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 山垮

A+A-

    首发【小説20⒗】手机访问.ㄨiaoshuo20⒗ сoΜ 求书、报错请附上:【书名+作者】

    屠老狗从沧州一路奔波,回来给杨怀瑾复命。因为用马车拉着铁剑带了回来,路上还多了两日行程。这事算功过相抵,虽然没有抓住幕后黑手,也暂且告一段落了。

    周雄、苏旁先后死了,朝廷一下失了两位大臣,刘淮便有意要从百官中提拔人才上位。

    一时间,百官递了百本册子进言,都是夸某某如何能干,治下有方,于百姓社稷有幸。这些人心里想的又不敢明说,只好互相吹捧,指望着陛下能慧眼识珠。哪知刘淮直接把册子扔了暖炉,然后转头看向立于龙案之下的杨怀瑾。

    “你可知朕为何独独召见你?”

    杨怀瑾低了低头,顺势走出一跪,“微臣不知。”

    刘淮暗道这人到底是真聪明还是假糊涂?“朕要委派你去梁州,处置郡县内山垮后续一事。此去也是个苦差事,办好了朕必赏你。”

    原来不久前一份梁州境内某郡县山垮的急报,随着信兵催鞭打马地送进了邺都皇城,引起朝野上下震动。这次范围极大,毁坏房屋不计其数,被山石泥掩埋的百姓也是成百上千。侥幸逃脱的百姓却无处安置,乌泱乌泱的老弱妇孺坐在被掩埋的山石泥土之上,哀嚎痛哭唤着死去的亲人。

    正值年关逼近,真是人间一大祸事。刘淮早已经下了旨意:命令当地官员在梁州以及周边州城,火速筹集十万石粮食发往山垮的郡县。粮食只能暂且填饱肚子,可是家园尽毁无法容身,又天寒地冻只能裹被缩在破庙休息。这都不是长久之策。

    当地官府雷声大雨点小,先是应付的分发了一批赈灾的粮食后,便把允诺重建房屋一事抛诸脑后。即便有百姓来询问,也是顾左右而言他。说什么朝廷没有拨款发银两,官府哪有余钱造的出那么多安置的房屋。受灾的百姓一日日盼着回信,却是越来越失望。人的耐心都是有限的,那些百姓不再沉默,而是开始流窜大户人家闹事。官府二话不说只知道派兵镇压,与那些受灾百姓还发生不少暴乱。

    刘淮此举,意在清肃那些地方官员--以为天高皇帝远就可以胡乱作为。再者说,杨怀瑾若办好了差事,也能有名头好提拔上来。

    杨怀瑾谢了隆恩,便回府了。他先是去看了杨远山,家中的奴婢寸步不离的照料着他,加上老张的草药,竟也能慢慢从轮椅上站立起来。若再给他些时日,说不准还能再走路。

    杨怀瑾小心的扶着杨远山靠在榻上,说道,“爹,儿子马上得出趟远门。我不在的时候,你可得按时喝药,切不可急于站立,这事得慢慢来。”

    杨远山笑道,“你小子管起爹来了。既然是远门,你把阿初带着。路上寂寞,也好—咳咳,也好说话解闷。”

    杨怀瑾若有所思的应了声。

    阿初这几日还在等着胡鹏动作,饵已经放下去了,却迟迟没有动静。按理说胡鹏应该会怀疑这一切背后

    有人在算计,而自己被人跟梢就证明他早就起了疑心。

    杨怀瑾走到房门口,见阿初手托额头,一个人呆呆的看着一方砚台。他坏心一起,到了跟前猛地一拍肩膀,“阿初在想什么?”

    阿初受了突如其来的惊吓,手一滑就直接碰到了砚台内的墨汁,沾了一手黑。

    “人吓人会吓死人的,杨怀瑾!”阿初磨了磨牙根道,“你就不能不捉弄我吗?前世欠你的啊。”

    杨怀瑾噗嗤的笑出声来,“哈哈啊。”又觉得自己笑的不厚道就收敛了些道,“好好好,我下次忍忍。”又正了脸色道,“我来找你是想问你,愿不愿意与我一道去趟梁州。有些公务要办。”

    阿初看了看手掌内的墨汁,眼眸一深,“哦,我最近不太方便出门。危险吗?要不要喊上燕兄?”

    “多次劳烦他我心生惭愧,这一回我只带屠老狗他们就好。你最近还有何要紧事?”杨怀瑾见阿初眉宇微蹙,当她还在生气,就将额头抵上阿初的头。

    “好阿初别气了,我下回要捉弄就去捉弄别人。”

    阿初带着些羞赫眨了眨眼睫,那咬唇的模样有些楚楚动人。看的杨怀瑾心头一痒,下一瞬就覆唇上去。

    唇舌纠缠呀,气息不稳啊。

    阿初不知怎么今日主动了些,竟伸出双手捧住杨怀瑾的脸颊。

    杨怀瑾正吻得动了情,突然脑中一闪精光。放开了阿初,然后摸了摸自己的脸颊—指尖都是墨汁。

    “原来阿初也学会骗人了?故意与我亲昵,却把手上墨汁蹭到我脸上来。”

    见阿初笑的无辜,杨怀瑾又惩罚意味的轻咬一口。“你不去也好,省的我分心分神。”

    阿初心累:呜呼哀哉,此人色痞,怪我呼?

    。。。。。。

    杨怀瑾带着屠老狗等人出发去了梁州郡县。到了当地后,出来大小官员夹道迎接,给足了排场。

    虽然心知这些人都是表面客套,但是还得给了他们面子。接下来的事宜,还需这些人鼎力相助。

    午后,他命着当地官府带着一行人到了山垮的地方查看。距离出事已经过了好多天,官兵把能救的都救了出来,而一些百姓仍是带着一丝希望,自己刨挖着脚下的泥土。指望还能见到活着的亲人吧。房屋塌了,一些老人也不愿离去。

    “侍郎大人,眼下情况就是如此。这些受灾百姓吵闹着要给他们住的地方,那房子也不是随便两根木头就能搭起来的。反正县大人报了州城大人,已经把闹事的百姓抓进大牢了。”

    梁州地界,杨怀瑾初来乍到,他就算命人立马葺出茅屋,恐怕也不会轻易听他的。

    他来之前就起了文书给户部司和兵部司同僚。希望他们能尽快派送赈灾的银两,和派兵马人手过来帮着一道重建屋子。

    然而两派之内的官员分布其中,谁都不服谁,谁也不愿意先踏出这一步。他们各司其职,合作异常艰难也

    收效甚微。

    两边都卯足了劲,希望看到对方有纰漏和失职,由此将对方的势力从重要官位上挤下去。如同冰下激荡的暗涌,却独独忘了百姓的苦楚难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