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A+A-

    王润之和王朝云的棺材已经在昨天就请人给起了出来,此时将这三个棺材装上马车,苏迈等人的家眷也开始陆续的上车了。

    高俅这边跟张根对面而立,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就这样很是随意的站着。

    良久之后,张根看了看自己中的这份公文,苦笑了一声,道:“大人!高大人!我的高大人啊!您这是闹哪出啊?苏先生驾鹤西归,我心里面也是难过的,我也能理解您的想法,可是您这样做,实在是不太合规矩啊!”

    “规矩?什么规矩?我自从入朝为官开始,我又遵守过什么规矩呢?我意已决,万难更改,你也不用多了。”

    高俅摇了摇头,这件事情早在七天之前他就已经想好了,自然不会因为张根的这一番话而有任何的动摇。

    “可是您这让我怎么跟朝廷解释?苏过他丁父忧是正常,可是您这个没法啊!”

    面对高俅,张根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劝阻了,道理人家不是不懂,可就是不按着规定来,他张根又能将人家怎么样呢?

    “没法就不要了!我写的东西你直接递上去就行,有什么问题,我自己担着!”直接将话给死了,高俅抬头看了看天色,紧跟着又低下了头来,“好了,天色已经不早了,我们还要赶路,你们就回去吧!”

    完之后,高俅也不管张根还想什么,直接转身上了自己的马车。随后车轮滚滚,向着眉州的方向前进了。

    留在原地的张根,看看高俅的马车,再看看自己中的这份公文,无奈地摇了摇头,紧跟着仰天长叹。这都是他娘的什么事情啊!

    苏轼去世的消息传播开来,同时高俅辞官的消息也送到了赵佶的面前。在看到高俅请求‘丁忧’的奏折之后,赵佶一阵沉默,随即将奏折扔在了一边,没有多什么。倒不是赵佶不想什么,只不过高俅现在都已经离开了杭州,就算是还没到眉州,估计也是差不多了,这种情况之下,赵佶还能什么呢?

    在得到苏轼去世的消息传播开来之后,不是人人哀叹,其实也是差不了多少的了。其实是苏轼那些朋友,不管是在朝的、不在朝的,反正都是十分的难过。

    而苏轼的亲弟弟苏辙,也是悲痛万分,更是在悲痛之中撰写了祭文——追合轼归去来词,后又作东坡先生墓志铭。

    就在众人沉浸在悲伤之中的同时,有的人却开始暗中动作了起来。旬月之间,韩忠彦被罢相,不久之后,元祐党人的事情再次被提了出来。

    只是眼下主持朝政的一干人等,全都是‘变法派’的元丰党人,本来还有个持反对意见的韩忠彦,此时却已经不在朝堂之上了。剩下的朝臣之中,曾布虽然也觉得这样做不太对,可是却也没有太过在意,毕竟有因才有果,这种事情那么多其实也是没有必要的。

    元丰、元祐本来都是大宋的年号,只不过一个是宋神宗的年号,一个是宋哲宗的年号。当初赵煦的老爹宋神宗赵顼变法,可是来回的折腾,到了宋哲宗赵煦这里,却是不想变法了,因此当年反对变法的一干人等就全都翻了身了,并且还带领着一大帮的同乡好友一同回来了。正事因为这样,变法的才会被称为元丰党人,而反对变法的就成了元祐党人。

    事情起来其实挺复杂的,可是真的要找这一次事件的缘由,却是十分的简单,毕竟反对变法的人里面,以王安石为首的这一帮人,重新上台之后做的实在是太绝了,全部的新法全都给废弃掉了。可是世界上哪里有这样的道理?如果祖宗传下来的律法是十全十美的,那怎么朝廷的冗官会那么的多,办事效率会那么的低下,要求变法的人会那么多呢?

    从这点上来,其实是元祐党人自己将路给走死了,倒是不能怨人家元丰党人。

    不过此时的元祐党人事件,却是牵连甚广,不只是那些反对变法的,只要不是元丰党人、只要是开口反对过变法的人,就全都牵连在内,波及不可谓不广。

    而在这次的事件之中,最倒霉的就要数苏轼了,本来在变法的事情上,苏轼的立场就是两边都不站,虽然不同意全盘变法,可是对于其中的一些变法内容,比如免役法一类的,还是比较赞同的。不过这次的事件当中,却是将其归在了元祐党人之中。

    正因为高俅‘不告而别’的事情而烦心的赵佶,对于这件事情却是没有太过放在心上,一见有人上疏有人反对变法,当时就怒从心头起,连带着对高俅的怨气也一同发泄了出来,因此对于这些人提出的元祐党人的名单连看都没有看就通过了。

    随后,蔡京看事情得到了皇上的认可,当即大摇大摆的出现在了人前,开始着安排‘元祐党人碑’的雕刻事宜。连同司马光、苏轼在内一共三百零九个人,全部雕刻其上,昭示全国。所有被雕刻上‘元祐党人碑’的人,还在世的人,重者关押,轻者流放,不经允许,不得内徙。至于已经辞世的那些人,虽然不能将死人如何,但是他们的亲眷却是受到了波及,最轻的也是不得为官。

    此碑一出,天下人人叱骂,元祐六年的状元马涓立刻作文大骂蔡京,不过却被列入了元祐党籍,随后免官禁锢,永不叙用。

    面对这样的结果,虽然人人心中都很是不满,可是却又无可奈何。现如今的朝堂之上,蔡京虽然不是只遮天,但是权势是一时无两,而有能力斥责蔡京的人,却大多对这件事情持支持的意见,毕竟他们一个个的都是支持变法的,在这件事情上是没有更改的可能性的。不过在人前的时候,曾布也是斥责过蔡京两句,毕竟‘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把事情做绝了,想要收场的时候可能就晚了。

    曾布的话本来是很中肯的,也没有什么重话,但是落在蔡京的耳朵里面,却是觉得多少有些刺耳了。要知道蔡京现在可谓是如日中天,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那里能听得这种训斥的话语?虽然面上没有表示,但是心里面却是实实在在的记恨上了曾布。

    这些事情不是一天又或者一月之内发生的,可是在高俅得知这些消息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三个月。

    此时正是正月十五,上元节。本来应该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但是高俅却是一点都笑不出来。整整三个月的时间,高俅他们这一行人才算是走到了眉州的彭山,即使是这样,他们也已经是紧赶慢赶了,要知道这个年代的交通实在是不够发达,再加上他们这一次是要扶棺归乡,因此注定是不可能走得太快了。

    况且大宋朝的眉州,白了就川蜀,也就是在后世的四川,而四川的路况,那就用不着多了,本就南行,再加上高俅这一帮人还要运送苏轼、王润之和王朝云的棺木,这就更加注定了他们不可能走得快了。

    不过好在苏洵就葬在眉州的彭山附近,到了这个地界,也用不着太过着急了,最晚再有两天的时间,高俅他们就能够将苏轼等人的棺椁运送到地方,然后下葬。

    因为考虑到自己这一行人的特殊性,所以他们并没有进入到县城之中,而是在城外面找到了一个住宿的地方,包下了一处单独的院落。

    等到一切都收拾妥当了之后,苏迈看着已经没有什么好忙的了,便招呼过了苏过来,开口吩咐道:“老三,那什么,今天毕竟是正月十五上元节,虽然咱们现在的情况也不适合,可是也总不能是这么个样子。你一会找个会,领着老四还有其他人进城里面转转,一来问问现在彭山这边是什么情况,二来也是带着他们出去散散心。若是总是这样压抑着,估计要不了多久,他们就先撑不住了!”

    “是!”

    苏过答应了一声,算是将这件事情给应承了下来。

    苏迈口中的‘老四’,自然是高俅了,其实按着苏过的意思,高俅其实是不用跟着前来的,毕竟高俅跟苏轼之间,白了也就是先生跟书童的关系,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不同寻常的地方。只是高俅执意如此,苏过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最后跟自己的大哥商量了一下之后,便默认了高俅的行为,只不过这称呼,更加的亲近了。

    得到了自己大哥的嘱咐,苏过也是很上心的,毕竟包括高俅在内的一干人等,最近的心情状态实在是不怎么样,尤其是高俅,原先身体就不怎么样,好不容易有了一些起色之后又遇到这种事情,如果不让高俅的心情得到一些改变,苏过还真担心这样的心境再勾起高俅的旧伤来。

    那边高俅正安排着赶车的人去吃饭,苏过就走了过来,轻轻拍了高俅的肩膀一下,开口道:“季旻,那什么,现在已经是下午了,一会儿要是没有什么事情,那咱们就先去县城里面看看吧!一来也是找找这边还有没有亲朋好友,二来接下来下葬的时候总不能靠咱们几个人上不是?”

    “这个我就不去了吧?”

    本来心情就没有多好,苏过提出这种事情来,高俅更加是不愿意去了。

    眉州这边是苏轼的老家,自然是会有不少的亲戚还在这边,哪怕没有苏过他们的长辈在了,但是同辈的肯定还有不少,至于那些晚辈么,就更加不用了,肯定是很多的。但是这些人跟高俅又有什么关系?本来心情就不好,再去看着苏过找到自己的亲戚朋友,高俅的心里面肯定会更加的不舒服——谁让他现在就是孤身一个人呢?

    “嗨!你又没有什么事情,陪我走一遭又有什么要紧的?况且这些日子忙于赶路,很多的消息咱们都没有打听过,三个月的时间,保不准就出现点旁的事情,难道你就不想知道了么?”

    苏过也是没有太好的办法劝高俅,只能是随便找起借口来了。

    不过苏过这么一,高俅倒是听了进去,虽然高俅辞官的时候很是随意,但是真要是高俅对于朝廷的事情一点都不伤心,那就是自欺欺人了,毕竟有很多的事情都是跟高俅有关联的,哪怕嘴上不在乎,但是心里面多少还是有些牵挂的。尤其是京畿禁军改革的事情,还有吐蕃诸多部族的迁徙,也不知道是进行的如何了。

    “这样那好吧!反正也已经很长的时间没有入过城了,进去转转,买一些应用的东西也是好的。”

    想起来三个月没有听到过朝廷的消息,高俅也是不好再拒绝下去了,毕竟有些事情,他还是真的该去了解一下。

    “那好,你看看有什么需要准备的,我这边再去叫苏箪还有苏符他们!”

    通了高俅,苏过就转身去找自己的两个侄子去了。

    至于苏过的二哥苏迨,其实从杭州到眉州,这一路之上都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哪怕苏迨却是也为苏轼的辞世而难过,但是苏迨跟自己的两个亲兄弟之间,关系确实也是不是太好。再加上苏迨的媳妇也是一个少言寡语之人,平日里也很少话,而苏迨又没有个一儿半女的,因此平日里就没有办法跟苏迈他们交流。

    不过这并不是苏过要操心的事情,毕竟自己的二哥这大半辈子都是这样过来的,常年间在外游学,苏过就算是想操心也没有途径了。

    不过苏箪跟苏符这些日子确实也是憋坏了,正是年少轻狂的时候,碰上这么档子事儿,自然是不会开心的。在得知自己的三叔要去县城之中的时候,当即做好了准备,当然也没有多么放肆,毕竟现在也不是该开心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