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山寨券

A+A-

    经营一座山寨,是一件容易的事么?是,也不是。

    按照固有的山寨发展模式,操作其实很简单:大力招募武魄凝形的强者,组建二到三支双战气军团,时不时的攻打周边州县、村庄甚至绿林山寨。

    但这不是王庆的构思。

    他对山寨的憧憬,最初的愿景便是做到自给自足,其次,便是把水泊中央这百里土地,发展成一个半封闭的型社会。

    鉴于靖康之难的逼近,旧式山寨势必无法应对未来的险恶局势。王庆不得不牺一些牲悠闲惬意的时间,对未来作出猜想式的规划。

    他无法确定,自己作出的每个决策都是正确的。但他知道,固守旧式山寨的发展模式,肯定是要败亡的。水浒里,梁山好汉结局凄惨,死伤大半。历史上,女真人大军压境,直捣黄龙,北方被洗劫屠戮的城市不计其数,血流漂橹。那群野蛮人,可不止是制造了一场靖康之难而已。

    无论他怎么折腾,结局都不会更糟了。在无尽的黑暗面前,他只能去相信自己,相信下的这伙好汉。黑暗终将覆盖光明,在注定了的命运面前,他别无选择,在无尽绝望中闯出一条生路来。山寨想在劫难中存活下来,首先一条,就是能在脱离外部的情形下,做到自给自足。最起码,要做到基本生活资料的自给自足。

    一个型社会,没有货币是不成的。大宋缺钱,梁山更缺钱,而且现在的铜钱,存在着通货膨胀、劣币驱逐良币等一大串问题,王庆没那个闲工夫,天天调节山寨内部的货币问题。想来想去,就捣鼓出了票证:山寨券。

    山寨劵,不同于宋时的交子。

    交子算是初级的纸币,而山寨劵则更像是计划经济时的各种票据,如粮票、布票等等。

    这件事,王庆思之已久。

    和别家山寨相比,梁山从根子上就不一样。别家山寨劫掠来的钱财,大头上缴头领头目,头养活青壮喽啰。至于劳力人力,那就和牲口一样,用了白用,心情好了给你口吃的,不高兴了饭都不给吃。

    梁山因为是王庆当寨主,所有劳动力都是有薪酬的。

    之所以用劵,不用现钱,第一是因为没那么多钱。整个大宋都短缺铜钱,更别提区区一个山寨了。劫来的钱财,还要用来采购粮食、兵器、甲胄、布料等等,即便以后山寨能自给自足了,也得去购买大量的原材料来维持生产。

    第二,山寨人员下山,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登记。要是拿了工资都往外面跑,你去喝个酒,我去狎个妓,他去逛个街,就乱了套了。官府也不都是酒囊饭袋,随便抓几个人严刑拷打,你供点密,我招点部署,他些情报,山寨危矣。

    所以山寨发放的工资,得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能够满足劳动力的生活需要;第二,工资只能在山寨内部使用,在外边起不到支付作用。

    纸币也是一样,缺少金属货币作支撑,即使发行了也是空中楼阁,过不几天就会大幅度贬值。而且山寨不是正规的政府构,外界不可能认可山寨的货币价值,纸币只能流通于山寨内部,意义实在不大。

    票证就没那么多隐患,因为兑换的是实物。王庆也不会去发行一些兑不出来的物劵,像什么宝刀神驹香料首饰的,他都不会碰。凡是发行的,就一定是山寨能够供应的上的。

    第一批,他打算先发行粮劵、鱼劵、布劵三种。

    王伦对此颇为不解,他觉得完全没必要大费周章的搞什么劵,直接发东西不就行了,又省事又方便。

    到底,还是因为山寨物资不足,根本不可能面面俱到的都发一遍。

    现在一千来人还好,等山寨人口多起来,资源就会捉襟见肘。搞大锅饭也得有口锅,有大米。东西不够,大锅饭也是开不了火的。

    王庆是直接拿票证来代替工资的,宋代纸币的信用,在于能否兑换足额的铜钱。山寨票证的信用,则在于能否兑换足额的实物。

    譬如一个人的月薪是一百劵,就可以在相关部门支取五十粮劵、二十鱼劵、三十布劵。一粮劵能够兑换的粮食是恒定的,其他劵也一样,不会出现上下浮动。也即是,山寨里的货物,是不受外面市场价格影响的。

    劵比实物,多了一些选择。现在发布了三种劵,工人若是不爱吃鱼,就可以不要鱼劵,通通换成粮劵。不需要布料,爱吃鱼,也可以相应作出置换。

    随着山寨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后物资的种类会越来越齐全,届时,王庆会推出重磅的通用劵,即可以用来兑换任意物资的票证。在山寨范围内,这东西就相当于完全的货币了。

    至于票证制度要维系多久,就得看未来的策略调整了。

    童贯,三年内京城内将有一场大变,这句话王庆一直记在心里。童贯这种人,是不会无的放矢的,他一定有所根据,才会公然出这种话来。京城里,很可能在酝酿着一场巨大的风暴。具体是什么事,王庆也一头雾水。并非找不出头绪,而是可能性太多了,这几年的大宋在赵佶的统治下,已然进入到风雨飘摇的危亡地步,无论发生什么奇诡之事,王庆都不会感到意外。

    他比较偏向为皇子间的夺嫡之战。要按原来的时空,太子的地位稳如泰山,很难出什么大事。可是在天地玄变之后,天赋异禀的赵楷将对赵恒产生巨大的威胁。唯一的疑问是,这俩皇子年纪都太了。赵恒今年十四岁,赵楷才十三,过三年也不过是十六、七的毛头子,这年龄不至于为了皇位打生打死,闹出一场震动京城的大事件吧。

    万一真闹到国家动荡不安的地步,王庆不可能独善其身。要么选一边站队,趁捞点政治资本,争取作一个有自主权的大军阀。要么就自己立起旗帜来,借天下大乱之,出檄文声讨无道昏君,出兵马攻城略地,独霸一方。十年后金人入侵,那时天地再主浮沉,就看谁砍得死谁了。

    只要走出山寨,攻下一片地盘,票证制度自然而然就可以取消了,不然慢慢就演变成计划经济了。一个割据政权搞计划经济,非得民不聊生了不可。至于到时候用什么样的制度,只能是盲人摸象,一点一点的摸索。

    王庆是个没怎么学过经济学的人,在这方面,他未必就比蔡京强多少。他也不想拿一知半解的经济理论来改变这个世界。什么样的经济是好的?王庆的想法很单纯,什么gdp,什么,什么基尼系数,全都扯淡,能满足老百姓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的经济,那就是好的经济。国家再富裕,老百姓居无定所,吃不起饭看不起病上不起学,有个鸟用呢。

    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了。局势不乱到一定地步,王庆也不会当出头鸟抢地盘,真要把西军引过来,再多武魄凝形都得玩完。与其和大宋最后一座屏障——西军拼个你死我活,他宁可依仗水泊之险要,与娇和娇秀花前月下,和林冲等兄弟喝酒吃肉吹牛皮。

    一个月八百块钱,玩什么命啊?

    现在的梁山泊,算是一个高度集权的组织了,王庆下定决心搞票证制度,下面只有听命的份。也没人跑来和他辩论,作什么掣肘。

    因此,制度很快的落实了下去。

    实际上,头领也好,头目也好,喽啰也好,对这项制度的认知都不是太足。好多人就把票证理解成薪酬了,只不过外面发工资发的是钱,山寨发的是劵。这都无所谓,劵能换到生活必需品,那不就和钱一样么。以后能不能持续兑换,那是以后的事,外面的钱也存在贬值,尤其是崇宁二年,蔡京搞了当十钱和夹锡钱出来,直接造成通货膨胀,钱法崩坏,铜钱的购买力直线下降。山寨的券起码兑换力有保证啊,该多少就多少。至于后期有什么变化,这朝不保夕的年头谁还顾得了以后,且顾眼前,能活就不错了。

    王庆一开始还以为会有点阻碍,结果政令一下,通行无阻,倒是让他有些意外。在后世习惯了各种发令难产,一遇见痛快的,还真有点不太适应。

    看来这事可以搞,可惜就是身边没个能商量的人。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时后悔没读点经济学著作,已是来不及了。

    在把票证制度推行下去后,王庆终于可以腾出来,把精力投放在征兵上了。

    到底,山寨是一个以武犯禁的组织,武力是一切的根本。兵力跟不上,搞得再富裕,也只是官府嘴里的一口肥肉。在这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唯有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才能够保障山寨上上下下的人身财产安全。

    山寨有的是能征善战的将领,也不缺初始的启动资金。房屋准备好了,就连军俸,也可以用票证来临时解决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也是时候开启招兵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