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A+A-

    武元县衙上上下下所有吏员与衙役, 全部换成了手握“文凭”,文能写公文,武能扛水火棍的“高级”县吏。

    他们很快发现, 认识常用字给他们带来了不少好处,比如, 在县衙外头贴个告示, 不必请一旁坐着算卦代写字的先生, 自己就能给百姓读告示了;平日里巡街也轻声细气了不少, 毕竟总得做出个“文化人”的模样, 不能与那些混混们一般模样。

    最要紧的, 是县太爷发下来的一些朝廷邸报、内部参考(其实就是一些摘抄摘要), 他们也都能不费多少力气地读懂了——那上头有不少胥吏盘剥百姓、刁难索贿、挟制主官、监守自盗、包揽诉讼一类的罪案,以及案件的最终结果。

    那些结果自然是胥吏们被绳之以法,处以极刑。偏生这些“参考”对于这些人的下场, 描绘得细节精确, 栩栩如生。刘立兴读来, 仿佛能听到刑场上那些惨绝人寰的呼号。他一路读下去,汗毛立一阵又倒一阵的,心潮此起彼伏。

    这会儿刘立兴正翻阅着一份“参考”,忽见叔祖刘名化过来,刘立兴便问:“叔爷爷,您这些个官府里的吏员, 放着好好的公门饭不吃,为啥非要不尊法纪, 作奸犯科?”

    刘名化听见,顿时一脸的乌云,心想:你孩子懂个屁!

    胥吏就是在刀尖上行走的职业, 走得稳走得巧了便能赚得盆满钵满,一人得道连带整个大族都鸡犬升天;走不巧了摔跌在那刀尖之上,自然是鲜血淋漓死无全尸——一句话,富贵险中求。

    “别看这些了,”刘名化心里虽然不喜,但还是叫上了刘立兴,“跟叔祖来,今日是去袁大人那里商议征收岁赋的事。”

    刘立兴登时应了,尾随叔祖去了县衙后堂的一座花厅里。

    刘立兴今年十八,刘名化辈分比刘立兴高了两倍,是他的叔祖,但刘名化今年不过四十多岁,正当盛年,是个精力充沛的人物。据当年刘名化第一次承下了县里征收岁赋的差使的时候,曾经三天三夜没合眼,把所有的账目全都对平,因此得了上上任县老爷的青目,此后县里征赋的差使,就全都是刘家担着的。

    两位刘氏族人进了花厅,见到的却不是县尊袁化,而是一名十七岁俊美非常的少年男子,陪着他的是师爷李有为。

    刘立兴对眼前这人很熟悉,当即拜下去:“属下见过贾三爷。”他以前常在桃源寨,自然见过贾放。

    刘名化这才反应过来,眼前这个皮囊好得不像话的年轻人,竟是常驻在武元县的平南节度使贾放。

    贾放温和地让两人坐下,开口道:“此前问过了李师爷,是刘书吏每年都是主持征收秋赋的任务。立兴虽今年刚来,但你替下的那位族叔以前也是负责这一块工作的。”

    贾放见刘名化年纪大些,便尊称他“刘书吏”,而刘立兴和自己年纪相仿,是刚刚通过文凭考试被提拔到县衙里的年轻人,便叫他“立兴”。

    称呼不同,刘立兴便显得十分得意。刘名化则不动神色,但是斜眼看了侄孙一眼。

    贾放便转向李有为,笑道:“这武元县的情况么,确实比较特殊一点。”

    师爷李有为一张老脸登时发红,努力地嘎嘎笑了两声融洽气氛。

    贾放的“情况特殊”,指的是县令袁化身边只有一名师爷李有为。通常情况下,一县之尊身边有两名师爷,一个负责刑名、一个负责钱粮。但偏生袁化刚上任的时候没有带钱粮师爷,当地也没能物色到。武元县的县衙就像是一个瘸子,刑名上强而钱粮上弱。

    谁知没过多久,县令袁化就发现,其实他的上一任在任上的时候,也是只有一个刑名师爷。钱粮都是交给县吏去点的,每年的岁赋都是交给刘名化和一班衙役理的,而且向来能妥妥当当地收上来。

    但是今次征收秋赋会有些不同,所以贾放建议县令袁化不要出面,由他亲自来和刘名化谈。

    “刘书吏,今次秋赋的征收,和以往不尽相同,因此本官在筹备这次征收工作之前,想先和您谈一谈。”

    刘名化将身体挺得笔直,拱手道:“不敢!”

    他一直以刻板、一丝不苟的形象示人,在这县衙里,这种方法自有其好处。至少袁化就很信任他,虽然知道他主持征收秋赋之事存在各种弊端,但那也是刘名化“一丝不苟”地遵循了以前征粮的惯例。

    此刻贾放似乎也对他这种态度非常满意。

    只听贾放开口道:“监国太子发了话,允许武元县截留一部分秋赋,留在县中,作为本县各位县吏的薪俸。但是本县需要运到永安州的秋赋粮食,不能少于去年。”

    刘名化一听,当即做出一副凝神思索的模样,其实他心里暗笑:早已想到这一点了。县尊袁化当日曾经夸下海口,是要让所有县吏都能堂堂正正地领取薪俸,但是朝中未必会批,即便批下来,估计也只是让武元县自行解决。

    果然,这是让武元县自己想办法解决。

    听到这里,刘名化一个字也没多,只是继续一板一眼地向贾放一拱手,道:“请贾大人示下。”

    贾放便拿了一张纸出来,上面写着一个总字数:“我和县尊大人一起计算了所有吏员理应得到的薪俸,这是一年的数字,要从今年的粮赋里截留出来,留在武元县的。”

    刘名化本就是个精明的人,看到这个数字,飞快地除了一下县中吏员的人数,便觉得这个金额相当的公道。

    他心中暗喜,表面上依旧一板一眼地问:“今年的秋赋如何征收,请大人发话。”

    贾放便盯着他,慢慢地开口:“将今年的‘粮耗’和‘淋尖踢斛’,都留在武元,便差不多了。”

    刘名化听见贾放亲口出“粮耗”与“淋尖踢斛”的时候,已经彻底惊了。他实在是没想到,贾放这么年轻,又是朝廷派下南边来的大员,怎么竟懂得这些。

    “粮耗”,和“火耗”是差不多的意思,就是在征粮的过程中,先预估一部分损耗,武元这里的粮耗大约有一成五,这就意味着百姓原本要交一石粮的,现在就要再交上一斗半才能合格。

    而“淋尖踢斛”,就更加神奇了。这是指百姓缴粮的时候,会把粮食倒进一个很大的容器之中衡量体积。米粮倒入斛中,难免会冒出一个圆锥形的尖。而官吏们见到这“堆尖”形成,便会奋力上前一踢,一脚下去,堆尖消失,粮平齐于斛中,原本的“堆尖”则全部散落在地,成了征粮过程中的“自然损耗”。

    一听到这儿,刘名化心惊固然心惊,这心底也渐渐有一股子无明之火,腾腾地蹿上来——这算啥?

    这征粮过程之中,原本就是归属于他们这些征粮吏员的灰色收入,到了贾放这里,竟然摇身一变,就要转变成为官府光明正大颁发于他们的俸禄?

    所以他们额外的钱一文未得,好不容易“淋尖踢斛”得来的那一点点收入,竟然还要和县里那么多人一起平分?

    这就是县尊大人口口声声的“以薪养廉”?

    刘名化竭尽全力忍下了心里的怒火,一张脸依旧是平静如水面,缺乏表情,只向贾放又拱了拱手,示意他已经知道了。但是在和族中各位族老商议之前,刘名化不算发表任何接受或是反对的意见。

    这时候恰好李师爷插了一句嘴,问:“贾大人,今年依旧是让刘家‘包征’吗?”

    贾放这回却没明白“包征”是什么意思,李师爷只好帮他解释:“就是刘家先垫付出所有需要的钱粮。之后县里的征粮役使下到乡里,征上来多少,就给刘家多少。”

    贾放听着听着,忍不住望着刘名化笑了。

    他实在是没想到,这刘家竟然这么无耻,除了征粮时县吏们这一道又一道的“粮耗”、“淋尖踢斛”之外,刘家竟然还能再插上一手,以这“包征”的手段,再挣一笔。

    刘名化见到贾放的表情古怪,心里有点儿发毛,嘴上不敢示弱,只好问:“贾大人的意思是……”

    贾放笑得人畜无害,看似随意,随口道:“我听各县都是按照鱼鳞册征收粮赋。贵县鱼鳞册在何处,本官想要看看,开开眼界。”

    刘名化登时转头等着李师爷,似乎在问:为何不向贾大人解释?

    李师爷便耸耸肩——这就是袁县令不在会议现场的好处,但凡贾放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冲着刘名化去。袁县令在便不行。

    这时刘名化只能硬着头皮向贾放解释:“大人,本县……本县没有鱼鳞册。”

    “没有鱼鳞册?”贾放异常夸张地惊讶了一声,“怎么会没有鱼鳞册?我桃源寨那等地方,土地都是归属我的,都有分给租户租种的鱼鳞册。”

    刘名化对贾放夸张的表情显得十分尴尬,又拱了拱手,称:“十年之前,本县县衙曾经遭遇过一次大火,本县的鱼鳞册当时正在县衙之中,因此付之一炬。本县只有这一份鱼鳞册,又去州府处问过,并未留下副本。因此本县自那以后,就再无鱼鳞册了。”

    “什么?”贾放听到这个答案,十分震惊而且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没有鱼鳞册。”

    “那贵县凭什么征收粮赋?”

    土地是粮食的基础,如果没有确凿的土地拥有权属资料,县里凭什么,或者他刘家以什么依据征收粮食?

    刘名化依旧没有什么表情:“本地民风淳朴,因此百姓们都按照上一年缴粮数,继续缴粮。”

    刘名化一面,他身边的刘立兴一面使劲儿地压低了头,强忍笑容:他这位叔祖,在正二品大员面前,撒谎难道都不用个草稿的吗?

    贾放一听见刘名化这么,登时变了脸色,站起身,背着手在花厅里来回踱了几步,低声道:“胡闹,这真是胡闹!”

    他终于翻了脸,伸手指着花厅的门口,对刘名化不客气地:“你要是站到县衙门口去大声喊一句:去年秋粮没交多的到这儿来报到。有一个人肯来武元县衙门口站着,本官就算信了你的鬼话!”

    他翻起脸来,管对方是谁,多大年纪,反正谁也没他官大。

    但刘名化无话可,人总是趋利的,只有觉得自己交多了钱粮,没有交少的。交少了,万一衙门让补怎办?

    “十年没有鱼鳞册,盲征瞎缴,你们武元,还真让本官大开眼界啊!”

    贾放骂人,最狠的水平也就到这儿了——只不过这话从他一个二品大员口中出来,依旧很重。袁县令没有出现的好处再一次体现。

    于是贾放气呼呼地问:“失了鱼鳞册,之后该做什么,你们知道吗?”

    那刘名化丝毫不受贾放的怒气影响,依旧一板一眼地道:“大人指的应该是,丈田。”

    贾放这时才不做声了。

    这刘名化确实在钱粮上有些了解,知道这鱼鳞册,就是丈田得来的:洪武初年,明□□朱元璋命人巡行各州县,全面清丈土地,查实田亩,编造土地清册,这才造出了鱼鳞册。之后到了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推“一条鞭法”,也是从丈田开始,严查隐占土地(“隐田”)和漏税田产(“诡寄”),追缴欠税,又造过一次“鱼鳞册”。

    当然,这是另一个时空的历史,在眼下的这个时空,“鱼鳞册”的诞生与发展被扇成了什么样子,贾放还没有机会去了解。

    现在武元县失了鱼鳞册,贾放又查问下来,刘名化提出的“丈田”之,完全没错。

    于是贾放沉默了片刻之后,又问:“刘名化,如果我给你刘家的‘包征’之权,你是否能够在秋粮征收完成之前,完成本县之中的丈田?”

    师爷李有为这时听见,忍不住惊讶地张大了嘴,心想:将这么大的权力交给刘家,未免……未免也太草率了一点吧?

    刘名化脸上却一丝喜色都不见,站起身冲贾放一躬行礼,道:“刘家,全力以赴。”

    *

    刘名化带着刘立兴离开之后,县尊袁化与贾放的幕僚长郑伯宜从花厅后头转了出来。

    袁化和李师爷一样惊白了脸,喃喃地道:“贾大人,就这么放心他刘家?”这贾大人刚来的时候不是特别不待见那些士绅豪族的吗?

    郑伯宜却:“鱼鳞册一定在他手里。”

    贾放也点头:“一定在他手里。但是我们没有证据。”

    袁化和李师爷两人对视一眼:明知鱼鳞册在对方手中,还这般赶着让对方去造鱼鳞册——这不是摆明了要让对方立功吗?

    贾放却笑道:“他既然敢应,我就敢让他造鱼鳞册。”

    他回头问郑伯宜:“刘名化身后那个后生,我觉得很是面善,你记得他在桃源寨日常和哪些人混在一起吗?”

    郑伯宜连忙摇头不知。贾放“哦”了一声,道:“我失言了,应该去问赵五光和王二郎的。”

    他双手一拍,登时又道:“诸位,是时候挖掘一下刘家的社会关系了。我需要你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刘家的基本情况全部摸清楚,哪些人任过官职,哪些人当过胥吏,本家、姻亲,哪些人与其他州县有来往……是时候全都听清楚了。”

    郑伯宜登时躬身称是。再次令袁化和李师爷再度感到非常羞愧——他们两个根本就是一对花架子,来这武元有几年了,对当地最大的刘家,竟然还啥都不知道。

    郑伯宜不仅答应了贾放,而且还暗示了一句:“刘家的人,已经安排上了。”

    这意味着已经安排了几个人进刘家,能够听消息出来。只是刘家是本地最大的宗族,自外头安排进去的人,恐怕也难以接触到宗族最核心的几个人。

    贾放顿时想:那个刘家的年轻人,是时候好好了解了解了。

    *

    刘名化则带着兀自一头雾水的刘立兴回到了刘家族中,找到了族老们,三言两语,将刚才与贾放会面的情形复述了一遍。

    刘士林听见,慢慢地点着头,道:“竟然是那个年纪的节度使出面……看来是真的算先拿武元县下手,开一刀,剖出里子来看看。”

    刘士翰表情严肃地听完,先是严厉地责备刘名化:“名化,如此大事,你竟然没有与族老商议就擅自做主,罪过可是不。”

    刘名化还是那样,没有什么表情,但是眼神里稍许透着一点儿沮丧。

    刘士翰了一巴,这才又给了个甜枣,道:“但是依你所,当时你别无选择,应了就应了吧。往后丈田之事,族中的子弟全听你的安排,此事由你全权处置!”

    刘名化登时明白他的目的已经达到,心下一片狂喜,但依旧什么都没有多,拉着刘立兴就走。

    他带着刘立兴去了祠堂里,从祠堂灵位之下的一只秘密抽屉里抽出一本厚厚的册子——这册子用羊皮包着封皮,里面的纸张早已泛黄。一翻开,只见每一页都是田亩的图形、大、四方边界、土地沃瘠、户主姓名等详细信息。

    面对刘立兴惊讶的眼神,刘名化公事公办地:“之后要大忙一阵,要按照这鱼鳞册上所记的,丈量全县的田亩。”

    刘立兴登时傻了眼:……这是?照着鱼鳞册,再画一本鱼鳞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