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婚(一)
眼下正值梅雨季节,京城已经淅淅沥沥地下了十日的雨,崔绣站在廊檐下看着庭院里被雨水得无精采的蔷薇花枝,不由想起前世,穆辰离开的那一年也是像现在这样,每日风雨交加,天阴沉沉得让人心里发慌。
若是一切不变,五年后的这个时候就是江南发水患的日子,想到这,崔绣猛地用手捂住自己抽痛的心脏。
“姑娘,您没事吧,是不是哪不舒服?”
身后的云巧吓了一跳,忙上前搀扶住崔绣,“莫不是着了风寒,要不要去请大夫来?”
“不用,”崔绣深深吸了一口气,好一会才缓过神来,“大人在府中吗?”
“听人大人已经下朝回来了,这会应该在墨韵阁的书房吧。”
“走,我们过去看看。”崔绣迫不及待地想要看见穆辰。
穆辰刚听完常和汇报这段时间府里筹备婚事的情况,听已经准备妥当,穆辰的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笑意,再过半个月他和绣儿就要成亲了,让他怎能不高兴。
曹操曹操到到,正想着崔绣,穆辰就见崔绣推门走了进来。
“绣儿,下着雨你怎么来啦?”
崔绣五天前已经随爹娘搬出了穆府,虽是规矩,新赁的宅子也离这不远,但骤然分开还是让两人不适了好长一段时间。
直到亲眼见到穆辰的那一瞬间,崔绣的心才真正放了下来,实在是前世昏迷前的恐惧给她的印象太过深刻,让她过了这么多年依旧无法忘怀。
见穆辰望着自己,崔绣轻轻摇头道,“今日雨并不大,不碍事的。”
此时的崔绣脸色有些苍白,双眼也不复往日神采,穆辰心中诧异,“可是锦绣坊出了什么事?”
“无事,这些日子一直下雨店里的生意不免受了些影响,不过并不妨事,今日有时间,就想来看看你。”
“无事就好,”穆辰拉着崔绣坐下,“我让人给你沏壶热茶,祛祛湿气。”
崔绣被茶水的热气一熏,脸上终于泛起了些红晕,“子辰,这些日子连日阴雨,江南地区的百姓怕是要深受其害了,从前在苏州的时候就是这样,雨一多了起来,河里就开始涨水,那些地势低一些的田地全都被水淹了,农户都苦不堪言。”
“没想到绣儿还有这样的体悟,”穆辰对此深表赞同,“历朝历代治理江南水患都是朝廷的重中之重,昨日皇上还在上朝时问及此事,幸好司天监早有测算今年的雨势不会太过凶猛,不过防患于未然,治水一事确实是势在必行。”
“时候我也在村里住过一段时间,隔壁大叔家的田里如果有了积水,他就会挖开一条渠,将水引到河边或者荒废的地里。”
“河道清淤,引流,分而化之,我也正有此意,”穆辰赞赏的看了崔绣一眼,“只是皇上登基不久,百业待兴,治水一事的人选还有待商榷。”
忽然穆辰像是想到了什么,“绣儿,锐王妃最近可有再找你的麻烦?”
“前几日她确实派人来店里,依旧起上次的事,被我委婉的回绝后,似是有些不快。”
这件事也让崔绣很是头疼,要是锐王妃下定决心要给锦绣坊一个教训,她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应付得了。
“既然这样,不如就让锐王监管治水一事,”想到这样一举两得的好主意,穆辰难得的有些开怀,他亲昵地摸了摸崔绣的脸颊,“还要多谢绣儿给我启发。”
崔绣虽对这朝廷政事感到茫然,但能先一步处理好水患总归是好的,因此也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第二日早朝,景宣帝高座在龙椅上,看着殿中站着的几十位官员,道,“众位爱卿,可有本要奏?”
穆辰第一个站出来,“启禀皇上,微臣有本奏。”
“哦~丞相有何事商议?”
“自古以来,梅雨时节江南地区水患灾害频发,治理河道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为保百姓生计,彰显皇上仁德,臣请皇上派人前往江南治理河道,监管河道疏通,以防当地官员盲目修筑堤坝,为日后留下祸患。”
“丞相所言极是,此事朕也时常挂念,不知丞相是否有属意的人选?”
“臣请皇上派锐王殿下前往江南治理河道,并让户部尚书王恒一同协理,锐王殿下身份贵重,那些地方官员必定不敢欺上瞒下,做下中饱私囊之举。”
锐王……景宣帝看了穆辰一眼,此去江南山高水长,路途遥远,再加上风雨交加,实在不是一项美差。王恒又是个刚正不阿,敢于直谏的性子,身为户部尚书这银子自然也落不到锐王手上,丞相莫不是和锐王有了什么过节,要不然为何忽然推荐锐王。
锐王这一年虽然日日闲在府中,总想要找点事做,拢回实权,但绝不是放弃养尊处优的王府生活,出去风吹日晒,这治水一事听起来伟大,实则吃力不讨好,万一哪一处出了岔子,罪责第一个落在他的头上,所以锐王是万万不愿去的。
他一个健步走出队列,“皇上吩咐,臣当万死不辞,但治水一事事关重大,臣在此方面毫无经验,深怕辜负了皇上的信任,还请皇上另择能臣。”
景宣帝看着锐王诚惶诚恐的表情不禁乐了,他越是不想去朕还越是要让他去,谁让从前他总给朕找不痛快。
“锐王无需过谦,父皇生前可是对锐王的才学赞赏有加,治水一事想必不在话下,”景宣帝看向穆辰,“就依丞相所言,封锐王为钦差大臣,与王恒一同前往江南治理河道,择日出发。”
“皇上圣明。”
穆辰垂首微微一笑,锐王瞬间面如死灰。
锐王回府后越想越不对劲,这穆丞相与他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的,平日里上朝尚能寒暄一番,但近几日却对自己态度冷淡,今日还在朝中为自己寻了这样一件苦差事,真是让他纳罕不已。
锐王妃还不知锐王今日受了挫折,盖因往日锐王上朝不过是走个过场,从未有过什么波折。
她笑盈盈地走进来,溪桐端着一碗银耳莲子羹低着头在身后慢慢跟着,“王爷,如今这天气暑气重,臣妾让厨房特意给您炖了一盅银耳莲子羹,润肺生津,滋阴养胃,您快尝尝。”
锐王不耐烦地挥挥手,“喝什么喝,本王都要被发配到江南那种地方去治水了,还管什么暑气。”
锐王妃吃了一惊,“怎么?皇上要让王爷去治水,这大热天,又是下雨又是赶路的,王爷的身子怎么受得了啊……”
“这都是丞相的主意,本王也没想到竟会被牵连上,真是晦气。”
“丞相?”锐王妃想到在锦绣坊发生的那些事,不禁脸色一变。随后又忍不住安慰自己,崔绣不过是个平民女子,还没嫁进丞相府,哪里会对丞相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锐王见锐王妃半天不言语,不禁起了疑心,“王妃,你不会是背着本王做了什么事吧?”
“王爷,臣妾没做什么啊……”司妙楚定了定神,然后期期艾艾地开口道,“王爷应该也知道丞相就要迎娶新夫人了,那个女子还未成婚就借着太后的势开了家锦绣坊与咱们王府的如意坊抢生意,臣妾只是警告了她几句,旁的可再也没有了。”
“这就是你做的好事,”锐王一气之下把桌上的银耳莲子羹翻在地,“那是丞相自己向皇上求得婚,你还去找她的麻烦,是嫌本王最近太闲,碍着你的眼了是吧,快滚,本王不想看见你。”
司妙楚吓得赶紧避让到一旁,汤汁四溅沾湿了她的裙摆,“王爷……”
“滚~”
……
“封扬,都怪你,要是赶不上阿绣成亲,我就再也不要理你了。”
“雪凝,我保证,明天我们一定能到京城,这不是离崔姑娘成亲的日子还有两天嘛,一定来得及。”
一辆飞驰在官道上的马车里传来一阵男女的对话,赵雪凝鼓起腮帮子,白嫩嫩的脸上都写满了我不开心,哪怕封扬手里拿着她最爱的芙蓉糕,她也不愿偏过头去。
“你阿绣也真是的,成亲这么大的事也不早点通知我,还有你,如果不是你一直磨磨蹭蹭的,我也不会现在还没到京城。等我们明天到的时候,阿绣还有一天就要成亲了,多失礼啊。”
封扬失笑,“是,是,都怪我,非是什么封氏布庄的少东家,非有那么多事要处理,如果我只是个无所事事的老百姓就好了,也不会耽误了赵大姐的行程。”
这话听得赵雪凝一阵脸热,得好像自己不愿他做生意似的,“我不是这个意思……”
封扬见她软化了,忙把芙蓉糕放在赵雪凝嘴边,赵雪凝吸了吸鼻子,真香啊~最终还是忍不住张嘴把糕点含在了嘴里。
封扬就喜欢看赵雪凝这样软萌的样子,他克制住自己蠢蠢欲动的手指,心中默默对着苍天呐喊,我~也~要~成~亲……
作者有话要: (幼稚的)皇上心中偷乐,(腹黑的)丞相狡诈一笑~
封扬哭唧唧,我都快成柳下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