着,堪称坦然的与张淑妃了先前在行宫里自己与皇帝过的对话:“先前在行宫, 父皇问我,大哥与二哥哪个更好。我原是也没上心, 不过现今想来,父皇许是真起了立储之心。我听父皇言下之意,必是要立二皇兄为储的。”

    张淑妃闻言不由蹙了蹙眉头,不悦的看了姬月白一眼:“这样重要的事情,你怎么不早?”

    姬月白却是淡淡的:“父皇本也就是随口一提,母妃更是从不与我那些个前朝之事, 这突然之间我哪里就能猜着父皇言下之意?更何况,我现在不正在与母妃你吗?”

    张淑妃总觉得姬月白话里有话,故意嘲讽,心里越发的不高兴:真真是生来讨债的孽障!天底下,有这样和亲娘话的女儿吗?!

    好在,张淑妃多少还知轻重缓急,她心里对姬月白的态度半百挑剔,但还是压着火追问道:“所以,你父皇真了属意你二皇兄的话?”

    姬月白点了点头:“父皇是天子,总是不好为私情而枉顾祖训。正所谓立嫡立长,二皇兄乃父皇唯一的嫡子,自然应是太子。”

    姬月白这话实是到了张淑妃的心上,她十分难得的露出一点笑容,看着姬月白的目光也柔和了一点。

    姬月白却没有把张淑妃这难得显露的温柔放在心上——前世便是如此,张淑妃对着她是总是不假辞色,偶尔又会显出一二的温柔,大棒和肉骨头轮流着来,如同训狗一般——现在的她也不是前世那个为了一点温情就甘意俯首帖耳的“乖女儿”了。

    所以,姬月白只很平静的接着道:“父皇既有此念,母妃倒不如与舅舅他们一声,让他们请朝中让朝中大臣接着上本,趁此良机,彻底敲定此事。”

    张淑妃难得觉得姬月白话顺耳,倒是也略缓了语气:“我知道你是关心你二皇兄,只是你孩家不知轻重——这不是事,皇上现下不提,我们自然不好多嘴,否则,岂不要叫皇上疑心你二皇兄?”

    其实,内阁的上疏请立太子与皇帝对此的微妙态度,张家与张淑妃也是知道的。只是,皇帝病好还朝后便再没有提起此事,张家这头不免也怀疑皇帝是不是因为病好的缘故又改了念头。因着有二皇子在,张家与张淑妃在这件事上总是不好表现得太过急迫明显,哪怕心里早便是火急火燎面上却仍旧一如往常,勉强耐下心来等着皇帝主动开口表态......

    姬月白自是猜得到张家和张淑妃的想法,顿了顿,她才道:“母妃,机会难得,若是错过此回,只怕是再没有这样好的时机了。”

    张淑妃多少有些心动,只是仍旧有些踌躇,思忖过后便与姬月白道:“这事终究是要你父皇圣心独断的。偏你父皇自回来后便再没提过此事,连内阁先前的折子也都给扣下了。”这些事都是张夫人入宫与她的,为的是劝她定下心来,这段时日一定要谨言慎行万不可拖了二皇子的后腿。

    姬月白不以为意的道:“若父皇改了主意,内阁那道请立太子的折子只怕早就被丢回去了,父皇只是压着折子却不提此事,正是因为他正等着人来提。当然,若是母妃你们还觉不放心,这请立太子的事情也可以换个法......”

    张淑妃隐约听出了点意思,不由道:“换个法,怎么换?”

    姬月白淡淡道:“二皇兄不也已经入朝办差了吗,那就请他亲自上折,请父皇立大皇子为储。”

    此言一出,张淑妃差点被自己口水呛到,咳嗽了一会儿才抬眼瞪人:“......这,这怎么行?!”这不是主动让贤吗?!这种事,怕是只有傻子才干得出来?!

    姬月白却道:“二皇兄此时上折,一是以退为进,与父皇表明自己的心意,二也能显出他对大皇兄的友爱与敬重。虽父皇已下定决心要立二皇兄,可心里对着大皇兄必也是十分愧疚,若是此时见着二皇兄这般态度,为君为父多少也会觉得心安些。父皇这心一安,自然也就不会再扣着那请立太子的折子了......”

    可张淑妃仍旧觉得姬月白这招有点胡闹:“不行不行,这等大事,哪里能够这样胡闹?”这让贤的折子一上,岂不就便宜了大皇子和许贵妃?

    姬月白十分不愿意浪费时间和张淑妃多,索性便道:“母妃若是不信我,不若便将我的话转告舅舅他们,一齐商量商量。”

    张淑妃虽然对女儿不是十分信服却也十分信任娘家,闻言后略一犹豫便应了下来,隔了几日后便与张夫人传达了姬月白的意思。

    张夫人听得微微一怔,不觉道:“二公主的话也有些道理。”如今正是进退维谷之时,这一招以退为进,未尝不是破局妙计。

    可以,姬月白对于皇帝圣意的揣摩已是十分仔细,便是张夫人听着由张淑妃转述而来的那些话也不由暗叹一句:怪道二公主与张淑妃一赌气便是好几年,她这样的本事与眼力,自是不会愿意与张淑妃低头的——有本事的人,难免也是有些脾气的.......

    若是换了个没本事还硬脾气的,张夫人自是要觉得对方不识时务;可似姬月白这样眼明心明有本事的,她也不由暗生佩服。甚至,她心底深处亦是生出了一点隐秘的惋惜来:可惜,这只是个公主,若是个皇子........

    这等隐秘的心思,便是张夫人也不敢往深处想,很快便压下去。她收拾了一下情绪,面色温和的看着张淑妃,含笑应了此事:“不过,这事我也不好,还是等我回头与国公爷还有老夫人一声.......”

    张淑妃连忙点头:“嫂嫂的是,是该商量商量。”

    张夫人既是知道了姬月白的本事,今日难免又多问了一句:“过了年,公主也十二了,这婚事上也该相看起来了.......娘娘这里可有什么想法?”

    自从上回张淑妃起意要叫姬月白和亲北蛮从而惹得张家女远嫁北蛮后,张淑妃就把姬月白冷处理了,自然没想过姬月白的婚事。故而,此时张夫人忽而提起,张淑妃反倒有些无措起来,吞吞吐吐的道:“这,这上面不还有淼淼嘛,总也得等她这做姐姐的选了人,才轮到皎皎呢。”

    张夫人倒还真有些喜爱起姬月白这样的本事,想着这倒是个能撑得起家业的,自家长子脾气硬挺许是有些不合适,可次子脾气和软正该有个能撑得起的妻子........

    所以,张夫人便伸手握住了张淑妃的手腕,轻声道:“娘娘,您看麟哥儿怎么样?”她统共二子一女,长子张之麒,次子张之麟。

    张淑妃一时没回过神来,倒是下意识的赞了二侄子一句:“麟哥儿自是极好的.......”顿了顿,她终于慢半拍的反应过来,连忙道,“嫂嫂,皎皎这脾气,若是嫁去家里,岂不要闹翻了天?再者,麟哥儿是次子,他要是娶个公主,那麟哥儿这做哥哥的又该娶什么样的媳妇才能压的住?”

    张淑妃是受够了女儿的气,她真心心疼娘家侄子,自然不愿叫自家宝贝侄子娶个搅家精回去,闹得自家里阖家不宁。再者,虽女儿是泼出去的水,可泼水前总也得看看地方——她早前便想借姬月白的婚事与京中名门联姻,为二皇子他们拉拢些亲贵,物尽其用才好。

    张淑妃的话倒是有些道理,张夫人倒是又有些迟疑起来:也是,次子媳妇的出身总不能压过长媳去。可二公主也是实在难得,要不然让长子试一试?

    只是,张夫人的长子张之麒乃是成国公世子,他的婚事肯定不是张夫人能一口定下的。故而,张夫人虽心念一转但也没有多,只是想着回去与家里老夫人商量一二再做决定,嘴上笑应了两句:“娘娘的也有道理,是我想岔了。不过,公主的婚事您也该考虑起来了,先挑几个相看着,考察一二。这样以后选起驸马来,心里有数,也能轻松些。”

    张淑妃心里堵着气,口上便敷衍道:“我这成日在宫里闷着,又能见着什么人?嫂嫂若是有心,替我在外面看一看也是好的——嫂嫂挑的,必也是好的。如此,也算是皎皎她的福气了。”

    张夫人哪里能听不出张淑妃话里的敷衍,暗叹了一口气,心知此时再劝只怕更是要叫张淑妃堵气,只得道:“公主毕竟是公主,这婚事总也是要陛下与娘娘做主的。我哪里又能越俎代庖?”

    顿了顿,想着正事得差不多了,张夫人也没多留,只略寒暄了几句便离开了。

    作者有话要:  好了下章女主十二,事业线和感情线我都会认真整理的,很快了,真的!

    今天卡文卡的有点晚,接着再送一波红包,截止到明晚更新为止。大家晚安

    PS.蟹蟹天使们的营养液,mua~

    读者“千重”,灌溉营养液+12018-11-26 22:37:22

    读者“”,灌溉营养液+12018-11-26 09:48:15

    读者“抖抖”,灌溉营养液+12018-11-26 00:16:23

    读者“安平”,灌溉营养液+152018-11-25 23:59:02

    读者“蓝冰月”,灌溉营养液+102018-11-25 23: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