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凭什么,凭荣国府的招牌。
贾赦披上老太太送的常服往宫里赶,回头一瞧乐了,哟,这不是奚落他的吏部侍郎嘛,真刺激。
皇帝正在气头上,这么重要的折子堆就真没露出来,正主来了他得好生问问。
本来贾赦不太乐意出口,毕竟事有轻重缓急,自己做的也算不得体。
但是看裘绒老匹夫得意的脸色,他气起来连自己老子都怼的人,大不了两败俱伤,怕个球啊。于是他改变心意了,在众人的注视下慢慢地伸出一根指头,“回皇上的话,微臣曾到吏部述职,那吏部的门子和吏向微臣讨要捐纳,微臣没带银子,他们便让微臣改日带足银子再来。”
他着观察众人脸色又道:“臣就那先开个欠条,明儿让下人来缴齐,他们就从原来一百两翻番到二百两,二百两啊,微臣一年的俸禄都没二百两。那微臣又了,不交银子如何,人家也干脆,让我在家等着,何时轮到就上,轮不到那就是微臣运道不到。”
接下来的话贾赦不用,皇帝也心知肚明,没银子就见不到折子,京官还能等,外官等不了可不得塞银子。他气啊,能不气吗,眼下不是问罪的时候,不罚又不行,一时半会还真是
贾代善心里把儿子骂了个半死,得罪谁不行,非得得罪吏部,皇上心里能不清楚,还得他出声给台阶下。可真要给台阶下,儿子那儿也不好交代,一时还真是僵住没了办法。
“圣上,是微臣管束不力,臣有罪。”
裘绒连忙磕头谢罪,先认个怂,敢轻狂,回头再算总账,好让贾家子知道吏部的能耐。
“你先退下,回头写个折子上来。”
皇帝挥让他们退下,只留贾赦一人回话。虽然面上没表现出来,心里却留了疙瘩,这事儿吏部几位真不知道,不可能。
贾赦将事情福州府的公务回了一道,之后才起金家的事,“贺清流乃福州府连任同知,其和东洋人合作皆有账册,微臣把账册都带来了。”
皇帝将册子搁在一旁,“东洋人狼子野心不得不防,此事你做的好。朕观爱卿颇有能耐经营民生,不如就去户部补个掌印给事中的缺。”
“叩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贾赦从容退出御书房,跟着黄门出宫,爬上轿子他还没寻思明白。
大靖朝有例,外官进京降一级为升,降两级为平调,他就一个议叙,升做四品官相当连升三级平步青云。圣上也忒大方了,就是不知道吏部同意不同意。
不同意也没办法,吏部尚书还想拉拢贾家给太子加砝码,得罪人的事儿不能干。
如此一来,圣旨第二日便送到了贾府。
读圣旨的人也有意思,是个熟的不能再熟的老熟人。
“师哥,没曾想是你。”
官分清流杂流,进士为官最清,举人为官为杂。朝廷最清为翰林院,通称词林坊。其次为六科,通称科道官。贾赦现在的官职归属御史台,和他曾经的官职很像,统称风宪官,只有监察言官之责,没有实权。
词林坊局官清是够清,比起风宪官来,和礼部差不多,基本闲着没事儿干。
管子君哈哈大笑,“你那是什么表情,瞧着就怪模怪样,我这个做师兄的在你面前可没脸,要是先生收到消息,我怕”
到先生贾赦也笑,“先生最疼你,他可舍不得训诫。”
师兄弟二人上两句已经不容易,陪同的黄门喝过茶便要回去复命,管子君只好拱告辞。
贾赦陪同师兄到大门,“也不知先生如今在哪儿,好久都没收到信儿,怪叫人挂念。”
“无妨,怕是乐不思蜀。”
临别前管子君拍拍师弟的肩膀,“自打你给先生送去马车,那是越走越远,没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想想先生的性子,这话也没错。贾赦点头,“师兄慢走,咱们改日再叙。”
“好,一言为定。”
管子君答应的爽快,一如他为人坦荡磊落。
“少爷,老太太有请。”
“回。”
上房贾老太太掐着指算,“金家大太太必要请,石家就不必了,把孟家和钱家隔开,别回头再闹出事情来。”
“这是在商量什么。”
贾赦掀开帘子往榻上一坐,先是灌下几口凉茶,不出六月的天已经晒成这样,每年夏季的京城最是难熬。
“别打岔,对了,还有林家别给落下。”
老太太忙的不可开交,上还不忘指挥孙媳记下宴客名单,“对,还有好几家也得安排好,这些都不能轻易得罪的主。把你们太太叫来,宴客的事情可不能失礼,可得好好安排。”
明明是老太太把人叫来,这会儿倒又把人晾这儿。
贾赦自觉无趣,舒展开身子往榻上一趟,上抱着竹夫人嗑瓜子。
上房还算凉快,磕着磕着眼皮慢慢往下耷拉。
“不好了,哥儿在后花园磕到石头啦。”
“怎么回事,瑚儿现在在哪。”
贾赦瞬间惊醒,翻身连鞋子都忘了穿,拉着回话的丫鬟往外走,“快,到底怎么回事儿。”
“您,您先听的。”
丫鬟被吓得瑟瑟发抖,连话都不利索,“哥儿在后头假山顽,不甚失足差点磕到石子儿,恰巧有人经过,接住了哥儿。”
“爹爹,瑚儿脚痛。”
主仆二人一问一答就到了后花园,贾赦飞奔上前,臭子毫发无损的坐在石凳上,他深吸口气,“去给老太太少奶奶一声,就虚惊一场。”
“爹爹,昨儿个我去顽还没有绿绿的草,今儿怎么就有了。”
贾瑚一蹦一跳上前抱住爹爹大腿,“太吓人了,多亏有包子馒头垫着。”
“你们仨老实点先别动,等大夫过来给瞧瞧,”
丫鬟的话和儿子对不上,贾赦凝眉思索,其中肯定有蹊跷,老太太那边“去看好假山别让人接近。”他完匆匆往回跑,直到半途遇见老太太便道:“虚惊一场,您先别急,那子全须全尾好着呢。”
贾老太太积极抓住大孙子,“没骗我?”
“真没有。”
贾赦见老太太脸色不对腿一软赶紧给老太太顺气,“真不敢骗您,您好生坐这歇会,等大夫过来给您瞧瞧。”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贾老太太头晕目眩的往廊下坐着,上还颤颤悠悠,“你去看着孩子,我这里有暳儿陪着。”
“唉,那您可别着急上火。”
贾赦让妻子稍安勿躁,提步又不放心的看了老太太一眼,这才带着擅儿科的刘大夫先走一步。事情匆忙他来不及深思,当下却觉得不对劲。他狐疑看向一群下人,开口问道:“花园管事是哪个。”
“回少爷,是老奴。”
丁婆子出列跪在地上磕头,天地良心,平日里她是偷懒,可自从少爷到花园这几日可都非常心。到底是谁要陷害自己,难道
“今日进出后花园的都有谁,你去查查,若是查不好”
言外之意无需,丁婆子赶紧磕头回话,“是,老奴这就去。”
虽然贾赦着急,却也知道急不来,他按下怒火转问大夫,听了之后才放下下来。多亏假山不算高,要不然一想他就惊出一身冷汗,“把包子和馒头抬到我外院书房,贾瑚你别动,假山都给我看好喽,谁敢接近立马把人抓起来。”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他才把儿子抱在怀里往上房走。
贾老太太上亲自检查,“没事儿就好,没事儿就好,孩子一时贪玩也是有的,别训斥他,再把他吓着如何是好。”她心头一松,人也没了精神,“你们先回去,我”话还没完,人就晕了过去。
“老太太,老太太,快来人。”
“你啊。”贾赦咬着后槽牙虚点儿子,“你先把孩子抱回去,这里我看着,的那个也调皮,你可得看好喽。”
从这件事情来看,他现在非常不放心。
什么意思,儿子的事不是意外。
沈暳知道现在不是追究的时候,心里却忍不住猜疑,她脚步越走越快,就连儿子都不假于人,宁肯自己咬牙抱着走。
贾赦叹了口气,在大夫来之前先给老太太把了脉,“掐人中。”
刘大夫姗姗来迟,急急忙忙上前把脉,约摸一炷香才道:“无事,只是偏枯症。”
“如此就有劳先生了。”
贾赦上前拉住老太太的,“您别急,就是一时半会左臂动不了,偏枯症好治,至多二十来日便好了。”
他掩下忧心宽慰老太太,其实也没谎,偏枯症就是半身不遂,放在眼下这个时代却不算难治愈。何况贾家的财力,精养药材名医都不缺,要好起来也快得很。
贾老太太听大孙子这么也就放了心,喝过药便沉沉睡去。
屋里静悄悄的,贾赦将丫鬟婆子唤到外间仔细叮嘱了一遍,之后便挥退其他人,只留下白嬷嬷问话。
“传话的丫鬟是上房的洒扫,老奴这就去把人带过来。”
“带到东院书房,你好生照看老太太,祖母她一时腿脚不便,得仔细看着,别再让她不痛快。”贾赦问完话回到东院,屋里俩儿子的笑声传到耳朵里让他心情好上一些,“你去和少奶奶一声儿老太太的病情,我就不进去了。”
作者有话要: 祝橘子天使早日康复平安顺遂病痛飞飞,抱抱(づ??????)づ
今天发生了点事,来晚了,白天会再更一章的。
感谢燕子金主的地雷,也感谢各位读者朋友的支持,爱你们么么哒。
大家如果留言就一起祝福橘子天使早日康复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