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各谋生计

A+A-

    有儿搬到新院后的一天下午,珍儿爹妈提着篮篮来到柳湾看女儿(柿子湾一带指称外公、外婆和别的地方不太一样,称外公为舅厦爷,称外婆为舅厦奶。不过,当面叫外公、外婆的时候,和对祖父、祖母的称呼一样)。老人家都一身中式的土布衣服,扎着裤脚口儿。老头儿是白上衣、黑裤子。老婆子自然是“小脚儿”,浅灰的上衣、黑裤子,头发绾在脑后,用黑纱兜儿兜着。一家人吃过晚饭,便坐在院里闲聊:

    “今儿个这月儿可真明快。”珍儿笑着说。“啊,心里亮堂了,看上月儿都好看的。”珍儿妈笑着答话道。“嘿嘿,哎呀,好几年了,额都没这闲功夫在院里闲坐。”“哎呀,这可真像做梦一样。”有儿感慨道。“看样子,八角帽是立住脚了。”珍儿爹接话说。见大人们在院子里坐着,根儿就端来两碗开水,递给他外公和外婆。

    “叶子,你看你哥哥多有眼色,还知道给额和你爷倒个喝的。”珍儿妈道。“奶奶,才吃过饭,敢还渴的呀。”叶子笑着对外婆道。“也不是渴了,就是个礼貌嘛。”“嘿嘿。”“啊,这下好了,根儿也苦到头儿了。”珍儿妈摸了一下根儿头说。“根儿也该上学了,小子家没个文化可不行。额看,就甭跟着干活了,让娃上学去。”珍儿爹道。“听见了吧,他爹,让根儿念书去吧。”珍儿对有儿说。“嗯。”有儿应道。听了这话,根儿心里可乐了。“额也要上学。”叶子见状道。“好,等到了八岁,也让你上学。”就这样,一家人在院子聊了一会儿便回屋睡去了。

    几天后,珍儿回到娘家。吃过饭了,就坐在炕头和爹妈闲聊。“爹,你在外面认识的人多,给他寻上个事儿吧!”“这兵荒马乱的,大局不定,咋寻事?再说了,他要出去了,你这地可咋种?”“就那几亩地,额独个就种了。忙的时候,他回来搭把手就行啦。”珍儿爹没再接话,装了一锅子烟,吧嗒吧嗒抽了起来。

    “女子说的也对,定局不定局的,和咱小老百姓有啥关系?张开嘴得吃饭,光景总得过吧。”珍儿妈帮腔道。“就是嘛,爹,你就费上个心,给他寻上个事儿。不然,额这一窝两不扯的,可咋过呢。”珍儿拽了拽了她爹的胳膊说。珍儿爹笑着看了女儿一眼,再没说啥。半后晌,早早地吃了饭,珍儿拎起袱袱便回柳湾去了。

    一个月后,珍儿爹托赶集的人捎来口信说,让有儿到西村去一趟。要去丈母娘家了,有儿剃了个头,穿了身才洗过的中式衣服,白衫子,灰夹袄,黑裤子,黑布鞋,步行十几里,便到了。有儿老丈人家,是个中农成份。院子不大,五间北厦,三间西厦,稍门则是砖框儿装着两扇木门、顶上架着人字形的坡顶儿。

    “来啦?”珍儿爹把烟锅子插进小烟袋里,一边捏摸着装旱烟,一边问候女婿道。“嗯。”有儿赶紧划了根火柴给老丈人把烟点上。“哦,喝上一口。”珍儿妈端过一碗开水递给了女婿:“吃吗?锅里还热着呢。”“额吃过了来的。”“哦,这儿还有一个烟锅子。”“哎呀,你就能胡张八结的,小辈哪能当着长辈的面吃烟呢?!”“哈哈,新社会啦嘛,还这么大规矩。”“再新社会,也得有个尊长吧。”“嘿嘿,额不吃。”有儿笑着答道。

    “珍儿说,让额给你寻个事儿。”“嗯,屋里紧迫的这个样子,不出去不行。几个娃儿慢慢都大了,花钱的地儿也多了。”“老早额那个大师傅,现今在县里那财政局当事务长。额给人家说了一下,就去食堂里学做饭吧。不然,你还能干了啥?”“嗯,也是。”

    “到了人家那儿,可要好好干,手脚勤快些,甭给额丢脸。”“嗯。”“还有一条,不能讨人嫌,甭把人家东西往屋里拿。额可丑话先说到头里,偷偷摸摸的事咱可不能干。”“那肯定了嘛。嘿嘿,咱就不是那号人着哩。”“你出去了,可这屋里还得照应,光珍儿一个人也不行。”珍儿妈在一旁叮嘱道。“那肯定了嘛,这个你们就放心吧。”

    有儿从西村丈母娘家回来,把这事儿给珍儿说了说,一家人可开心了。夫妻俩把地里的活儿赶了赶,收拾好衣物,有儿便背上被卷儿,一路步行三十多里,到县里给人家当大师傅去了(柿子湾一带称食堂做饭的为大师傅)。有儿和气,手脚也勤快,见了人总先打招呼。可这满腔热情,一片忠心,能否换来个立脚之处,暂且不得而知。

    日子过得也快。到这时候,根儿已经在村里的高小念了一年书,认了不少字儿了。可有儿走了之后,家里缺劳少力的,地里的活儿又多,光靠珍儿一个人,也实在是有些忙乎不过来。这天晚上,吃过晚饭,珍儿对儿子说:“根儿,你甭念书了吧?你看地里活这么多,额独个招架不过来。”“哦。那你说额甭念了?”“啊,认上个字就行了。”就这样,娘儿俩说了几句,根儿便串门子去了。

    根儿虽然有些不舍,可又想,他是家里的长子,也该替爹妈分忧,就像前几年跟着爹转村子卖菜一样,都是做儿女的本分。于是,就答应了妈妈。第二天,根儿给高小的先生说了一下,便辍学回家,和妈妈一起下地干活去了。吴家这根儿,人是挺聪明,也勤勤,也能吃苦,只是待人接物憨厚些。

    不知不觉又两年过去了,村子里的土墙上贴出了庆祝共和国成立之类的标语,土改工作也基本结束,家家户户都有了田地,多数庄户人的日子都比以前好过了。社稷履新,江山易主。新天,新地,新气象。村里不给赌博,提倡妇女半边天参加劳动,成了古老村庄的一道风景,家庭气氛也活跃起来了。

    不久,村子里搞起了互助组,几家几户的自愿组合在一起,相互帮工、换工的,就干了起来。对此,庄户人也能接受。不是吗?各家劳力多少不等,即使以往到了农忙的时候也得相互照应着才行。可日子一长,也渐渐出现了一些矛盾,什么出勤不出力啦,这家干的多、那家干的少啦之类的闲话就暂且放下不提。

    话分两头说。却说土改以后,云生一家好几口人住在牛院里。房子小,孩子多,拥挤是可想而知的;而且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开销也大了,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这从苦到甜容易,可从富裕到拮据那就不那么好受了,不光孩子们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就连云生夫妻俩也是经过一番心里挣扎才在无奈中面对现实的。生是为了活,活是为了生,云生不得不考虑往后的日子。

    这天,云生回到家里,吃过晚饭,就和老婆说起了他的想法。“娃他妈,额想教立娃出去的。”“可立娃才十二呀,太小的。”“唉,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男孩不吃十年闲饭嘛。屋里这个情况,也是没法的事。”“啊,人常说,半大的小子,吃死老子。一个一个都大了,光景紧张的。”“想来想去,想送立娃出去学上个啥。一来,学个手艺,将来不愁;二来,还能挣两个钱儿回来,接济接济屋里。”“可这点点着,人家哪儿要他呢,他能干了啥呢?”

    “额从前认识那曲沃炉院的掌柜的,人不歪,额给人家说了一下,就让立娃当学徒去。”“炉院?”“嗯。”“哎呀,那炉院可苦着哩,娃能顶下来?”“心痛的?”“你敢不心痛?”“小子家苦一点没啥。你不听人说那,年轻的时候苦不算苦。”“说是那个说法,可真落到自己头上,总不忍心。”“那也没法。再说了,学徒的也不止他一个。”“可恐怕他最小吧。”“啊,掌柜嫌小些,额硬给人家说哩,才答应了。”云生老婆禁不住掉下了眼泪,没有再说什么。

    这炉院是做铸造的,铸铜、铸铁什么的。可想而知,熔炼、翻砂、打光什么的,样样活儿都不会轻松,光那翻砂就累得娃儿们够呛。虽说掌柜的是事先答应了的,可等云生带着立娃去了的时候,掌柜的看立娃又瘦又小,人家还是不太愿意收。云生又一番好说歹说,还送点礼。最后,掌柜对云生说,娃是你的,你不心疼,额还说啥呢。就这样,炉院勉强收下了立娃。在炉院干活儿,对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的确很吃力。但立娃实诚,从不偷奸取巧的。对这一点,掌柜的也还算合了心意。

    炉院是私人工场,用人做事,都是再三考量、精打细算的。据说,这家炉院曾失过一次火,虽然火不大,可巧把账房的账本给烧了,多亏账房先生脑子好使,来往账目在人家心里记得一清二楚,才避免了损失,也博得了更好的信誉。当然,这个账房先生也赢得了记性好的美名。

    孩子总归是孩子,苦归苦,偶尔回到家里,立娃还讲讲炉院的事儿给弟弟妹妹听。说是有次炉院伙房吃包子,炉院里人多,得做好几锅包子才够吃。伙房蒸熟一锅,大家伙就你一个他两个地吃一锅,伙房一连蒸了好几锅包子,大家伙都觉得没吃饱,闲言碎语的,弄得伙房大师傅没法子。这事让掌柜的知道了,掌柜的算了一下,让伙房按每人几只包子准备,每蒸熟一锅先不发、捂起来,直到所有包子都蒸好了才一并发给大家伙吃,结果大家伙都吃饱了,还比以前少蒸了两锅包子呢。也由此,立娃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吃饭的时候,他非等人到齐了、饭菜都上了才开吃。当然,这是闲话了。

    几年后,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入社动员,各家各户的田地和牲口都归了社,庄户人统一派活、集体劳作,多少年一贯制的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也是在这档口,城里头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对私改造、公私合营,工场变成了工厂,实行了新的管理方式。只是随着东家、掌柜、伙计这些名词走进历史,一些人的命运也将随之而发生改变。至于柳湾刘家那个去炉院当学徒的立娃和吴家那个去县城食堂当大师傅的有儿,能否在城里站住脚,这暂且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