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A+A-

    继续往前走了好一截路,崇光猛地才想起自己方才丢了手帕,但眼见着陈氏的院子马上要到了,心想:反正是自家府里,并不紧,等探望完了叔母再原路回去寻吧。

    只是她没想到,这会工夫,帕子已经被人拾走了。

    陈氏一见到儿媳,便一直委屈不堪地抹泪,李氏询问原由,陈氏也不,只顾委屈地抹泪,她身边的婆子道出了起因。原来还是为着郡主笄礼一事。

    崇光是刚从太后身边回来的郡主,往日在宫里,恩宠早已盖过了公主,虽然出宫回了卫府,但及笄之礼依旧该是风光大办,可太尉卫英却不主张宴请宾客,理由是皇帝两个月前刚刚颁布《入俭令》,举国上下倡导节俭。卫氏身为皇亲国戚,更应当恪守皇令,铺张之事能免则免。

    陈氏觉得实在是太过冷清,有些委屈了崇光,又怕外人笑话,心里不大痛快,便在丈夫卫英面前重提了几句,不想惹得卫英生气,狠狠地数落自己妇人之仁,陈氏思来想去,觉得自己也没做错什么,还不是为着卫氏的脸面、郡主的脸面着想。

    经儿媳一番安慰,陈氏愈发委屈,忍不住扬声道:“也不知道老爷究竟是怎么想的,陛下虽然倡导节俭,可郡主是未来的皇后,郡主及笄,陛下都亲自来了。老爷竟如此不重视郡主的笄礼,若此次将人得罪了,往后郡主做了皇后,卫氏可还怎么指望郡主?”

    崇光恰巧走进了院子里,将陈氏一番话都听了去,又听李氏接着道:“母亲这话可不能再了,圣旨没颁下,一切都不做数,母亲刚才这番话若是叫有心人听了去,那可是大罪。“

    陈氏一惊,正后悔着自己方才口无遮拦,一抬头竟看见崇光走了过来。

    崇光佯装没听见方才的话,对陈氏招呼,继而又关切地询问起陈氏的身体近况。

    陈氏起初很是不好意思,又忧心崇光将那番话听了去,但见她面色无常,心想应没听见,再三推辞,什么也不肯收下崇光送来的礼物。

    崇光温和笑道:“叔母这些天为筹备容儿的笄礼,花了不少心思,容儿也听叔母还曾和叔父起了争执,叔父向来持身以正,心存君国。叔母伴在他身边数十载,岂会不了解他?叔母不过是太疼爱容儿,怕委屈了容儿,容儿很是感动,容儿也理解叔父,所以不会感到委屈,也不会在意那些表面的东西。叔母不要和叔父置气,若是因为容儿伤了夫妻感情,容儿会心存不安的。”

    陈氏笑道:“郡主这般识大体,注定不是寻常女子,陛下……”

    李氏轻咳一声,陈氏停住了没有继续下去。

    片刻后,门外响起赵伦的声音:“原来郡主在此,陛下让奴才给郡主送来贺礼。”

    一屋子的人忙着行礼。

    待崇光接了礼物,赵伦催道:“郡主不妨开看看。”

    崇光心里有几分激动,却也不太情愿当着众人的面开,本想着等夜深没人了,自己一个人偷偷开来看,可经不住众人催促,还是故作镇静地开了古朴而精巧的匣子,然而,在看到匣子里躺着的礼物时,内心的喜悦反倒是一扫而空了。

    皇帝送了一只白玉镯。秋霜等丫鬟们都围过来欣赏。

    李氏出身名门,此等宝贝生平亦是见过不少,玉镯通透无暇,肉质细腻,可谓上品,但李氏却不由得想起去岁于阗国进贡的一只冰玉镯,剔透荧亮,中有一抹淡淡的紫色飘花,寓意紫气东来,价值连城,皇帝竟然直接赏赐给了静妃。

    皇帝送给崇光的这只玉镯,显然远次于静妃那只。

    次日,天下起了暴雨,昨日还随风摇曳的一池芙蕖经不住狂风暴雨,一日的摧残已是凌乱不堪,没两日,却又不知不觉地从翠盖底下并着开出一片新花。

    这日乌云散去,天气朗晴,太尉卫英想起皇帝那日的言语,清早便吩咐崇光入宫向太后谢恩,陈李二人相伴。

    御花园中海棠绿荫深浓,各色繁花盛开,虽然落了场雨,可放晴后的天气更是炎热,一路走来,耳畔蝉声不歇,听得崇光有些心烦意乱,身上也起了一层薄汗。太后的寿康宫已经出现在视野范围内,崇光正欲加快脚步,一串娇媚的笑声忽然从身后不远处传来,崇光和李氏没有回头,继续朝前走。陈氏却想不通宫中的御花园为何会有如此娇媚的笑声,莫不是宫女偷情?遂止步回头望去,待看清那发出笑声的主人公却是一惊,连忙转过头去,匆匆跟上崇光和李氏的脚步。

    一些时日未见,太后看崇光的眼神更是慈爱,拉住她的手问东问西,崇光则有些心不在焉,尽力不表现出来,却瞒不过太后的眼睛,太后问起缘由。崇光犹豫了下,答道:“容儿忽然想起有些东西落在了瑶光殿,想回去取。”

    太后准许了。

    崇光便起身出殿,陈李二人继续留在殿内陪着太后话。

    如玉也跟了出来,她知道崇光要回瑶光殿取东西乃是借口,却不知她借口出来是要往哪里去?以她的性子,断不会再去御花园,此时的想法定是远远避着那二位,如玉默默地跟在崇光身后,看着她的背影,自己则不敢开口话,果然如自己所想,郡主挑了条不经御花园的路,不知不觉地,竟还是走回了瑶光殿。

    如玉见崇光站在殿外,踯躅着不进去。大着胆子道:“奴婢在想,方才静妃娘娘,一定是看见了郡主,故意做做样子给郡主看的,想让郡主生气。

    话落,见崇光不话,如玉又道:“虽然距离有些远,但奴婢瞧着,陛下倒像是没有笑呢,静妃……”

    崇光断她:“你在这里呆着,我进去看看,一会就出来。”

    想不到瑶光殿内依旧是过去的样子,且里面的陈设没有一丝灰尘,看样子,依旧有宫女太监每日扫。崇光没有往殿内深处去,出了殿门,站在廊庑下盯着头顶悬挂的空鸟笼子发呆,直到被殿内一声瓷器晃动的声音惊动才回过神,再次走进殿内。

    想不到这次殿里却多了一个人。

    崇光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过会在这里碰见皇帝。

    不久前,他还和静妃一起在御花园的亭子里谈笑风生。

    “陛下怎么会在这里?”崇光忘了礼节,有些生硬地问。

    对她的无礼,皇帝这次并没有生气,却也未回答她的问题,淡淡地看了她一眼,语气平和道:“上回在太尉府,朕跟你的话,想不到你倒是听进去了,容儿,你可算是将朕的话听进去了一回。”

    “陛下的话就是圣旨,容儿岂敢不听进去?不知陛下这番话是什么意思?是在怪容儿时常忤逆陛下吗?”

    皇帝站起身,朝她走近两步。

    崇光心想:原来我在他眼里就是一个经常忤逆他的刁蛮郡主罢了。一时间百感交集,心头不知是何种滋味,一抬头却见皇帝正端详着自己,一双凤目清如明镜,却映照出自己掩饰不住的狼狈,急忙退后一步。

    也不知是不是发现了自己的狼狈,皇帝的目光竟变得有几分柔和,以劝诫似的口气道:“容儿,你需要改改你这副性子了。”

    一句话是彻底激怒了崇光。“我为什么要改?”

    皇帝的语气听起来有几分无奈:“你敢这样对我撒气,是没把我当成一国之君。如果只有你我二人,我不会介意,可是,在你我之外的人面前,在众人面前,你不能这样。”

    “别人怎么想,我管不着,我又何必为了他人改变自己?或许陛下的有道理,我这下又忤逆陛下了,还请陛下恕罪。”崇光转身便向外走去。

    陛下的对,从前,她确实是从没真正将他当作一国之君,这是她犯下的最大的错误,今日起,她该真正将他当作一国之君,不该再忤逆他了。

    “你堂堂郡主,当然可以不改。那若是为一国之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