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除夕
从餐厅出来往陶家去, 今天的道路格外堵,谭暮青的车子开开停停, 陷在车流之中。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大部分老板们不好太没人情味, 工作做完的就可以提前下班回家, 全国性的人口“大迁移”又一次开始, 进城的、出城的车辆将本就拥堵的道路挤得满满当当。
陶洛吃饱喝足, 晚上也没急事等着处理,相对于某些骂骂咧咧的司机乘客,她心态闲适,窝在车上与谭暮青边聊边等着车子前进。
比平时多花了近半个时到陶家楼下, 谭暮青的后备箱里放了几箱子食材,一起给搬进电梯送到了陶家。
“又送这么多东西, 我家的菜都快被你承包了。”来开门的顾文雅不太好意思。
谭暮青笑道:“老师太见外了,我就是做餐饮的,买食材再方便不过。”
陶琛倒是一点没客气, 过来一起将箱子该放冰柜的放冰柜,该收进储藏室的进储藏室, 完了拿出一大串手工香肠塞给谭暮青:“叔叔自己做的,拿回去尝尝,不一定有你做的好吃, 总是另一种风味。今天车多,我就不留你吃晚饭了,你赶紧走, 晚了路上更堵。”
谭暮青没有推辞,收下了。离开之前问陶洛:“明天上午的最后一次彩排,你还去吗?”
陶洛摇头:“不了,那边事情多,去了给你添麻烦。”
“那你好好休息。”
将人送到电梯口,看着他下去了才回来,一进门就被顾文雅抓着唠叨:“你也知道是给人添麻烦,那干嘛还要他送你回来?今天路得多堵啊,还送来送去的,他回去不知道要在路上耗多久。”
陶洛对着她妈眨巴眨巴眼:“那要不,下次我不要他送,跑步回来?”
顾文雅一噎,几秒钟后才道:“你还是赶紧去买辆车吧。”
陶琛提着拖把从卫生间出来,扫因为搬东西而弄脏的地板,听到顾文雅的话,道:“年轻人的事你别管那么多,谭暮青都毕业多少年了,你以为他还是单纯因为你这个老师的面子啊?”
顾文雅又被噎了一下:“得了,你们父女两就一起气我吧。”她往沙发上一坐,自顾看电视去,再不理他们了。
陶琛笑笑,又看了扒拉冰箱的陶洛一眼,无奈摇摇头,母女两的迟钝真是一脉相承,谭子想做他女婿,还有的磨了。任他在外头再怎么招人喜欢,到了陶洛这儿,也只能靠着慢慢接近感化这一招了。
谭暮青各方面都好,女儿能有这么个人照顾,陶琛是放心的,只是他做人岳丈,才不会帮着点醒女儿,没在里头折腾一下都算好的了。
第二天是大年三十,陶洛家三口加徐建,谁也没出去,陶琛煮了满满一大桌子菜,四个人上桌慢慢吃,从7点不到一直吃到春节联欢晚会开始。
因着之前感受过现场彩排的气氛,陶洛与好几个表演者成了朋友,记挂着他们的表现,她放下食物认认真真看。都还不错,就算没到精彩绝伦的地步,起码都表现得中规中矩,没因为紧张出现什么失误。
舞台上激情四溢,网络上已经有一堆人开始指点江山,不知从何时起,吐槽已经成为春晚的一大亮点。陶洛没怎么注意这些,守完岁便去睡了。
千百年后的第一个除夕,过得与以前一点不一样。不需要给长辈磕头,也没有那么多亲戚围在身边,不过,有陶琛爸爸,有顾文雅妈妈,还有徐建师叔,以及很多给她发短信问候的朋友,感觉其实也挺好的。
这一晚过去,醒来还是习惯性地坐练功,等到吃完早饭刷网页,才发现她的微博底下突然就多了几十万评论。
来找她的人很多,却大部分写的都是谭暮青。
不管众人对春晚如何吐槽,喜欢谭暮青的人只多不少。因为他没有微博,外界所知的几位与他交好的圈内人纷纷成了粉丝眼中的传话对象。谭暮青行事比较低调,平时还不觉得什么,昨晚的一场表演,把人都炸了出来,满腔的情绪无处发泄,全跑到这些人的微博底下留言来了。
这样的情况各家“被传话”明星粉丝也不生气。谭暮青的形象一向正面,自家爱豆被他家粉丝点名,起来,也是被认可的一种表现。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陶洛与谭暮青的关系被众人联系在一起,倒是让她在这时候形成了一个超高人气的假象。
陶洛翻着评论页面,粉丝的热情扑面而来,爱屋及乌下还顺便将陶洛夸了不少,想起她所见到的谭暮青在舞台上的精彩表现,她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男人,及得上这些赞美。
又看了一会评论,她便放下手机,转而进了书房。节后秦老的戏要开机,她得抓紧时间准备。可是,刚安静没多久,晚上一个电话又把她叫了出去。
微博上,春晚的热度还未完全退去,等到这一拨谭暮青的粉丝离开,掐陶洛的留言才被人注意到。
陶洛不上春晚,那是当天就辟谣了的,但就是有那么一拨脑子不清楚的还在上蹦下跳。
“春晚的热度蹭得开心吗?没上,老板不给力啊。”
“呵呵,就知道,不过是旗下艺人,谭暮青还不会为她下那么大力。”
陶洛的粉丝炸了:“神经病吧,洛洛本来就自己不上。”
“黑子脑回路绝对有问题,鉴定完毕。”
黑子出来反驳:“了不上也没用,炒作蹭热度是事实。不然干嘛要跟谭暮青去彩排现场?现在的明星炒作真是一套又一套,扒着我家谭男神,这个套路我服。”
粉丝们被气得不轻。炒作这种事是有嘴也不清,只要上了新闻,帽子随便扣。
“洛洛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都知道,不要被几句话带歪了节奏,黑子的眼睛里从来都看不到好的一面。”
这条粉丝评论出来,大家的情绪都平复下来,没人回复,黑子的热情也少了一些,没多久便沉寂下去。
陶洛没注意到微博上的掐架,她这会儿正在某演播室后台做准备。临时多了件差事,还得从大年初一晚上的那个电话起。
每年春节到元宵这一段时间,是国内各类晚会最集中的时候。除了万众瞩目的春晚,还有《戏曲晚会》、《歌舞晚会》等等。各种有针对性的专场晚会也少不了,邀请一些外国友人到场,展现大国风范、扬我古国文明。
今年的音乐演奏会弄了个华夏古典专场,请的总导演是刚从国外考察回来的国宝级音乐大师张老。
张老一生致力于华夏古典乐的研究,出去听了一圈外国人的音乐,再回来听自己国内的演奏家演奏的东方古乐,很是不满。
西方文明几百年,东方文明几千年,结果人家的成了世界的,而东方的传统乐演奏能够走出国门的却少之又少。
这里面当然有不少历史客观原因,但他作为这次节目的总导演,想的只能是如何将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
能够报到他这里的节目都是千挑万选,质量上乘,他却不满足。这些节目是不错,却还不够将老外好好震一震。他要的是没有被西方影响的、纯华夏的、顶尖水平的古典演奏。
老艺术家的执拗劲一上来,可苦了底下一帮执行者,都彩排过好几次了,老头子却还要精益求精,老缺点什么。演出的日子近在眼前,还逼着他们再去找找有没有落网的好节目。
水平高的,还得能直接上场的,导演组的几个副导走了取巧的路子,找到了其他各大晚会的负责人头上。春晚总导演就是首当其冲。
每年春晚都有好些个被裁掉的节目,不是不好,只是整场晚会需要协调的东西太多,被裁掉是无奈,而且某些很可能还要比留下的更好。
春晚的负责人摸着脑袋想了半天,各大晚会来他这儿挖节目的不少,他也乐得做人情,可是,适合古典乐演奏的,今年春晚落下的没有啊。
还是他的助手突然提到了陶洛。那几天她来看彩排,见众人的情绪有些紧张,特别是群舞妹子们,身体累,心里压力还大,就顺手将一旁做装饰的埙拿过来吹了一曲。
东方传统古乐里,埙是很常见却很少有人会吹的乐器。其历史之久远能追溯到原始时期,可惜到了清代一度断了传承。现代人学吹埙,照的是由清朝人所写的一本埙谱,而更多人买埙,只是作为一个玩具、一个架子上的装饰品。现在陶洛吹的,是她在周朝时常吹的调子。
一时间,低沉徐缓的音乐在那一个角落慢慢飘开,抚平一群人的躁动。
陶洛在音乐界毫无名气,那位副导自然对她不抱希望,但眼看着事情迫在眉睫,只好死马当活马,拜托助手联系了谭暮青,将人叫了过来。
参加演奏会什么的,对陶洛来无可无不可,不过是吹首曲子而已,又不是什么难事。之前在彩排现场吹过一曲后,她也被调起了兴致。起来,当年行走江湖,兴之所至吹奏一曲,何等快哉。
不用,当日随意一曲能安抚住表演者的情绪,今日这一首,也一样能征服在场其他人。
这才是真正的古声古韵!
张老当场拍板,陶洛的吹埙不但要上,还要放到醒目的位置。
大年初三这一晚,陶洛峨眉淡扫,着一黑色裙裾,缓缓出现在舞台上。
背景是一块鲜红的幕布,舞台宽敞,一束光独独照在她的身上,女子轻启唇,埙独有的音色传出。
乐声拙朴,时而空灵清幽,时而悠扬大气,徐徐拉开汉唐盛世的篇章。
春节假期没什么杂事,大街上的摊点都歇业了,大家闲着无聊都在网上逛,忽然,陶洛的微博又热闹上了,有位时尚博主发了一张照片,并@了陶洛和武馆以及她的粉丝们:“求鉴定,这是不是陶洛。”
众人扑过去一看,照片里明显是一个晚会现场,宽敞的舞台上,只有一人端坐于席上,眉眼低垂,捧着一个东西在吹。
“好像是吹埙?哪拍的啊。”
“黑色的汉服好有气质,想穿汉服了~”
“是洛洛啊,求问是哪里?”
博主回复:“我正在古典演奏会现场,这是出场第一个节目,好像是陶洛。”
“求直播!”
“求直播!”
博主却没了回应。过了好久才又上来:“刚才听入迷了,坐我旁边的老外都傻了。求直播的伙伴们很遗憾,演奏现场不能拍视频,刚才那张照片还是我偷偷照的。想听的去求陶洛吧。”
于是,大伙儿又一窝蜂去了陶洛微博,这回,粉丝里还夹了不少古典乐爱好者。虽然还没听到,但就冲博主这番话,以及那张照片,想听的念头就止不住。
粉丝们的留言陶洛暂时还是没有看到,她表演完后就去了后台。卸完妆换好衣服出来上了观众席,谭暮青的身边为她留了一个位置。
陶洛的演出让人叹服,其他人的也很值得一听,直到中场休息时,谭暮青才向她介绍,坐在他另一边的一男一女,是他的父母。
“叔叔阿姨好。”陶洛落落大方地与他们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