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钢铁工业的起始

A+A-

    李岩虽然关心农业,但是更关注的却是钢铁产业。钢铁产业,才是李岩战胜满清的底气所在。在琼州府的西北角,就有后世亚洲最大的富铁矿、露天矿—石碌铁矿。这也是李岩选择在琼州立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想要在此开采铁矿,却存在困难,当然,并不是技术方面,因为石碌铁矿是露天的,且品相绝好,随一铲子下去,就是铁矿石。其最大难点就是,昌江的石碌周围是黎人的居住区,汉人想要进去开采,肯定会引发矛盾。

    不过,有什么是金钱不能解决的呢?如果有,那只能证明钱还没到位。更何况,还是生活困苦、没见过大钱的黎人?

    646年秋,在刚解决掉符元豪,琼州局势大致稳定之后,李岩亲自出马,来到了昌江,会见当地的黎族黎首孟尝在。

    李岩知道黎人直爽,也就不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的,“孟黎首,李岩此来,是为了石禄那里的矿山的。”

    李岩的坦诚吓到了孟尝在,“汉人这是想要抢夺我们的地盘了吗?”,但是,大明镇南侯的威名已经传遍琼州,有不服气的,比如符元豪之流,已经见了阎王,头颅被展示四方,孟尝在哪还敢以自己的脑袋来试试李岩的钢刀是否锋利,只能委婉的道,“石禄那里也是我们黎人长久以来的居住地,镇南侯想要,恐怕还要等上一段时间让我们迁移,并且最好给我们黎人一点补偿。”

    李岩一听,才知道自己的话让孟尝在误会了。也就是自己的威名太盛,让孟尝在顾忌太深。若是在自己初来琼州的时候就与孟尝在这样话,孟尝在恐怕早就掀翻桌子,拼个你死我活了。

    李岩赶紧解释道,“孟黎首你误会了,李岩不要你们的土地或者矿山什么的,我们只要矿石,并且,我们会付钱的。”

    “不要我们的土地,还要付钱给我们?”孟尝在似乎有些不相信。

    “是的,初步计较,每百斤矿石可以换得一斤的粮食,当然,前提是达到我们的要求。”

    “一百斤矿石换一斤的粮食?”孟尝在乐的几乎要跳起来。居住在深山的黎民的痛楚,他虽然没有经历过,但也是有所了解的。尤其是石禄附近,由于矿石的存在,土地尤其贫瘠,种植什么都收成很差。但是,矿石却是无处不在。若李岩当真以如此优厚的条件换取矿石,那自己不要乐死啊。因此,孟尝在很有些不放心的询问李岩,“侯爷所言当真?”

    李岩点头,“自然当真!”孟尝在高兴,他又何尝不高兴?石禄的矿石平均品相都在50%以上,也就是至少含有一半的铁。铁是什么价位,粮食又是什么价位?虽然李岩还要将这些矿石冶炼才能成为钢铁,但即使铁矿石也是耗费不低,后世的炼钢厂,光是采购矿石的成本,就要占到成品价格的一半甚至更多了。而对于李岩来,仅仅是付出一点点的粮食。李岩,才是真正的奸商呢。

    不过,孟尝在有些为难的道,“侯爷,我们开采矿石容易,可是如何运输给你们呢?”

    李岩早有考虑,“我们会在石禄边上的石禄河开辟一个收购点,你们到时候只要将矿石交给我们收购点就行,在那里你们就可换得粮食。”

    “那感情好,那感情好!”孟尝在搓着连声道。

    当黎人在山上采矿以换取粮食的时候,李岩的钢铁厂也在昌化港附近开建了。虽钢铁厂是污染大户,但火烧眉毛的李岩哪还顾得上这个,保命才是最重要的。

    李岩将要采纳的炼钢技术是托马斯炼钢法。

    在55年英国人亨利贝塞麦发明了酸性空气底吹转炉炼钢法,可以用铁水直接炼钢,第一次解决了大规模生产液态钢的问题。只是,由于贝塞麦的转炉采用的是酸性炉衬,不能在冶炼过程脱磷脱硫,必须使用低磷低硫的铁水作原料,限制了这个炼钢法的使用。后来又是一个英国人西德尼托马斯发明了碱性空气底吹转炉炼钢法,用白云石加少量黏土做炉衬,在吹炼过层中向炉内加入石灰造碱性渣,才解决了高磷铁水炼钢的问题。

    托马斯法由于生产率高、成本低、设备简单,在一战之前,都是欧洲主要的炼钢方法。

    不过,此时的大明,显然没有人能够理解李岩亲自“设计”的怪模怪样的转炉,议论纷纷,一个伙子就到,“侯爷让我们建造的这东西也太怪了吧?能直接炼出钢来?老祖宗不是都了吗,百炼成钢,百炼成钢,没有千锤百炼,怎么可能出来钢?”

    边上,带着他的老师傅看不下去了,虽然他也对李岩设计的东西表示怀疑,但出于对官员的畏惧,还是只能做下去,听到自己徒弟的话,担心惹事,直接就给了徒弟后脑勺一记巴掌,“让你子得瑟,让你子得瑟,侯爷也是你所能质疑的么?”

    就在一片质疑声中,一个3吨转炉建成,正好铁矿石在求粮心切的黎人的努力下,已经运送来了一批,当即开炉生产。

    最后,在众人的质疑声中,炼出了第一批钢材。以老师傅为首的钢铁工人对此很是怀疑,对这些非百炼的钢材进行了多番检查。发现,这些钢材质量确实有些比不上百炼钢,但是,却是货真价实的钢材,只是稍微脆了一些,那其实是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让钢材变脆了。但是,李岩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凭借此时的条件,显然不可能直接从干空气中分离出氧气,那是欧洲9世纪中期才解决的问题。

    不过,即使如此,已经让老工人他们够激动的了,“果然是能者无所不能啊,侯爷天纵奇才,实在令我等拍马难追也。”

    生产出的钢锭很快就被运送到边上的锻造厂,被锻打成了盔甲甚至锄头、镰刀。锻造厂最重要的设备就是水力锻压。相比较人力锻打,不仅力量更强,还不知疲倦,效率大大提升。有了锻压,也不用制造那繁琐的中式盔甲,直接打造的板甲,工艺简单,防护水平也不差,最适合大批量生产。

    更有一些钢锭被锻打成了长条状后,被运送到了边上的加工厂,利用李岩“设计”的简易畜力钻床,将长棒加工成钢管,并打磨,就成了枪管,成了犀利的武器重要组成部分。

    大明第一个近代化的兵工厂就此在琼州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