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伐交11
段凌引百里燕入中庭前厅,摆上了糕点和肉食招待,之后便大大咧咧径自开:
“咸军神威所向披靡,所到之处摧枯拉朽横扫卫军,段某甚是佩服啊。”
“呵呵,段使过誉了。我军能有今日之举,皆赖三军奋勇效死,君臣齐心,其他的不过是点缀尔。”
“哈哈,如今天下尽人皆知,咸国今日之盛世均为永兴侯一人之力,永兴侯过谦了吧。”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断,本侯了不算,段使了也不算,今日做此空谈着实无趣,传扬出去,不免为世人所讽,段使不谈也罢。”
百里燕有意制止了段凌的阿谀吹捧,意在为接下里的谈判做气氛上的铺垫。见百里燕声色全无,段凌态度谨慎起来,他心试探着:
“如今大势已定,永兴侯今后可有长远的打算。”
“呵呵,远的没有,近的正要与段使谈谈。”
段凌闻声话风不对,顿时警惕起来:
“永兴侯是要与本使谈?”
“正是。如今卫国败局已定,我国替贵国解了破国之危,贵国总不能让我国白白出动二百万人吧。”
“你!”段凌闻讯情绪激动,然转念一想又压下心绪,他:“据本使所知,当初我国驻陔陵使者张阶已与咸王达成最终协议,如今卫国战败,你我两国应按当初约定履行协议。我国让出桑南、桑北六地半郡,承认贵国占有德康、原山、秋郡三郡,而贵国应将瑞郡、净源、贡详、康郡四郡转让我国,如此还不够吗。”
“段使难道是在耍本帅吗,我王与张阶所谈协议是不假,但前提是我国以三十万兵力奇袭卫军突然发兵,给以卫军毁灭打击。但因贵国的疏忽与泄密,导致我军计划暴露,被迫征召两百万大军消费钱粮亿万,十倍于当初代价。
而今卫国将德康让给了志国,志王几次三番向我王讨要德康,且德康又是连通原山、秋郡两郡必经之路,长孙国主难道要我王隔着德康郡治理另外两郡吗。”
“德康如今在咸军中,咸王既已占了卫国的土地,岂有让给志国道理。”
“按段使的意思,我国是不给喽。”
百里燕质问道,段凌很是理所当然理直气壮:
“咸军战力滔天,难道还怕与志军一决雌雄。”
次一言既出,百里燕大怒,一掌拍在案上怫然道:
“早在开战之初,志国切断了我国南下牧场一应通道,封锁了思水江上游,减少了物料供应,如今几十万匹战马滞留中原,日耗粮草不计其数。眼下战事未休,再与志国开战,段使是要我咸国亡国吧,嗯!”
“贵国握神兵利器所向披靡,杜锐勋六十余万大军一夜败于咸军之,志军又岂是咸国对。”
段凌的轻描淡写,态度极是无知傲慢,根本不打算做任何退让。百里燕强硬以对:
“段使好大的口气,战端岂能擅开,人命岂是儿戏。我国出兵实为贵国,如今志国欲取德康,你长孙一推了之要我攻志,简直岂有此理。段使今日若不给法,今后一切之后果皆由贵国承担,勿谓言之不预!”
“你这是强人所难,分明是卫国将德康让与志国,而今德康已在你军中,这与我国有何干。”
“怎无关系,若非你国走漏消息,我军缘何要多等四个月,卫国又焉能将德康让予志国,一切因果起因皆由你国而起。而今志国向我讨要德康,原山、秋郡两地焉能置于我国管辖之下,你国不负此责任,谁负责人!”
“哼,卫国十数郡尽在永兴侯之,随便让出一郡又何妨,志国何必执着于德康一郡,此法阁下难道不知吗。”
“段使当真天下人皆是蠢猪吗,德康乃西进之咽喉,得德康者得卫地,志国若只为土地,大可不必强行索要德康,其意在需取得此地扼我咽喉,况且卫国许诺在先,其索要德康乃名正言顺,岂是你换地就换地。”
德康、原山、秋郡、名田、康郡五个郡自东向西走向,被夹在志国、徐国与长孙三国之间,即便志国同意答应换地,其大可提出索要原山,亦或者秋郡,因为只有这三郡是跟志国占领下的孙国旧地是接壤的。
所以无论怎么换地,都在当初咸王与张阶的约定的德康、原山、秋郡三郡之内。而且志国有充足的理由索要德康,因为是卫国许诺在先。
当然,地在咸军中,咸国大可以不予理会,但志国经济上的反制措施,将影响咸国消化占领土地的时间,乃至拖累经济,且公良军现在就在德康境内的南部与赵逊对峙,其铁定索要德康郡,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只要封死了德康郡,就封死了咸军向西扩张的通道。
而志国供应着咸国大量的初级品原料,咸国这些年光顾着扩张产能和市场,没有余钱用于战略储备,无法承受原材料中断带来的生产停滞,因此咸国短时内是不可能与志国开战的。
退一步,咸国与志国开战,晋国在落井下石,切断原料供应,并以此为要挟,咸国只能死的更惨。
咸国的棉花、羊毛、大豆、白铜、石油、矿石等等严重依赖进口,而火药需要棉花,饲料、食品、肥料需要豆粕,燃料、油脂需要豆油和石油,冶金需要白铜,晋、志、宋三国又占了多数,一旦打起来,咸国经济上必然是吃亏的。
当然,三国如若停止出口,贸易的损失是双向的,但三国的社会形态决定了其社会承压能力远高于咸国,失业带来的社会冲击十分有限,但对咸国的冲击。
同时长孙与晋国还维持着表面上的联盟,晋国又是咸国的上邦,政治上的压制,咸国也不可能通过兼并长孙向西发展,因此实际上就堵死了咸国扩张的步伐。
咸军攻卫有一个最大优势,就是战场宽度短。咸国只跟卫国在德康接壤,还隔着一条江,因此南北战场宽度是有限的。且卫国在中原的郡县基本是东西走向,南北短,只有到了康郡才会发生改变。因此咸军从德康登陆的兵力密度极高,精锐力量可以集中于正面强推。
但志国则截然不同,咸国南部边境与志国全线接壤,犬牙交错相当复杂,公共边界超过两千公里。咸军根本无法在两千公里的边境上全部铺开。
更进一步得,攻卫国的登陆主力是火器,截止到去年底,咸军如今只装备了八九多人,还必须集中使用才能保证战斗力,因此八九万人至多分置两个镇军。
反观志军,其人口众多兵员潜力巨大,两千公里战线上分别出击,占有绝对态势优势,咸军尽管有火炮抵消志军人数优势,但漫长的边境将无法阻止志军穿插,贸然开战也没有做好必要的战略准备。因此志军哪怕在任何一点实现突破,咸国的损失都很大,尤其是经济上。
同时志军有成熟的骑兵建制,武装起来数量远在咸军之上,而咸国南北战略纵深相对较浅,志国战略纵深大,咸军突击难以迅速攻入志国都城,相反志国若集中骑兵突击,更容易对咸国腹地经济重镇都郡形成实质威胁。
此外,咸国经济密度高,志国切断南方通道和物料供应产生的一系列产业影响将迅速影响咸国上游制造业,制造业一旦断绝原材料,等于丧失了商品供应能力,没有商品供应,钱就无法回流,纵然咸军最终能取胜,由此产生的经济军事损失也是天文数字。
当然,若站在段凌角度出发,咸军大可占领志国的郡县作为补偿,这显然是当下普遍的作法和想法,但结果只能是摊子越铺越大,有限的经济资源被大量用于安抚民众稳定治安,战争造成的经济内伤将严重拖累咸国经济,迟滞教育和工业发展。
短期来看,面子上是过得去,但长期而言,将浪费百里燕宝贵的时间和生命,用于大可留待日后解决的问题。因此与志国开战哪怕能取得压倒性胜利,经济和时间损失难以承受,政治代价更为严重。
诸侯不会坐视咸国暴走做大,干趴志国的同时,咸国经济也会破产,到时候诸侯群起而攻之,局面将彻底失控。
谈话发展到这个地步,基本是谈崩了,百里燕也没打算谈成功。最后,他起身厉色道:
“段使,本帅奉劝贵国一句‘若想人不知,除非你莫为’,贵国此前做了什么,段使心里清楚。算计他人,终究要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德康之事还没完,咱们走着瞧,哼!”
话音落下,百里燕转身离去,事情变化太快,段凌还未反应过来:
“诶,你,怎么”
百里燕头也不回的扬长而去,只留下段凌还在细细回忆刚才百里燕过的每一句话。
大约午时二刻左右,不等段凌前来“告御状”,其与百里燕的谈话已经传到天子行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