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陈进、卢成均传(五)

A+A-

    既然讨逆工作已经告一段落,那接下来的事儿就是商量着如何封赏有功劳的人了。

    首先是在天河寨之战中凭借着出色的防守,守住天河寨的张守荣,虽然张守荣已经病故了,但该赏的还是要赏的,随后,朝廷追赠了张守荣一个邕州巡检使,西头供奉官和閤门祇候的职务,算是对他生前功劳的一个肯定,同时朝廷还录用了他的儿子为官,也算是给他身后有了一个满意的交代。

    赏赐完死去的,那接下来就是该赏活着的人了。

    随后,宋真宗下令,嘉奖那些曹利用麾下的转运使,长吏,使臣以及军校,逐一按功劳大来进行赏赐。

    随后,朝廷又再派于德润前往象州,前去嘉奖曹利用,同时也顺带表彰了象州守将何邴,另外还督促曹利用赶紧给立功的士兵,按照功劳大进行登记造册。

    同时,另外一道旨意也传达给了曹利用,这道旨意的目的就显得不那么单纯了。

    朝廷考虑到曹利用劳师远征在外,行军调度多有不便,于是要求他把人马分开进行屯扎。

    看着眼熟不眼熟,是不是想起了当初王继恩在蜀中平叛王波,李顺的经历了。很明显,宋真宗和他那位多疑的父亲一样,同样不希望朝廷的大军在平叛结束之后,依然集中在一起。

    与此同时,敏感的宋真宗还要求曹利用把麾下领导的荆南和朗州等地的部队前部放归,同时要求在军中犯了法,不该赏的人,也要赶紧押送京城,听候发落。

    该赏的赏完了,接下来就该是算账的时刻了。时任广南转运使的舒贲由于坐视刘永规暴虐的管理方式而不闻不问,致使最终爆发了这场不该发生了起义,所以,朝廷便罢免了舒贲的转运使职务,改由时任江南转运副使,太常博士和直史馆的何亮接替。

    可是念在舒贲在发生暴乱之后,还积极向朝廷汇报工作的份儿上,朝廷还是对他开了一面,只是罚了他一些罚金然后就此草草了事。

    该罚的罚了,该赏的也赏了,曹利用成为了引进使,张煦当了如京使,张从古(应该叫张从吉)担任了庄宅副使,张继能担任了供备库使,一切都算是圆满了。

    当然,还有一些捡到功劳的人也没有被落下,他们分别是李昊,刘宗,赵敏,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归远军士兵。

    由于陈进的尸首是这几个人找到的,所以他们被提拔为了归远军的都头。

    而死守象州的何邴则担任了礼部中的祠部员外郎。甚至连他的三个儿子也都因为何邴在象州的突出表现而被破格录用。

    为了做好战后的善后工作,宋真宗下令让史崇贵和于德润前去桂州担任巡检使,负责招捕叛亡,而曹利用的任务更重,重新被调集回到象州,负责巡检象州,桂州,宜州,天河寨和怀远军驻地,负责把滞留在当地的官军全都带回来复命。

    与此同时,那些在战斗中立功的使臣按照诏令被任命为怀远军知军,天河寨寨主,象州巡检等等职务。

    按照宋真宗的赦免命令,赦免了象州和柳州,怀远军里面很多囚徒的罪行,当然犯了死罪的人除外,而广南东西两路的各色囚徒则被减免罪行一等,凡是那些被胁迫加入起义军的,宋真宗还特别交代,不要定罪。

    这个命令无非就是让法外开恩,让这个刚刚平定的地方现在先安顿下来,不要再生出什么乱子来。

    当然,光是赦免显得有点诚意不足,随后,宋真宗干脆直接把象州,宜州,柳州,怀远军等地的丁钱和夏秋两季的租税全都赦免了,桂州和昭州也仅仅只是收秋季的租税,可以,真正做到了赦免。

    陈进之前闹叛乱的时候,宜州指挥使陈定和宜州都头黄晚本来打算要投奔象州的,陈进觉得这两个人可以拉拢,于是便打算想办法让这两个人归顺自己。想得办法也比较绝,直接派人围困了这两个人。

    结果陈定和黄晚宁死不降,并且在象州城中还和官员们一同发誓,要与象州共存亡。

    象州最终是平定了,在犒赏功劳的时候,宋真宗还特别交代,要把这两个忠义的典型叫来开封见一见,打算重用,但是考虑到地处偏远,行路多有不便,于是便放弃了这个打算,干脆直接以就近原则,把这两个人全都升了官,陈定为步军都指挥使,而黄晚则为步军指挥使。

    陈进,卢成均的动乱虽比不上王波,李顺的要持久,但是残余势力也实在是如顽疾一般,难以铲除。

    当初陈进的同党和家眷逃跑的时候,就曾经北上跑到了贵州一带,着实让贵州知州宋希闵吓了一大跳。

    宋希闵以为这帮贼寇不过是乌合之众,就算是逃窜,怎么可能能够逃过官军的法眼,逃到这么远的地方来。

    可是后来他在看到这些所谓的乌合之众之后,他开始重新认识了起来,他觉得,能够让朝廷大老远专门派一支部队去处理的起义部队,肯定不是那么简单。

    虽然自己是知州,有权力不开城门,但无奈起义军的残余势力实在是多的吓人,恰巧宋希闵又是一个胆子不太大的人,经不住几下吓唬,于是很快便带着官印跑路了,据跑的时候,极其的狼狈。

    本来宋希闵不用跑,就能够解决问题,他这一跑反倒让这帮残余势力看到了希望。

    这帮人眼见知州都跑了,便火速攻入了城中,开始发挥起平时纵火焚烧的叛军风格,烧完之后,再抢一波,直等到天亮火灭之后,这才撤出去了贵州。活脱脱就是水浒梁山好汉的办事风格。

    烧也烧了,抢也抢了,起义军总算是消停了,宋希闵在听到起义军已经离开的消息之后,一溜烟儿,又跑回了贵州,继续当他的知州。

    有麻烦就跑,没麻烦就待着混日子,这种办事态度,虽算不上是和稀泥的工作态度,但也多少有点尸位素餐的感觉。

    对于残余势力的袭扰,宋真宗还是做出了指示,要求曹利用分兵追捕叛逃势力,务必要彻底荡平所有的贼寇,不要让这些人骚扰和影响更远地方的老百姓和官员。

    既然是剿匪工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那再大开杀戒去多杀人靠人头领功,就显得有点不太厚道了。所以,曹利用对于追缴残余势力的处理态度,给宋真宗上了一封自己的奏表。

    “陛下,追缴叛贼,还是应该以安抚怀柔为主,不可以战止战,除了那些犯罪情节特别严重,实在是难以赦免的人,其他的人都不应该要追究后续的责任,毕竟,他们都只是被胁迫去干这种事儿的,倒是对于这些情节严重的人,除了不赦免之外,还应该要加大处罚力度,令其妻儿老全都发配充军,如此才显得陛下英明神武。”

    宋真宗当然也不想以杀人作为解决问题的最终段,于是便同意了曹利用上奏的请求。

    在得到宋真宗的首肯之后,曹利用便开始了搜捕残余势力的工作,很快,在地毯式的搜索过程中,宜州陈进同党陈化,黎育等二百多人以及所属家眷五百多口,尽数被曹利用逮捕收押,而朝廷的意思是,等到各州府境内再没有传出叛乱闹事的报告之后,再让曹利用回朝复命。

    抓个闹事的带头大哥,这并不难,难的是要彻底剪除荡平残余势力,这个工作量就显得有点不太友好了,毕竟闹事的人之中,大多数都是老百姓,而这些老百姓多数都是本着自愿原则投靠起义军的,这要是大规模筛查的话,指不定得查到猴年马月去。

    但曹利用就是曹利用,能够平叛叛乱,自然就有办法处理残余势力,对于那些在战斗过程中资助起义军粮食和物资的老百姓,曹利用也没有打算要放过,凡是逮住一个,就地绑起来,全都关押到监狱里面,到时候一道送到朝廷里去。

    这种办事效率就叫眉毛胡子一把抓,管你是真心投贼还是被迫胁从,只要和起义军有过接触,统统按造反处理。

    这一折腾,被抓的人可就多了去了,结果朝廷有点受不了了,宋真宗赶忙给曹利用下话,要他量刑处理,没必要全都抓。

    宋真宗下令,曹利用自然不敢不听,在这种从轻发落的指示之下,曹利用最终圆满完成剿灭残余势力的任务,终于可以回到朝廷去复命了。

    宋真宗也没有忘却之前的承诺,对于官军立功的表现,着令曹利用和张煦分别拿着上百枚署纸,给立功的将士记功,到时候按功劳大进行封赏。

    有意思的是,曹利用作为剿匪总指挥,在发放署纸的过程中,居然一张都没有发下去,反倒是张煦发了有一半以上,这由不得让人感到奇怪。

    难道是曹利用居功自傲,向独吞功劳?还是张煦公正无私,凭良心办事?

    我个人推断一下,曹利用之所以一张都没有发下去,并不一定是想独吞功劳,很有可能是出于对政策的理解所致,作为皇帝身边的红人,曹利用怎能不知道宋真宗的真实用意,犒赏立功士兵这种事情,写的多了,得罪皇帝,因为宋真宗被之前雷有终胡乱冒功的行为吓怕了,肯定愿意看到过多的立功名册,但写的少了,又得罪士兵,毕竟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自己往常还是和这些人打交道,要是写的立功人数太少,又怕这帮兵油子不给好好干活,这一来二去,两头得罪,两头不讨好。

    所以,曹利用干脆一个不写,这样一来,皇帝这边也会夸他公正公平,而士兵那边也不能他什么,反正谁也没有,也没必要争个一二三了,顶多就是落个大家心里都平衡的结果。

    看来这曹利用不亏是官场老混子,这种和稀泥到自然天成的水平,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得出和干得出的。

    但不管怎么,叛乱算是被彻底平定了,宋真宗也算是可以放下心来安心管理朝廷的事务了。

    可起义闹事,消除矛盾这种事情,又怎么一劳永逸,不再发生呢?就算是宋真宗战战兢兢努力消除,这种矛盾始终还是存在的,而且是长期存在的。

    他死了,难保他的儿子,孙子,重孙不会再有这种矛盾的发生。

    当然按照后来北宋剧情的发展走向,这种戏码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厉害,根本不会因为宋真宗的仁慈而彻底消除。

    只要有人,就会有矛盾,只要有矛盾,就会被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