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均传(四)

A+A-

    蜀地现在闹得这么乱,不过宋真宗坐不住,就连当地的官员都坐不住。

    其中尤以蜀州知州杨怀忠最为着急。

    杨怀忠,字国臣,淮甸庐州人。一个被历史遗忘的猛人。

    来也挺可惜的,在宋史这本官方史书里面,没有杨怀忠的传记,其实他在历史上的名气那也相当大的。

    根据北宋直方员外郎呼延遘给杨怀忠编写的墓志铭皇宋故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左羽林大将军致仕兼御史大夫上轻军都尉杨府君墓志铭并序记载,杨怀忠的祖先是东汉名臣杨震,而且墓志铭中明确表示,关于这层关系的真实性,呼延遘还特别强调了一下,“代有英奇,史无虚载”。(这里我要声明一点,关于上面墓志铭中的方框,并非是我个人偷懒,实在是因为墓碑出土的时候,有些字已经损毁或磨平,难以确认,只能用方框来表示)

    且不这关系是否是真的,单就看杨怀忠这死后这么多官职,也能够想到他生前是一个多么辉煌的人。

    杨怀忠起初刚听到王均叛乱的消息,是很震惊的,但随后他便镇定了下来,开始积极组织当地的百姓进行训练防御,同时按暗中联络各州的巡检使,约定好日期,准备对王均的人马发动猛攻。

    当然,这是地方官府的准备工作,而在民间,也有一伙老百姓也在忙着抵御王均。

    他们都是自发组织起来的普通老百姓,没有背景,也没有后台支持,只是因为王均的叛乱,扰乱了他们平静的生活而已。

    这帮老百姓组织严密,而且还训练有素,同时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称呼。

    “清坛众”。

    可别看这帮普通的老百姓,在他们之中,也有一些战斗力非常生猛的人存在,甚至并不比官军的战斗水平低。

    杨怀忠对清坛众的大名也是早有耳闻,为了能够合理利用这股力量,杨怀忠亲自召见了清坛众的七十多名魁首,并且还都给他们安排了巡检的任务,其目的还是想要让这帮人成为自己讨贼的助力。

    这七十多名魁首被杨怀忠安排在了驿站里面,好吃好喝招待着,为了不让他们对自己生疑心,杨怀忠还特别安排了自己的判官高本前去抚慰和安排。

    在一切都安排并且招抚了这七十多名魁首之后,杨怀忠下定了主意,准备要开始对成都发动总攻。

    咸通三年(公元000年庚子)正月十八日,杨怀忠带领本部人马,联络各州巡检使和清坛众所部人马,共同进攻成都。

    先锋部队从成都北门进攻,在进攻的过程中,顺带焚烧了北门子城,并且将大火一直延伸到了成都以西的三井桥(位于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区以北)。

    杨怀忠对成都发起进攻的时候,王均的大部队人马还正在从剑门关赶回来的路上,而且他也不知道现在自己的大本营正在被猛攻。

    王均离开成都奔赴剑门关的时候,只留下了威棹校崔照和他自己的招安巡检使鲁麻胡二人镇守成都。

    杨怀忠攻克成都北门之后,便在江渎庙与崔照和鲁麻胡的人马展开了对峙的局面。

    虽然这次前来,杨怀忠是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但无奈王均留给崔照和鲁麻胡的人马实在是太多,所以江渎庙之战,杨怀忠并没有能够攻克崔照和鲁麻胡的人马。

    眼见作战不力,杨怀忠只能带着遗憾暂时退守到江原(位于今四川成都市崇州市江源镇),再做打算。

    来到江原屯扎之后,杨怀忠开始着急下的官吏前来开会,总结和反思此战的失败之处。

    这不总结不要紧,一总结,这问题全都暴露出来了。

    原来在这帮清坛众的人马里面,很多都是当年跟着李顺闹起义的老百姓,基本上都是一些见钱眼开,见到好处就走不动道的人。

    怪不得这场打不赢,原来自己下的底细,自己都不清楚。

    在分析完了结果之后,杨怀忠做了另外一个打算。

    那就是发布檄文,召集嘉州,眉州等七个地区的士兵和老百姓前来一道讨贼,这是一个最有效集中资源办大事的方法,也是目前为止,唯一可行的办法。

    毕竟要训练老百姓,是需要很多时间的,倒不如找现成的来的划算,而且最好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凑够了足够多的人之后,杨怀忠打算再去成都摸摸底。

    此刻王均已经从剑门关赶了回来,并且也加强了对成都的防守,除此之外,王均为了扩充自己的战备势力,还派赵延顺带着人马去邛州和蜀州劫掠物资,打算要和杨怀忠来一场硬仗。

    结果赵延顺倒霉催的先碰上了杨怀忠的人马,被狠狠教训了一顿,只好败退回到成都。

    杨怀忠便趁势联合转运使陈纬率领大部队攻克成都子城南门,直驱成都的军资库。

    陈纬本来是负责陕西路的转运工作,此次和杨怀忠一块进攻成都,其实也是赶得凑巧,正赶上他当时运粮到杨怀忠这里,所以就被杨怀忠抽调来一块进攻成都了。

    此行的目的显然是很明确的,就是要抢军粮军饷,切断王均在城内的补给。

    可既然是存放战略物资的地方,那自然守备的力量也不会很弱,王均当然也不会傻到白白让杨怀忠的人马来取这里面的东西。

    所以,王均特别安排了自己麾下的精锐特种部队前来恭候杨怀忠。

    这帮士兵大多都是身穿绣袍盔甲,拿银枪,并且还在子城附近,分列了好几支股部队一直列到辕门开外进行守备。

    杨怀忠带着人马遭遇到了王均这支特种部队,前后到了几次,均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战斗一直持续到太阳落山,杨怀忠见进攻没有任何的效果,只好带着人马暂时退守到莋桥(位于今四川成都市西南南河),背靠大渡河摆下军阵。

    同时,他还在槠木桥搭建营寨,拱卫邛州和蜀州的通道,使王均的人马无法南下进行劫掠,同时也为自己的官军提供充足的补给,间接切断了王均的物资供给。

    如果光是在莋桥设下军阵,尚且还有回旋的余地,可杨怀忠显然是打算要逼死自己,槠木桥被堵,就算是不打自己,迟早也得耗死,所以王均打算要打通槠木桥的营寨,切断官军与邛州和蜀州的联通。

    于是乎,王均率领大部队分三路,从清水坝(位于今四川成都市武侯区万寿村),温江(位于今四川成都市温江区),金马(位于今四川成都市温江区西南金马镇)共同出击槠木桥营寨,并且还绕道到杨怀忠的官军背后,顺带焚烧了江源的祠堂,反向切断了官军与邛州和蜀州的联系。

    杨怀忠见王均分三路大军进攻槠木桥,只好也分成三队人马进行应战。

    或许杨怀忠的真实想法就是引诱王均的人马前来攻打槠木桥,不然也不会在这个地方设下营寨。

    所谓诱敌深入,大致就是这个意思,王均的人马被引诱来了,杨怀忠就趁猛攻,最终在槠木桥一战中,斩杀五百多首级,逼的王均的人马只能退到皁江。

    这一战的战果是喜人的,除了杀敌颇多之外,杨怀忠还缴获了大量的铠甲和弓弩,也间接充实了自己的队伍。

    可槠木桥之战的胜利并不能够满足杨怀忠,他还想要趁胜追击。

    随后,杨怀忠率领人马继续将王均的三路大军追赶到成都以南十五里的地方,并且在成都鸡鸣原(位于今四川成都市双流县东南华阳镇)搭下营寨,准备等待朝廷官军的到来。

    被追回成都的王均觉得杨怀忠实在是太猛,只好选择紧闭成都大门,自己则在东门进行督战防御。

    杨怀忠节节胜利的消息还不是唯一,时任绵州,汉州,龙州,剑州的都巡检使张思钧方面也传来了好消息。

    他率军收复汉州,斩杀了王均麾下的汉州刺史苗进,巩固了胜利的果实。

    张思钧,邢州沙河人,击剑和围棋高。

    或许是受童年时候兴趣爱好的影响,张思钧在战略部署和杀敌方面,有着足够的信心,所以,收复汉州对于他来,简直到擒来。

    收复汉州之后,朝廷大将雷有终的部队也赶来了,随后他便联合张思钧的人马一道共同在升仙桥设下营寨,准备对成都发起攻击。

    前有杨怀忠,后有雷有终,张思钧,王均的处境实在是有点窘迫,俗话的好,兔子被逼急了还要咬人呢,更何况王均还不是温顺的兔子。

    为了打破现在这个僵局,王均决定先主动进攻升仙桥的雷有终,张思钧,期望能够打开一个突破口。

    如果是明目张胆去,显然雷有终早有准备,所以,此战只能用偷袭来搞定。

    王均很快便发动了对升仙桥的进攻,结果还是失算了。被早有准备的雷有终打的又退了回去。

    既然偷袭不成,那就得动动脑子想点别的办法,王均于是乎便打算用一些智谋来好好会一会雷有终。

    思来想去之后,王均想到了一个绝佳的战术。

    关门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