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人证
“因为这些尸体年代太过久远,都已经成为了白骨,所以一直以来我也十分疑惑孟婆婆究竟是如何杀死那些人的,可是当我想到了那第二十六具尸体之后,我立刻就对其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检验,我不仅确认了他的身份,也确认了他的死因!”
“经过仔细检验,我首先确定这个人并不是被淹死的,我当时也找遍了尸体全身上下也没有找到任何伤痕,所以我怀疑死者应该是中了什么毒物,在我剖开死者的腹腔之后,我发现死者喉部的软骨有骨折的现象,再有我在死者的胃内找到了一只还没有消化的包子,这只包子和其余的包子不同,里面掺杂了蒙汗药!我们大家都知道,孟婆婆做的肉包子那是在全城都有名的,每天都有人为了吃上一口不惜彻夜等待,其实这一点四十八盗也不例外!当年孟婆婆侥幸从四十八盗的里活了下来,发誓要报仇雪恨,他把仇人的面容一一都记在了心里,每次当她发现自己的仇人以后,她都会以偷梁换柱的方式把藏有蒙汗药的包子卖给对方,等仇人吃下了那只包子被迷倒了之后,再把他搬到自己的那辆推车上带到罗刹庙那边再把他给掐死”
“大家或许不知道,当年传闻中四十八盗之所以来无影去无踪也没有人见过他们的真面目其实是因为这伙强盗并不是那些常见的马匪,而是水匪!每次他们杀人劫财以后他们都会驾船顺着水道逃入长江,以此来躲避官府的追捕和正义侠士的追杀。茫茫长江,一艘船根本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并且他们每次作案以后都会迅速离开现场,以至于给人一种他们是骑马离开的错觉,正是因为这样错觉,这四十八个人才会屡屡侥幸逃脱,最终成为为害一方的大盗!”
看着群众不解的眼神,沈环微微一笑,“我知道大家都很疑惑我为什么要这些,这虽然听起来与本案没有什么太多的联系,可这恰恰却又关系到本案的第一作案现场!我刚才过,这四十八盗都是一些水匪,而当年孟婆婆他们一家从外地回来时坐的正好是船!当年的腊月二十四,孟婆婆一家乘着自家的船回扬州,正当他们驶入瘦西湖水道与家遥遥相望之时却不巧碰见了那群强盗!时值二十四夜晚,家家户户都在忙着送灶神,河道上没有其他行船,这伙强盗乘打劫了孟婆婆他们一家,并且残忍地杀害了他们,更加残忍的是这伙强盗居然把孟婆婆儿子拖到罗刹庙原先的那座破屋子里做成了人肉包子!简直是禽兽不如!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每次孟婆婆在刃仇人之时都会回到原来的地方”
到这里,沈环不禁自嘲一笑道:“当然,这些也仅仅是我的推测,并没有任何证据,至于事实如何,只有孟婆婆自己本人知道”
沈环虽然这么,但是他心里却非常有把握!大家看着已经哭成一个泪人的孟婆婆,所有人都明白这恐怕应该是真的
到这里,铁无双忍不住出声道:“那我时候看见的那一幕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是孟婆婆在杀了仇人之后把那人做成了人肉包子?那我们吃的那些包子该不会真的是人肉做的吧?”
就在沈环准备回答时,只听孟婆婆在那沙哑地道:“没错我确实把他给做成了人肉包子,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那一幕!当时我拼命地求他,让他放过我们,可是他却还是活生生把我的儿子给杀死了!我什么也做不到!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把佳佳身上的肉一刀一刀地割下来我恨他!我发誓一定要让他受到同样的折磨!终于我办到了!我终于办到了!”
看着孟婆婆的情绪开始剧烈地波动,沈环连忙抢过话头,“没错,孟婆婆确实把人做成了人肉包子,但那也只是那个杀死她儿子的那些人而已,大家平日里吃的都是用猪肉做的,大家不必担心。”
听到了这话,门口所有人包括铁无双瞬间就把心放了下来,他们还真担心自己吃到的是真的人肉包子
案情到这里基本上已经大致清楚了,孟婆婆刚才也亲口承认了这一切都是她所做的,可是为了保住她的性命,官塘镇的人们却还是问道:“王爷,人家都断案讲究人证物证,虽然这三枚银月鉴的确是可以作为物证之一,但本案却没有人证,单凭此就定孟婆婆杀人之罪可否太过草率了一些?”
“人证当然有!不过到这个人证,我不得不告诉大家伙一个事实,或许你们不知道,其实早在二十五年之前,完全有一次会可以把这伙禽兽不如四十八盗一打尽,可是偏偏却被两个衣冠禽兽给生生葬送了!到底他们两个才是本案真正的凶!来啊!把人给我带上来!”
沈环坐回案前,没过多久,一个人就在飞侠等人的押送下来到了公堂之上,看到那人,孟婆婆顿时如同疯了一样想要扑上去,恨不得要生撕了他一般
沈环拍下惊堂木,看着脸色惨白杨明和谭笠大声问道:“杨明!谭笠!你们可认识他!”
“卑卑职不认识”
“不认识?呵呵!”沈环冷笑一声道:“那好!既然你们不想,那本王替你们!这个人叫郭新,是当年四十八盗的成员之一,当年你们二人进京赶考因囊中空空而来到扬州,你二人本欲与前次大考时相识的本地仕子一起结伴入京,就在那时你们二人恰好目击了孟婆婆一家的惨案!你们二人本该去官府报案,可是你们却为了一己之私选择了对其视而不见!更将其视为大发横财的大好时!当夜,你们偷偷地跟着四十八盗来到了他们的窝点,凭着刚才目睹的惨案借此要挟,你们由此获得了五十两的封口费!”
“这纯粹是污蔑!王爷,您可不能随意听信谣言哪!”
“谣言?好你个杨明,此时此刻你居然还在顽辩!你们两个家境贫寒,就连进京赶考的钱也都是家里人苦熬苦攒几年才积累下来的,平日里几乎是分文必争!可自打你们进京以后却一反常态!住豪华的客栈!**细的食物!穿上好的绸缎!难道这些钱也全都是你们家里攒出来的吗!你是谣言,那你要不要听听郭新怎么!你要不要听听那些和你们一起进京赶考的同科怎么!你还要让本王把他们全都叫到这公堂之上来与你们对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