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飞蛾扑火(小耳朵6打赏加更)

A+A-

    晨曦,有蝴蝶翩跹飞至床头,恰此时,顾谙睁开眼睛,微笑地伸出指。蝴蝶扇动着薄薄的翅膀,愉悦地落在她的指尖,慢慢收翅,欲作片刻停歇。

    “传”顾谙轻轻触摸着这位不速之客的羽翅,道,“传,从前世上是没有蝴蝶的,有的只有飞蛾。臃肿、灰色、令人憎恶的飞蛾,只配生活在阴暗的角落里。它们相信并接受着自己的命运。只到有一天,一只年轻美丽的母蛾,是呵,在蛾群里,她是美丽的。她无法忍受这种宿命。她渴望得到人类的承认和喜爱,更渴望能和爱人一起在光明的世界里遨游飞翔。可是蛾群里长老的阻拦摧残了她的思想,美丽的她渐渐变得郁郁寡欢,憔悴地没了精神。爱她的公蛾为了心上人,苦苦哀求找寻,终于得到了古老的启示在人类祭祀的时候,投入到围绕着他们的那堆光明里去,那么愿望就会实现。但这样也许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于是,这只傻公蛾为了爱人,毅然地做了决定。他来到人类的地方,躲避着追打,只为冲进那团光明里去”

    “后来呢”床边偎近的章儿追问道,她不知姐为何不接着讲下去。

    顾谙晃了晃指,指尖上已歇息够的蝴蝶带着半个听来的祖先的故事,迎着晨阳飞走。

    顾谙白了一眼章儿,道“呆子,哪有什么然后飞蛾扑火,只剩灰了。”

    章儿一跺脚,恨恨道“姐,好好的爱情故事,怎么讲得这般索然”

    “好好的爱情故事哪个跟你这是个爱情故事又是哪个跟你爱情故事是好好的我的章儿,这世上哪里有好好的故事哪里又会有爱情故事等我们好好地讲”

    “好姐、好姐,讲嘛讲嘛”章儿突然缠腻起她。

    “真不明白,三娘子的关门弟子,相师堂武道传人怎么偏爱这种虚无的东西爱情故事都是可笑的玩艺”

    章儿依旧拉着顾谙的白色亵衣不撒。顾谙无奈地摇头接着讲道“那光明是什么是火焰啊人类的火焰,会将公蛾烧成灰的火焰。可是他却仍旧义无反顾地扑了进去,火焰中他仿佛又看见爱人美丽的脸颊,他想伸再去抚摸,抚摸他与她如水的年华他安详地等待,等待付出生命的代价,成全爱人的愿望,投奔光明的愿望。可是光亮里又出现了一只身影,是他美丽的爱人,那只母蛾,追他而来,他想阻止,不愿美丽年轻的她失去生命。可是母蛾却坚定地拉紧他的。他们深情地凝望对方,执”顾谙本想快速地以“死亡”结束这个故事,却心知章儿不会就此罢休,遂耐着性子道,“在他们有意识的最后一刻,他们是幸福的,直至最后一刻,他们记挂的仍是对方。于是公蛾的愿望实现了,这个世上有了蝴蝶,追逐光明,美丽的蝴蝶;母蛾的愿望也实现了,每一对经历苦难的爱人都能相爱一生。”

    好不容易讲完了,顾谙深深地呼出一口气,心里告诫自己,以后再也不讲这种无聊透顶的故事了。转回头,却看到章儿一脸的泪水,不觉惊呼道“章儿你你不要告诉我你是为这对飞蛾哭的。”

    章儿一抹脸上的泪水,纠正道“是蝴蝶。”

    顾谙鄙视道“就算为蝴蝶,你也不至于啊”

    章儿吸着鼻子,认真问道“姐,你不觉得这个爱情故事太凄美、太感人了吗”

    顾谙顿时有着挫败感,道“你确定不是我讲的感人而是这个故事感人”

    “他们至死不渝的爱情多让人向往啊”

    顾谙正色,认真道“两只虫子,有什么爱情”罢,丢下仍沉浸在爱情故事里的章儿,一步三摇头地洗漱去了。

    外面的轿子已经停了多时。轿夫难得清闲,各自倚着轿杆晒着太阳。可怜内侍不时地朝相府里张望着,心里腹诽着顾家这位大姐的圣眷。深宫里的那位皇上每日里还忍着早晚朝之苦,受着朝礼规章典范的约束,可这位大姐却是连见驾的时辰都敢随意更改。上一次,不对,大上一次,这位大姐怎么的对了,她是这样对皇上的“你这个破宫殿我是不愿进的,是你求着我来的,既是求着我,那就得我了算,我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你不高兴你不高兴关我什么事”可怜皇上一脸的心,哄着她问吃什么、喝什么

    皇上的轿子没有任何标志,因为顾谙不喜欢,但凡顾谙不喜欢的,皇上也不喜欢,从前还好跟人解释为什么,现在却连问都不让问了,只“姐姐不喜欢,我也不喜欢。”因为很早之前,他喜欢喝糊糊粥,可顾谙很不喜欢,他便问了句“为什么”,当时顾谙正在临摹字帖,被他打岔抖了,顾谙有些生气便吓唬他道“再问,再问连你都不喜欢了。”于是,从那以后,皇上再没问过“为什么”。

    不再问“为什么”的皇上今年已九岁,相貌端正,肖先王,唯一双眼睛随其母贺太妃,温和柔情。

    北芷王宫位于照邺城正中,取天下周正之,王宫四门各有宫墙卫执勤守卫。当年建都时老主只请了一位国子监的老学究问了王宫设置一事,老学究用他一知半解的易经之取了王宫之址。丘法从却王宫套于王城之中,王宫中人走不出去,外面的人进不去。后来王宫西门破败丢了半扇宫门,帝问师,丘法从才吐口有了生,皇上下令连剩下那半扇门也卸了,将西门向外扩了半里供百姓做起露天生意来。因受天家庇佑,又无须纳税,在西门谋生计的人越来越多,营生多了,各色人等都聚集在这儿,皇上也常微服出,享一享与民同乐之趣。

    今日,着了一身绛色服的皇上,早早地等在点翠坊门口的米浆店,面前米浆碗见底时顾谙才姗姗来迟。皇上一蹦而起,直跳至顾谙面前,仰着脖,认真道“姐姐,我长个了。”

    顾谙目测一眼“嗯”了声,转身坐到身边的木椅上,喊声店主要了碗米浆。

    “姐姐,咱们今天去哪儿”

    顾谙看了眼皇上带的随从,问道“怎么只带这几个人,你堂姐呢”

    “芊芊姐姐在陪太妃”

    “还习惯她做帝师吧”

    “还算习惯,王姐脾气耐性极好,讲授的知识易懂,在政见上也有独到见解。我是听不出好歹,是顾相的。姐姐,咱们不提她了,今天去哪儿玩”皇上又问了一遍。

    “海一芊是个严肃刻板的人,该敬该尊的礼数你要切记,她虽是孤儿,却是正经的海家女儿,拥有一脉属臣。”

    “我知道。只是我不太喜欢听她讲课,枯燥无趣,哪里有姐姐你讲得好听”

    “我那都是些旁门左道里出来的轶事,聊做茶余饭后的谈资,”

    “可姐姐你会跟我哪些我能做,哪些不能做。”皇上认真道。

    顾谙慢慢喝了口碗里的米浆,问道“她都跟你讲了什么了”

    “比如当今三国经济之差所引起的国势、军事之差;再比如用人之法;还有应该重视诗书礼乐之法,国家应多办学院顾相陪听了几堂,他们两人聊得很欢,有些我听不懂。”

    “哪里不懂”

    “昨日讲亲士一篇,言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不是很明白。治理国家有很多种段,为何不关心贤士,就会有亡国的危险”

    顾谙指轻轻绕着米浆碗边走,柔柔地划着圈,思忖了一会儿才道“所谓贤士,就是有识之士,能治国安邦之人,有他们给君主出谋划策,治理国家,是君之幸、民之幸。可是相反,如果这些贤士没被重视任用,他们就会觉得你无识人之能,也就是个无能的君主,他们就会生出怠慢之心,背离之心,渐渐地就不会帮助你治理国家,那样的话国家离灭亡之期也不会远了。”

    “所以依姐姐之,我要知人善用才叫有本事”

    顾谙闻言一笑“孺子可教。”

    “那么,怎样区分提拔贤士呢”

    “于民而言,清官判案、依法治理,该当贤;于士而言,仗义直抒、敢于谏言者当称贤;于军而言,忠诚、能率军破敌者当为贤”皇上认真受教听着。顾谙一顿,又道,“如果这样的人你都不喜欢,怎么办”

    皇上一愣,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