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快被她气死

A+A-

    俩个人吃了三碗饭,还各自买了两斤烤鸭,开收据的时候,吴又轻照着他们的要求,开足了一块二的单据。

    周正刚还是没弄明白,等人走了,疑惑地问吴又轻:“眼妹,他们吃一份饭毛,加两碗饭也才也才毛4分,你怎么给他们开一块二啊?”

    “开一块二,老板就给他一块二。”

    周正刚仔细一琢磨还明白这其中的猫腻,也就是这几个吃顿饭还连带赚个几毛钱的。

    “那他们可以自个带饭,然后随便弄本收据自己开票给老板报销啊。”

    吴又轻没急着回答,而是把两个收来的碗用热水冲洗干净,因为只带两塑料罐子的睡,得省着用。

    这里忙活好,又有辆货车过来,这俩人没方长那两个这么多心眼,看到吴又轻这写着卖饭,下车就过来。

    丝毫不墨迹,拿着饭,吃饱就走,吴又轻也很懂规矩地给他们开一块二。

    送走这些人,吴又轻才道:“你别看他们整天坐着似乎不费体力,但是开车时候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天天这么跑,吃的差精神跟不上,稍有闪失那是丢命的事,所以他们在吃的这方面不会缩减的。”

    周正刚不会开车,所以也不明白,但是他很惊讶吴又轻为什么懂这些:“眼妹,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你又怎么知道来这卖饭会有人买?”

    “让你平时闲着不要只嗑瓜子咯,就算是嗑瓜子也要跟对的人嗑。”

    吴又轻第一天在市场摆摊就留意到红菜馆那里进进出出都是些大货车的司,所以她有空就抓着瓜子去跟那老板娘聊天,这聊着聊着就聊出赚钱的路子来。

    那老伴娘也嫌弃这些司,因为来的时间不固定,吃的也不多,不接待怕不好,接待费力也赚不来几个钱。

    周正刚似懂非懂的,想问的更清楚些,又有大货车停下来,觉得烤鸭好吃的,都顺带上个两三斤的。

    快到十点钟时,吴又轻那木桶米饭已经快见底,烤鸭还剩下半只。

    周正刚恍然才觉得吴又轻的可怕。

    她看起来就跟他一样在忙活,但是从她跟那些司聊天来看,就会发现她精明的过分。

    常人聊的多半就是天气啊,赚多少钱,家里有什么人之类的。

    吴又轻却不是,她聊的是对方车里的是什么,主要运去哪里,那边什么东西产量多,什么东西较为稀缺。

    一通聊下来,吴又轻就已经跟人坐好一单生意,他给一个姓陈的5元钱,让对方跑返程的时候帮她收购00斤棉花。

    让对方回来后,到制衣厂找周司。

    俩人互相留下姓名联系方式,那陈大哥还给吴又轻打个收据,这才离开。

    周正刚好几次都想阻止吴又轻,但是她就是没听自己的。

    等那姓陈的走了,周正刚也是气的忍无可忍了:“眼妹你是不是傻,这萍水相逢的,给人家五块钱,那等于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吴又轻把收据跟那陈大哥的联系方式收起来,笑着道:“这五块钱算我自己的钱,又不从这公款里出,你急什么呢。”

    “我急的不是这五块钱,是你太好骗,你以为有个收据就能有保证啊,指不定你照这个地址找去,都是假的呢。”

    吴又轻看他暴跳如雷,只是笑,什么也不。

    “你还笑,辛苦起这么早卖那点东西都赚不来五块钱。”

    周正刚气的是都不知道吴又轻什么好。

    吴又轻笑够了,坐下来,慢慢跟他:“你知道我们这棉花多少钱吗?不对,应该这里有钱都买不到棉花。”

    这没什么人种棉花,也基本用不上棉花,被子里的棉花不暖和就再弹,很少有人想着因为一床被子种棉花。

    “棉花又不是稻谷麦,不能吃,要来做什么。”

    周正刚双环胸,还是气呼呼的,就算是那姓陈的真给吴又轻买八百斤棉花来,他也是觉得吴又轻亏,因为拿这么多棉花顶什么用。

    吴又轻也懒得跟他多了,看着时间不早了,催他到市场去:

    “你这时候差不多可以去跟我妈换班了,鸭子下缸去烤,真的没人买再拿来这边,还有你跟那红老板娘,让他帮忙闷五斤菩米的饭,照两毛两分一斤给她算。”

    菩米这个季节卖一毛七八分左右的价,按照两毛两分给她,她不亏,自己也亏,再跑回家煮一桶就太费劲。

    周正刚把两个塑料罐子绑在自行车左右,木桶架在自行车后座中间。

    临走时还在吴又轻那五块钱的事:“我真是怎么也想不通,我走开这会,你可是别再给人送钱了。”

    吴又轻哭笑不得,只能连连点头答应他:“好好,不给,绝对不给。”

    周正刚叹着气,骑上车子离去,现在恨不得是找周司去跟他抱怨一通,然后俩人过来一起道吴又轻。

    回到市场时,先去红饭馆那让老板娘帮忙闷米饭,听周正刚一下子要买五斤米的菩米饭,也是奇怪:“你这是救济难民去呢?”

    周正刚只是笑着付钱,什么也没,吴又轻让他保密的。

    付钱给那老板娘,用塑料管子打两罐水装满,这才到摊位那去跟孙瑞萍换位。

    孙瑞萍看等的都急眼了,她就看着时不时有人来问有烤鸭卖不,但是她什么也没有,又不敢轻易下缸去烤,终于是等到周正刚回来。

    “正刚啊,你可算来了,又轻那怎么样,卖的如何?”

    提起吴又轻,周正刚就想到那五块钱,他不希望孙瑞萍也念叨吴又轻,倒是没那事,只是卖的不错,饭都卖的差不多,烤鸭也就剩下两只了。

    孙瑞萍听着就觉得奇怪,她是当然希望好卖,但是她纳闷,那大马路边的会有谁买。

    “婶,你等那饭馆的老板娘把米饭准备好,你再带过去给眼妹。”

    孙瑞萍应着声,帮周正刚一起把鸡鸭下缸子去烤。

    不是同辈分的人,也不是一家人,凑一起干活,多少有些尴尬,周正刚绞尽脑汁地想找话题聊起来:“婶,你想过给眼妹再问个婆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