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A+A-

    在贾放的认知之中, 菘菜是大白菜的古称,所以他一直尝试在大观园稻香村的那两畦地里种植“菘菜”。

    可是结果并不如人意,贾放托人四处找来的“菘菜”种子, 种出来却是另一种蔬菜——白菜,又叫青菜, 江门白菜, 青菜, 油白菜, 油菜。长在稻香村的地里, 绿油油的, 煞是好看。

    春夏两季, 这种菜极大地丰富了荣国府的餐桌,成功地减轻了贾府几名子女对厨房的抱怨。但是白菜不适合腌制,不能做泡菜, 产量也没有大白菜那样高, 与贾放的期望相去甚远。

    还有一点很要命, 白菜看起来不大适合冬季种植。这才九月多快十月的样子,稻香村地里种着的白菜就跟霜的一样,蔫蔫的不起精神——最近天气转冷,没准这些白菜确实是被霜过了。

    贾放曾经满心要找真正的大白菜种子,但一时没找到,再加上白菜很受贾敏她们的欢迎, 贾放就没再坚持找寻。

    谁能想到现在在自家园子的一座花圃里凭空长出来一颗?

    贾放蹲在花圃跟前,问双文:“这真是你昨儿个种下去的种子?”

    双文点点头, :“前几天在蘅芜苑假山后头发现的,一棵长相很奇怪的菜,叶片特别大, 却生出了一棵细细长长的茎,开着黄花。后来见到这花结籽了,就把籽收了起来。”

    “不管是这花还是这菜我都没见过,一时好奇,昨儿个在这花圃里种了一棵,心想这花圃空着也是空着……”

    双文破不好意思地向贾放解释:别人都在花圃里种牡丹月季芍药,她种了颗菜。

    贾放却丝毫不在意,接口:“谁知一夜的功夫,竟然长成了这样?”

    贾放望着面前的菜也十分感怀——他是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但唯独对这大白菜很熟悉。时候家里到冬天就会囤上一堆,除了会腌一缸酸菜以外,冬天的蔬菜即便上全靠它。虽然后来南方的反季节蔬菜源源不断地运到,囤白菜的机会也渐渐少了,但是大白菜的特殊性依旧存在——这是极少数长在地里他贾放也能认得的蔬菜!

    “对了,这个花圃……是你画的吧?”

    这次重修蘅芜苑,主体建筑的设计稿是由贾放负责绘制,双文辅助测量;而主体建筑之外,那些只要修补的爬山廊,相对简单的院门院墙,以及其他装饰性的建筑,贾放一起放手交给双文去做。因此这个花圃,应当是在双文的设计图上出现的。

    双文点点头,但依旧吃惊,:“是我画的不假,但是我头一次过来看的时候,就发现这里的土质与别处不同。”

    贾放双眼一亮:“怎么讲?”

    双文:“里面的土质软,外面的土质硬。然后我拿了把铲子稍微翻了翻,沿着这一道翻出了旧砖。”

    贾放了然地点头:“明这里本来就是一座花圃。”

    双文点点头:“我后来看了看,发觉这样的花圃总共有一对,于是就都画在了画稿上。后来又叫工重新砌了一圈砖,就成了现在这个模样。”

    贾放连忙让双文指给他看另外一个花圃。只见那里尚且空着,不像这边这一只,被双文种上了一棵菜。贾放伸手挖了一把土,凑到鼻端闻闻,也不觉那土有什么特别。但他基本可以确认:一定是有什么加快了植物的生长速度,只是不知道是土的原因还是种子本身特异。

    贾放让双文把她收的其他白菜种子拿出来,数了数见数量不多,的,黑黑的,只有几十枚。于是他使劲儿忍下了让眼前这棵新生的白菜下锅,好让他尝一回炝炒白菜、醋溜白菜的冲动。他对双文:“今天你接着留意这棵菜,等它像昨儿那样也开花结荚了,你就把这颗的种子也收起来。咱们明天拿到稻香村去种。”

    双文一听也觉得这主意不错:“对,稻香村地方大,可以多种一点。”

    贾放:对,而且稻香村可以试验一下,到底是种子特异,还是眼前这花圃特异。

    他瞅瞅双文,见这姑娘一脸兴奋,丝毫没有吃惊甚至是恐惧的表情——贾放再次暗暗感慨,果然还是直接坦陈这是座“仙园”比较好,现在看起来,双文对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没有丝毫的接受障碍。

    接下来几个时辰,蘅芜苑里就再没人管花圃里的那棵菜。工匠们忙着干活,没人顾得上已经修好了的花圃。偶尔有个工路过,看见这棵菜,最多也觉得昨天没见,猜是不是双文移种过来的。

    那棵菜也很整齐,下午就开了花,到傍晚就结荚了。双文心翼翼地把结出的种子收集起来,然后去问贾放:“那颗菜要不要起出来,让大厨房炒来吃?”

    贾放摇摇头,:“结完籽这菜就不好吃了。植物都是这样,它在开花结果之前,会把所有的能量和营养物质都输送到花和果之中,所以这叶片味道不会太好。但是可以用来肥田,等明儿把叶子填到稻香村的地里,循环利用。”

    贾放其实还想,这叶子可以用来喂猪。但遗憾的是稻香村里不养猪——桃源村倒是养猪,但是那里地气太暖,不适合种白菜。

    第二天,贾放就叫来几个工,让他们把昨天收的种子种到稻香村那两畦地里。他也留了个心眼——手里还留了一些种子,种进了蘅芜苑双文设计的两个花圃中的一个。

    按照昨天的速度,待到一天过去,这花圃就又能收获一批种子。

    至于另一个花圃,贾放把二荆条的种子种了些进去,另外种了些樱桃番茄。

    等过了大半天,稻香村和蘅芜苑的种植区域出现了区别。

    双文蹲在稻香村的田埂上,丝毫不在意泥土没过了她脚上那双绣鞋的表面。她盯着从土里冒出的苗看了半天,总结出一句:“好慢!”

    确实,在稻香村里种下去的大白菜种子,一天下来估计只能冒个头,和蘅芜苑那里蹭蹭蹭地开花结果的根本不能比。

    贾放却知道:这还是比平常快了。按照眼前这个长势,稻香村里如果现在就全种上白菜,那么到了冬天,他准保可以吃上酸菜火锅。

    现在他基本能够确认,神奇之处应当是在那座花圃。从花圃里结出的种子,可能本身还带了一些“快速生长”的优秀素质,现在挪出来种在稻香村里,还是比一般的种子长得快。

    而稻香村以前种其它的作物,则没有明显的加速作用。

    贾放很感兴趣:他很想知道,现在在稻香村里长成的这一批,再种下去之后是不是还能“加速”。但他估计这种“加速”会随着一次一次的播种渐渐消失殆尽。从蘅芜苑走出来的植物终将会变成“普通”的植物,虽然它们能出现在这个时空里已经算是非常不普通了。

    傍晚时分,双文又在花圃里收了一茬白菜种子,算起来,这次收的种子已经可以种满稻香村那两畦地了。贾放则让她明日再种些,这个花圃可以渐渐成为白菜的“育种园”,不久许是会有足够的种子供应京郊的很多菜园子。

    而另外一个花圃的辣椒和樱桃番茄则长势喜人。两种植株都长了有半人高,双文不得不用细竹枝搭了个架子免得它们倒伏。到了傍晚,这两样都挂了果,二荆条挂的是绿果,还没变成昨儿福丫摘到的那种鲜红色。倒是樱桃番茄长得红艳艳十分可爱。

    贾放摘了一串樱桃番茄,拿给福丫让她尝鲜,谁知福丫见到却死活不肯再尝,直到双文和孙氏都尝了好吃,她才勉勉强强地尝了一口。尝过之后,丫头表示,大为后悔,早知道上次应该偷这种的。

    而贾放对于花圃二号里生长出的辣椒和樱桃番茄,倒有不同的想法。他算收集一批种子,送到桃源寨,让那里的乡民们种植。

    南方地区温暖,比较适合辣椒和番茄的种植。而且桃源寨一带比较潮湿,这种气候条件下容易令人丧失食欲。

    近来他时常收到反馈,从余江来的新移民经常没有食欲,也提不起精神,有些人身上还会长大片大片的疹子。张友士看过,只是水土不服,告诉他们习惯了就好。

    但贾放却想到他所在的那个时空,云南贵州广西一带,都普遍种植辣椒,饮食之中也常见酸辣口感的味型,多半也是为了在当地的气候条件下刺激食欲。

    他把辣椒和番茄带去,一来帮助居民们调节饮食,二来帮他们增收——莫这两样种出来绝不会没人要,就算是暂时没有人要,他要!能用上的地方太多了!

    *

    贾放把辣椒和番茄送到桃源寨的方式方法稍稍有些不同:他是将植株从花圃里整个儿挖出来,装在推车里,整株整株地运到桃源寨里。

    他这么做的原因实在是因为自己不是庄稼把式,听辣椒或者番茄的种子种植之前要晒要泡,工序一大堆,没有大白菜种植来得容易。贾放干脆选择了直接移植,反正这些植株从花圃里取出来容易得很,取出果苗带着土,但是再看花圃里,却好像啥也没少。

    来到桃源寨,乡民们都对这两种植物产生了相当大的兴趣。当然主要原因是贾放上来就一通吹,把这两样的味道得神乎其神。但是他们从没有见过这两样,种起来没什么把握,一时倒也不敢贸然尝试。

    “大家伙儿,这两样都算是菜蔬,不需要专门拓一块地来种植。你们可以在房前屋后,自家院里,犁出两垄地来栽种,这两样都喜温、喜水、喜肥,侍弄好了产量颇丰。当然了,你们如果能开两亩地来专门种这个,我也不反对……”贾放按照《名录》上介绍的植物习性大致介绍了一遍。

    登时有乡民举手:“我愿种,这种苗能给我吗?”

    贾放却:“但我这种苗却不能白给,毕竟值钱得很,我手上也没几株。”白给的怕这些村民不珍惜。

    “收我的苗,先在我这儿交五百文的押金,现钱或者是流通券都行。”贾放宣布,“回头只要你们都妥妥当当地种下去,这押金马上归还,分文不取。”

    五百文已经不算是钱,乡民们不敢轻易抛费。但是现在桃源寨里到处在盖房子,各种工程正忙得不亦乐乎,再加上贾放此前给寨子里“注入”了不少贷款,大家的财政都处在“宽松”时期,所以五百文各家各户把手里的钱凑一凑,都能出得起。

    贾放这一招马上就“过滤”掉了只是想试试,不成功也拉倒无所谓的那一批人。剩下还有些乡民对在自己屋前屋后种点菜蔬挺有兴趣,但是有人问:“三爷,不是我们不想试种,毕竟这东西不比粮食,种出来也不能填肚子。万一我们花大力气去种,但是却没种好,又或是种出来,却卖不出去,这损失,算谁的?”

    这时空里的农民都是靠天吃饭,一年收成不行,就得勒紧裤腰带过上一年。所以他们的风险意识强得很。

    贾放一听便明白了,晓得这些乡民对辣椒和番茄的前景并不看好。

    他们和贾放不一样,两种新奇的果蔬,没见过也没吃过,不过就是贾放吹嘘了一通而已。

    醒悟过来的贾放伸手一拍后脑,立即大声:“诸位乡亲,实话,我这其实是求着你们种这两样,巴不得你们种得多,种得好,将来能产上几百斤,几千斤。这么着,各位,凡是你们拿了种苗回去种的,我都找人给你们提供技术指导。”

    “此外,我承诺各位,将来各位不管产出了多少辣椒与番茄,我都包从各位手中买下。而明年的出产,我可以与各位签契约,约定到时以什么价格收购,甚至可以预付一部分货款。”

    贾放心想:这恐怕是桃源寨第一份种植期货合约了吧?

    “真有这种好事?只要把这种苗种下去,都还没挂果呢,就能拿钱?”有村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也是预先锁定你们将来的出产啊!”贾放笑着回答,“万一我好好地盼着你们种这两种果蔬出来,好不容易等到挂果了,丰收了。外乡突然跑来一个商人,出价比我高,你们全都卖他了,我岂不是亏得慌?”

    乡民们一听,都觉得有理。但其中还是有一大半人开口澄清:“贾三爷,你千万别这么,你是此地的主人,你要,我们绝不会卖给第二个人。”

    贾放微笑点头:“那感情好——不过,你们万一种到一半,还没有收获的时候,突然缺钱,也可以来找我,预先把今年的收成卖给我。而我可能会按照将来收成的八成价格来支付……”

    他还没完,就有村民明白了:“贾三爷,俺懂了,敢情这就跟去当铺当当似的,俺没钱了,就把这眼前还没看到的收成当给您……”

    这样的解释比贾放得还要通俗易懂,围在贾放跟前的乡民一下子都明白了。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当”出自己未来的产出,但贾放的态度成功地让他们明白了一点:只要能种出来,销路绝对不用愁。

    于是,乡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认购”这些种苗。贾放却让他们先到金融办的两个老掌柜那里去登记一下,他的种苗还需要再准备两天。

    前来认购种苗的,大多是新余几个村的新移民,他们绝大多数没有分到种植稻米的水田,但是多少也侍弄过庄稼,现在到了新的地头,啥都不种心里发慌。既然贾放承诺一定会按价格回收,这种苗又不是真的有啥成本,他们便决心一试。

    贾放便天天从蘅芜苑的花圃里挖辣椒和番茄种苗出来,他每次带来的辣椒品种还不大一样,有时是灯笼椒,有时是米辣,有时是指天椒,番茄倒是种类不算多,只有体型大的和体型的两种。

    桃源寨的乡民,有些领取的种苗少,也有些一下领了很多,甚至还有一户向贾放申请,开了两亩荒地,算在荒地上种这两样。贾放很豪放地答应了,让这一户把地先开出来,然后在寨里登记土地产权。

    至于贾放承诺要提供的“技术指导”,最后变成了“百谷尝”老邵。贾放在他兜里揣了一本《辣椒种植一百问》和一本《西红柿栽种指南》,就把他包装成“技术指导”给推了出去。

    老邵虽然也从来没见过这两样,但他能认得字,已经拥有了桃源寨的“基础文化教育文凭”,再加上好歹有两本书加持,带领着村民们种这两样,就也似模似样的。

    当然,第一批种苗种下去之后,很快就结果了——当然这是因为送去的种苗原本就已经接近挂果期的缘故。老邵指导大家把一半的果实摘下保留做种,另一半则成功地让贾放兑现了他的承诺。

    最终,品相并无瑕疵的辣椒,贾放是以一斤二十文的“天价”收购的,番茄要稍许便宜些,但也达到了一斤十文的水平。这在整个桃源寨引起了轰动——虽总共的出产也就十几斤的样子,但大家心头都算了一笔账,种这些个,未必就没有种稻米赚钱。

    这一次的种植“尝试”,对桃源寨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贾放尚且不知,他收到的通知是:百工坊那里,铜火锅已经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