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年关

A+A-

    “沈大人高升是好事,你怎愁眉苦脸的?”祝妤君问道。

    沈云琳将袄上的一圈毛领压低,露出张俏生生的脸苦恼道:“去了句州,便不能时常与你见面了。”

    祝妤君抿嘴笑,“是不能时常与我见面,还是不能时常与崔大公子见面。”

    几月前沈云琳代替祝妤君,陪郡主去了一趟崔家。

    崔大公子赏识沈云琳的画技,之后二人时常书信往来,崔大公子心中亦生情愫。

    两情相悦。

    但是祝妤君一再劝沈云琳沉住气,暂时不要让长辈知晓,尤其是崔家长辈。

    沈云琳信任好友,按照好友交代,与崔大公子有分寸地相处。

    祝妤君则寻机会问了连昭廷,得知王府算升沈大人为句州知府,松了口气。

    沈云琳羞红脸,“你胡什么,与崔大公子甚关系,我是舍不得你。”

    “是吗,如此容易,我到句州开几间药铺,便可时不时看你,至于崔大公子,愿意娶谁便娶谁,娶一个京城的姐亦是不错的。”祝妤君轻松道。

    沈云琳有些着急了,“不行不行……妤君你来句州开药铺,句州百姓定是欢喜的,但崔大公子不可以娶别家姑娘。”

    “八字没一撇,醋性先上来了。”

    祝妤君捏捏沈云琳的脸,不再趣好友,转而宽慰道:“你今年才十四,尚未及笄,先安心随沈大人去句州,待来年开春王爷从北境回来,连二公子会与王爷提此事,到时由王爷和王妃出面,为你们两家牵线。王爷身份是北地最高的,沈大人又是知府,崔家哪怕心里有不满,面上也只能答应。”

    沈云琳担忧道:“王爷和王妃肯吗?”

    “王爷和连二公子十分信任沈大人,你不必担心。”祝妤君笃定。

    沈云琳纳闷,“你年纪比我,起这些怎一点儿不害臊。”

    “你这是过河拆桥。”祝妤君瞪大眼睛。

    “不挤兑,不挤兑,不过,妤君,你觉得连二公子怎样。”

    沈云琳忍不住好奇,探问了一句,好友与连二公子时常见面,关系绝不一般,好友话也常提到二公子,不定呢……

    “盟友罢了。”祝妤君对好友的探问并不生气。

    沈云琳仔细看好友,面色、眼神没一点变化,没有撒谎。

    好友与连二公子碰面皆只谈正事吗。

    沈云琳不禁想起自己,她与崔大公子私下见面,多在聊琴棋诗酒花,毕竟正事她不懂,崔大公子懂的也不多……

    沈云琳胡思乱想间,药铺门帘被撩开,飞卷的雪花推着个人影进来。

    随着人入内,帘子放下,雪花也化成地上浅浅的水渍。

    “好端端又下起雪……”连昭廷看见祝妤君身边站着沈云琳,到嘴边的话便转成客气的招呼,声音温润动听,“沈姐也在啊,是不是扰你们话了。”

    祝妤君笑笑,朝连昭廷摇头。

    沈云琳思绪被断,眼前连二公子与她心心念念的崔大公子,并称为屏州四公子。

    论容貌、气度,二人不相上下。

    沈云琳转头看看好友,又看看连二公子,二人端看容貌,很相配呢。

    三人在一起随意聊了聊年节,不一会沈云琳先告辞离开。

    待祝妤君送完好友回来,连昭廷剥好一堆松仁,将装松仁的碟子推到祝妤君跟前,像个女人似的八卦,“沈姐是不是去见崔大公子。”

    祝妤君展颜笑,“好奇不如跟去看看。”

    “不行,不行,我是那种搅人好事的坏人吗,六姐尝尝我剥的松子,比平常的香甜。”连昭廷眯眼笑,心情很好。

    祝妤君撇嘴,怎可能更香甜,又不是手指沾了蜜,“吧,有什么好消息?”

    “郭家粮食被我分完了,茶叶则换了一百匹好马,全被丹玥牵走,谢家也在我暗示下与边境等粮的外族人碰了头……除此之外,我昨日狩猎收获颇丰,马上过年,我不知道送什么年礼给六姐,便将昨日新的鹿和狍子各送两只去西府,五老爷和五太太都尝尝鲜,对了,我是以丹玥名义送的,六姐不必担心。”

    连昭廷难得没停顿,一次将该的话完。

    “连公子有心了。”祝妤君谢道。

    其实连昭廷还想提一提崔元靖,可见六姐神色淡淡的,连昭廷便消了念头,他担心多了,六姐以为他是好友的客,弄巧成拙,愈发不喜。

    ……

    白驹过隙,雪下下停停间,日子便到了年关。

    分家后的第一个大年三十,张氏格外畅意。

    西府主子不多,人却很多。

    齐仲兄妹、千枫、成汉一家、成汉带来的兄弟们……偌大府邸张灯结彩,红红火火。

    年三十祝妤君未去药铺,明轩也被闻老先生赶了回来。

    文叔、常叔、蒋郎中等人带着祝妤君包的厚厚红封,亦各自回家团聚。

    文叔和常叔的老伴已不在,但他们膝下皆有子女,子女早年在外面讨生活。

    后来祝妤君收回西府产业,便将老人的子女们安排在城郊的庄子上做事。

    祝妤君原算接文叔、常叔和他们家人到府里过年的,人多热闹,但老人不同意。

    祝妤君没勉强,一家人,人少些,可自在。

    安阳城仅留市坊的药铺开门供百姓买药,药铺是一位领了三份红封的学徒看守。

    在张氏操持下,西府众人欢欢喜喜地用过丰盛的年夜饭,饭后在内院碧湖边搭起篝火和烤架。

    一坛坛酒水、一盆盆切好的野味、羊肉整齐地摆在烤架旁。

    有吃有喝有爆竹,守夜才有趣……

    西府的热闹、欢悦自不必,而与西府一巷之隔的东府,哪怕亦挂满灯笼,仍显得冷清萧条。

    东府人昨日明确了借出去的三万两要不回来,脸色都很难看。

    祝老太爷身体不利索,漫守夜,年夜饭没吃两口便回房了。

    祝祥济喝两口酒,忍不住埋怨祝祥茂几句。

    祝祥茂酒喝得比祝祥济还要多,直接反驳,“与我何干?原本咱们府能赚一笔的,谁知道谢家与贼匪一样,也对郭家趁火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