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年

A+A-

    接下来几日,江家几个媳妇子日日不得闲,只闷在屋里做针线裁衣裳,好赶在初一那日能老老少少的穿上新衣裳。

    “春儿,来比一下,娘给你缝件绣花的对襟褂子配如意裙可好?到时进学了也能穿。”这倒是提醒了江春,若年后真能入学的话,现在这些短了一截儿的衫配裤子可就穿不了了。

    “阿嬷你随意缝吧,只要是阿嬷缝的,定是最漂亮的,只别太累了,不着急忙慌的,我过年还有那套大红的衣裳可以穿呢!”

    “憨姑娘,那都是去年你舅母做给你的了,今年新年哪能再穿?”着叹了口气,想起刘氏来了。

    江春也想起她来,以及她的孩子。舅母不在了,也不知高力这年怎过,可有人给他备了新衣裳。但她转念一想,外婆苏氏定是会为他们准备的,自己倒是不必太过忧心。

    想着自己这半年来个子也不长,接下来一两年应该是会多少长一截儿的,为了不浪费,她又提醒高氏将衣袖和裙角多放长一点,往后能多穿两年。

    完出屋,叫上江老伯几个,往后山去了一趟,将银杏树指了给他们看,道这就是能卖钱的白果了。因着深冬之际,银杏叶子落得差不多了,只余稀稀拉拉几片挂在光秃秃的树杆上,倒也好辨认。江家几兄弟又往山上找上去,找到十几株并记下位置,又背着背篓上去,将树底下落了的果子全捡净了,果肉烂得差不多了,倒是方便直接搓掉,待晒干了卖掉又是一笔进项。

    下午则是趁着人少出门,领着他们往蛇水弯去,指了指那连成片的蛤|蟆菜,几人想想十八文一斤的价格,这就是一片铜板儿的海洋哪!

    不过江老伯略为遗憾,蛤|蟆菜都干枯结穗了,这片“海洋”得到来年二月间才能解开封印……若是能早晓得一两个月就好了。

    不过江春却道:“老伯你看这些蛤|蟆菜的籽籽,熟药所的徐少爷了,这籽籽亦是能入药的。好像是它也能清热利水通淋,渗湿止泻,但比起蛤|蟆菜来更多了清肝明目、祛痰止咳的功效呢,价格可是更贵嘞!”

    那还得了?江老伯几人也不管今日已是二十四了,家家户户忙着扫尘迎财神呢,只想着这铜板儿不立时摘回家去,就还不算是自家的,遂低了头心翼翼地捏起穗子,从下往上顺着捋。

    蛤|蟆籽干透了自然“瓜熟蒂落”,好容易就抹下来。抹了两把看自家背了有竹篾缝的背篓来,这可装不了,又使着三儿家去提了几只桶来。

    于是,二十四这一日就在撸蛤|蟆籽里度过了。当然,生怕被谁撸走了似的,父子四人都是露水干了就出门,直到挨晚下露水了才回家……接下来几日亦是如此。

    江春则是领着几个豆丁,将屋里屋外墙内墙外都扫了一遍,有那陈年积下的灰尘、上墙角结了一年的蜘蛛网,全都给用香樟树叶扫出去了。因念着前几日那台祸事,王氏还采了一篓子艾叶回来,烧了烟子将几间屋子好生熏了一番。

    到得二十八这一集,是年前最后一集了,家家户户卯足了劲把家里能卖的都拿去卖钱,好过个富足年。江家亦是同样的,不止挑了几担菜蔬,还把连续“抢收”四日的成果也挑去了,江老伯负责在熟药所前占号排队,光三兄弟就家来挑了两转。

    到得晚间,几人带着二十两的银钱并手里的几只大公鸡归家,见着银杏果和蛤|蟆籽又让他们在年前赚了一笔,个个笑得合不拢嘴,仿佛已见到明亮富足的新生活在向江家招手。

    到得三十这一日,天还蒙蒙亮,因念着无事了,今日不煮早食,故个个还在蒙头大睡呢,却是院门被拍得啪啪响。

    江老大趿着鞋去开了门,见是江大玉母子俩。

    那王连贵好吃好喝的将养了半月,早就精神起来了,只见了江老大仍觉着犯怵。江大玉却不管,只扯着嗓子嚷起来,让大弟快赔她五两银钱,王家这年揭不开锅了……

    大年三十的来找晦气,王氏看她这副就是故意膈应人的架势,恨不得将她母子俩扫地出门。但念着大儿刚被讹了十两的“前车之鉴”,想想自家又不是没这五两银子,也就咬牙忍了,只去屋里故意拿了个五两一锭的银锭子出来。

    因她也是最近才晓得,这整锭的银子和银角子,若要换成铜板儿,可是要折损三四十文“兑换费”出去的……反正他们故意找茬,那她也送他们两斤好肉的亏苦吃吃。

    盯着他们在当日文书“收银五两”四个大字上按了手印,发走了母子二人,一家子也就起了。媳妇子们将针线没完的赶紧收了针脚,好去灶间烧火煮水。

    江春领着几个儿又将院子扫了一遍。待得锅里的水烧开,江老大提起大花公鸡杀了一只,拔干净毛切块儿下锅煮了,午食只随意热了点儿昨晚的剩菜剩饭吃。

    过了午食,锅里的鸡肉煮得软趴趴入口即化了,忙舀进一口大汤锅里闷上。洗刷干净锅子,蒸了一笼精细的大白米饭出来。几个的就拉了奶奶闲聊,坐院里蜂蜜水喝起,盐瓜子儿嗑起,跟个老太太似的享起了清福。

    二婶三婶洗菜切菜给高氏下手,又炸了一盆南瓜饼出来,几个的也没争着吃了,毕竟个个都人精,晓得重头戏在晚食呢,现在撑饱了,晚食那些好的可就塞不下了。

    才将个把时辰,灶房里就陆续端出红烧肉、蒜苗抄肉、凉拌猪舌头、整只的烧肥鹅、薄荷煮羊肚、油炸腌鱼、青菜白菜汤、盐水豌豆、油炸花生米来,并着早已做好的大海碗鸡肉和南瓜饼,足足的十一个菜,惯常使着的饭桌摆不下了,只能将江老伯用木头搭的简易桌子拼接在一处,琳琅满目地摆了一大桌。

    待菜一上齐,王氏用醋汤净了手,搬出香炉,插上三柱清香,跪在垫子上“诸神佛列祖列宗保佑”的祷告了一番。此次与往不同的是,还加入了“保佑我江家三个孙男孙女读书上进,学业有成,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内容来。

    被拉过来跪地下磕头的江春,内心确是真心实意祈神了的。冥冥之中既有神灵让她穿来这陌生的世界,那她就祈求神灵能够保佑江家众人和外婆一家平平安安,日子愈过愈好,自己顺利入学。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祈求保佑她现代的父母兄弟能够平安健康,事事如意,早日走出丧女的悲痛来。

    随着王氏祈福声的落下,门口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震天响起。几个的也不怕,捂着耳朵一颠儿一颠儿的去门口守着,待爆竹声响过了,赶紧去地下找找可有没放响的“哑炮”,捡了留着明日初一耍。

    待众人围坐桌前,江老伯招呼一声,众人就提起筷子。因着这分量管够,菜品又繁多的,也不担心会不够吃,家人终于慢慢地边边吃了一个多时辰。

    有那爱吃红烧肉的,自家舀了汤汁儿来拌着饭吃,爱吃烧鹅的则是连着啃了两只鹅腿,也有爱吃鸡肉的,爱吃炒肉的……

    直到天色慢慢黑下来,江家的年夜饭才吃好,虽大人娃娃都吃得腆着肚子走不动路了,但仍是剩了半桌下来。几个媳妇子收拾干净后,也就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候了——发压岁钱!

    江家往年的压岁钱,顶多就是红纸里头包一两个铜板儿。但今年的压岁钱大家都莫名的期待,娃娃虽还不会花钱,但有伙伴就会攀比炫耀啊!大人则是想着娃娃不会花钱,这发给娃娃的也就等同于发给自己了……

    在众人期盼的眼神中,江老伯二人端出那黑色托盘来,只见上头摆了十几个红纸包。

    众人:怎会有十几个?

    江老伯道:“今年你们儿三个也有,媳妇儿也有,来来来。”

    着先六个大人每人递了一个微鼓的红纸包过去。

    又招过四个孙儿孙女,每人递了一个更大些的红纸包过去。几个机灵鬼还无师自通地了一箩筐好话,什么“恭喜发财”“身体安泰”“年年有余”的。

    就是军哥儿本是不会话的,在这几姊妹都“老伯奶奶”“这好那好”的环境里,终于激动得嘣出了“老婆”“赖赖”四个字来,虽发音不准,一家人却也大喜过望了!

    王氏抹了抹也不知是笑出来还是感动出来的泪,道:“好好好,乖狗会话了!我老江家双喜临门!我往日的香火没白烧!”

    文哥儿却已是迫不及待地拆开了自己的红包,只见里头包了一个成|人拇指头大的银锁,拴了细细的银链子,锁上刻了只活灵活现的金鸡——他是属鸡的。春夏两姊妹开,一个刻了肥羊,那是江春的;一个雕了金猪,那是江夏的。

    姊妹几个忙不迭套脖子上去,乐得都快找不着北了!

    江家几个大人的则是每人五两的银角子,在这个年代可算是巨额压岁钱了!看来老两口是下了血本了,这光几个大人的压岁钱就去了三十两白银,还有几个儿的长命锁,少也是十两的!

    众人聚在堂屋里叽叽喳喳,大人早失了往日的沉稳,儿则是犹如脱缰的野马,尽情地笑闹起来。

    待笑闹得差不多了,众人回房换了新衣裳出来,老江家已是两三年未扯过过年新衣裳了,今日众人换上,整得干干净净,果然“人靠衣装”,个个看着都比平日俊朗好些子了。

    江春留意到,眼见着众人的兴奋,江老伯这个沉默寡言一辈子的农村老汉,又是满脸欣慰,又是默默地抹了抹眼角……江春相信,江家一定会越过越好的!

    翌日,冬日的阳光洒进窗户,空气里弥漫着爆竹燃放过后的硫磺味,外头鸟儿叽叽喳喳欢唱起来,就是家里的猪猪鸡鸡也哼哼唧唧着,仿佛欢腾着,新的一年来了!

    天亮了半日,江春仍是赖床上起不来。

    因本地有“开财门”的风俗。头天三十晚上守岁到初一子时,临睡前,家里大人会在门缝下压点儿钱财。待得天亮时分,家里的娃儿不拘是谁,只要第一个起床的,就能开家门,拿出“开门财”,再放一串炮仗,表示来年这家的收入就全靠这次“开财门”了。

    且村里还有“比早”的习惯,全村都竖着耳朵听呢,看谁家开财门开得早,谁家就是勤快人;越是后头放炮仗的,越会被村人笑话。

    故天将亮时,江春被奶奶叫醒了先去把财门给开了,让爹老倌帮着放了炮仗,她又睡眼惺忪转回床上了……中途醒过一次自是睡不够的。

    “几个懒娃娃,快起嘞!我老江家黑土凹的田埂都被你几个睡倒咯!再不起今日可就不准穿新衣裳咯!”王氏在院子里催起床呢。

    可能是王氏“积威甚重”,也可能是新衣裳的诱|惑大过懒床,没一刻钟几个的都磨蹭着起了。

    待洗漱完毕,王氏已经煮好鸡汤米线端上桌了。因着昨晚剩的鸡肉不少,她加了汤熬稠了用来煮米线倒是不错。虽昨晚才吃了顿好的,但娃儿消化快,睡一觉又是空肠子了,几下就吃完了一碗。

    食后大家换上新衣裳,尺寸是放着做的,故都显得大了一号。尤其江春那一身,烟青色的衣裙一穿,自是宽宽大大,跟睡裙似的。虽是衣裙分离的两件,但好在高氏手巧,在上衣的腰际部位留了个抽绳,稍微一拉紧,就显出她细细的腰肢来,上下两头百褶蓬松的,还颇有两分淑女样子。再配上衣袖和斜交领上绣得梅花图案,倒是更有两分雅致样子。待出了门,王氏几个都夸这衣裙好看,江春亦是地得意了一把。

    几个娃儿穿着新衣裳,领着军哥儿就往隔壁三奶奶家去了。却也不急着进门,只在门外“三奶奶新春大吉”“恭喜发财”“财源滚滚”“长命百岁”地恭祝一番。

    军哥儿自从昨晚开了口,那时不时嘣出几个字来的架势就挡也挡不住,见了三奶奶亦是“酸赖赖”“酸赖赖”地叫,将个老人家逗得直不起腰来。

    待进得门去,与冬梅姐弟几个的互相见了,七嘴八舌浑起来,你昨晚吃了啥,我昨晚得了多少压岁钱,她又来今年新衣裳多好看……孩子的世界真的是趣味无穷!

    军哥儿的话唠本质逐渐显现出来,人家冬梅姐姐自己衣裳上绣了花蝴蝶呢,他就跟着学舌“发福跌”;那边安哥儿那日扫尘扫到只大蜘蛛呢,他又学舌“大鸡居”;这边文哥儿几个在聊那日在街上见到卖一笼笼兔子的了,他又跟着“凸鸡”……

    江春几人捧腹大笑。若不是跟他朝夕相处的,还真听不懂家伙在叽里咕噜些啥。

    两家串着门耍了半日,下午六个娃又约着往村里去,见着谁家邀请的,都进去转一圈拜个年,出来就是满手满兜的瓜子儿了。

    到得初二这一日,嫁出去的姑娘兴回娘家。但因着高氏娘家嫂子过世,为避晦气要初三才回去,故这一日二叔三叔合家去了各自岳母家,只余江老大这一房在家。

    大早上的几人刚提着年礼出了门,外头大门就被拍响,江春去开了门,却是一对眼生的年轻人提着红色的礼盒站在门口。

    她见那男子穿着月白的长衫,高鼻大眼的,隐约有几分眼熟。女子肤色略黄,擦了一层薄薄的脂粉,腮上了两团淡粉色,只或许是位置得太低的关系,显得一张银盆脸更大了些。

    “春儿都长这么大了?你奶在家吧?”那男子揉了揉她的揪揪,笑着问道。

    王氏听得声响,伸出头来,见了他们先笑了声,道:“老四回来了?家来坐吧。”

    原来是四叔家两口子。在当地,入赘的儿子也算是“嫁出去”了。

    四叔两口子先到王氏面前喊了声“娘”,将年礼递与她。王氏也不推脱,大方接过了指着草墩让坐。

    四叔倒是撩起长袍就坐下了,只四婶定眼瞧了瞧那蒙了个补丁套子的草墩,眼神闪了闪,也不坐,只四处量。

    其实是她多虑了,王氏自来是个讲究的,这些草墩套子虽了补丁,但都没几日就得清洗一次的。更不消二十九那日又洗过一次,三十晚上才套上的,还散发着淡淡的皂角味呢……当然,江春端来的苦茶水她也是没碰的。

    江春:看你待会儿吃饭不!

    王氏估计是已习惯了四媳妇儿的脾气了,也不与她费工夫,只与四儿不咸不淡地问了几句“亲家身子可好”“屋里头可忙”“最近做些什么营生”的话题。

    倒是四叔道:“阿嬷咱家盖新屋你怎也不告我一声?我也好家来帮几日忙。现今可是整理好了的?不知哪日搬家?”

    “我也是怕你家里事儿忙,就没去扰你们了,只消你们叫上亲家初八那日来吃顿酒就成了……整理还来不及哩,屋里头光秃秃的,也无甚好看的。”看王氏的样子是兴致不高。

    倒是那四婶,不出气儿的干站了半日,也无人与她句话,只得自个儿无趣地出门去,到新屋前看了看。见是两层的青砖瓦房(地下室没看见),用厚棉纸糊了窗户,外头瞧着有两分气派,推开堂屋门进去一瞧,却是除了青砖地板和墙面,连只苍蝇也无……看得她撇了撇嘴。

    两头叙话差不多了,王氏造了饭,喊来大儿一家和江老伯,不咸不淡地吃完了午食。

    江春本以为吃了午食就要家去的两人,却是眼见着大哥两口子出门去了,四叔挪着坐到江老伯面前去,磨磨蹭蹭半日方明来意。

    “阿爹阿嬷,前头春娇爹娘做工亏了好大笔钱,去年做的工钱又还没到手,这年都要紧巴巴过呢,恰逢她那妹子瞧好了人家,这二月就要办的婚事了,现今嫁妆还备不出来……我想着阿嬷你们可能先借我们点银子使使?待我家结到工钱了再还你们?”

    原来是借钱给姨子办嫁妆。

    王氏不出气儿,只江老伯问:“你们算借多少?”

    四叔还未话呢,四婶终于开口了进门来的第一句话:“能有的话就借五十两吧,待拿了工钱不出两年,我爹娘定会还你家的。”

    王氏听得眉头一跳,这五十两可不是数目,别江家几个娃儿要进学,拿不出这多余钱来。就是有,也不是这么轻松借出去的。就冲她俩张口闭口“你家”“我家”的,王氏就不乐意借!

    再了,又不是甚了不得的急事,非得等着银钱救急呢,就姨子办嫁妆,十两银子顶破天了,还狮子大开口五十两……这分明就是来挖自己老两口棺材本的!

    江老伯斟酌着道:“五十两这多我们却是没有的,你晓得家里这几年也没几文余钱,只今年还稍微攒下了几文……”

    “我三十那日见着姑妈哩,她道咱家现今盖了青砖大瓦房,可气派了,还给了表哥五两银子哩,既是有这钱,阿爹阿嬷就该借我们些使使,又不是不还……这亲娘母的,外人都给了,莫非是我连外人都不如……”四叔又补充道。

    眼见老两口不接话,四叔又道:“阿爹也莫与我装穷叫苦,江家得了贵人的眼,姑妈都与我了。我这私下想着百两千两的自是有的,我们也不多要,只你们拔根汗毛下来就够我们花造的了……难不成我上门去了就不是你们的儿子了?我自是要与三个兄弟一样的,想当年若是我不去上门,留家里还得与他们分家产嘞,现今我去了他们自是要多看顾我两分的……”

    四叔叹了口气,皱着眉头,拿出一副忆苦思甜的样子来道:“唉,当年要是咱江家也有两分家底,能让我讨得起媳妇来,我也不消去给别人做半子了!”

    他不提江大玉还好,这开口闭口姑妈这姑妈那的,王氏都要炸了!自己这好儿子真是长本事了,也不问青红皂白,只跟那老货比着来,也不想想她那五两是怎从江家身上薅去的……

    更何况他还有脸提上门?当初是哪个要死要活非闹着要入赘李家的?现今提起来怎还一副爹娘对他不住的语气?他还敢与家里三兄弟比着来?家里三个儿子任任骂地伺候他老两口,她指东绝不往西的,就是三个媳妇儿也是被她调|教得勤快苦干的。他可好,才借不了那多呢,就开始指桑骂槐了,就这四媳妇她也是不敢多半句的……就这样他还敢与兄弟比?

    王氏越想越气,胸口气得生疼!

    江老伯亦是看出了他是来挖棺材本的,这钱就是有借无还的了,更加定了主意不给的。只道多的没有,自家还得两件家具,春儿几个也要进学,只拿得出十两来。

    想那李家岂是缺十两银子的人家?一听两老宁愿花钱给丫头片子读书,也不舍得“借”给亲儿子,那行,不给借我就走。

    只见李春娇拽了四叔一把,自己不管不顾就往大门去了,四叔忙拉她不住,也赌气不愿与爹娘多话,只对着他们随便招呼了声就追出去。

    王氏:……这还是自己的儿子吗?可怜自己劳苦半辈子,倒是给李家养了个全心全意孝敬李氏门中的“好儿子”……王氏好生怄了一大口气,又将那大姑姐恨上几分。

    晚间儿子儿媳们家来了,两老口也只字未提白日间的事,众人自是不知的,倒是避免了一场口舌。

    初三这一日,江家的年就算过完了。吃过早食,江家几个大人都挑上空桶,去蛇水弯采蛤|蟆籽了,只留三个的看家。

    江老大一家四口,则是提上比其他两家皆重的节礼往苏家塘去了。

    因外婆苏氏一生也只生养得一子一女,别人家皆是几个姑娘姑爷的家来,热闹不断,自家却是冷冷清清,再加上儿媳又不在了,这年也是过得分外冷清。

    见得他们四人回来,自是大喜过望的,忙着将人喊进来。她一边对江春又亲又抱的,一边使着高老头去村头割肉酒。

    因着年轻得力的女主人没了,高家的院子也失了以前的整齐有序,苏氏年纪大了,有时候记性不好,物什哪儿使了就忘在哪儿,将个院子堆得只留一条大门至堂屋的路。

    江春争着下地,去帮外婆将锄头镰刀砍刀等锋利的农具收拾了,又把用不着的旧背篓破锅烂盆的捡了用麻袋装了,待会儿走时正好顺路提去扔了,才想起还没见着高力呢……不止高力,就是高平和舅舅也没见着呢。

    外婆见她东张西望的样子,就晓得是找高力呢,勉强笑着道:“你舅舅领着平哥儿力哥儿两个去刘家村了,怕是要吃过晚食才会家来了。”

    眼见着娘亲情绪不高,高氏又安慰了半日,到自家两个娃儿年后就要入学了,江春读得还是弘文馆,好不容易低迷了三四个月的高氏,终于疏解了些。她转回房去,给江春姐弟俩每人拿了二两银子的大红包,让他们进学了要努力上进,给娘亲争气,以后多往婆婆家来,两个自是咧着嘴应了。

    江老大又将自家初八要搬家的事儿了,让岳母全家来吃酒,苏氏自也是应下了。

    自初四开始,江家就进入备战状态。

    白日间江春领着几个的继续去蛇水弯采蛤|蟆籽,每日都能采个两三桶的,提家来了晾晒一下,存麻袋里放好就行。

    初五这日,苏家塘的家具赶工好了,赵木匠家父子三人赶着三辆牛车来了五六个来回,从天麻麻亮送到天色擦黑,花了一整日功夫才将家具送完。村人眼见着那红漆的新家具一车一车的往江家拉,少不了议论纷纷,只道江家果然时来运转了呢,这般财大气粗。

    江家众人可没时间理会这个,自家具送来了,又把通风了月余的新屋扫干净,忙着搬家具进屋,布置屋子呢。

    因着江氏老两口年纪渐大了,天阴下雨爬楼梯的也不便,故老两口的房间就选了一楼堂屋左首那间。既二老都选了一楼,那儿子三个也是选的一楼。将正中那间留作堂屋,老大选了右首第一间,老二左首第二间,老三右首第二间,如此一楼还剩了顶边上的两间,留作客房。

    几个的都安排到楼上去了,江春喜欢视野开阔、空气流通的卧室,就选了左首第一间,那前后各有一扇窗户。江夏自是喜欢独成一派的,选了正中那间。文哥儿闹着自己是男子汉,要与姐妹们远远隔开,选了右首第一间。

    倒是军哥儿,还一个,自是与父母住一屋的,但他见着哥哥姐姐们都有自己的房间了,也尾随着大姐姐要她隔壁那间,争着“寄煎”“寄煎”的叫,众人又是大笑!

    待爹老倌与二叔将大床和雕花柜子搬进自己屋里,江春指挥着他们将床摆到了后窗下,柜子摆到了最左首靠墙的位置,书柜连着书桌的则是放到了前窗靠走廊处。

    床板上铺的是王氏两老口淘汰下来的旧棉絮,再铺上新买的靛蓝撒黄花床单,上头放上同色的厚棉被,一间简单的“闺房”就出来了。

    她还饶有兴致地往后园去掐了一把淡紫色的野花,名叫“马鞭梢”的,没什么气味,只花色素雅,花朵娇玲珑的,用旧弃了的苦酒瓶子洗干净插了,颇得她心意。

    以前老屋里江芝留下的柜子则是腾出来放些针头线脑的零碎,只苦了江春,她的私房钱不好藏了!老屋是泥土地,坑随便挖,随便埋的,现今青砖地板却是不行了。

    若想模仿古装剧里头将地板砖或墙砖撬开藏进去?

    不好意思,这新屋王氏可是千叮咛万嘱咐众人要好好爱惜的,每隔几日|她就要挨个摸查一遍的……若发现有谁松动了她的砖……再见着大几两的银钱……呵呵,不好意思,真的可能会被她老人家剥皮的哦!

    思来想去,只能过几日赶集买把锁回来,将柜子抽屉给锁了,“金库”这几日就只能暂时先不挪窝了,毕竟最不起眼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

    待收拾完十几个房间,堂屋却让王氏犯难了,因着当时只顾着管几个房间了,除了一架现成的神龛可以挪过去,客厅的物什也没准备。无法,只能将以前旧屋里用的吃饭桌子抬过来对门放了,两侧各摆了一把太师椅;将江老伯自家搭的“原木”大桌靠墙放,对面靠墙摆上新的十把靠背椅,简单的待客堂屋就成形了。

    待众人摆弄收拾好,已是天黑了,王氏也没再造饭,只热了这几日吃剩的鱼肉,就着又掺了水的鸡汤,在宽敞明亮的新堂屋里吃了晚食。虽饭食是热了几顿吃剩下的,但众人坐着新的雕花靠背椅,自觉着比年三十那顿也差不多了呢!

    初六那日,王氏就往村里去借了十几张吃饭桌子,三百多只碗并两簸箕筷子来。而江春的任务就是跟着她一家一家去,将谁家借了几只碗几双筷,并各家碗筷各是甚花色大新旧的记录下来,当然用的是她的记号法,若是被识字的村民看出她写了些简体字出来,就是自找麻烦了。

    估摸着借够碗筷了,锅碗瓢盆的亦是不能少,只往平素处得好的几户人家借了蒸米饭的锅子、煮汤的大锅来,洗菜盆盛菜盆亦是好几个的。

    家来几个女人先将各件物什洗漂干净了后日备用,几个男人则是将家里几个大水缸都满满登登地挑满了清水。

    晚间家人围坐一处,商量着明日进城有些什么是要采买的。

    高氏并王氏先口头列出了个菜单子:肉菜要炖鸡肉、红烧肉、酥肉香葱汤、蒜苗抄肉、烧糊皮子五样,素的来南瓜饼、炸洋芋、白菜粉丝三样,再加凉米线、油炸花生米两样菜,刚好十样,十全十美的,比传统的“八大碗”还多了两样,算是顶顶不错的酒席了!

    众人皆无异议,只商议出明日要买五只大公鸡、三斤粉丝、十斤米线回来。

    至于其它的,猪肉明早自有屠户送来预订好了的,葱姜蒜洋芋白菜南瓜自家菜园里就有,花生米年前买的还有剩了足够的。而家里的鸡仔里那八只母的俱是会下蛋了的,江家鸡蛋倒是也不愁。高粱酒是年前就回来了的,糙米饭亦是自家新米碾出来足够的了。

    至此,大事议定,众人心安了下来,洗了脸脚陆续睡了。虽然已不是第一次睡新屋大床了,但那种大事已定,只欠东风的安稳感,却是胜过昨晚的。

    初七这日,天才刚放亮,城里屠户已是将五十斤肥瘦相间的好肉送上门来了。江氏指挥着几个儿媳按第二日菜单的要求,将之切出成|人拇指大的一堆来备作红烧,头上精瘦那层割下来片了作炒。底上割出一大块厚实的猪皮来,切成两指宽,放油锅里炸干水分放上酱油炒红,明日只消加清水将之煮得入口即化,就是当地名菜——烧糊皮子了。

    二叔则是与江老伯进县城去买鸡了,剩下三叔领着几个的将院子扫干净,猪鸡赶进圈里,还将接下来两日的猪草给找够了。

    到得初八这一日,好了来帮忙的冬梅娘、王麻利媳妇、村长家儿媳并几个江春叫不出名字的妇人家来了,还有几个历来处得好的年轻汉子亦是到了。众人在村长儿媳安排下,上灶掌勺的、烧火热锅的、摘菜洗菜的、切菜腌肉放作料的、淘米蒸米饭的全都分划出来,倒是一片井然有序。

    江家几个儿媳则是烧水泡茶,上瓜子儿糖果的,待有人来了则负责招呼上门来的客人。

    眼看着将近巳时(即现代的上午九点至十一点),灶房里炖炒烹炸准备得差不离了,门口传来“噼里啪啦”一阵炮仗声。

    众妇人都嘀咕这是谁家哩,倒是来得好,也正赶巧,不早不晚的就能赶上午食。因当地吃酒席只兴吃晚食那一顿,午食只有来帮工的和家主人才兴吃。

    众人正好奇着呢,却闻一声大咧咧的“亲家,恭贺你们乔迁之喜嘞!”只见为首的瘦老倌挑了一对贴了红纸的木桶进来,里头装着两把芹菜和白菜,寓意“清清白白”……既然是口称“亲家”的,那就是对门亲家了,自有那觉着礼轻了的村人笑将出来。

    那浩浩泱泱大人娃娃加一起得有十四五口的一家子,却不管别人的取笑,如入无人之境,毫不在意地进得门来。

    “阿爹阿嬷你们可来了,快屋里头来坐”,二婶上前将一大家子接进堂屋里去,瓜子儿茶水的伺候起来……江春这才晓得原来是二婶的娘家人。江老伯两老口自是前去招呼着,聊着些闲话,只待灶房酒菜摆上了,众人簇拥着这一家子上桌。

    那瘦老倌与江老伯坐一处,先自喝一口高粱酒,砸吧砸吧嘴,道:“亲家这酒味儿不正,哪家的?怕是了假酒罢?”

    他也不管江老伯尴尬得不晓得啥,自己又补充道:“前几日我那大姑爷孝敬了五斤纯米酒,可醇了!那味儿……啧啧啧……亲家以后可得记着莫贪图便宜,若要酒自可往我大姑爷家去,报我杨德功亲家的名头,自是能少了你两文的!”

    江家众人虽尴尬,却也想着大喜之日,不与他个老牛皮匠计较。

    待几人吃喝得酒足饭饱,虽然中途添了三次菜,但桌上还是空空了。还有两个儿为着块红烧肉哭了的……看着他俩那哭得淌进嘴巴的鼻涕,江春真的没食欲怎么办?!

    好容易消停了会儿,几人又闹着要去看看新房子。那几个杨家的孩子一看到文哥儿的房间,有两人争先恐后地几个箭步就窜到文哥儿大床前,一个鲤鱼入水一头扎在他床上,立马就给他床铺上留下几个黑泥巴脚印来。

    文哥儿这几个月在姐姐的教育下已是懂得讲卫生了,一看他们鞋也不脱就扎在自己的床上……真的好想翻脸!还好被江春拉住了。

    又有几个将那雕花柜子摸了又摸,恨不得抹下一层皮来,或是将柜门开全翻遍掉,或是将那活隼的柜门开又合上,合上又开,这开开合合的“咯吱”声,将个王氏给心疼得眉毛竖老高。

    杨氏一见婆婆丧着个脸,赶紧制止了几个侄儿男女。

    春夏两姊妹一看这情形,自是不敢领他们去看自己房间了的,只敷衍道“待会儿看待会儿看”,过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他们想看也找不着人去开门。

    因着王氏早已料到今日人多眼杂的,早就给每间房配上了一把锁,家人各带了钥匙……也算是有先见之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