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反转
董氏想劝,六丫头可算她大房的恩人,瑛儿服用六丫头开的药方,身子一日比一日强,她对六丫头是有几分感激的,无奈祝老太太在向她摆手。
祠堂里祝祥渊照祝妤君交代,倒地假装自己饿晕了。
祝妤君沾了点清水糊脸上,开始干嚎,让丫鬟快去找老太太,她爹病了,放他爹出去。
两丫鬟慌了手脚,正要去汇报,祠堂门被一下子推开。
祝妤君见是几名粗壮的婆子进来,心咯噔一跳。
东府人果然无耻,对她一个辈也出尔反尔。
一婆子捉起她胳膊往外拖,祝妤君踉踉跄跄勉强跟上。
闭眼装晕的祝祥渊察觉不对,一个鲤鱼挺跳起来,可他身边亦有两婆子守着,不等他去追祝妤君,先行制住。
祝祥渊乃柔弱书生,根本挣扎不动,眼睁睁看爱女被带走,焦急和担忧下是无力和屈辱,祝祥渊无形中对东府人产生了怨恨。
……
祝妤君被拖到合寿堂,庭院里摆了长凳和板子。
东府人出尔反尔,该是有人在旁怂恿添柴的,祝妤君视线转向郭氏。
视线不凌厉,却有看透人心的尖锐,郭氏不自觉地闪躲。
反应过来,郭氏恼羞成怒地反瞪祝妤君,这一眼包含的情绪太明显,是人都看出郭氏的敌意。
“你今日犯了大错,关祠堂不足以让崔家原谅,别的不多,带下去,上家法。”祝老太爷冷冷道。
婆子继续毫不怜惜地将祝妤君往长凳拖,刚到长凳旁,庭院后方响起嘈杂声。
祝妤君诧异地回头,居然是春桃拿着根大棍棒冲进来,一路上阻拦她的人都被一棍子掀飞,眨眼功夫,春桃又推翻她身边的恶婆子,死死地守住她。
“谁敢姐,我先得他满地找牙!”春桃气势十足地道。
“春桃、春桃。”祝妤君轻轻拉春桃衣袖,心头暖暖的,五房与东府人的脸面是撕开了,但局面愈发不好收拾,她不希望春桃卷进来。
春桃不懂弯弯绕绕,听到姐喊她,以为姐在害怕,回头朝祝妤君安抚地点头,“姐不用怕,婢子会保护您的。”
春桃到做到,每个企图上前的人,都被春桃一棍棒得飞出去。
“你们看看、你们看看,六丫头和她丫鬟都是什么样子!来人,将贱婢杖一百,丢城外去。”祝老太爷气得胡子直抖,杖一百,是活活死的意思。
春桃力气大,两厢一时僵持不下,正当婆子们围成一圈,算一拥而上时,一名仆僮朝内堂跑来,一边跑还一边高呼老太爷。
“老太爷,是、是安阳城崔家的信。”
是信,不是拜帖,是安阳城崔家的,不是崔二公子的。
祝老太爷猛地站起身,从仆僮手中扯过。
郭氏紧张地问道:“爹,是不是崔家听崔二公子受辱,兴师问罪来了。”
祝老太爷没有回答,看信过程中,脸色由阴转晴再转为不知所云。
“怎么了?”祝老太太蹙眉问。
“放、放了六丫头。”祝老太爷怒气转瞬消散,声音激动得发颤,“老大媳妇,将合寿堂附近那间清墨居收拾出来。”
清墨居清幽静雅,大房当初想让成家的长子祝明蕴搬去住,老太爷都没同意,现在忽然收拾出来何用?
董氏愣着没动。
郭氏听到放人急了,“爹,不能放六丫头啊,放了如何给崔家交代,还有六丫头的丫鬟,无法无天的……”
“闭嘴,你胆敢再提惩罚六丫头,就自己搬庄子去。”祝老太爷恨恨地瞪郭氏一眼,若不是郭氏怂恿,六丫头还关在祠堂里,局面不会这么僵。
“老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祝老太太急了。
“你自己看!”祝老太爷将信塞到老太太手上。
“祝家为礼数大宅,犬子独自居绥陵县,吾等担忧,若祝家方便,可否收留犬子数月,且犬子顽劣,伤病难断,知祝家六姐身怀医术,望六姐替犬子诊治……”
留章是崔家大老爷的。
祝老太太盯着信足足读三遍,心砰砰跳,令董氏扶她出去,她要亲自安抚六丫头。
……
庭院里围着祝妤君和春桃的婆子很快散开,祝老太太身边的秦嬷嬷抬手那些婆子,“谁让你们在这里的,六姐身子金贵,被你们伤了怎么办,怎么办!”
婆子们抱头乱窜。
祝老太太很生气,非但不阻止秦嬷嬷人,还言要扣婆子们月钱。
祝妤君歪着脑袋想了想,东府人态度的转变大约是因为先才的信。
月色朦胧,旁人看不清她的表情。
祝妤君一把搂住春桃,呜呜咽咽地哭起来。
祝老太太腿脚变得利索,不用搀扶,三两步走到祝妤君身边,担忧地问道:“君儿怎么了,是不是有哪里伤到?”
“伯祖母,孩儿吓坏了,以为伯祖母要孩儿,辛亏有春桃。”祝妤君嗷嗷哭得伤心,反正夜色下没人看的清她有没有流泪。
“傻孩子,伯祖母哪里舍得真你,吓唬吓唬你罢了,至于春桃……嗯,春桃是个忠心的好丫鬟,有她在你身边伺候,伯祖母放心了。”祝老太太眼见祝妤君将春桃搂得死紧,哪里敢提春桃将她院子大半婆子伤的事。
“伯祖母,我爹呢,我爹还在祠堂,爹也被了!”祝妤君继续嚎。
祝老太太被嚎得眼皮子直跳,老五怎么会被?那些婆子办的什么事。
“快,快去放老五出来。”
交代完,祝老太太轻轻拍抚祝妤君后背,“孩子别怕,没人敢你和你爹的,随伯祖母进屋,哎,这又饿又吓的,你伯祖父是狠心了些,可他也是怕你养成骄纵性子,一时急坏了……我已经责怪你伯祖父,他正心疼呢。”
祝老太太牵着祝妤君进内堂,内堂里众人的态度都变了。
祝老太爷一脸赞许,董氏一脸欣慰,先才不停跳脚的郭氏,像被霜的茄子,站在一角懒懒地没话。
祝祥渊很快被请来,他可不好哄,脸阴沉沉的,见爱女安然无恙才稍霁。
厨房送来好菜热汤,祝妤君亲自替她爹夹菜。
内堂众人默契地没提那封信,祝妤君也不好奇,她只管吃饱肚子回去休息,到时自有人求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