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平南巡抚

A+A-

    天宋王朝,雍和十九年仲夏,南疆局势紧张,原本隶属于云巅府的南疆十二部族,其中苗族、白族、蹇族三大族集体叛变,宣布不再归属天宋朝。

    苗、白、蹇三族合力整合,竟宣布建立天赐国,白族族长亲女为天赐圣女,是天赐国最高贵的人,苗族族长为大祭司掌管朝政,蹇族掌管兵权,正式与朝廷分庭抗礼。

    朝野震惊,没料到在忠勇伯亦是兵马大元帅的王卓奇将军,驻守南疆竟然没有阻止这局势。

    雍和帝大为震怒,连忙快马加鞭派特使去南疆查看情况,使者飞鸽传书回来,禀报南疆兵士损耗严重,粮草严重不足,兵器亦有大规模磨损,需尽快支援,否则余下的九个部族也有反意。

    重朝臣不敢得罪握重兵的王卓奇,只能将矛头指向了现任兵部尚书林葵英,皇帝知晓林葵英有失职之罪,却是罪不至死,只得先将林葵英收押。

    “朝中可有人暂代兵部尚书一职?”

    如今调集兵马粮草乃是头等大事,可惜朝中大臣各个精明,天宋国边境本就不稳,每年军费只能堪堪够用,如今更是有了战事,怕是连粮草都筹措不及,谁接这兵部的烂摊子谁就是傻子了。

    “啪——”

    雍和帝见满朝文武无一人出列,怒极之下,重重拍在龙椅上,众大臣齐齐跪下。

    “陛下息怒!”

    “哼,想我天宋朝竟无一人敢有如此胆识?”

    众大臣愈加跪伏在地,正在皇帝扶额之际,突然从百官尾端出列一人,正是上任不久的兵部参知靳闵之。

    “臣愿意暂代兵部事宜。”

    雍和帝看向下面镇定垂首的年轻人,很快便认出是三年前殿试自己钦点的榜眼郎君,靳川的儿子。

    如今兵部要务紧急,好不容易有人主动接这乱局,可没想到只是一个毛头子,纵使兵部要职空缺,雍和帝也不敢就这么把如此重责交给他。

    “靳卿,你倒养了个好儿子!”

    靳川连忙起身,心中骂娘,这死心眼的子,让你讨好你未来岳父,不是让你把命抵上去啊!靳川面上却是不显,神情愈加谦恭。

    “谢陛下夸奖,子不知天高地厚,只想着为陛下分忧,还是微臣教导不够,倒是让陛下看了笑话。”

    “既然令郎有心也有胆帮陛下分忧,阁老又何必阻止了儿子的一片赤胆忠心。”

    户部刘尚书不期然插上一嘴,自从靳刘两家二女退婚后,面上不显,里子却是不和已久,老狐狸刘尚书一听便知这靳阁老想要三言两语将自己的儿子给摘出去。

    “刘尚书有所不知,这兵部要务岂能儿戏,若是朝中众臣实在寻不得一位能够担以重任的,老臣愿代陛下在兵部先撑一阵子!”

    “靳阁老掌管内阁大事,怎能分心再去管兵部,这了等于白。”

    刘尚书听罢怒不可遏,明明是你靳老头家的儿子没有分寸,话到你嘴里倒成了我将此事算作儿戏了。

    “内阁本就靠靳阁老撑着,陛下三思啊!”

    “是啊,阁老身体也不好,若是殚精竭虑,恐我天宋会失去一巩固之臣啊!”

    底下的大臣纷纷附进言阻止靳阁老暂代兵部尚书一职,皇帝本就不愿内阁无人镇守,此番便顺着台阶下了。

    “靳卿快请起,内阁不可无人,莫要多言了!”

    完又威严地看向一时喧嚣起来的群臣,群臣深怕自己被捞去接兵部的烂摊子,一下子又都恭谨地跪在地上,只有靳闵之鹤立鸡群一般地拱站着,维持这个姿势似乎很久。

    雍和帝压下怒气,似乎也没有其他更好的人选,不如索性让这年轻人试试,有靳川看着,倒也出不了什么大事,若是找到合适人选,及时换了也行。

    “罢了,你这少年郎既然想接这兵部事宜,可有什么服朕的理由?”

    “陛下有所不知,微臣就任兵部参知,一直在前兵部林尚书处任职,知晓兵部所有流程细则,臣知道症结所在便是现有的兵马粮草不足,现在第一要务便是着人前去金陵王氏与锦官城的唐家筹措物资。”

    雍和帝此时倒是认真看了不卑不亢,却是中最关键症结的年轻人,可是的容易

    “胡闹,王氏与唐家今年的既定的份额已经全部呈上,此事不可行!”

    户部侍郎连忙出列反对,王氏每年上供的钱粮,户部必有折损,若是这般前去讨要,整个户部岂不是要遭殃。

    现存的两大世家中,金陵清河王氏地处富庶江南,每年给户部大量的钱财粮草,而锦官城的唐家便是以打造兵器著称,天宋士兵上的兵器大多出自唐门,而当今的皇后娘娘更是唐家嫡长女。

    “是啊,我朝廷怎么言而无信。”

    “就是,年轻人就是大言不惭。”

    “”

    雍和帝见站着的年轻人没有一丝一毫的焦灼之态,也没有要理论的意思,便也起了几分心思,多了几分赞赏之意。

    “朕见靳家郎并不是信口开河,倒是来。”

    “多谢陛下,微臣翻过兵部近十年的记录,雍和六年唐家因精铁矿陷落,只提供了当时既定数额的三分之二,而雍和十年又因与戎狄起了纷争,无法从沙漠中运来重要的冶铁原料石铜粉,从而少了四分之一数额,而雍和十四年,又少了五分之一”

    听着靳闵之越越详细,雍和帝倒是立刻明了这乃是一步妙招,并不是朝廷言而无信,而是情况紧急,需求这两家快速将之前的补上。

    “微臣相信,便是清河王氏也会因天时地利,偶有赊欠岁供粮食的时候!”

    户部刘尚书大惊,连忙出列回道。

    “启禀陛下,这王氏与唐家在次年都有向户部缴纳相应的滞纳银两,算是已经补齐了之前的欠项。”

    “噢?不过——他们欠的是兵器粮草,可不是钱财。”

    雍和帝一句话便堵住了户部的嘴,刘尚书连忙擦了擦头上的汗,心里对着靳家父子暗恨,如此一来陛下必定要户部筹措一笔数额颇大的银两,去向那王唐两家买兵器粮草去了,好不容易将罪责推给了林葵英那个蠢货,没想到到头来被这靳家的子又给兜回来了。

    “好,户部尚书,朕令你在三日内准备好昔日王氏与唐家所抵钱财。”

    “臣,臣——”

    “若是少了一个子——”

    “臣遵旨!”

    “好,靳家的子,朕便任命你平南巡抚,带轻骑一队前去锦官城与金陵城讨要所欠物资。”

    “臣遵旨!”

    皇帝沉吟一会,不知想起了什么,便又道:

    “唐家也算朕的三皇子外祖之家,朕便令其与靳卿家一同前往,襄助一二!”

    靳闵之皱皱眉,只好拱道:“微臣遵旨!”

    “退朝!”

    皇帝总算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心情甚好的离开了宣政殿,倒是靳川虎着一张脸快步走到了自己儿子的身边。

    “哼,翅膀肥了,等不及想飞了是吧!”

    “”

    “我告诉你,你这翅膀是迟早有一天被割了吃了!”

    “多谢父亲提醒!”

    “你,你,你,给我回家!”

    “是!”

    雍和十九年,原本只是末端官的靳闵之第一次登上天宋朝众人的面前,第一次展示出了其傲人的才能与智谋。

    林府外院会客大厅

    自从林葵英出事被囚,林府出口便被官兵守住,林风秀便一直统管了前厅后院,以强硬的段是府内下人主子们都不敢有所动作。

    “姐,先喝口水吧!”

    碧桃递上一杯水,林风秀接过快速喝了一口,滋润了干涸的喉管。

    “四算那边可有消息。”

    碧桃摇摇头,林风秀按下焦急地心情,坐在椅子上思索若是定远侯府不愿相帮,自己该如何救出父亲。

    “姐,碧桃斗胆,为何,为何不去求助燕王殿下?”

    林风秀慢慢放下上的茶杯,并没有作声,似乎在考虑着什么。

    “就算燕王殿下前些日子被陛下派平定徽州的匪乱,可燕王府毕竟还有人在,若是飞鸽传书给燕王殿下,殿下必定会回来救老爷的!”

    林风秀叹了口气,摇摇头。

    “碧桃,此话日后不必再提。”

    碧桃无法点头,慢慢替姐换一杯水,如今府里自然连茶都喝不起了,姐这些日子也瘦了好多,若是老爷再不回来,或许林府真的要散了也不定。

    林风秀想地却是另外一桩事,现在这林府还安全,亦是因为陛下还没有将父亲的罪责定重,可若是南疆战事胶着,最后惨败的话,这祸国的大罪也只能让林府来担了,届时怕是真的要大祸临头了。

    “姐,姐,四算,四算,回来了!”

    锦竹气喘吁吁地进来汇报,后面跟着跑进来的四算。

    “姐,四算幸不辱命,定远侯的人不给的进门,的就一直在门外等着侯爷,侯爷二话没便同意带信给淑妃娘娘。”

    林风秀这才松了一口气,只要自己的请愿能够让淑妃娘娘了解,虽然与娘娘相处不久,林风秀还是相信淑妃娘娘还帮自己一把的,接下来只需要等旨意便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