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兵策(三更)
老太医看诊结果与他二人一致,让疯书生恢复清醒是无可能了,醒过来也只会痴傻呆滞。
随风与皇帝早已商议好对策,对老太医道:
“劳张太医将他弄醒,奉仪取纸笔来,”对倾颜正色道,“接下来,他出来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请奉仪牢牢‘记’下来,事关我雪凉此战大计,请奉仪务必‘听’清楚。”
张太医额首称是,取出银针刺入疯书生顶上穴位,须臾,书生悠悠转醒。
他眼神黯淡无光已是痴傻,倾颜避开那目光执笔立于床头书案,静候书生将兵策一字不差地背出来
没有人能体会她的心情。
孙子兵法全篇十三篇,书生酉时一刻醒来,酉正时分开始念念有词,直亥时三刻倾颜停笔。
全篇六千余字,耗时不到两个时辰。
倾颜握笔的已经僵硬,案上地上洋洋洒洒散落着写满字的宣纸。
期间皇帝与顾善久久等不到消息亲自来看过,榻上书生意识不清念念有词,倾颜在一侧奋笔疾书,皇帝亲挑明案上灯花,再无一人打扰。
白日斗文台上发生的一切如暴风过境般传遍帝都。
翊王府中。
墨尊玦握着军师奉上的纸笺,面色难掩震惊。
纸上只有寥寥几句,并不完整,是齐相如远远听到的,只是离得太远听不真切,连这几句都语不成句。
“王爷,那疯书生已被随风带走,以密隐的段相信完整的兵书不久便可见天日,有次神妙策,此战定然战无不胜!”
军师信心满满地到。
而墨尊玦想到的远不止这些:“军师觉得这兵法从何而来?”
齐相如一愣,少顷,道:“王爷提醒了属下,若这兵法出自那疯书生本人之,他不应该发疯,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是从别处得来。
“只是这样惊人得兵法谋略为何不一早带着它自荐朝堂?难道这其中有何不为人知的秘密?”
翊王垂眸看着那零碎的几列字,沉声道:
“这不难猜测,那个书生刚得到兵书便被控制住了,直到今日才重获自由!”
齐相如恍然大悟,回忆着疯书生的举止,确实不想刚疯的样子。
“王爷觉得”
“疯书生今日重获自由便出现在斗文台上,恰逢皇帝就在附近,军师不觉得太凑巧了吗?”
齐相如一惊:“王爷是觉得这兵书是陛下若是如此,陛下何必这般大费周章?”
直接昭告天下岂不更直接?何必经由一个疯书生之?
“若是陛下也不能解释这本兵书的出处呢?”
这样足以引起轩然大波的兵法谋略却没有出处,岂不叫人怀疑?
“这”
墨尊玦指摩挲着纸张,面色阴晴不定。
皇帝费尽心思要保护那人倾儿,这部兵书和你有牵扯吗?
放下上纸笺,对齐相如道:
“天色不早了,军师回吧。神臂弩加紧督造,大军已经集结,出征只在这一两日。明日早朝陛下自会给天下一个交代,本王的伤也该‘痊愈’了。”
齐相如明白翊王终于要去上早朝了,告退离开。
翊王绕到书案后,伸在立柜一侧按下,“咔哒”,弹出一个的关盒子。
将上纸笺放入盒中复合上关,那盒子便于无人察觉的关暗道中迅速送到炎战中。
接下来,青龙堂会调用一切段查清这纸上所言从何而来,出自谁,事无巨细!
再另一边的丞相府。
赵勤失后第一时间跑到丞相府将事情始末告知段荐明,祈求丞相能救他一命。
段荐明起初并不在意,然在看到同在斗文台附近的李彤英派人送来的信笺后勃然大怒: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这么重要的事为何不先派人通报!”
赵勤冷汗津津,不敢自己邀功心切,只连声求饶。
段荐明余怒未消,喝道:“那疯书生现在何处?”
“被被禁军统领带走了”
竟然落入密隐中。
段荐明知道先已逝,再怪罪这个蠢货也于事无补,将前因后果仔细推敲,最后的想法与翊王不谋而合。
兵书皇帝从何而来?又为何遮遮掩掩?
一切静待早朝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