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二四 伟迹——蒸汽机
孙伯纶一行沿着运河一路乘船到了临清,原本只是宿一夜继续北上的,却不曾想在临清的驿馆接到了来自京城的邸报,孙伯纶看过了工部的邸报之后,立刻下船换了马,一路疾驰到了京城,却未曾进京,直奔了京外的一套宅院。
这原本是原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之心的私人园子,后来王之心被捐赃助饷,拿出来的银两居内廷首富之位,后来侥幸逃脱,被方正化纳入麾下,只是以往的田宅都被充公了,后来这宅院便给了工部的郎中王徵使用。
院落由士卒把守,验明了身份才进去,牧锋是万万想不到秦王殿下如今紧张,不惜连夜赶路,就是为了看一个近两丈高的铁疙瘩!
这铁疙瘩像是一个圆形的房子,各种铁盖、连杆都是满满的金属质感,比牧锋见过的攻城臼炮还要大很多,孙伯纶绕着这个与印象中长的完全不一样的蒸汽转了好几圈,发现各种必要的械构件都是有的,只是样式、安置位置有些不合理,但当这东西实用起来后,会慢慢改进的,孙伯纶用力拍了拍蒸汽的外壁,厚重而冰凉的感觉传来。
他用力吐出一口浊气,尽量让自己的精神稳定下来,不那么的紧张,孙伯纶道:“王大人,点火试吧。”
王徵微微点头,刚要抬命令,忽然停下来,:“殿下,您还是到安全位置去吧,虽这蒸汽实验了十几次了,但下官也怕出事啊。”
孙伯纶点点头,招呼王徵一道进了百步之外的壕沟里,牧锋站在壕沟里,伸长了脖子去看,嘟囔道:“咋和当年试验攻城炮的时候差不多咧。”
“这可比攻城炮厉害多了,若是成功了,或许或许可以与盘古开天辟地相提并论。”孙伯纶认真的道。
王徵却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连称不敢,若不是孙伯纶扶他,或许王徵都不敢起来,饶是起身,这么一受惊吓,年逾古稀的王徵也是气喘不断。
好家伙,便是皇帝也只能自称天子,要是蒸汽可与盘古开天辟地相提并论,那自己不就是创世神了嘛。
试验首先从点火开始,炉子里的火焰很快灼热起来,接着匠人把煤粉铲入其中,一股黑烟升腾而起,过了一会,那个巨大的器开始有了动静,飞轮旋转起来,一个连杆连在一个杵米的大杵之上,咚咚的开始杵动起来。
牧锋的眼睛陡然瞪的老大,失声问:“那铁杵铁杵是。”
王徵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是红夷大炮,是原本京营安置在城头的,后来军队看不上,是太沉了,下官便从兵部要来,用来测试蒸汽的力量。”
“便宜了这么大炮了。”孙伯纶不在乎的道。
王徵没有接这话茬,而是有些担心的问:“殿下觉得这蒸汽如何?”
孙伯纶好不吝啬褒奖,:“此乃开天辟地之神器也,日后天下人都要仰仗大人之恩德,王大人,他日史书工笔,王大人的名讳可与秦皇汉武相提并论了,大人必将名垂青史,受天下万民之敬仰!”
“殿下是不是有些。”刚才一句盘古开天辟地就让王徵差点心肌梗塞,如今孙伯纶这般赞赏,王徵更是难以接受了。
孙伯纶摆摆,:“时间多是愚民愚妇,此等神器造福万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便是王大人本人,也是尚未认识到它的伟大,不过无妨,本王自然会奏报天子,为大人请功,以侯爵之位封赏!”
王徵知道,以孙伯纶今时今日之地位,可以一言九鼎,连忙跪谢,但王徵却:“殿下容禀,这等械,尚未完全发挥作用,若骤然封侯,恐怕人心不平,下官请殿下暂缓恩赏,若真如殿下所,此物造福万民,利在千秋,王徵自然受命!”
孙伯纶哈哈一笑,心道王徵到底是个读书人,太在乎旁人的看法,无奈道:“也罢,不过恩赏是不能少的,王大人淡泊名利,其他人却要养家糊口,这样吧,大人把设计、制造蒸汽的有功人员,不论是官吏还是匠人,列出个名单了,本王要筹赏其三倍薪俸,令有良田美宅!”
王徵微微点头,高声叩谢,周围人听了,欣喜万分,孙伯纶搀扶起了王徵,问:“王大人造出蒸汽,觉得此物应该如何使用?”
“殿下,此物乃是由您提出,殿下心中恐怕早有计较吧?”王徵擦了擦泪,问道。
孙伯纶笑了笑,他心里哪里是只有计较那么简单,:“今日无事,索性一起探讨一下,如何?”
王徵微笑点头,前面引路,进了他在院中的书房,书房里摆满了各种卷轴和书册,许多上面画着各类构件的图案,想来王徵平日便是在此工作的,王徵让人收拾了一张桌子,摊开几张纸,:“这蒸汽只用水和煤便可迸发出成百头牛的大力,但身形也是巨大,消耗更是不可计数,非一般人能用,非一般物件能用,几个匠人想把蒸汽安放在马车上,替代牛马,但是造出实物来,也不敢再提。”
孙伯纶微微点头,王徵道:“下官以为,这蒸汽最适合用的便是舰船之上!”
着,他把一张张的摊开,上面画的是船舶的线形图,竟然都是泰西人常用的夹板船,王徵:“下官前些时日随侍郎大人一起去了天津船厂,视察那里为登莱水师制造的军舰,西人称之为夹板船,觉得甚好,这船用的水少,帆索虽然复杂,却有一绝技,便是逆风,也可以走之字行进,而且身形巨大,船内空间甚多,下官以为,可以把蒸汽安置在船中部下面,一来可以压舱,二来可为动力,通过连杆、曲轴与外面的明轮连接,便可驱动明轮转动,让船舶前进,有风时,二力结合跑的更快,无风的时候,也可逆风而行,无需多行路途。”
着,几张自己画的图放在了孙伯纶面前,孙伯纶看了,强忍住不笑,这些图可谓是脑洞大开,一开始竟然是做了大风扇吹船帆,后来把明轮安置在船后,最后安置在船舶两侧,这个时候才渐渐像后世的轮船了。
王徵又道:“只是这样也有坏处,军舰的炮口都是在两侧,明轮会减少一些火炮数量,但水师的几个将官却不以为然,他们,若是能保证军舰跑的比敌人的快,少一些火炮也无妨,沈廷扬大人,把船建的大一些,就能把火炮数量补回来了。”
孙伯纶微微点头,问:“还有其他的吗?”
王徵又拿出一个卷轴,孙伯纶看了一眼,差点以为见到了后世的子弹头列车的车头,却恍然发现,根本没有轨道,而是轮子,王徵:“这是蒸汽冲车,上面覆盖铁片,当然还能安置火炮,用来攻城拔寨!”
着,又打开另一幅,这一副倒是像极了后世的多炮塔神教的坦克,不过王徵道:“下官觉得,也只是看上去可行,毕竟很多地方城池不是建造在平地的,若是翻山越岭,恐怕力所不逮,大都督府的人看了,辽东倒是还适用,西域也是勉强可以。”
孙伯纶笑了笑,道:“果然科技的第一动力是军用!王大人,为何都是用于军队,不用于民用呢?”
王徵微微一笑,:“殿下有所不知,您今日看到这蒸汽,不算人工,光是各种构件成本加起来就近两万两,商人逐什一之利,又岂会购买,下官曾想着用于煤矿等矿石运输,但是想到两万两银子可以购得三千匹马骡,这蒸汽可抵不了三千马骡之功呀。”
孙伯纶想了想,心道也是,只不过却也不能这么算,如今的蒸汽尚且不成熟,冶炼、锻造等技术也是如此,用料自然是考究,还要保证余量,所以自然贵了些,可是日后,随着各类技术的发展,蒸汽的价格必然降低下来,当价格低于畜力的时候,自然可以取代畜力,而真正能与械比成本的只有水力,但水力的地域限制太大了,蒸汽的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这些道路,孙伯纶细致的给王徵分析了一边,王徵想了又想,感觉很有道理,旁的不,因为各地兴起的高炉,如今北方的铁价在飞快的降低,已经只是原来的三分之一了,而且还在快速的降低着,前些日子去了天津,码头上的轨道车,铺设的轨道已经由硬木换成了钢铁的,有些部件采用了原本大明最顶级的苏钢。
而蒸汽的另外一种原料,煤炭,更是越来越不值钱了,如今快要入冬了,京中普通家庭用的蜂窝煤炉,花一两银子买的煤饼就能让一个五口之家烧用一个冬天。
孙伯纶从桌子上取用了一张纸,写下了几行字,又让牧锋拿出一封印鉴,盖在上面,交给了王徵,:“王大人,本王见你这蒸汽上的部件多是工打制的,可是如今兵工厂里已经开始用冲压、车床等技术生产械用具了,闭门造车是不行的,你持这封文书,可以前往任何一个北府的兵工厂和私人工坊,需要什么,只管调用便是,另外,告知工部和户部,你这里一切用度,从宽从优,万不可因为资金等问题延缓了进度,接下来便是尽量把蒸汽做,做强,还要可靠,等做好了这一切,又可以把价格降低道三千两,本王就授权水师采用,王大人,那个时候再行封爵,万万不可推辞了。”
王徵接过文书,欣喜万分,他收好之后,心的问道:“殿下,下官听,京城一些豪商,听闻蒸汽之后,想着加入进来,共同改进,关系都托到侍郎大人那里去了,不知殿下以为如何?”
孙伯纶坚定的摇摇头,:“便如王大人给本王看的那些设计,都是军国利器,如何能让商贾参与,商贾逐利,其中秘密多半要被出卖,若敌国得到,便是大明之祸事了。”
“下官明白了,回去之后,保密的事情也该提到日程了。”王徵微微躬身,心的道。
孙伯纶见王徵出去,走到了窗边,看着外面湛蓝的天空,心情舒畅了许多,蒸汽这粒种子已经发了芽,或许不远的将来,蒸汽火车回行驶在钢铁的轨道,驶往漠北、海西、西域乃至西伯利亚,蒸汽轮船会把士卒带出马六甲,带到澳洲,带到美洲,带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会有蒸汽动力的矿石粉碎,蒸汽动力的纺织,工业无需局促在水域之畔,可以在密布着煤炭的神州大地上遍地开花。
经历了几十年的沉沦,中华文明终将会站在世界之巅,只不过这一次,送达四方的不光是让人折服的强盛和教化之功的文明,还有铁与火,还有铳与矛!
“牧锋,今天将会被历史所铭记。”孙伯纶微笑对牧锋道。
牧锋挠挠头,依旧是尚未理解蒸汽带来的伟大变革,他想了想,咧嘴一笑:“将主爷,你也会被历史铭记的,哈哈!”
京城。
一顶轿子穿过热闹的街道,来到了一处宅院,这宅院不大,却是难得的清幽,靠近十王府街,偶尔有声音传来,也是图书馆里读书论道的声音,孙传庭下了轿子,走进院落,发现院中的景致极为亮眼,步移景易,平凡之中见得真正品味,端的是大家笔,世家的底蕴。
“孙大人,我家老爷请您去书房。”仆人心的道。
孙传庭进了书房,却见一人在那里品茶,此人虽然年迈,双目却是炯炯有神,正是内阁辅臣,礼部尚书吴甡。
“白谷,请坐!”吴甡起身,微笑道。
“吴大人为何请孙某到你私宅来?”孙传庭看了看周围,发现典雅之中不乏富贵,在秦王主政的时代,便是内阁辅臣,也没有这般身家。
吴甡笑了笑,:“白谷不要多想,这并非本官私宅,而是周首辅的,本官不过借来用用,要的就是这方安静。”
孙传庭微微点头,坐在了椅子上,:“吴大人若有事,便请吧,下官那里还有许多事要做。”
吴甡认真的问道:“南征之事,便是完了。”
孙传庭颇为诧异,道:“自然是完了,秦王行在都从洛阳返回了,如何能不算完。”
“可是秦王尚未返京呀,只恐有变!”吴甡道。
孙传庭呵呵一笑:“秦王自然是微服私访去了,殿下的习惯,您也是见识过的呀。”
吴甡迟疑片刻,又问:“不继续南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