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有个孩子丢了!-

A+A-

    原来,年晓米是想要做醪糟。

    醪糟又叫酒酿、米酒,古代就有的一种酿造技术。

    做好的米酒喝起来清醇甘冽、爽滑顺溜。

    年晓米已经挑选好百十斤糯米,让颜墨在大木盆里仔细淘洗,将杂质淘出来。

    “姐来了啊,赶紧坐会儿!”

    听到院中的脚步声,年晓米抬眼看到赶鹅的兰花姐。

    “哟,原来是要做米酒啊!”

    将鹅关好,他笑呵呵地坐在板凳上,开始帮着淘米。

    “是啊,这锅已刷洗,很快就能下锅!”年晓米笑道。

    在做米酒时,酒曲在发酵中会产生大量酒菌,要是杂物多了,会使得酒菌产生变异,影响成品的口感和品质。

    一直挑到没有杂质,颜墨和兰花姐抬着大木盆来到厨房。

    厨房里,大铁锅被刷洗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油腥。

    器皿干净非常重要,不可见一丁点的油花。

    年晓米将糯米放入锅中的屉布上,又在中间留了个孔。

    “这样就好了吗?”兰花姐好奇问道。

    “是啊,等会上汽后开始蒸,就算完成了第一步。”

    着,年晓米娴熟的往锅灶填材、引火。

    很快,大锅冒出热气腾腾的雾气,鼻中已闻到米饭的香气。

    “二哥,饭熟了吗?”

    妞妞拉着灵芸从院子里走进来,笑着问道。

    “这就出锅喽!”

    年晓米笑呵呵道,然后揭开锅盖轻轻嗅了下。

    然后掀开锅,招呼着兰花姐。

    两人将蒸熟的糯米起出,放到了干净的大木盆中。

    胖猴也窜了进来,盯着大盆看了半天。

    眼睛滴溜溜转了几圈后,突然伸出爪,向热气腾腾的糯米饭抓去。

    年晓米还没来得及制止,就见它“蹭”地腾空蹦起。

    两只爪抱在一起吱吱叫着,呲牙咧嘴、挤眉弄眼、变换表情。

    年力听到它的喊声,连忙跑来。

    胖猴一看到他,三下两下的爬到他的怀中,手伸到他面前,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

    然后指了指冒着热气的糯米饭,仿佛哭诉的孩子。

    “傻瓜,谁让你去抓饭了,烫着了吧?”

    蓝眼睛的力着,为胖猴吹着爪。

    其他人看到这个场景,都哈哈笑了起来。

    年晓米眯着眼望着年力。

    这个孩子似乎天生就有吸引动物的天赋。

    家里的动物们,都很喜欢他。

    而他对待动物们也是很有耐心和爱心。

    他和玉虎住在一个屋子后,两人关系开始密切起来。

    而童家老二狗子,玉虎的跟屁虫,最近也不怎么来玩了。

    他知道玉虎有了新伙伴后,一直在家伤心难过呢……

    二十分钟后,大木盆里的糯米饭凉了下来。

    年晓米从厨房拿出一块淡黄的东西,用擀面杖将其碾碎,倒入饭中均匀搅拌。

    “二哥,你这放的是啥东西?”

    从就对做菜感兴趣的灵芸,好奇问道。

    “呵呵,这个叫酒曲,专门用来给糯米饭发酵的。”

    年晓米笑道,并没有停止手中动作,继续搅拌着。

    搅拌了片刻,便将糯米饭压实,在中间挖了一个洞,撒上了凉白开,盖上木盖子。

    此时加入水的木盆更重,年晓米本想喊兰花姐帮忙,颜墨倒是从菜园跑了出来。

    “啥那么香?还有酒味?”

    “你是酒瘾犯了吗?正好,帮我一起抬到堂屋。”年晓米笑道。

    他还没弯腰呢,颜墨就走到木盆前,吐气发力。

    大喝一声,竟然独自将大盆抬了起来。

    而他还炫耀地耍帅,向看呆了的孩子们挤眉弄眼。

    孩子们反应过来,全拍手叫好。

    大木盆很沉,足足有两百多斤重!

    颜墨弯腰弓背,将其抬离地面后,慢慢挪向堂屋。

    也许因为太骄傲,整个人竟然往前一个踉跄!

    幸亏兰花姐和年晓米眼疾手快,弯腰向前抓住盆,否则,这一盆的糯米饭全脏了……

    “你咋那么虎哟!”年晓米叹道。

    颜墨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失误,失误,嘿嘿。”

    孩子们也毫不客气地发出倒彩声,一哄而散。

    米酒的最佳发酵温度是二十多度,高了会变酸成为米醋,低了会丧失酒味。

    北云山这边海拔高,八月底的室外温度三十多度。

    而堂屋的温度正好二十多度,很阴凉,适合米酒的发酵。

    “媳妇,啥时候能出酒啊?”颜墨迫不及待地问道。

    “明天傍晚就能喝米酒、吃酒米饭咯。”

    年晓米又在木盆周围竖起一层厚稻草,像个母鸡孵蛋的鸡窝。

    “很久都没吃酒米饭啦。”刘婶高兴地道。

    几个娃娃好奇地问道:“啥是酒米饭?”

    “酿酒后剩下的米,再放入锅中蒸一蒸,就是酒米饭啦。”

    刘婶微笑解释道。

    酒米饭非常鲜香,吃起来有股甜甜的酒精味道。

    但却不能多吃,因为糯米本身就不容易消化,经过发酵后更难消化。

    年晓米望着机灵顽皮的玉虎和乖巧软萌的力。

    “呵呵,这两个娃长大后,还真是般配的一对……”

    此时,已快到晌午。

    中午烧菜实在太热,年晓米算做简单好吃的韭菜饼。

    刘婶她们已经将韭菜择好,翠绿的韭菜散发着浓香。

    年晓米则去厨房的灶台上,割了一块熏肉。

    韭菜饼里加熏肉,味道更棒!

    齐婆婆也将白面揉好,颜墨受命从菜园挖来两根青绿的莴笋。

    刘婶在菜板上切着韭菜,年晓米切着熏肉。

    最后将两者拌匀,撒上葱花和蒜末,调上盐和辣椒粉,馅料就算做好了。

    “齐婆婆,俺来切莴笋丝吧,您歇歇。”

    灵芸道。

    别看她年纪不大,经过这段时间的练习,加上天资聪颖,很快就掌握了熟练的刀功。

    切好的莴笋丝很均匀地装在盆中,放入盐和醋,加入腌制的红剁椒,搅拌好放在一边。

    妞妞一脸艳羡。

    年晓米则轻轻点点头。

    以后要是开个大餐馆,这妮子还真是个好帮手呢!

    等面醒好后,年晓米拿着加长的擀面棍用力擀着。

    擀面可是一项体力活!

    必须两腿后弓,弯着腰,撅着腚,这样才能用得上劲。

    颜墨最喜欢看媳妇擀面了。

    每次从后面看着他那翘臀,都会心潮澎湃。

    有时候乘着没人,上前对着屁股就是一巴掌,惹得年晓米一阵娇呼……

    不过,今天,在灶台下面的角落,玉虎正在帮忙拉风箱。

    颜墨和年晓米都忘了他的存在……

    耳闻目染,“近墨者黑”!

    等玉虎成年后,最爱的就是在自己男媳屁股上拍一巴掌……

    而这男媳可能是年晓力,也可能是二狗子。

    当然,这都是后话……

    年晓米的手脚很是麻利,一张又圆又大,厚薄均匀的面皮很快擀好,剩下的活就由刘婶接手了。

    刘婶在面皮上均匀抹了一遍茶油,撒上韭菜熏肉馅料、蒜末、葱花和盐。

    然后从一边慢慢卷起,卷成长柱形,用刀切成均匀剂子,用手掌一压,一个韭菜面坯就做好咯。

    铁锅已经刷了层油,年晓米将韭菜面坯放进去炕。

    不一会,外皮焦黄酥香,内陷软嫩多汁的韭菜饼做好啦!

    不用,这第一个做出来的,肯定被颜墨和玉虎瓜分了。

    年晓米陆续从刘婶手中拿来面坯,贴在锅中。

    木铲不断翻动,发出诱人的滋滋声。

    整个厨房也飘散出香浓肉汁夹杂着韭菜的香味。

    金黄的韭菜饼一个个出锅,放入簸箕里晾着。

    很快,簸箕便堆满了。

    年晓米随手捻起锅中掉落的脆渣,分给几个孩子。

    喵呜!

    家里的馋猫花咪也来到厨房,呼噜呼噜讨好的在年晓米腿蹭着。

    这时,勇、刘叔、顾云峰和水云烟也纷纷回来。

    农闲的时候,顾云峰会去杂货铺帮忙,勇则去渔场帮忙。

    大力兄弟三都很懂事,一个帮忙放渔具,一个接过篮子,另一个舀水给大人们清洗。

    几人洗完手,径直去了堂屋,摆桌椅和碗筷等待开饭。

    三兄弟也被韭菜饼的香味勾起馋虫,他们来到厨房,跟玉虎他们站成一排,望着酥黄的韭菜饼直咽口水。

    韭菜饼已经做好,锅中剩了很多渣渣。

    年晓米拿碗盛起,递给几个娃。

    哇喔!

    六个家伙欢呼起来,开心吃了起来。

    渣渣又脆又香,甚至比韭菜饼还好吃。

    力不忘拿出些放在地上,喂着大花猫。

    “勇,舒白和满堂咋不来呢?”年晓米探头问道。

    勇走了过来,“颜氏这些天病情加重了,他们两又从祠堂搬了回去。”

    年晓米听闻,没有话,轻叹了一声。

    “开饭咯!”齐婆婆的声音响起。

    堂屋挤满一大家子人,外加几只窜来窜去的猫咪和狗狗。

    酥黄焦香的韭菜饼、翠绿鲜嫩的莴笋丝、泛着鸡蛋花的青菜汤。

    虽然简单却很是美味。

    饼还有些烫,轻轻咬上一口,外酥里嫩,肉汁横溢。

    再夹上一筷子脆爽的莴笋丝,喝一口清爽的青菜汤,这就是庄户人家的人间美味了。

    午后的山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味儿。

    而此时此刻,年家的白就快下奶猫了。

    白是一只全白蓝眼睛的母猫,很是漂亮。

    年晓米如往常一样,给楼顶仓房的猫食碗里倒入甜甜的南瓜。

    两只大猫咪特别喜欢吃南瓜,而它们的窝也在仓房里。

    年晓米招呼着白来吃。

    白蜷在窝中,淡蓝的眼瞳望着他,喵呜叫了几声。

    他走近一看!

    发现白怀中竟躺着六只奶猫。

    奶猫眼睛还没睁开,叫声奶里奶气。

    白不厌其烦地舔着它们的毛,湿漉漉的奶猫们挤在它怀中找奶吃。

    年晓米高兴地跑到楼顶房沿边,对下面喊道:

    “快来看啊!白生了六只猫咪!”

    几个娃娃一溜烟地跑了上来。

    他们围在白周围,很是激动。

    年晓米望着他们,不禁感慨:

    你们就是我们家的后代了!今后我的产业也都要你们来继承!

    六个娃,每人一项产业……

    九月很快就要来临,颜舒白设在祠堂的私塾也要开学了。

    年晓米早早就给六个娃缝制了书包,准备了墨笔和纸张。

    这一天上午。

    几个娃一起出了院子,去村里抓蜻蜓、逮知了。

    而年晓米也下了楼,和水云烟来到溪洗菜。

    背篓里装的是白萝卜和青菜,今天要炖骨头汤,他要早些准备,多炖几个时辰好入味。

    “要是有高压锅就好了……”他不禁叹道。

    大骨头昨晚腌制一夜,今早取出,用井水洗净,再放进锅里慢炖着。

    山木耳、野蘑菇、黄花菜也泡发好,加入姜片和大葱,放入骨头锅里一起炖。

    “云烟,中午回来时,割些五花肉回来,咱们做回锅肉!对了,再买一块猪肝。”

    水云烟和顾云峰算去杂货铺,听闻笑着点点头。

    现在家中进项越来越多,卤肉也只是其中很一部分。

    可每天制作卤肉却非常繁琐,加上夏季炎热,于是,他决定暂停这项生意。

    大骨头在锅中咕嘟咕嘟炖着,刘婶切着白萝卜。

    颜墨从城里送香料回来,老远就闻到野蘑菇炖肉的香味。

    “相公,去溪边找些苋菜回来。”

    用红通通的苋菜炒猪肝,对眼睛好,而且很补身。

    颜墨挖了一大篮苋菜回来,灶房的活也准备完。

    之后他又钻进菜地,年晓米将红薯藤切碎喂猪喂鸡。

    零零碎碎的活弄完,快到晌午。

    水云烟他们也回来了,将五花肉和猪肝带回。

    猪肝洗净后,年晓米将它们切成薄片,泡在清水中去除血水后,再用香料腌制。

    骨头汤熬成奶白色,年晓米将切好的白萝卜倒入,等萝卜变软,骨头汤也就熬好啦。

    厨房此刻飘起米饭的香味,年晓米将腌好的猪肝下锅爆炒,加入苋菜,喷香的炒猪肝齐活。

    五花肉则是今天的重头戏!

    葱姜、干辣椒剁好,这些是爆炒五花肉必备的。

    锅中加热倒入几钱茶油,将片好的五花肉片倒入煸香。

    等肉卷出油,放入青、红辣椒和辣椒酱炒到变色,再放姜葱,加盐等调味。

    翻炒片刻,起锅装盘!

    吃的时候也有讲究!

    夹一块五花肉,再夹一块炒焦的葱段一起放入嘴中,葱香肉鲜瞬间释放。

    唇齿间,被五花肉的香嫩萦绕,隐约又触到姜葱的鲜香,完美融合。

    如果感觉有些腻了,那就夹一筷子炒青菜,更是相彰益得。

    开饭前,年晓米夹了一碗炒猪肝和回锅肉,又舀了一大碗骨头汤,让勇送到颜家。

    “满堂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他哥哥嫂嫂那么抠,肯定没肉吃。”

    他对勇笑着叮嘱道:“你也留在那一起吃,别被翠兰他两抢走了!”

    勇道:“放心!他们不敢!”

    吃完午饭,年晓米特意用猪肝拌了碗米饭,让力送给白。

    六只奶猫蜷成一团,睡得香喷喷的。

    它们的爸爸花咪正懒懒的晒着太阳,尾巴不停拍着地。

    白则轻轻跳出猫窝,喵呜喵呜吃起猪肝拌饭。

    午休后,几个娃娃又跑出门去抓知了。

    因为每年夏末,都有人来到村子收购蝉壳。

    娃娃们一心想着给家里赚些钱,抓知了便成了它们的重头戏。

    于是,几个娃娃张着嘴,仰着头,目光如电般在树叶间寻找着。

    大力和玉虎扛着根长长竹竿,眼到手到,看到蝉壳立马捅下,装入罐罐里。

    遇到竹竿够不着的地方,二力便敏捷爬上树杈,用竹竿将其捅下。

    只要他们经过的地方,蝉壳全无,知了飞走,树叶掉光……

    此时艳阳正盛,知了嘶声力竭鸣叫着。

    男孩们睁大眼睛努力寻找。

    妞妞、灵芸和力则在树荫下,蹲身寻找落在地上的蝉壳。

    等年家院落附近的蝉壳找完了,就开始向村里进发。

    经过颜家,颜满堂正背着个背篓走出家门。

    他笑着问玉虎:“你们干啥呢?咋还扛着竹竿啊!”

    “寻蝉壳呢,你这是干啥去?”玉虎拄着竹竿问道。

    “俺去割些鹅草。”满堂答道。

    “那么热的天,咋还割鹅草啊?又是你嫂嫂让你去的吧?”二力也问道。

    满堂点点头,然后笑了笑,背起背篓跑掉了。

    “他嫂嫂可真坏!”灵芸和妞妞一起道。

    而此刻的颜舒白,正和勇在祠堂扫卫生,为开学做准备。

    要是颜舒白在家,肯定不会让弟弟大中午头去割鹅草!

    玉虎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身影,有些愣神……

    大人午睡起来,又开始忙碌。

    水云烟去了杂货铺,颜墨和顾云峰挑水灌菜园。

    年晓米和兰花姐扫圈舍。

    几个娃娃也回来了,一身衣服全被汗湿。

    他们抱着凉水壶咕噜咕噜猛灌着,然后坐在葡萄树下,数着蝉壳。

    “大哥,好热啊,等会咱们去芦苇荡那么游泳吧?!”

    玉虎则来到菜园,腻在颜墨的身上。

    之所以不找年晓米,是因为年晓米比颜墨厉害!

    动不动就让他们老实在家待着,收收心,为开学进私塾做准备……

    颜墨笑呵呵点点头,“这秋老虎还没过,当然热了,等浇完菜地咱们就去。”

    玉虎激动地跳起来,活泼外向的二力也跑来,一把抱住玉虎。

    “啊呀,能不能别抱我啊!热死了!”玉虎嚷道。

    他和二力的性格最像,关系也自然很好。

    二力无视,还是紧紧搂着他不放。

    内向的蓝眼睛力,望着他们,一阵羡慕,心中却泛出莫名的酸味……

    此时,刘婶也从菜园走出,提着一篮蔬菜坐在树荫下和齐婆婆一起理。

    紫色的茄子摘掉长柄,绿色豆角捏去两头,蚕豆不光将壳剥了,还要将豆仁的外皮去了。

    她一边剥着豆,一边对齐婆婆道:“这两天夜里,山头的夜猫子总是叫不歇,你听见没?”

    (夜猫子就是猫头鹰)

    齐婆婆笑道:“一只鸟叫有啥奇怪哩?”

    刘婶神神秘秘地道:

    “这夜猫子叫啊,会死人哩!”

    齐婆婆笑道:“你就爱瞎操心。”不过,她的心还是突然紧了下。

    刘婶的话,被站在葡萄架下够葡萄的玉虎听见。

    他莫名想到中午遇到的满堂,背着竹篓的背影那么孤单和凄凉……

    他使劲摇摇头,将乱七八糟的想法驱逐。

    终于等到颜墨和云峰浇完地。

    娃娃们一起扑上前,拽着他两的手,往芦苇荡的河边进发。

    今日的河边,已经来了不少游泳纳凉的村民,人声鼎沸。

    玉虎一到芦苇荡边,就下意识去找寻颜满堂的身影。

    以前满堂也经常和他们一起来游泳。

    他总会光着屁股蛋,嚣张地向他泼水,然后展示娴熟的游泳姿势。

    今天的玉虎,眼睛扫视着,确信没遗漏任何一张河里的面孔。

    然而,并没有满堂!

    他心里莫名急躁起来。

    虽然以前他和满堂干过架,但后来却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他向村里跑去,年大力等人一阵纳闷,他这着急忙慌是去干啥?

    等他来到颜家大院,嘭嘭嘭砸着门。

    “谁啊?敲什么敲!烦人!”

    翠兰开门,看到是他,满脸的不悦。

    “满堂呢?”玉虎气喘吁吁地问道。

    “他割鹅草去了!”

    翠兰完,瞪了他一眼,便重重将门关上,

    大力他们也跟着跑来。

    “玉虎哥,你这是找谁呢?”二力问道。

    “我在找满堂!他今天中午去割草我们也看到了,可按,这都下午了,早应该回家了呀?”玉虎有些着急。

    大家都被他紧张的情绪感染。

    大力稳稳道:“会不会在祠堂呢?”

    “对!”

    玉虎一拍脑袋,向村里祠堂跑去,大伙也紧跟在后面。

    到了祠堂,颜舒白笑着迎出来。

    “这还没开学呢,咋都急着跑来了啊?”

    玉虎连忙断他的话,急匆匆问道:

    “舒白哥哥,满堂呢?”

    “满堂?他不是在家吗?他没来我这啊。”颜舒白不解道。

    玉虎彻底慌了,嘴巴也不利索了。

    还是稳健的大力,将事情缘由了出来。

    颜舒白听闻,也吓呆了!

    割草也不至于割几个时辰啊……

    他撒腿地就往家里跑去。

    勇则带着娃娃们,往割草的山脚寻找。

    可是,找了一大圈,还是没人。

    年晓米和颜墨他们很快也被惊动,跑到河边,沿着河岸开始找人。

    现在最坏的情况,就是满堂游水溺亡了……

    芦苇荡的大人们也将孩子提溜上岸,然后沿着河岸开始帮忙找人。

    “满堂!满堂……”

    阵阵呼喊在河边回荡着……

    作者有话

    谢谢所有的宝贝们!!

    爱你们!么么哒!