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再接再励
司马泷在旁解释道:“东家,由于时间紧迫,我只是刻出了金、银、铜各一两面值的模板,如果您觉得没问题了,我再继续刻制其他面额的钱币。”
李东升听了点头道:“我没什么问题了,就按这些样子刻吧。对了,从明年起,在台北设置台湾银行,由财务总监纪源生管理。
同时,在四角寨建立台湾铸币厂,各处运来的金、银、铜都要进入铸币厂进行统一铸币,铸币厂直属于台湾银行。台湾银行的职能是发行台湾货币,平衡金融市场,吸纳资金,兑换外来的货币,以及放贷。”
众干部听到李东升这个决定,纷纷都去向纪源生祝贺。
纪源生只能一一还礼,李东升并没有升他的官,却给了他更多的工作任务,当然他的权力也更大了。
大家可以明显感觉的出来,李东升将权力三分,商、政、军各有头领。纪源生显然控制的是商部,管的是钱,聂书同则管的是政,麻五管的是军。新首发<ref=&qt;<ref="ttp://;"trget="blnk">ttp://;trget=&qt;blnk&qt;><ref="ttp://rget="blnk">5w
与大明的文武官僚体系不同的是李东升在军、政之外还设立了一个商部。李东升这样设置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工商业地位提到军、政相同的地位上来。
李东升以商起家,他知道没钱寸步难行,所以最重视的仍然是工商业。
世界上任何群体之间的关系几乎都是围绕着利益展开的,白了就是钱。无论任何的争端,归根结底也都是为了钱。
既然要重视钱,那必须给创造财富的人一定的地位,李东升认为这是必须要贯彻的政策。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进程的,除了生产力低下外,还有历朝历代执政者对于商人阶级的打压。
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生产力的不断提升,肯定会改变经济体制。李东升现在有了一定的能力,他想要做的事情便不只是多赚一些钱那么简单。
李东升不想谈什么主义,他只是选择了较大明帝国更为先进一些理念。这些理念与举措的最终目的,除了要让他自己以及追随他的人得到好处外,也想带动和保护更多资产阶级。
司马泷回去坐下后,李东升又走了神。
他不由想起另一处有丰富矿藏之处:“看来要加紧开发萨摩国的资源了,萨摩国的菱刈金矿可是后世日本第一大金矿。
后世可是对菱刈金矿有过详细的报道的,据矿苗砂金含量最高的可是达到一万多克每吨矿砂,平均品味都达到了40克每吨矿砂。
金矿开采只要每吨有2克含金便可开发,如此富的金矿还埋在萨摩国没动,我若不去开发,那真是猪狗不如了!”
麻五看到李东升出神,不知他在想什么,便轻声叫了一下李东升。
李东升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冷了场,便道:“啊,周矿长干的好,再接再励。你的薪资会按与你之前的约定付的。呃司马泷也干的不错,他刻的钱币模板十分精美,铸出的钱币也很好,他的薪俸从明年正月开始上调到正七品。那个谁下一个汇报?”2看书更新最快电脑端:<ref=&qt;<ref="ttp:///&qt;"trget="blnk">ttp:///&qt;trget=&qt;blnk&qt;><ref="ttp://rget="blnk">ttp:///
众干部里面听到这话感觉有些奇怪,但他们也不好问。
李东升当初在建设清溪铜矿,便与周秀晴达成过协议,周秀晴不拿工薪,而只是拿整个矿的利润提成。
李东升答应给周秀晴的钱是铜矿每年纯利的百分之五,清溪铜矿五个月的利润约为533两白银。
按此计算,周秀晴的收入便是265两左右,若是除以五个月,那就是每个月530两左右。
这个收入都超过了李东升定的从二品级别的收入,达到了总长级别的收入,比何谦的总制职位的收入还要高一个台阶,成了李东升下属里面收入最高的一位。
不过周秀晴严格来并不算李东升商部中的干部,她的待遇是和矿里利润直接挂钩的,并不像其他单位的干部那样旱涝保收。
李东升设计的集团架构有三大块。第一块是商部,主要是旭日商行及众城商行,大陆那边由何谦全权负责,台湾这边是由麻五管着。
第二块是政部,主要是聂书同管的台湾府这一块。第三块是军部,这一块的业务还是由麻五负责。
三大部里都有明确的品阶,什么职位对应什么待遇,所有干部里面,只有周秀晴和周继鸿没有品阶,拿的是纯利润提成。
下一个站起来的是四角寨鱼品加工厂的厂长吴华,他也拿出一份报告来念了起来。
李东升倒没怎么在意听,他中有各单位的汇报报表,他还没时间细看,太多的数字他也记不住了,只要记住关键的数据就好了。
四角寨鱼品加工厂的厂长吴华汇报完之后,下面一个是四角寨农场的场长赵科汇报。
接着木材加工厂厂长王阿满、基隆县知县尚慕乔、四角寨知县邝云先后做了汇报。
终于轮到了聂书同汇报。
众干部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聂书同是李东升集团里面管理经验最为丰富之人,自从他到了台湾之后,虽然他的主要工作在建设台北城这一块,但他老到的施政管理,却是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掌声落后,聂书同简单几句开场白后,便道:“聂某自上任台湾府以来,得东家、麻大总管、纪总监及同知奥塞隆等人大力支持,顺利地将台湾府衙门建立。
目前台湾府治下范围已经包围整个台湾岛北部,以及台湾西部、东部数片区域。已设行政管辖的区域有四角寨、清溪铜矿、基隆、台北四处。
已经归顺台湾府的台湾土著部族有巴东、星岩、平埔、布农、阿美、卑南、古木、切切、多巴、赛夏、排湾十一族,共计土著人口2632人。
迁来台湾工作置业的汉人总计936人。所有在台湾府名册上的人数总计36人。
台湾各行政范围内还未丈量土地,据各部族及单位报上来的数字统计,台湾已有良田约43000亩,旱地约有000亩。目前各地已新开荒地30000亩。
目前开荒速度在以每月五百至八百亩递增,随着移民增多,开荒的速度会大大加快。预计明年春耕前水田面积可达44000亩,旱地可达20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