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十分精美
与周继鸿不同的是,周秀晴却没有她弟弟那般激动。面对纷至踏来的赞美之声,周秀晴也只是微笑着一一额首,神情颇为稳重端庄。
李东升看了一眼镇定的周秀晴,微笑道:“周秀晴周矿长,清溪铜矿的成功,全是你的底子打的好,辛苦你了!”
“东家客气了,这是我应尽的本份!”周秀晴礼貌地回了一句。
李东升又道:“咱们刚才听了清溪铜矿及陡山铁矿的工作汇报,想不想听一下金瓜石金矿的工作汇报?”
“想!”大家异口同声。
李东升微笑地看着周秀晴,周秀晴点头,站起来,也拿出一张清单来道:“东家、麻大总管、聂知府及各位同僚。周秀晴受东家信任,受授重职已五月有余,期间得到东家与诸位的大力帮扶,秀晴在此表示感谢!”
大家听了都微笑起来,纷纷表示不敢。
周秀晴还是很讨人喜欢的,她的美貌与爽朗有种异样的魅力。接触过她的人都很喜欢她,在李东升的集团中,周秀晴算是人缘极好的一位了。新首发<ref=&qt;<ref="ttp://;"trget="blnk">ttp://;trget=&qt;blnk&qt;><ref="ttp://rget="blnk">5w
周秀晴看了一眼李东升,然后目光移到清单上,念道:“金瓜石金矿建矿已有一月,已出产金24斤,银36斤,铜420斤,另外还筛选出铁砂0000余斤”
听到这里,李东升突然打断道:“等等,周矿长,你刚才的数据再慢慢报一遍。”
周秀晴听了只得把数据重新报了一遍。
会议室里众干部又都安静下来。
“24斤黄金乘以6,再乘以0,便是940两白银36斤银乘以6,便是56两。420斤铜乘以0,那就是42两。0000斤铁砂,每斤20文,那就是200两。四项个加起来便是2245两白银!”
李东升很快便心算出来总价值,心里立即扑通扑通跳起来。
“乖乖,金瓜石金矿果然不是盖的,真不愧是台湾第一大金矿。这样的含金量即使放在全世界的金矿里面来,也相当可观了。哎,难怪一有钱人,便是家里有矿的。看来以后的工作重心要多放在挖矿上了,这可比做玻璃和种田强太多了!”
也难怪李东升心跳加速,金瓜石一个月的产值,便赶上了清溪铜矿前三个月的总产值,要是再扩大生产,产值肯定还会往上翻。
李东升压下心头的兴奋,示意周秀晴继续汇报。
周秀晴看了一眼李东升,又念道:“金瓜石金矿目前共计投入200两,只计算金、银、铜、铁四项产出,计价约22400两白银。目前矿区还在扩建,预计还要投入一万三千余两白银。
金瓜石金矿由于建矿时间短,目前员工总数为625人,莆田总部的评议员并未对矿区职员进行测评。汇报完毕。”ァ新ヤ8中文網om&p;lt;首发、域名、请记住inzongwénǎowǎng
李东升听完,站起身来,带头鼓掌,其他干部也不敢坐着,纷纷站起身来为周秀晴鼓掌。
周秀晴也不好坐着,只得站起来,一一还礼。
李东升在座位上激动了许久才渐渐平息,他虽然在海外绕了一圈后捞了不少钱,但那些生意并不好做,都是用性命堆出来的。
打仗虽然赚钱多,但风险太大,而且不是天天都有钱进,多数时候都是只出不进。
但挖矿却不同了,虽然也会偶然会有矿难死伤,但与战争相比,这些伤亡与战争相比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最重要的是矿山几乎是天天都在生钱,尤其是金银铜矿。这个优点,在以银本位为货币体系的时代,几乎没有任何行业可以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一想到钱,李东升忽然记起一件事情。他在众多干部里面寻找,终于找到了司马泷。
“司马泷,我记得我去日本之前让你雕刻钱币模板,你可有成果?”
司龙泷听了站起来道:“回东家,目前我已经雕刻出了三副模板,昨日您回来时,我见您太忙了,便没有把模板拿给您看。”
“模板带来了么?”
“带来了!”
着司马泷便拿着一个木盒离开座位,来到李东升面前。
李东升接过木盒,打开来一看,便看到木盒中放着三副钢模及三个钱币的样品。
李东升拿起其中一个金币的模具看了看,见上面雕刻十分精细,便又去看那块金币样品。
那金币也是外圆内方的形状,外圆外侧都有细密均匀的锯齿,在金币的正面写着“台湾黄金”四个字。
背面方孔的上下写着“一两”字样,方孔左边写着“台湾银行”四个字,方孔右边写着“成化十七年”五个字字样。
在方孔左边两排字底下,还有龙凤的图案。那一龙一凤线条简单,它们环绕着钱币中间的方孔,极为传神,惟妙惟肖。这些文字和图案用的都是凸纹,圆润饱满,十分精美。
李东升仔细看了金币几遍,并没有挑出什么毛病来。
这金币式样与他当初的要求有少许差别,那便是正面没有龙凤浮雕,而且正面的金币正面写的不是台湾通宝,而是台湾黄金。
李东升抬眼看了一下司马泷,问道:“司马泷,这金币的正面为何没有龙凤图案?”
司马泷听了道:“东家,这龙凤图案雕刻十分艰难,远比那些文字困难许多。若是图案与字体重叠,在铸造时很容易粘连,铸出来的钱币图案很容易混为一体,反而不美。”
李东升听了觉得有道理,便不再追究。后世的钱币有很多并非铸造,而是压制出来的,但那种铸币极其精密,以现在的加工水平,是不可能做的到的,所以目前还只能用铸造的技术。
李东升想要造的钱币首要标准便是必须精美绝伦,让人无法仿造。在有限的条件下,能造出如此复杂精美的钱币已经难能可贵了。
李东升又去看银币,这银币与金币几乎一样,只是正面的字样是“台湾白银”,其他的内容与金币一致。
看完金银币后,李东升又去看铜币,这铜币的正面写着的是“台湾通宝”,背面金额写的是“十文”以及“台湾银行”、“成化十七年”。铜币材料用的是纯铜,颜色发紫,样式与金银币也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