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不是废物

A+A-

    “贱人不回安阳城?”

    提到祝妤君,祝老太太脑子便一阵阵抽疼。

    她真真悔不当初,贱人年幼时,该将其掐死的。

    自从在大街巷粘贴致歉告示,宝庆堂营生一落千丈,许多老主顾都不来了。

    要知那些老主顾皆是有钱的主。

    老主顾不来,宝庆堂一颗卖几两银的药,根本没有销路。

    短暂的萧条宝庆堂能撑住,可长此以往,宝庆堂是要关门了。

    虽然东府除宝庆堂,还有不少庄子和炮制坊。

    没了宝庆堂,府里不会缺用度,但实是窝心和不甘,病倒的老太爷若知晓,恐怕会直接气死。

    “孽障啊孽障……”祝老太太薄薄的嘴唇紧抿,绷直成一条线却在不停颤抖,贱人害老太爷卧床不起,又毁宝庆堂招牌,这口气,实是咽不下去。

    “什么游医、找新药,得好听,我看多半是成天抛头露面,和哪个野男人好上私奔了,最好死在外面,尸首都别留。”祝祥茂诅咒道。

    “若私奔倒好了……你到郭家传个话,贱人去京城了。”祝老太太沉着脸道。

    祝老太太同样厌恶郭家,纵是商队遭重创,三万两银还不回来,也该主动上门道歉,给个交代。

    郭二老爷是不懂做人做事,还是不将东府放眼里?

    厌恶归厌恶,现在祝家东府和郭家是绑在一根绳上的蚂蚱。

    北地荣亲王府在一天,他们在北地的日子就难过一日。

    东府迫切地希望二皇子继承大统,除掉荣亲王……

    郭家得到消息,立即送往京城。

    青州一带防范更加严密。

    除官道外,绵延数百里的山路十步一暗哨。

    山贼平日不去,或者偶尔巡视的界地,现在也立了寨。

    若祝妤君等人现在出北地,会困难许多。

    ……

    祝妤君离开北地的消息传遍安阳城,连昭廷的动向却鲜少人知道。

    连丹玥回安阳城后,按连昭廷信中吩咐,至别院看望崔元靖。

    她对崔元靖印象微有改观,崔元靖不是彻头彻尾的废物了。

    连丹玥到时,蒋郎中刚替崔元靖换完药。

    尚未满一月,崔元靖仍不能下地。

    看见连丹玥进来,崔元靖迫不及待地问道:“是不是京城有消息,祝六怎样?”

    “他们顺利到京城,都很好。”连丹玥斜眼量崔元靖。

    二哥给她的信里,将崔元靖描述得很惨,除受伤,形容、声音都变了。

    现在看恢复的还不错。

    “剩几日能下地,崔老夫人想你想的又要生病了。”连丹玥随手拖一张椅子坐下。

    “剩五日,祝六有没有什么?”

    崔元靖很安分地养伤,完全按照祝妤君叮嘱的做,没有一点含糊。

    连丹玥摇头,“他们递消息出来不容易。五日很快过,一会我去趟崔府,告诉老夫人这好消息。”

    崔元靖努努嘴,暗道祝六也不关心他一句。

    “五日后我回崔府再养一段时间,伤完全恢复,便进京,郡主,我要如何联系沛时。”

    崔元靖见郡主一脸戒备,没有生气,还解释一句,“我不会给祝六添麻烦。”

    连丹玥目光在崔元靖面上停留一瞬,不得不承认,崔元靖变化挺大。

    她是第一次见崔元靖神情这般认真。

    “二哥不方便收信,待他在京城能安顿了,我再告诉你。”

    完连丹玥起身走人。

    她很忙,除了琐碎事儿,她要接替平泽去细查云春乡山上发现硝石一事。

    周知府和平泽前几日查完发现除大量硝石外,还有少量硫磺、碳粉。

    这几样凑一起可以制爆竹。

    连丹玥直觉,不是制爆竹那般简单。

    硝石、硫磺、碳粉混在一起会炸开,很危险。

    北地制烟花爆竹的作坊皆是在官衙登记的。

    每年要消耗多少硝石、硫磺,又能制出多少爆竹,全有定数。

    “有祝六的消息,记得告诉我。”

    崔元靖朝连丹玥背影喊一声,无奈连丹玥懒得回头应他。

    在连丹玥看来,哪怕崔元靖有改变,仍配不上妤君。

    ……

    连丹玥到崔府,得知崔家在替大公子崔元陵亲事。

    女方不是别人,是她的好友沈云琳。

    沈大人得她父王重视,如今已非县令,而是破格升为句州知府。

    崔老夫人听闻崔元靖五日后能回安阳城,很是高兴,至于开口提长孙亲事,则有几分试探的意味。

    这门亲事是王妃在中间提点的,崔家没有反对。

    崔家乃世家望族,而沈家家底薄弱。

    崔家答应,一是知晓王府确实看重沈世霖,将来沈家前途无量,二来沈家姑娘他们见过,容貌端方大气,性情温柔,知书达理,比那些世家姐有过之无不及,又是郡主的至交好友。

    崔老夫人答应这门亲了,可见到郡主,心里仍有不甘。

    郡主身份,是沈姐不能比的。

    郡主与陵哥儿自相识,陵哥儿不论容貌才华,在北地皆是数一数二,郡主真无半分心悦吗。

    “太好了,恭喜老夫人。”连丹玥不在意崔老夫人的探究,笑得很开心。

    沈云琳那点心思瞒不住连丹玥,好友心想事成,她替好友高兴。

    崔老夫人嘴角抖了抖,郡主平日过府神情皆淡淡的。

    这会儿竟眉开眼笑的。

    罢,看来她大孙子与郡主真没缘分。

    五日后,崔元靖回府,崔老夫人见到宝贝孙子,又高兴又心疼,个中欢喜自不必提。

    ……

    京城里,太子开始解第三种毒。

    解毒的药很散,服药后,人会疲软使不上力。

    好在之前调理过几日,太子身体能扛住。

    天气好时,太子上、下午都会去庭院转转,天气不好,也要在廊下看西风和落雨。

    这一日太子午歇起来,精神颇佳,让丫鬟去耳房找一支笛子。

    自从內侍采买,被父皇看见后,父皇便照他儿时喜好,送许多东西过来。

    很快丫鬟捧一支上好白玉竹节笛进来。

    太子拿过笛子,白玉清透如冰,但笛身摸着却温润细腻。

    这只白玉笛是早年父皇送母后的礼物。

    太子试了试笛音,与丫鬟道:“请六姐过来听我吹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