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A+A-

    此刻东方朔享受着帝王一般的待遇,着实挺激动。拉着刘彻就要再来一次,刘彻也正是虎狼之龄,想想第二日不必早朝,便由着东方朔动作,俩人情事并不激烈,倒透出一股细水长流之感。

    在建章宫宿了一宿,东方朔方回家。杨得道出来迎他昨夜里卫青与霍去病来了,东方朔连忙进去。卫青正在房里看兵书,霍去病听他讲解。见东方朔来,便笑着揶揄:“大哥可算舍得回来。”

    东方朔脸皮厚,并不在意,转而道:“兄弟怎么来我这里住了?”

    霍去病大声道:“我知道。是平阳公主递了帖子,要来我家,舅舅避难来了。”

    卫青脸红,呵斥道:“甚胡话!”嘴上这么,可又眼巴巴看着东方朔。

    东方朔忍不住笑,这卫青,倒真是视平阳公主如猛虎一般。

    “你先安心在这里住下,平阳公主那里由我去。”东方朔安抚的拍拍卫青的肩膀,心里却在思忖,平阳公主该是先跟汝阴侯有过一段才是,怎地直接就倒追卫青了?

    不过这个事还是得好好商议一番,毕竟平阳公主来头不,不好拒绝。

    此次匈奴伤亡不少,短时间内不能再来犯,于是朝政安定,九卿之列又开始活动心思,要刘彻诞子立后。东方朔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也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他趁着这段时间着实想了以后的路。汉朝民风并不算开放,但也不闭塞,对于龙阳之事不排斥。他也想过汉哀帝与董贤的故事,只是刘彻不是汉哀帝,会为了一个男人而置天下于不顾,而他也不是董贤,彻头彻尾的男宠,只能依附皇帝而活。

    思考到最后,总觉得他跟刘彻的前景并不乐观,除非,他抛弃皇位,与他携手山林。

    只是,这现实么?

    想不出便索性不想,庆幸卫青住在这里,俩人偶尔比试一番,或者探讨一下兵法。东方朔熟知历史,对于战略懂得不少,俩人交换一下思想,竟还真想出些出奇制胜的招儿来。

    秋初,卫子夫有孕,刘彻终于松了口气,上朝时改年号为元朔,第二年起即是元朔元年。

    东方朔还曾笑着反对,这元朔之中的朔也同东方朔的朔,难不成皇上对他用心至此,特意用了他的名字作为年号。

    当时刘彻笑笑,沉默了一会儿才道,你是便是吧。

    话的平淡,却把东方朔吓了一跳,毕竟刘彻可不是这么冲动的人,这么“浪漫”的招数不像他能使出来的。

    刘彻看出他的心思,淡笑着,你别妄自菲薄,朕远比你想的更看重你。

    东方朔不禁十分感动。

    元朔元年,卫子夫诞下一子一女,因着是早产,又是龙凤胎,颇有凶险,庆幸最后母子均安。刘彻顺应百官之意,于三月十三日,册封卫子夫为皇后。并册封长子刘据为太子,大赦天下。

    将近而立之年有了儿子,刘彻十分兴奋。东方朔很少去建章宫,知道卫子夫已经搬了过去。刘彻也识相不来烦他,偶尔晚上被敲门,迎进帝王的事情时有发生,东方朔没几天便心软了,言他不必做到如此地步。只是心里始终有了疙瘩,想着此后便随着卫青沙场纵横,征战天下。

    只是这话不是时候,所以面上俩人关系恢复如初。

    刘彻感动于他的宽容,此后对他倒是愈发好了。

    至于卫子夫,倒也是有些可悲,虽是生了儿子,也做了皇后,也不得帝王宠爱。

    平阳公主也是矜持之人,见卫青如此不上道,几番之后便作罢了。虽有心整治他一番,但有刘彻挡着,也就这么过去了。卫青松了口气,这才放心的搬回去。

    与卫青相处这段时间,东方朔对于仗有了前所未有的兴趣,故而每日积极练武,对着此后的军旅生涯憧憬起来。

    作者有话要:看战争不?不看我就三万字以内完结。拖了这么长时间,真的抱歉。

    神仙乃浮云,相守亦相知

    七月初七,上林苑中,钟琴之声不绝如缕,美艳舞者于空地上蹁跹起舞,一众大臣分坐两侧,举杯畅饮。刘彻身居高位,身旁是抱着婴孩的卫子夫。因着反击匈奴大获成功,又得了儿子,刘彻今日格外高兴,话都比平日声大上许多:“朕自登基至今,从未有一日能比今日畅快,众爱卿不必拘谨,开怀畅饮便是!”

    众大臣连连称是。

    卫子夫虽是生了四个孩子,眉目却依旧温婉清丽,她举起酒酹,敬道:“子夫恭祝皇上福泽绵延,万寿无疆。”

    刘彻笑着接过来,一饮而尽,低头看着自己的爱儿刘据,愈看愈觉得可爱剔透,不由伸手逗弄。谁知这下家伙十分不给刘彻面子,没几下便被撩拨的张嘴大哭,刘彻宝贝得紧,连忙抱过来,哄道:“据儿乖,父皇不再逗弄你便是,不哭了。”

    可刘据依然一脸委屈,清澈的泪珠顺着精致脸流下,颇为可怜,一代帝王不顾形象的哄孩子,大臣们见了,皆低头闷笑。

    东方朔如今官居大中大夫,又深得刘彻重视,位次仅在丞相御史大夫之下,离刘彻极近。见刘彻手忙脚乱的哄孩子,也是忍不住笑。对于卫子夫,他虽然心有介怀,但对于刘据,他却只想着将他拱上皇座,毕竟他可不想刘彻再生出别的孩子来。他认为刘据最大的悲剧在于——刘彻在位时间太长。不管他后来是否真的弄了巫蛊,最起码现在他是张白纸,若是悉心教导,绝不啻于刘彻。

    酒意正酣,公孙弘突然出列。

    公孙弘如今年届七十,早已满头白发,脸上皱纹极深,他是去年刘彻全国征选文学儒士时上来的,公羊春秋学派。因为年老体衰,并不得刘彻重用,但此人长袖善舞,圆滑世故,故而也还是有些朋友。

    他微微弯腰行礼,道:“皇上,半个月前,洛阳有一术士来报,在洛阳以东的侯山境内,出现神仙踪迹。臣五日前,亲往探测,果然见此足迹,印于石上,非神人无此脚力。臣特将此祥瑞之物,带回长安,献给陛下!”罢,做了个手势,示意下人抬进一个箱子,掀开上面的蒙布,果然是一块大石头。

    刘彻有些好奇,起身下去,绕着石头看了几圈,惊讶道:“果然是神仙的足迹?这个神仙是什么样子?听闻神仙有不死之术,是么?”

    公孙弘答道:“臣也知之甚少。臣今日已将发现神迹的李少君请来,皇上不妨问问他!”

    “那李少君现在何处?”

    “臣早将他请到长安,现在外面候旨。”

    刘彻刚要换人将他请进来,东方朔突然出声道:“皇上,可否让臣看看这块石头?”

    “东方朔?你又有什么话要?”刘彻一见他的样子,便知道他有话。

    东方朔走了过去,伸手摸了摸石头上的足迹,仔细看了看边缘,竟然没有砍凿的痕迹。神仙鬼怪之事,他自然是不信的。即便他果真穿越了,可对这些还是持怀疑态度。这脚印也不似人脚形状,倒像是……驴蹄子模样。

    “皇上,这石头有些意思,咱们不妨见见那位李少君。”东方朔知道刘彻爱修仙,爱丹药,他得扼杀。

    “嗯,宣李少君觐见吧。”刘彻重新回了位子上。

    杨得意传唤之后,须臾便见一位身着道袍、面涂红色、髯发俱白之人,半仙半妖般地飘然而入,因着夜晚模糊,竟像是脚不沾地的进来。大臣皆有些惧怕,细细的瞅着这位道长。

    那人并未下跪,只作了一揖,道:“贫道李少君启禀陛下,贫道亲眼见到神仙,未能邀他前来,请陛下恕罪。”

    刘彻道:“你果真见了神仙?长甚么样子?”

    “是臣的贫道的仙师太上真人,此乃是他留下的脚印。”

    众臣颇为羡慕,七嘴八舌的开始低声讨论,所以东方朔噗嗤一声笑,并不明显。然而李少君却听见了,转头一看,顿时亮了眼睛,几步飘过来,拽住东方朔手腕,惊喜道:“敢问是东方前辈?”

    东方朔皱眉,抽回手,问:“你认识我?”

    李少君点头道:“自然认得,你就算变了样子我也是认得的。东方前辈,来大汉这些年,过的可还好?”

    东方朔心一惊,难道他真的通晓前世未来,看出自己是穿过来的?刚要转换话题,就听李少君接着道:“四十年前自从王母娘娘蟠桃会上一别,贫道甚为想念你。”

    “噗……”东方朔一个没忍住,喷了李少君满脸唾沫星子。

    李少君淡定的抹了一把脸,转身继续对刘彻道:“皇上,东方前辈前世乃王母娘娘座下金刀侍郎,只因沉迷美色被贬下凡,今日见到东方前辈,贫道心中甚喜,更感于家师太上真人之言,天下圣君,已在大汉!皇上必定会成为千古之一帝,统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