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绿营兵袭营
浦口
江边清军连营十多里,驻扎着博洛部三万多军队。
自泗州分兵之后,博洛带着五千八旗南下攻打凤阳府,短短的时间内横扫凤阳,占领了凤阳全境,逼降明军万余改编为绿营。
前不久更是击破了黄得功大军,继续招降纳叛,现在已经拥有了三万多军队。
黄得功部田雄和马得功等将领的归降,给博洛带来了数百艘船只,使他有能力窥探江南,试着攻打南京。
然而在长江南岸,部署着来自福建的郑家水师,就驻扎在燕子矶,挡住了博洛军过江之路。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自滁州攻打南京时,就是从浦口渡江自燕子矶上岸,打下了南京以之为根基高筑墙建立了两百多年的大明基业。而如今,风水轮流转,清军也已经来到了江北,窥视着大明的江山。
而对于满清贝勒博洛来,此刻更是有着天大的诱惑摆在他的面前。
若是能够渡过长江,就能打下南京灭掉大明,抢在阿济格与多铎两位亲王之前把灭明之功攥在中。
凭借一支偏师即打下大明首都,这种功劳足以使自己封王。身为爱新觉罗家的子孙,饶余郡王阿巴泰之子,博洛自然也是有野心也有傲气的。
在博洛看来,明军都无足为惧,只凭借里这支人马,打下南京也毫无问题。
不过想法虽好,前提是清军能够渡过长江。
挡在面前的是郑家水师,出身海盗的他们可以是大明最为强大的水军。
在博洛的命令下,绿营将领田雄率领百余艘战船组成的水军向郑家水军发起了进攻,却在江战中被杀得大败,二十多条战船被明军击沉,损失绿营兵一千多人。
田雄黯然回来请罪时,博洛摆摆不欲追究。水战和陆战不同,别是田雄就算博洛自己也没把握带着八旗勇士在水战中击败对面的明军。
可是,谁水战就一定要船对船面对面的硬拼?
博洛下令,命田雄、马得功、李本深、高进库等绿营将领各带一支军队,乘船在黎明之时悄悄渡江,向明军营地发起偷袭。
清军寅时造饭,卯时一刻即乘船出发,向着江对岸驶去。此刻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侯,就连天上的繁星也躲到了云层之后。
靠着吊在船头的灯火,清军水划着船只,向着江对岸进发。
此处的江面约三里多宽,北岸发生了这么大的动静自然瞒不过南岸的明军。
可是郑鸿逵下明军全部都在睡梦中,是睡得最香甜的时刻,陡然听闻清军来袭,顿时惊慌了起来。
虽然是水军,虽然习惯了船上的生活。可是郑鸿逵军大部分夜晚也并不在船上睡觉,而是靠着江岸扎下营盘,共扎了十余处营地。江面狭窄,郑鸿逵带来的都是适合内河行驶的平底船,而非用于远洋的福船,船上狭窄根本不足以夜晚睡觉。
值守的军士最先发现了江北岸的异动,当看到无数火点如同繁星一般出现在江面上时,值守军士立刻疯狂的敲起了锣鼓。
锣鼓声惊醒了所有的明军,可是刚从睡梦中醒来,再穿好甲衣,找到武器,集结起来攀上战船,需要太多的时间。
郑家水师并不是训练有素的平南军,他们虽然也算是精锐,可不过是前海盗而已,在训练有素方面还差的很远。
在郑家军士兵惊惶之时,清军已经乘船渡过了长江,来到了江岸,然后下船上岸,向各处营地攻去。
田雄、马得功、李本深、高进库等绿营将领各带一支军队向着郑军营地发起了狂攻。
论打仗,绿营兵根本不敢和八旗兵交,所以田雄和马得功才会那么轻易的投降。
可面对明军,绿营兵却夷然不惧,大家都曾经是自己人,深知自家人的底细,谁怕谁啊!
而且田雄等人自恃有无敌的八旗老爷为后盾,再加上刚刚降清亟需立下军功在新主子面前好好表现自己,作战起来更加的勇猛。
两万余绿营兵嵌入了郑军营地,疯狂的厮杀了起来。
而对郑家水师来,在梦中受到敌军的突袭,惊慌之下十成的战力发挥不了五成。
再加上他们长于水战,陆战的实力也就了了,就算不被偷袭,陆上正面作战也未必是绿营兵的对。
所以在绿营兵的狂攻下,不可避免的大乱了起来,江岸上十多处营地乱成了一团糟,到处都是厮杀声惊呼声。
“顶住,命令他们都给老子顶住!”郑军统帅副将郑鸿逵咬着牙,阴沉着脸连续发出命令。传令兵往各处营地狂奔,把主将的命令传给各处将领。
可是各处营地已经乱成了一团,即便将领们接到他的命令,能执行到什么程度也难的很。
郑鸿逵的中军就设在水营,他下的亲卫营反应还算迅速,没有让清军攻入营地。看着水营里完好无损的战船,郑鸿逵轻吁一口气,只要有船只在就好。
就在厮杀之中,天色渐渐大亮。郑鸿逵惊恐的看到,各处营地大半已经被清军攻破,而他属下的士兵正在弃营而逃。
“四爷,咱们也逃吧!”部将施福劝郑鸿逵道。
“数万大军今日被清兵一击而溃,我对不起兄长,对不起皇上啊!”郑鸿逵黯然道。
奉朝廷圣旨,他带领三万多水军来到南京,这三万多人都是郑家的心腹嫡系,已经占了福建军队的一般,今日一战折损如此严重,这让郑鸿逵觉得无法面对自己的兄长郑芝龙。
“四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再打下去损失恐怕更大啊。”施福苦口婆心的劝道。
此刻,各处营盘大半失守,营中的军队大都丢弃营地而逃。现在清军主力正在集结,下一步肯定要向中军水营发起强攻。若是不能迅速逃走,等清军大举攻来,可就想逃也逃不了了。
“罢了,撤退吧!”郑鸿逵长叹一声,黯然闭上了眼睛。
随着郑鸿逵的命令,早就做好了撤退准备的中营士兵陆续上了战船,拉上铁锚升上风帆,数百船只调转方向,顺流往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