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八月,秋闱照常举行。宁荣两府上下从方方面照应着,生怕惹的两位考生发挥失常。而贾赦却没有那么好运,他还得照常运转。
书房那两只还算聪明,贾赦下便轻了许多,但也只是一点点。看着两人苦不堪言的哀嚎,他笑眯眯道:“可有不满?”
贾蒙薛鹏赶紧摇头。
很好,贾赦一笑,今日心情不错,放过他们一次。其余的,来日再算不迟,总归逃不出掌心。叮嘱完仆下好好看着两只,他出了院子,想了想,还是不去看俩老头散发负能量了,转道去了老太太院子。
经过一些时日的修养,贾老太太虽精神大不如前,到底较之前好了些。只接到孟家的信的时候,心绪难免波动。秋老虎正猛,加之孟家传来的消息,难免有些食欲不振。
这几日贾赦也是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天天混在厨房,只老人岁数大了难免任性,一个看不住便挑起食来。他也没了办法,只能每日多陪着老太太,哄她吃一些辅食。
大晌午的,贾老太太正歪在竹榻上纳凉,听见贾赦的脚步声,哼了一声就算作答了。
贾赦歪头看向秋葵。
秋英出嫁了,贴身大丫鬟的位置换了秋葵顶上。这会见了大少爷疑惑,她只能摇摇头。老太太这几日不太爽利,每日都是如此。
新皇登基,跟着好些人水涨船高。孟老太爷去世,孟家又是三年的孝期。前后加起来将近六年,朝堂上早已翻天覆地。等孟家重新回归朝堂,只怕黄花菜都凉了。钱家大抵是这般想的,想方设法退了婚事。好在两家定亲那会是私底下商量,只有少数人知道。
联姻,难免只顾利益。孟钱两家倒是干脆,大被一盖,把里头的事情蒙了。可到了贾老太太这儿,难免扎了根刺。
孟老太爷一去,人走茶凉,什么牛鬼蛇神都欺上来了。贾赦也知道老太太这心里不得劲儿,可他也不能掰碎了和老太太讲道理,只安慰道:“虽钱家这事儿做的难看,到底也没坏了孟家声誉。赵家是个不错的,到时候传葆娶妻,您这个祖姑奶奶不得表示表示。”
哼,贾老太太哼了一声,起身戳了一下贾赦,“就你滑头,指望你惦记,这亲戚还走不走了。”
总算愿意话了,贾赦心里呼了口气,拿起扇子给老太太扇风,“赵家的长孙,孙儿是见过两回,瞧着人品不错,想来他们家的姑娘也不会差了。”
“唉,”贾老太太摇摇头,不愿多。贾府和孟家的关系终归是远了,没道理一家子都得照顾她的心思,“我也看顾不了了,好在我那外甥不是个糊涂人,也就罢了。”她着,看了时辰道:“今儿怎么没去上课,可不敢耽搁。”
贾赦拧起眉毛,没俩位长辈老不休。
“好啊,那老混蛋还要不要做脸了,”贾老太太一想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她正经对贾赦道:“你可别听你阿爷的。这位沈阁老虽和咱们家不太对付,为官上面却是不差。”她罢,到底觉的拆老头子的台不妥,又道:“这事儿你别管,待我等会与他一就好了。”
“高先生和沈阁老也有深仇大恨?”贾赦凉凉的问了一句。毕竟当初在拜师前,俩老和先生似乎密谋过什么,而且对他绝口不提。
“混蛋,不该你知道的别问。”贾老太太点他一下,接过甜瓜,“不许编排长辈。”
老太太肯定知道什么。贾赦瘪瘪嘴,不他就不问呗,反正他又不是好奇宝宝,有些事知道多了死的更快。
见他这幅神情,贾老太太扶额,“你个魔障,生来就是堵我的。”
贾赦摇头晃脑,给老太太塞了一颗草莓,“哪能啊,孙儿也不想知道呢。咱们今儿个吃什么,孙儿瞧着前几日庄子进上来的蟹在厨房养着。”
这话又惹的贾老太太白他一眼,“滑头。”
反正贾赦也不着急知道,这件事就这么被歪过去了。数着日子,皇榜下来,乡试推迟到了中秋后。
府里上下忙活了一通,过了个平静的中秋节。在中秋后送走了两位考生,府里渐渐归于平静。等着三场下来,已经到了九月。
才不过两日,沈家赴宴的日子如期而至。帖子不光宁荣俩府有,高先生上也有。时辰还未到,贾赦在荣禧堂见着先生便秘般的脸色,他已经见怪不怪,反正提到沈家,先生一向如此。今儿还算镇定的,没有口出恶言。
倒是高珽,笑的异常尴尬,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今儿我就不去了,让你师兄和你一道去便是。”无笙坐在椅子上,吹着茶水,头也不抬。
高珽急的跳脚,吭吭哧哧的想不去,又不敢反驳。贾赦拍拍纯良师兄,对着遗弃弟子的无良先生道:“那师兄上门是递贾家的帖子还是您的帖子。”
“那当然是,”无笙被弟子噎了一下,脸面有些挂不住,“拿我的帖子罢。”他着,越发觉的待不下去了,学生都是债,怎么就不知道体谅一下他这个老人。
同样闹别扭的还有贾源,不过他可没那么潇洒想走就走。在贾老太太的斜眼下,他愣是憋住了蠢蠢欲动的双脚,背着摆腿阔步坐上了轿子。
沈家老宅离着荣国府还是有段距离,贾敬的车驾半道赶上,打了个招呼,一行人约摸着半个时辰才到。
到了沈府,贾老太太换了软轿和四人分道扬镳往后院去。来老太太还挺遗憾,毕竟她走哪都带着大孙子,如今乖孙岁数大了,可不能再这样了。
贾赦可不知道老太太所想,如果知道,那可是截然不同的心情。那些年被怪阿姨掐走的胶原蛋白,被揩过的油。想想都是满脸幸酸泪。
四人一道由着沈家大管事因引着进入屋子,眼见着金陵能来的都来了,贾赦暗忖和高珽对视了一眼。
沈阁老站了起来和贾源寒暄,“不想国公能来,真是蓬荜生辉啊。”
贾源尽量忍住,张嘴道:“哪里,沈阁老衣锦还乡,作为同乡岂有不贺之理。”
啧,他家老爷子出门前肯定被先生上过一课。贾赦心里发笑,不然老爷子怎么一开口就戳人肺管子,还如此文绉绉。
都知道这次沈阁老回乡非自愿,旁人听了只怕这会就挂不住。沈阁老一介寒门熬到如今又岂是常人,他乐呵呵一笑,“国公才是衣锦还乡,某一介布衣,谈不上谈不上。”他连连摆,也的是真心话。人家的爵位就够子孙吃好几辈子了,他一退,下面的前途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同沈家交好的人家赶紧给人找回场子,贾源毕竟是来做客的,也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忍住鼻子发出哼声。
沈阁老谦逊一笑,和众人谦虚了一番,请贾源入座。沈家的嫡长孙沈晞邀着三人往另一处院子去。
沈晞暗暗打量贾赦,不着痕迹的又看了两人一眼,笑着介绍起庭院来。
三人也在打量沈晞。沈阁老盛名之下,沈家二代被衬的黯淡无光,而第三代的沈晞,贾赦在京城那会交集并不多,只知道这位中了举人,不知这一科是否要下场。
勋贵和文臣的圈子嘛,总隔着纨绔二字。看着这人侃侃而谈的架势,贾赦觉的沈家或许没有外人猜测的那么糟糕。
四人走了半盏茶功夫,沿着径出口,众人已在此多时。贾赦不再多想,观察起在场的人。
“让各位久等是我的不是,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各位见谅。”沈晞上前一步,对着众人介绍起三人。
在做的除了一些面生的,都是金陵本地人,三人多多少少都与这些人相熟。眼见着席面摆了上来,众人各自打过招呼,就席入座。
看着挺多人与沈晞为首的架势,贾敬低声道:“沈家多少年没回来,这一回来。”
话里话外的意思两人都听明白了,贾赦执起杯子看了杨家人一眼,“难。”
高珽的大本营在姑苏,见着几个脸熟的,扭头回了一句,“那几个都是姑苏的。”
这会贾家俩兄弟有了点底,互相对视了一眼,碍于在外,也没有多,贾赦道:“看着罢,有尾巴的早晚得露出来。”
这边几人还有个伴儿,贾老太太这就抓瞎了。在京城那会,她和沈家不是一个圈子,少有和沈家的大太太陈氏交流,这会人家热情的招待,纳闷的找不出缘由。
“起来在京城和老太太见的少了,反倒回了金陵,往后可得好好走动起来。”当家夫人陈氏如是。
贾老太太捏着帕子按着嘴角,和贾家交好的王家旁支一位太太道:“的是呢,咱们都是金陵的,可不得常见面。”
陈氏心里憋闷,回想着儿子的话,到底没变了脸色,只笑道:“来不怕大家笑话,我娘家在会稽。初到金陵,这两眼一抹黑的,还得靠着各位夫人照应才是。往后若是有不足的,大家可别笑我。”
伸不打笑脸人,贾老太太心里嘀咕,却也犯不着和人交恶,拍拍那妇人的,也道:“住久了就晓得了,早些年去京里,也不都是这么过来的。”
这话很是,在做都是官夫人,再不济也不会差了。有那跟着丈夫走的,可不都是天南海北的跑。
找到共同话题,这也就不尴尬了,聊起来也还算热络。陈氏也松了口气,看起来这位老夫人还不算难相处。
作者有话要: 来大姨妈了,精力太差了,本来今天想多码一点没码不出来。
看到老读者也在留言,心里踏实了点。
69996同学,你这样,作为作者很难混,真哒。抱抱么么哒。
芦苇微微:京城是皇家赐下来暂住的,很可能收回去。但是金陵是自建的,贾源住,自然得按着这个规格。至于荣禧堂这个名字,作者偷懒不想取名是一个,但是也有对原著的考量。
萌羊:不急,么么哒
还有,恩侯不是bug!!!
最近很累,要忙的事情太多了,只有晚上有一点时间空出来码字,一般码完字都点左右了,就没有时间回复大家的评论,对此作者深感抱歉。真的很感谢大家的支持,爱你们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