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五十二 廷间诘难
第二天,孙亮卯时刚到就被叫醒了,迷迷糊糊地在侍女服侍下穿好衣服,稍加洗漱后,就带着洛珍、岺昬上了太初宫的来接的轩车。
不一时,车到太初宫,孙亮并未前往大学堂,而是在待者的引领下来到太初宫昭和殿边的偏殿。偏殿与正殿只是一壁之隔。
孙亮静静候在偏殿,等待着孙权的召唤。不一会,隔壁传来群臣见驾与商议朝政之声。
有的官员汇报着各郡钱粮、税收及灾患收成一类消息,想必是户曹的官员;有的官员汇报着各郡及各官署官员出缺及补任情况,请求孙权任命;甚而有官员汇报着各地传的奇人怪事,一时昭和殿那边嘈嘈杂杂。
这应该是传言中的大朝会吧。这个大朝会,并不是解决国家大事的场所,更象是给一些中级官员晋见皇上的待遇。果然,不多久,就听黄门尖声叫道:“有事速速启奏,无事退朝。”,然后是一片拜舞陛辞之声,众臣散朝。
不多时,有黄门来宣孙亮前往后殿晋见。孙亮随黄门来到后殿,只听着后殿里丝竹悠扬,孙权正准备与一干众臣宴饮。
“儿臣亮,拜见父皇。”孙亮上前,施礼道。
“子明来了。无须多礼,快快入座吧。”
有侍者过来,引领孙亮在孙权左边坐了下来,对面正是有过一面之缘的的滕胤,滕胤下首正是中书令孙弘,自已下首坐着一个五十余岁,风流儒雅的老者,却是自己的另一位姐夫,车骑将军刘纂。
案首的孙权左轻挥,丝竹之声停歇,侍者躬身退在一边。
“众位爱卿连日辛苦,大家满饮些杯。”孙权举杯相邀道。
“谢陛下,为陛下寿。”殿内众臣纷纷举杯。
君臣相贺,连饮三杯后,孙权召唤孙亮道:“子明,你过来见过各位勋臣。”
孙亮急急起身,向各位拱施礼道:“”
向诸位勋臣拱道:“亮见过诸位大人。”众臣纷纷回礼。
“各位爱卿,此乃朕之七子。若诸卿不嫌其愚钝,还望不吝指教。”孙权当众介绍道。
“怎敢。”众臣嫌让道。
“哈哈,七殿下聪慧之名遍传天下,何来愚钝之。吾等不及殿下多矣。”中书令孙弘笑道。
“孙大人过誉了。”孙亮谦让道。
“何来过誉也,殿下所制香洗风靡建业,更首创股份制经营。弘近有所思,是越思越见其中之妙。新近更闻,殿下于冶山皇庄兴学校,振工商,减租税,抚匠奴,更是创建曲辕神犁。殿下之功,功在社稷,殿下之仁,当流名千古。弘瑾为陛下贺!”孙弘一边着,一边身孙权致贺道。
“哈哈,子一点成就,何堪入诸君之耳。诸爱卿,饮酒。”孙权哈哈笑道。
“陛下,微臣有些疑惑,可否请教殿下。”一个布衣中年男子站了起来,向孙权施礼道。
“哦,谢爱卿,尽请随意。”
随后这个中年男子走到孙亮面前,拱施礼道:“殿下,下臣谢慈,现忝居中书郎之职。”
“亮见过谢大人。”孙亮拱回礼道。
“听闻殿下欲效蜀先丞相自比于管乐。今殿下制香洗,振工商。下臣以为,殿下有所有妥。商人奸黠狡诈,低买高卖,不事生产而徒分其利。更有商者,以希罕无用之物而谋暴利。长此以往,必使风气大变,人人不务农本而谋侥幸。敢问殿下,当此之时,殿下又有什么良策?”
又是个重农抑商的老顽固,孙亮腹诽道,脸上微笑道:“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农工商三者缺一不可也。无农则乏食,无食则国不安,农实为国之本也,可称之为无农不稳。
春秋又曰:工谷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山泽,冶铜铁,制器具,这应该是工匠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工匠,那农夫中的犁锄又从何而来?没有工匠,我们居住的房屋,乘坐的马车,又从哪里来呢?是不是可称之无工不富之?
而商业却可做到互能有无。如农夫中有粮,工匠中有犁锄,如何使工匠所制犁锄尽快到农夫中呢,这就是商人的作用了。商人快速地把工匠所制犁锄送到农夫中,农夫得以开垦更多土地,生产更多粮食。工人不用跑到农夫那就能从商人处得到农夫粮食,因而能专心制出更好的犁锄。此是不是可称为无商不活?”
“殿下还没回答老夫,若人人重商经商,田地荒芜,又将如何?”谢慈争辩道。
“谢大人有些过于忧虑了。子以为绝对不会了现此等情况。太史公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人日多,农人日少,刚从商获利不如务农之利,自有人会弃商务农。农事有天灾**,商人也有亏有盈,并不象谢大人所的低买高卖这样容易啊。”孙亮有些不耐,话也不客气起来。
“你”谢慈被孙亮挤兑得老脸胀红,不起话来。
“子无状,还请谢大人海涵。”孙亮拱逊谢道
“你你”谢慈愤然地甩了甩衣袖,转身离席去了。
“好个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又一个高冠博袖,一身青衫的儒者走了出来。向孙亮施礼道:“黄门侍郎韦昭见过殿下。”
“殿下所言农工商之论,道尽三业之妙。吾闻国无礼不治,民无礼不行。然昭闻殿下于冶山皇庄办学校,不传儒术,只教学生识字、算术及工匠技艺之术,这又是何故?”
终于还是抓到了自己的痛处,总不能儒术礼教思想没用处吧。
孙亮摆出一副谦恭的态度道:“先生教训的是。子曰:“有才无德,人也;有德无才,君子也;然德才皆具者,圣人也。兴教育,自以养德为先。
子于冶山兴办学,学者,乃道也。子才疏学浅,怎么敢传习儒业。冶山学,招录些佃农匠奴之子弟,传授工匠技艺道之术,只是想便利他们操持工匠之业罢了。当然,如果有名儒大家意欲前往教导,孙亮敢不倒履相迎。”
“也罢,如果殿下不嫌弃,下官和几个朋友不日前往拜访。”韦昭拱道。
“定当欢迎。”孙亮拱回礼。
“哈哈,只怕到时韦大人那些朋友看不上那种地方啊。”孙弘在一旁笑道。
“孙大人见笑了。”韦昭也不多,径直回席去了。
见再没有人出席,孙亮向众人微微一拱,也坐了下来。
侍者陆续摆上酒食。
“诸位爱卿。”孙权高举酒杯,道:“子懦弱,还有待诸君扶持,多加教导为是。来,诸爱卿,饮甚。”
众人共饮。
孙权放下酒杯,道:“前两逆子相争,致朝野不靖,社稷不宁。朕今日,把此子托付于诸君,愿诸君勿负朕意。”
这就要托孤?众臣共惑间。孙权又道:“朕意已决,可着有司拣选日子,册立子亮为太子,大赦天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